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创新者:一群技术狂人和鬼才程序员如何改变世界 > 马克·安德森与Mosaic >

马克·安德森与Mosaic

对于想要浏览万维网站点的人来说,他们需要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一种客户端软件,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浏览器。伯纳斯–李编写过一款可以用于阅读和编辑文档的浏览器,因为他希望万维网可以成为一个用户协作平台。然而他的浏览器只能在当时比较少见的NeXT电脑上使用,而且他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去开发其他版本的浏览器。于是他在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内部招揽了一位叫作妮古拉·佩洛的年轻实习生,她是莱斯特理工学院(Leicester Polytechnic)数学专业的本科生。她的任务是编写第一款用于UNIX和微软操作系统的通用浏览器。虽然这款浏览器的功能还不太完善,但它可以正常使用。“它的用途是作为承载万维网首度登上世界舞台的工具,但是佩洛对此表现得相当淡定,”卡里奥回忆道,“在接到这项任务之后,她马上坐下来开始工作,没有想到自己将要产生如何深远的影响。”33 她在完成这项工作之后回到了莱斯特理工学院继续完成学业。

伯纳斯–李开始鼓励其他人对佩洛的成果进行改进:“我们兴奋地向各个地方的每一个人讲解浏览器开发项目的价值所在。”34 到了1991年秋天的时候,世界各地已经出现了6个实验性的浏览器版本,而且万维网很快就在欧洲其他研究中心之间传播开来。

万维网在同年12月终于穿越了大西洋。当时来自斯坦福大学直线加速器中心(Stanford Linear Accelerator Center)的粒子物理学家保罗·孔茨(Paul Kunz)来到了欧洲核子研究组织进行访问,伯纳斯–李向他打开了万维网的世界。根据孔茨的说法:“他抓住了我的胳膊,非要带我去看他的演示。”他担心自己将要看到的是一个关于信息管理的沉闷演示,“不过他后来展示的东西确实让我大开眼界”。35 他看到的是安装在伯纳斯–李的NeXT电脑上的网页浏览器,它当时正在从一台位于别处的IBM大型机上检索信息。孔茨将这个软件带回了美国,后来“http://slacvm.slac.stanford.edu/”成为美国第一个万维网服务器。

万维网在1993年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在当年年初的时候,世界范围内只有50个万维网服务器,这个数字在同年10月变成了500个。除了万维网之外,当时还有另外一个可以从互联网获取信息的工具——由明尼苏达大学开发的收发协议Gopher,[1] 但当时有传言指出这款服务器软件的开发者正打算向用户收取一定的费用,这是万维网能够快速流行的其中一个原因。另外一个推动万维网发展的重要力量来自一款叫作Mosaic的网页浏览器,这款浏览器具有安装简易和显示图像的特点,它开发于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国家超级计算应用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Supercomputing Applications,NCSA),这是一所由戈尔法案资助建立的研究机构。

Mosaic开发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是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一位稚气未脱的本科学生。这位身高1米93的壮汉在1971年出生于艾奥瓦州,后来在威斯康星州长大。安德森是互联网先驱们的忠实追随者,他们的著作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启发:“当我读到万尼瓦尔·布什的《诚如所思》的时候,我对自己说:‘就是这个了!他都想到了!’布什将整个互联网都构思出来了,而且当时甚至还没有电子计算机。他和查尔斯·巴贝奇是同一类人。”安德森的另外一位偶像是道格·恩格尔巴特。“他的实验室是互联网的第四个节点,这就像是拥有世界上第四部电话一样。他在互联网建立之前就已经预见了它的全貌。”36

安德森在1992年11月第一次看到万维网的演示,他当场就震惊了。为了开发一款更好用的浏览器,他在国家超级计算应用中心招揽了一位顶尖的程序员埃里克·比纳(Eric Bina)作为他的搭档。虽然他们都很喜欢伯纳斯–李的概念,但是他们认为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应用软件非常单调,并且缺乏特色的功能。“如果有人可以做出实用的浏览器和服务器软件,将会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安德森对比纳说道,“我们可以自己做出真正可用的产品。”37

接下来他们进行了两个月的疯狂编程工作——跟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之前所做的不相伯仲。他们有三到四天的时间都在夜以继日地连续编程,支撑安德森度过这段时光的是牛奶和曲奇饼,比纳的食物则是彩虹糖和激浪汽水,之后他们足足昏睡了一整天的时间才恢复过来。他们是一支优秀的团队:比纳是一位有条不紊的程序员,安德森则是一位以产品为导向的设计师。38

1993年1月23日,“[email protected]”在“www-talk”互联网新闻组上发布了Mosaic浏览器,当时的气氛要比伯纳斯–李公开万维网的时候更热闹一些。“以我赋予自己的权力,”安德森在帖子的开头写道,“我在此宣布,来自国家超级计算应用中心的基于Motif联网信息系统与万维网浏览器的‘X Mosaic’正式发布,版本号为alpha/beta version 0.5。”伯纳斯–李起初对此感到十分欣慰,他在两天之后发表了一条回复:“真了不起!每个新的浏览器都要比上一个更棒。”然后他将这款浏览器添加到了info.cern.ch的现有浏览器列表当中。39

Mosaic浏览器能够流行起来的原因是它的安装过程十分简便,而且它可以在网页中插入图像。它后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用户的喜欢,这是因为安德森掌握了数字时代企业家的一个成功秘诀:他非常热衷于听取用户的反馈,他会沉浸在互联网的新闻组中吸收各种各样的建议和批评,然后持续推出更新的浏览器版本。“能够在发布一个产品之后得到即时的反馈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他兴奋地说道,“我可以从反馈循环当中快速地了解产品的优点和不足。”40

安德森专注于持续改进产品的做法打动了伯纳斯–李:“如果你提交一份错误报告的话,他会在两个小时之后发邮件告诉你这个错误已经修复了。”41 多年以后,身为风险投资人的安德森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投资心得:他特别喜欢投资那些专注于代码本身和客户服务的创业者,而不是把精力放在图表和展示上面的人。“前一种人将会造就价值万亿美元的企业。”他如是说。42

然而,安德森的浏览器有一个让伯纳斯–李感到失望甚至是厌烦的地方。它的外观很精美,甚至可以说是令人赏心悦目的,但是安德森强调的是利用富媒体(rich media)来呈现吸引眼球的页面,而伯纳斯–李认为重点应该放在促进严肃的协作上面。1993年3月,在芝加哥参加完一场会议之后,伯纳斯–李开车穿过了伊利诺伊州中部的“一片似乎没有尽头的玉米地”,他此行的目的是拜访身处国家超级计算应用中心的安德森和比纳。

这不算是一次愉快的会面。“我之前和其他浏览器开发者的会议都能达成一致的想法,”伯纳斯–李回忆道,“但是这次会议让我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压力。”Mosaic的开发者拥有专门的公关人员,而且他们当时正在进行大量的宣传工作,因此伯纳斯–李认为他们“正试图把自己打造成万维网开发中心的形象,而且实际上是要将万维网改名为Mosaic。”43 按照他的说法,他们似乎想要将万维网据为己有,也许还会从它身上获利。[2]

安德森认为伯纳斯–李的说法相当可笑。“蒂姆过来的时候更像是一次国事访问,而不是工作会议。万维网已经形成一片燎原之火,他难以接受自己已经不再掌控它的事实。”伯纳斯–李对插入图像的抵触在他看来是一种古板且纯粹主义的想法。“他只想看到文本,”安德森回忆道,“他尤其不想看到杂志,实际上他只想把它用于科学论文。在他眼中,图片是走向地狱之路的第一步,而这一路上还有多媒体、杂志、华丽影像、游戏和其他消费内容。”以用户为中心的安德森认为这是一种老学究的做派。“我是一个来自中西部的匠人。如果人们想要图像,我就让他们看到图像,就是这么简单。”44

伯纳斯–李还对Mosaic浏览器提出了一个更为实质性的批评,他认为安德森过分强调花哨的显示功能,例如多媒体内容和艺术字,这种做法忽略了浏览器应有的一项功能:让用户与网页进行交互和贡献内容的编辑工具。如果把浏览器的重点放在显示功能而不是编辑工具的话,万维网将会成为一个专门面向服务器拥有者的发布平台,而不是一个用于协作和分享创意的地方。“我对马克没有在Mosaic里面加入编辑工具而感到失望,”伯纳斯–李说道,“如果当时人们有意识地将万维网更多地用作协作媒介,而不是发布媒介,我想它肯定要比现在强大得多。”45

早期版本的Mosaic确实包含一个“协作”按钮,用户可以用它来下载、修改和重新提交文档。不过这不算是一个全功能的编辑器,而且安德森也认为这种编辑器是不切实际的。“人们普遍对编辑器的轻视态度让我感到意外,”伯纳斯–李抱怨道,“如果没有超文本编辑器的话,人们就无法将万维网真正作为紧密协作的媒介来使用。浏览器可以让他们查找和分享信息,但是他们不能在上面进行直观的协作。”46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说法是正确的。尽管万维网已经取得了惊人的成功,但是如果万维网之前是作为一个协作性更强的媒介来发展的话,现在的世界将会变得更加有趣。

伯纳斯–李还前往拜访了泰德·尼尔森,后者当时在金门大桥附近的索萨利托市,住在一座船屋里面。25年前,尼尔森在自己的Xanadu项目中率先提出了超文本网络的概念。这是一次愉快的会面,但是让尼尔森感到不满的是万维网缺乏Xanadu项目的关键要素。47 他认为超文本网络应该带有双向的链接,这种链接的访问需要同时得到链接创建者和目标页面所有者的同意。这个系统还有一个附带的好处,它可以方便内容生产者实现小额支付的功能。“HTML恰恰是我们需要避免的东西——碎片化的链接,只能向外的链接,无法追踪引用内容的出处,缺少版本管理,也不能进行版权管理。”尼尔森后来抱怨道。48

如果尼尔森的双向链接系统能够流行起来的话,内容生产者将可以计量链接的使用情况,同时向内容消费者进行自动的小额收费。这点将彻底改变出版、新闻和博客行业的现状。数字内容的生产者可以通过简便无缝的方式获取报酬,从而实现多样化的盈利模式,而不是仅仅依赖广告商这一收入来源。但是现在的万维网反而让内容聚合者赚到比内容生产者更多的钱。无论是在大型媒体公司还是小型博客网站工作的记者,他们的收入来源都非常有限。正如《未来在谁手中?》(Who Owns the Future? )一书的作者杰伦·拉尼尔(Jaron Lanier)所说的:“利用广告为互联网传播产业提供资金支持本身是一种自我毁灭的行为。只要有通用的反向链接,我们就具备了为信息的使用收取小额费用的基础。”49 然而,双向链接和小额支付的系统都需要某种形式的中央协调,这点会导致万维网难以实现快速传播,因此伯纳斯–李拒绝了这个想法。

在1993年到1994年间,也就是万维网刚刚起步的时期,我是时代公司新媒体部的主编,负责这家杂志公司的互联网发展战略。起初我们和几家拨号上网服务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比如AOL、CompuServe和Prodigy。我们负责提供内容,向订阅者宣传他们的服务,以及引导聊天室和论坛的讨论,建立我们的会员社区。这些业务可以为我们带来每年一到两百万美元的收入。

当开放的互联网已经可以替代专用在线服务的时候,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掌握自己的命运和订阅者的机会。在举行于1994年4月的国家杂志奖颁奖午宴上,我和《连线》(Wired )杂志的创始人兼主编路易斯·罗塞托(Louis Rossetto)进行了一番交流,我们谈到了在各种新兴的互联网协议和内容查找工具之中(Gopher、Archie、FTP、万维网),应用前景最好的是哪一个。他当时表示万维网是最佳的选择,因为包括Mosaic在内的多款网页浏览器的图形显示功能已经越来越强大。1994年10月,《热线》(HotWired )杂志和时代公司旗下的一批杂志都开设了自己的网站。

我们尝试将时代公司现有的品牌杂志——《时代》、《人物》、《生活》、《财富》和《体育画报》搬到万维网上,另外还新建了一个叫作“Pathfinder”的门户网站。我们还针对万维网打造了一系列全新的杂志品牌,例如《Virtual Garden 》和《Netly News 》。我们最初的计划是向读者收取少量的费用或者采用订阅收看的模式,但是来自麦迪逊大道的广告买主对于这种新的媒体形式抱有极大的热情,他们纷纷涌进了我们的办公楼来购买我们网站上的横幅广告。于是,我们和其他的新闻公司在当时都认为最好的做法是免费提供内容,因为这样可以为那些饥渴的广告主吸引到尽可能多的眼球。

事实证明这不是一个可持续的商业模式。50 因为网站的数量每隔几个月就会出现指数级增长,所以网站广告位的供应量也会越来越多,但是整个行业的广告资金流入是相对平稳的,这就意味着广告费用最终会大幅下滑。再者,这在道德上也是一个不健康的盈利模式,因为它鼓励记者优先满足广告主的需求,而不是为读者服务。然而,当时的消费者已经被培养出了这样的惯性思维——内容应该是免费提供的。我们经过了20年的时间才开始尝试扭转这一局面。

20世纪90年代后期,伯纳斯–李尝试通过自己领导的万维网联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W3C)为万维网开发一个小额支付系统。他的想法是在网页中嵌入处理小额支付所需的信息,然后让银行或者公司利用这个系统来建立不同的“电子钱包”服务。但是这个计划一直没有得到实行,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银行的监管规定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先尝试为内容发布者实现小额支付功能,”安德森解释道,“但是当时身处伊利诺伊大学的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源去执行这个想法。我们被信用卡系统和银行系统阻挡了步伐,跟那些人打交道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难以承受的痛苦。”51

时至2013年,伯纳斯–李开始重新启动W3C小额支付审定工作小组(Micropayments Markup Working Group)的部分活动。“我们正在重新研究小额支付协议,”他说,“它将深入改变万维网的现状,而且它还可以实现很多的功能。如果人们能够通过优秀的文章或者歌曲获得收入,这样肯定会鼓励更多的人投身于文学写作和音乐制作当中。”52 安德森表示他相信比特币[3] (一种创建于2009年的数字货币和点对点支付系统)会是一种更好的支付系统。“如果我可以乘坐时间机器回到1993年,我要做的第一件事肯定是开发比特币或者类似的加密货币。”53

我个人认为时代公司和其他媒体公司还犯了另外一个错误:当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适应了万维网之后,我们放弃了以建立社区为重点的做法。我们之前在AOL和CompuServe的站点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去建立用户社区。我们聘请了The WELL社区的早期用户汤姆·曼德尔(Tom Mandel)担任《时代》读者论坛的版主和聊天室主持人。在用户之间建立社交联系和社区要比发布杂志上的文章更为重要。在1994年刚进入万维网的时候,我们试过复制这种做法。我们在Pathfinder网站上建立了用户论坛和聊天群组,同时要求我们的工程师在这些页面上重现AOL的简单讨论板块。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开始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发布在线内容上面,而忽视了建立用户社区和促进用户产生内容这样的工作。我们和其他媒体公司都将印刷版的刊物重新发布在网页上供读者被动消费,并将读者的讨论内容归入页面底部的评论栏当中。这些评论通常都是没有过滤过的粗言秽语或废话,所以基本上不会有人去看这样的内容(包括我们自己在内)。我们不像Usenet新闻组、The WELL或AOL那样强调讨论、社区和用户产生内容。相反,万维网成为一个新瓶装旧酒的出版平台,你在这里看到的内容和印刷版的刊物别无二致。这点就跟电视刚出现的时候一样,早期的电视节目也只能算是配有图片的电台节目。这就是我们没有发展壮大的原因。

幸好,人们总能找到事物的正确用途。一些能够真正利用这项新技术的新媒体形式很快就出现了。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由博客和维基网站所引领的“Web 2.0”潮流为万维网注入了新的活力,用户可以在这些网站中进行协作和互动,在用户社区创造属于自己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