第26节
“单于是有心废掉大王子,立新阏氏的儿子为继承人。这次造箭的任务,根本不可能按期完成,这只是单于为废除大王子而制造的一个借口而已。大王子眼下在拉拢一切可能团结的部众,甚至奴隶,尤其是我们这些懂得制造兵器的锻奴。他许诺如果他能当上单于,我们阿古录部族就可以脱离奴隶的身份。”
“你打算怎么办?”
“机会难得。大王子默度有王者的资质和风范,我们值得为他冒一次险。当然,前景未知,成败难测。所以,我想让你带盟罗和小部分选出的少年男女立刻上路,悄悄迁回你的故乡中原,如果我这里胜利了,你们就回来,如果失败了……还请你为我们部族照顾好这一点血脉。”父亲拉着母亲的手停了一停又接着说:“还有你自己,如果我出了事,你就再找个人吧。”
母亲低下头:“你出了事,将来我到地下陪你。我这丑样子,只有你敢要。”
父亲的手指抚过的母亲脸上的刀疤笑:“静姬,不是你自己故意毁掉这张脸,你也许是匈奴王的女人,比跟着我这个奴隶头子要强。”
母亲靠在父亲的肩上:“我是被匈奴人掳掠来的汉人,在他们眼里,我连奴隶都不如……不说这个了,你下定了要帮大王子的决心?”
“嗯。”
“那好,我听你的安排……”
盟罗看父母相拥了偎依在一起,没有了声音。又等了一会儿,父母帐篷里的灯熄灭了,盟罗才悄悄站起身来,心事重重的一步一步走回自己的帐篷去了。
天还没完全亮,盟罗就被母亲唤起,没有过多的解释,盟罗和父亲与哥哥就分别了。盟罗偷偷抹了一把眼泪,跟着一脸平静的母亲和部族里的十几对少年男女,外加十个护卫悄悄踏上了南下的路。
一路上,他们不敢靠近有人烟的地方,更不敢靠近大道。白天隐蔽休息,晚上匆匆赶路,真是格外的艰辛。母亲一有时间,就教大家说几句汉语。盟罗因为自小就学过一些,所以比一般的阿古录族孩子学起来要快许多。
风餐露宿了近两个月,盟罗他们终于靠近了汉地边界。听母亲说,从前汉人由于内乱,国力不如匈奴强大,经常被匈奴人欺负。直到三十年以前,一个叫赢的王一统天下,帅大军北上,将匈奴人击败。这汉地边界才得到了安定。可惜赢的王朝只持续了一十六年,赢一死,汉地就陷入了战乱,如今新的朝代建立,国力还弱,不能和匈奴人武力对峙。所以,边界上虽有通商往来,但大多数汉人对关外来的外族人,尤其是匈奴地界过来的人,还是非常警惕的,所以到了汉地,大家要小心,少开口,更不要惹事。众人都点头一一记下。
盟罗的母亲静姬又从包袱里找出了两套汉人的服装,一套自己穿着,一套让盟罗换了,将盟罗的头发仔细梳好,看了看,笑道:“好个俊小哥儿。今天边界开市,和娘去商榷上转转,买几套汉人的衣服,顺便打听一下你父亲那边的消息。等一会到了集市,你不要说话,装哑巴好了。”
静姬又命令族人原地安扎等待,才和盟罗骑着马赶往商榷。天过晌午,两人才到集市外,看到有些商人已经做完了交易,准备回去了。第一次到这样的地方,盟罗好奇的东张西望,很多汉地的东西他都从没有见过,它们看起来都很精巧漂亮。不过这些商品以日用品居多,衣物却少见。静姬好不容易用皮毛换了些布料衣服,顺便刻意的和一些商户交谈。一些匈奴人见静姬是汉人,却能说一口流利的匈奴语,深感有趣,倒愿意多聊几句。而大部分汉人看静姬一个女人家,脸上带着刀疤,还会那蛮人的语言,反对她十分的疏远。直到收市,静姬才勉强购全了需要的东西,准备离开。盟罗有些恋恋不舍,忽然发现,收拾东西的母亲脸色惨白,心里猜测,母亲莫不是有了父亲的消息?难道父亲和哥哥出事了……
回营地的路上,盟罗拉着母亲的马道:“娘亲,告诉盟罗吧。父亲和哥哥不在,我就是家里的男人,母亲不要瞒我。”
静姬看看儿子,将目光投向远方暗色的天空,半晌才缓缓的说:“阿古录的营地着了大火,人们传说你和我及其族里的一些弱小被大火烧死。造的箭也被烧毁不少,大王子监工不利,被送到月氏国当人质去了。一些阿古录族人受了罚,你父亲和哥哥被抓了起来,不知道……生死。”
静姬垂下了头,不让儿子看到自己眼眶里的眼泪。
盟罗抓紧了马缰绳,母亲的话如同炸雷,轰的他心惊。自己该怎么办?冲回去救哥哥和父亲?就凭自己?
“盟罗,我们回去吧,族人还在等我们。我答应过你父亲,要保住阿古录人的血脉。”静姬终于抬起了头。
“知道了,母亲。”盟罗咬着牙答应,和母亲心事重重的回到营地,一宿不眠。天快亮时,盟罗心里有了个主意,他要去月氏找到大王子默度,这个人也许是救出父亲和哥哥的唯一希望。留下了一封书信给母亲,盟罗偷偷溜出了营地,跨上马往月氏奔去。
天亮,静姬发现盟罗留下的书信,急得直跺脚。拽了马去追,喊哑了嗓子,但见黄沙蒙蒙,原野苍苍,那里有盟罗的影子。静姬疲惫的瘫倒在地上,一天之内仿佛苍老了十几岁。又找了两天,不见盟罗。静姬看看身边可怜巴巴的阿古录族少男少女,不得不打强打起精神,先将衣物分发给孩子们,又仔细吩咐,等到了边关城下,大家应当见机行事,散开分批入关。然后留了两个护卫,将剩下的几人派出去继续寻找盟罗,并商量好三个月后,在关城商榷相会。看那几个护卫跨马扬鞭渐渐远去,静姬只能默默拜求上天垂怜了。
静姬一行入关还算顺利,到了下午,孩子们就都围在了静姬的身边。站在大街上,静姬和孩子们分外惹眼。静姬回头望了望关门,擦干眼泪,慌忙带着孩子们绕到偏僻的小巷中,避开人们好奇的视线,开始细细打算下一步如何行动。逃出来时,盟罗的父亲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些上好的皮毛和宝石,统统交给了静姬。如今,静姬需要用这些东西做些经营,养活自己和十几对孩子。
眼下看来这城里是不能呆的,最好先到乡下去找个落脚的地方。静姬定了定心神,正准备和那两个护卫商量,将孩子们分成三组,带出城外。忽然面前的一扇小门吱呀的打开,里面闪出来一个绿衣的美貌姑娘。
那姑娘看着静姬微微的笑道:“还记得我吗?”
静姬盯着那姑娘看了好一会儿,只觉得有点眼熟,就是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看那姑娘模样,应该不超过二十岁,静姬想想被掳到匈奴已近四十年,如今都快五十的人了,不由笑了。
“小姑娘认错人了吧,民妇命苦,背井离乡近四十年,如何认得姑娘你呢?”
姑娘招呼道:“先进来,外边不好说话。我知道你叫静姬,许多年前随做生意的父亲路过昆仑山,在山中一户人家借宿。当年你只有十三岁对吧?”
静姬一惊:“你是……难道你认识公孙蛮?”
那姑娘点点头:“我就是公孙蛮。”
静姬惊的倒退两步,那公孙蛮是那家的小女儿,当年比自己还大四五岁,和兄长一起住在昆仑山草庐中,是个温柔和善的姑娘,自己还和她同榻而眠了一晚。那可是近四十年前的事了,如今,自己已经年近五十,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而这公孙蛮她居然容貌如初?难不成……自己真的运势真的衰微到这种地步,这青天白日的,也能见鬼?
那公孙蛮伸手将有些哆嗦的静姬拉到门口道:“静姬莫怕。我不过是遇到了异人,驻颜有术罢了。快带他们随我进来吧。”
那静姬感到公孙蛮玉手温热,看看她面色红润,身后有影,不由定了定心神。回头一看,那两个卫士听不懂汉话,正莫名其妙的盯着公孙蛮和自己,想想自己一时也没有安身的地方,便打了个手势,带着众人跨入了小门。
院子不大,一溜儿青砖瓦房看起来干净整齐。那公孙蛮笑眯眯的拉着静姬穿过长廊,来到前边。远远的,静姬看到一对青年男女正坐在树下对弈。静姬回头让卫士带着孩子们站在原地,自己随着公孙蛮来到那对男女的面前。
那对弈的男女停下手头的棋,一起抬头看着静姬笑了笑。就听那男子道:“我姓莫,字讷生。”又一指对面坐着的女子道:“她是我娘子。”
那女子招呼静姬坐在身边说:“叫我巳儿好了。阿蛮说你和她是旧相识了,前天在商榷看到你,吓了一跳,你们真是有缘啊”。
静姬答应着,偷偷用眼瞅身边的公孙蛮。
“静姬,那天跟在你身边的俊俏小哥呢?”阿蛮忽然问。
静姬忽然红了眼圈:“那是我小儿子,找他父亲和哥哥去了。”
那莫生和夫人听到这话,互相看了一眼,忽然皱了皱眉头。一边的公孙蛮将这夫妻的表情看的清楚,脸色不由微微变了。莫生沉默了一小会儿才开口道:“静姬,我们这里有房舍,足够你们居住。你的事情,我们略知一二。你先暂住下来,一边等关外的消息,一边慢慢寻找可以长期定居的地方。另外,我们在郊外有几亩田地,需要人来照料,不如让你带来的少年男女们学学纺织耕作,帮我们点忙吧。”
那静姬听了这话,真有些绝处逢生的感觉。看看身边的公孙蛮,看来今天自己遇到的不是鬼,而是神仙呢。于是赶紧谢过莫氏夫妻和阿蛮。只见莫生拍了拍手,不知从哪里闪出来四五个家人,居然说着匈奴语。静姬忙冲护卫和孩子们点点头,众人便由那四五个家人带着往后边去了。
莫生的夫人看看静姬和阿蛮说:“你们两个多年不见,怕是有很多话要说吧?”
阿蛮道:“夫人说的是。但阿蛮眼下更担心静姬的家人。”
莫夫人看看阿蛮,轻轻的道:“知道了,阿蛮。不过,有的事情如江河入海,不可逆转”。
阿蛮低下头:“我知道,但我还是要试试”。
莫夫人没有回答,只将一颗黑字落在了棋盘上,莫生看了看,似笑非笑的说:“夫人要做双活么?怕是难啊。”
静姬是个聪明人,从这三人如打哑谜般的对话中,似乎听出了些端倪。愣了半天,忽然笑了,拉了阿蛮的手道:“我还要叫你阿蛮姐姐吗?如今我看起来要比你大三四十岁呢。有的事情……是要认命的。不用替我担心。我们还是找个地方聊聊,不要打搅莫公子和夫人的棋兴”。阿蛮挽了静姬道:“还是叫我阿蛮吧。我们今天还像当年一样,同榻而眠,好好叙叙旧。如今这世上,我的旧相识怕也不多了呢。”
两人正要走开,就听那莫夫人忽然说了一句:“阿蛮,十日后,寅时,月氏匈奴边境。”
阿蛮看着静姬笑了笑,低低的回答:“多谢夫人。”
绕到后边厢房外,阿蛮和静姬两个坐在廊下促膝而谈,时而微笑,时而叹息,忽然阿蛮问静姬道:“如果你的丈夫或者儿子去了,静姬要如何处理他们的后事?又打算怎么办?”
静姬身子一颤,考虑了很长时间才说:“我眼下先要安顿好那十几对孩子,还顾不上琢磨别的事情。不过,如果……如果他们出事了,我还是希望能按阿古录人安葬勇士的方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