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创新者:一群技术狂人和鬼才程序员如何改变世界 > 苹果 >

苹果

家酿计算机俱乐部的首次会议是在戈登·弗伦奇的车库里举行的,其中有一位参加者叫史蒂夫·沃兹尼亚克,是一位不善与人打交道的年轻硬件工程师,他从大学退学后在位于硅谷小镇库比蒂诺的惠普计算器部门工作。从一位朋友那儿看到那张印着“你在自己组装电脑吗”的传单之后,他便鼓足勇气来参加聚会。他宣称:“那天晚上成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夜晚之一。”82

沃兹尼亚克的父亲是洛克希德公司的一名工程师,他喜欢跟沃兹尼亚克讲解电子学。沃兹尼亚克回忆说:“我小时候最早的记忆就是父亲有个周末带我去他工作的地方,给我看了几个电子零件,然后和我一起把零件放到桌上,这样我就可以玩了。”他家里常常四处散放着晶体管和电阻器,当小史蒂夫问父亲“这是什么”的时候,他父亲会给他一点点讲解电子和质子的原理。沃兹尼亚克说:“他会时不时地拿出一块黑板,他还会回答我提出的任何问题并画出示意图。他教我怎样用他弄来的二极管和电阻器等零件做与门和或门。他还会为我演示怎样在中间放置一个晶体管来放大信号,将一个门的输出信号与另一个门的输入信号连接起来。这就是世界上所有数字设备最基本的工作原理。”沃兹尼亚克的事例说明父母能对孩子产生多么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过去家长了解无线电工作原理,能为孩子演示如何测试真空管和更换烧坏的真空管的那个年代。

沃兹尼亚克二年级时用旧硬币制作了一台矿石收音机,五年级时为邻居家的孩子做过多户对讲系统,六年级时组装过Hallicrafters短波收音机(他和父亲一同取得了业余无线电执照),那一年晚些时候,他又通过自学掌握了如何将布尔代数应用于电子电路设计,制作出一台下井字棋永远不会输的机器。

等到念高中的时候,沃兹尼亚克便开始把他非凡的电子技术才能用在搞恶作剧上。有一回他制作了一个节拍器,将其与剥去外包装的电池贴在一起,看起来就像一枚炸弹。校长在储物柜里发现这个滴答作响的东西之后赶紧把它扔到了远离孩子的操场上,并叫来了拆弹小组。沃兹尼亚克不得不在当地一家拘留所里待了一夜,他在那里教其他犯人怎样把吊扇的线转接到铁栏杆上,让看守在开门的时候挨一通电击。沃兹尼亚克能够熟练地编写代码,但他骨子里是个硬件工程师,而不是像盖茨那样更精通软件。有一次,他制作了一个类似轮盘赌的游戏,玩家把手指放在投币孔上,当球掉下来的时候,其中一个人就会挨电击。他说:“搞硬件的人才会玩这个游戏,搞软件的人总是太胆小。”

和其他人一样,沃兹尼亚克也把对技术的热爱和嬉皮风格的打扮结合在了一起,虽然他并不太适应反主流文化的生活方式。他回忆说:“我会戴这个小小的印第安式束发带,把头发留得很长,还蓄胡子。从脖子往上,我看起来就像耶稣基督。但从脖子往下,我穿的还是普通孩子的衣服,像一个小小工程师:长裤、带领子的衬衫。我从来没有嬉皮风的奇装异服。”

出于好玩,他会钻研惠普和DEC生产的那些办公电脑的说明书,然后试图用更少的芯片来重新设计。他承认:“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喜欢搞这个。我都是关着门,一个人在房间里摆弄,很像一种私密的爱好。”这项活动不需要与人为伴,于是他基本都是独自一人,但这种精简芯片的才能在他决定自制电脑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只用20枚芯片就能组装出一台电脑,而不像大多数电脑一样动辄要用数百枚芯片。有个住在同一条街的朋友和他一起焊接电路,因为他们喝了很多Cragmont奶油苏打水,这台电脑就被叫作“奶油苏打电脑”。“奶油苏打电脑”没有显示屏,也没有键盘,指令是由打孔卡输入的,而答案则通过前面那些闪烁的灯来显示。

一位朋友把沃兹尼亚克介绍给了另一个也热衷电子学的孩子,这个孩子住在与他家相隔几个街区的地方,名叫史蒂夫·乔布斯。乔布斯比沃兹尼亚克小将近五岁,当时还在沃兹尼亚克的母校家园高中读书。两人坐在人行道上,交流着他们耍过的恶作剧、他们喜欢的鲍勃·迪伦的歌和做过的电子设计。沃兹尼亚克说:“一般来说,我很难跟人讲清我设计的东西,但史蒂夫立马就能明白。我喜欢他。他精瘦结实,活力四射。”而沃兹尼亚克也给乔布斯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乔布斯后来说:“沃兹是我遇到的第一个电子学懂得比我多的人。”

他们最大的一次恶作剧是“蓝盒子”事件,这件事为两人日后的电脑业务合作关系奠定了基础。1971年秋季,沃兹尼亚克在《时尚先生》杂志上读到一篇文章,文章讲述“电话飞客”是如何制作出一种能发出特定音频的设备,骗过贝尔系统,并拨打免费长途电话的。没等看完这篇文章,沃兹尼亚克就给在家园高中刚开始念十二年级的乔布斯打了个电话,把文章的一部分大声念给他听。《时尚先生》的文章说,《贝尔系统技术期刊》中刊有信号音的所有频率。当时是星期天,但他们知道怎样溜进斯坦福一个可能有《贝尔系统技术期刊》的图书馆。在书堆里翻找了一会儿之后,沃兹尼亚克终于找到了这份期刊。他回忆说:“我简直是浑身颤抖,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为自己的发现欢呼雀跃。”于是两人开车去森尼韦尔电子商店购买了所需的零件,把它们焊接在一起,用乔布斯为学校的项目而制作的一台频率计数器进行了测试。但由于这是一台模拟设备,因此无法产生足够准确和稳定的音频。

沃兹尼亚克意识到,应该使用晶体管电路制作一个数字设备。那年秋天,在伯克利读书的沃兹尼亚克照样很少上课。在同寝室一名音乐专业学生的帮助下,他在感恩节前把蓝盒子做出来了。他说:“在我设计的电路中,这是最让我骄傲的一个,到现在还是觉得不可思议。”为了进行测试,他们给梵蒂冈打了个电话,沃兹尼亚克冒充亨利·基辛格,表示要跟教皇说话;他们的对话持续了一段时间,但梵蒂冈官员最终意识到这是一场恶作剧,于是他们没有叫醒教皇。

沃兹尼亚克设计出了一个新颖的设备,但与乔布斯的合作让他做成了更多事情:他们创建了一个商业项目。乔布斯有一天建议:“嘿,我们想办法把这些东西卖出去吧。”这是一种造就数字时代最著名合作关系的模式,艾伦和盖茨以及诺伊斯和摩尔都是这方面的例证。沃兹尼亚克会做出一些巧妙的工程创举,而乔布斯则设法去完善和包装,并以有利可图的价格卖出去。谈到蓝盒子时,乔布斯说道:“我把外壳、电源和按键等其他原件组装起来,并想好如何定价。”他们用每个成本为40美元的零部件制作了100个蓝盒子,然后以150美元的价格卖出去。这场冒险不久便结束了,因为他们在比萨店推销蓝盒子时遭到了持枪勒索,但一家公司正是从冒险的种子中诞生的。乔布斯后来反思道:“如果没有蓝盒子,就没有苹果。通过蓝盒子,沃兹和我学会了如何合作。”沃兹尼亚克赞成这种说法:“它让我们体会到,如果把我的工程能力和他的想象力结合起来,我们就能做成一番大事。”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乔布斯在里德学院进进出出,随后又为寻找精神启蒙而踏上了远赴印度的朝圣之旅。1974年秋季他回到美国,开始在雅达利的诺兰·布什内尔和阿尔·奥尔康手下工作。当时因《乓》的一炮打响而赚得盆满钵满的雅达利正在大举招聘。该公司在《圣何塞信使报》(San Jose Mercury )上刊登的一则广告打出“边玩边赚钱”的口号。乔布斯当时身着嬉皮士行头来到该公司面试,说如果雅达利不录用他,他就不离开。在奥尔康的主张下,布什内尔决定试用一下乔布斯。于是,布什内尔这位电子游戏业最具创造力的创业者便把创新的火炬传给了乔布斯,而乔布斯日后成为个人电脑行业最具创造力的创业者。

乔布斯虽然刚刚吸收了禅宗思想,但他还是口无遮拦。如果他认为同事的想法糟糕透顶,他往往会骂他们“笨得像屎”。但他身上也散发着魅力,而且善于启发人。他有时会身穿一件橘黄色长袍,赤着脚去上班,他相信,只要自己严格遵循只吃水果和蔬菜的饮食方案,就可以不必经常使用香体剂或洗淋浴。但布什内尔说:“他这种理论是错误的。”于是他安排乔布斯上夜班,这样他周围就基本没有什么其他人了。他说:“史蒂夫这个人浑身是刺,但我还是蛮喜欢他的。于是我让他上夜班。这样就把他留下来了。”

乔布斯后来说,他在雅达利学到了一些重要的经验,其中最深刻的经验是,界面应该保持友好和直观。指令应该简单直白,比如“塞入25美分,躲避克林贡人”。设备不需要说明书。曾与乔布斯一起在雅达利工作的罗恩·韦恩(Ron Wayne)说:“这种简洁性影响了他,让他成为一个非常关注产品的人。”此外,布什内尔还帮助乔布斯成长为一名创业者。布什内尔回忆说:“创业者身上有种无法言明的特质,而我在史蒂夫身上看到了这种特质。他不仅对工程感兴趣,而且关注商业方面的东西。我告诉他,如果你表现出你能做某件事的样子,你没准就真能做到。我还对他说,只要装作你能完全掌控局面,人们就会信以为真。”

大多数时候,沃兹尼亚克晚上从惠普下班后都喜欢去雅达利转转,跟乔布斯待在一起,玩玩雅达利最终完成开发的赛车游戏《极速赛道10》(Gran Trak 10 )。他说:“这是我有生以来最喜欢的游戏。”他利用业余时间摆弄出一个可以在电视机上玩的家庭版《乓》游戏。他为这款游戏编写了一个程序,玩家一旦没接到球,机器就会冒出“见鬼”或“该死”。有一天晚上,沃兹尼亚克把这款游戏给奥尔康看,让奥尔康想出了一个主意。他给乔布斯布置了一项任务,让他做一款名为《打砖块》(Breakout )的单人版《乓》游戏,玩家可以对着一面砖墙打球,只要让砖块移动位置,就能够得分。奥尔康猜到乔布斯会说服沃兹尼亚克来做电路设计。乔布斯并不算出色的工程师,但他擅长让别人为他做事。布什内尔解释说:“我觉得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作为工程师,沃兹比乔布斯出色。”沃兹尼亚克还是个像泰迪熊一样天真可爱的人,他也希望帮乔布斯制作电子游戏,就像汤姆·索亚(Tom Sawyer)那些争着帮他粉刷篱笆墙的朋友一样。沃兹尼亚克回忆说:“这是我这辈子接到的最棒的工作,我真正设计出了一款人们会去玩的游戏。”

史蒂夫·乔布斯(1955—2011)和史蒂夫·沃兹尼亚克(1950— )1976年合影

1984年推出的第一代麦金塔电脑上显示的乔布斯图像

理查德·斯托尔曼(1953——)

莱纳斯·托瓦尔兹(1969——)

沃兹开始没日没夜地赶工设计元件,乔布斯则坐在他左边的一张板凳上焊接芯片的连线。沃兹本来估计这项任务要花几周时间才能完成,但乔布斯却目不转睛地盯着沃兹,让他相信他能在四天之内完成。这是乔布斯施展他同事口中所谓“现实扭曲力场”(reality distortion field)的一个早期例证。

1975年3月,家酿计算机俱乐部举办了首次聚会,当时沃兹尼亚克刚刚完成《打砖块》游戏的设计。聚会刚开始时,沃兹尼亚克感到自己与其他人格格不入。他是做计算器和家用电视游戏显示器的,但那次聚会上人们的主要兴奋点是那台新款Altair电脑,而他一开始对这台电脑并不太感兴趣。于是,很容易害羞的沃兹便躲到了角落里。他后来这样描述当时的场面:“那儿有人拿着《大众电子学》杂志,封面图片是一款叫Altair的电脑。我发现这些人其实都是Altair的粉丝,而不是像我想象的那样对电视终端感兴趣。”他们一个个轮番做自我介绍,轮到沃兹尼亚克的时候,他说:“我叫史蒂夫·沃兹尼亚克,我在惠普做计算器设计工作,我还设计过一个视频终端。”根据穆尔当时写的会议记录,沃兹尼亚克还说他喜欢电子游戏和酒店的付费电影系统。

但有一样东西激起了沃兹尼亚克的兴趣。聚会上有人给大家传阅了一份新款英特尔微处理器的规格表。他回忆说:“当晚我查阅了这份规格表,发现上面有一条将内存中一个位置的数据与A寄存器内容相加的指令。当时我想,等等,我再看看。然后我又看到一条让内存和A寄存器内容相减的指令。哇!在你眼中这些可能没有什么意义,但我可是清楚地知道这些指令的意义,这是我最兴奋的发现。”

沃兹尼亚克当时在设计一个带有视频显示器和键盘的终端。他本来想把它设计成一个“哑”终端,即自身不具备计算能力,而要通过电话线与其他地方的分时计算机相连的终端。但当他看到那份微处理器规格表时,他突然产生了一个灵感:可以利用微处理器(带有中央处理单元的芯片)赋予他正在制作的终端一些运算能力。这就在Altair的基础上迈进了一大步:这是一台集计算机、键盘和屏幕于一体的设备!他说:“这一整套有关个人电脑的设想就这样浮现在我的脑海中。那天晚上,我开始在纸上画草图,这就是苹果I型电脑的雏形。”

在惠普结束一天的计算器设计工作后,沃兹尼亚克会回家抓紧时间吃顿饭,然后返回办公室的小隔间继续设计他的电脑。1975年6月29日(当天是周日)晚10点,一项历史性的里程碑事件发生了:沃兹尼亚克在键盘上敲击了几个按键,信号经过微处理器处理,屏幕上显示出了字母。他坦言:“当时我震惊了。这是史上第一次有人在键盘上敲击一个按键,然后看到字母出现在正前方的屏幕上。”他的说法不完全正确,但这确实是键盘和显示器第一次应用于为发烧友设计的个人电脑。

家酿计算机俱乐部的使命是自由分享创意。这与比尔·盖茨的立场背道而驰,但沃兹尼亚克却是这种公有思想的拥护者:“我非常认同家酿俱乐部推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使命,于是我把自己完整的设计图复印了100来份,谁想要就给谁。”一开始他太腼腆了,不敢站在众人面前正儿八经地做报告,但他对自己的设计非常自豪,他爱站在后面,向围上来的人展示他的设计并分发图纸。他说:“我想把它免费发给其他人。”

但乔布斯的想法却不同,就像他对待蓝盒子的态度一样。后来我们看到,乔布斯对包装和销售一款简单易用的电脑的渴望(以及他在这方面的天分)与沃兹尼亚克巧妙的电路设计一样,都是改变个人电脑行业的重要力量。的确,如果不是乔布斯要坚持创办公司,让沃兹尼亚克的设计实现商业化,沃兹尼亚克充其量也只是家酿俱乐部通讯一笔带过的无名角色。

乔布斯开始给英特尔等芯片生产商打电话,要求他们提供免费样品。沃兹尼亚克感叹说:“我的意思是,他知道怎样跟销售代表说话。而我就从来都做不到。我太腼腆了。”乔布斯还同沃兹尼亚克一起参加家酿俱乐部的集会,他会带上一台电视机进行演示,他还制订了一项计划,准备销售按照沃兹尼亚克的设计预先印制的电路板。这是他们的典型合作方式。沃兹尼亚克说:“每次我设计出某个很棒的东西,史蒂夫就会设法让我们能赚到钱。我从没想过要卖电脑。而史蒂夫会说:‘我们来推销一下,卖些出去吧。’”为了筹集创业资金,乔布斯卖掉了他的大众小巴士,沃兹尼亚克则卖了自己的惠普计算器。

两人结成了一种奇特但有力的合作关系:沃兹是个纯真的天使,酷似可爱的大熊猫;乔布斯则是受恶魔驱使的催眠术士,看上去就像只小灵狗。盖茨曾逼迫艾伦同意给他半数以上的合伙份额。而在苹果的案例中,对合伙份额据理力争的是沃兹尼亚克的父亲。这位敬重工程专家、鄙视营销人员和管理者的工程师坚称,产品设计都是他儿子做的,沃兹尼亚克理应获得超过50%的份额。当乔布斯到沃兹尼亚克家串门时,他曾质问乔布斯:“你根本没做过什么东西,你算老几?”乔布斯开始哭泣,他对史蒂夫·沃兹尼亚克说,他想取消合作计划。乔布斯说:“如果你不和我对半分,你就可以拥有一切。”但沃兹尼亚克深知乔布斯在他们合作关系中的贡献,这种贡献的价值至少在50%。如果只有他自己,沃兹尼亚克能做的也许只是免费分发设计图而已。

他们在家酿俱乐部的聚会上对这款电脑进行演示之后,一个名叫保罗·特雷尔(Paul Terrell)的人找到了乔布斯。特雷尔是一家名叫The Byte Shop的小型电脑连锁店的老板。他们聊完之后,特雷尔递给乔布斯一张名片,对他说:“保持联系。”第二天,乔布斯便赤脚走到他店里宣布:“我来跟你联系了。”乔布斯对自己的产品做了一通宣传,还没等他说完,特雷尔就已经同意订购50台电脑了,这些电脑就是后来人们熟知的苹果I型电脑。但特雷尔想要完全组装好的电脑,而不只是带有一堆元件的印刷电路板。从此,个人电脑在发展道路上又迈出了一步。它们不再只是面向手持焊枪的发烧友了。

乔布斯深谙这种趋势。等到开发苹果II型电脑时,他就没再花太多时间研究微处理器规格了,而是到斯坦福购物城的梅西百货去研究Cuisinart牌电动厨具。他认为下一代个人电脑应该像家用电器一样:所有元件都装配妥当,带有时尚的外壳,用户买回家后无须再自己组装。从电源到软件,再从键盘到显示器,一切都应该紧密地集成为一体。他解释说:“我希望做出世界上第一台完全一体化的电脑。我们不再面向一小撮喜欢自己组装电脑,懂得如何选购变压器和键盘的发烧友。有数量相当于发烧友一千倍的人想要买回家就能用的电脑。”

到1977年年初,家酿俱乐部和类似的组织还孕育出其他几家发烧友电脑公司。主持家酿俱乐部的李·费尔森施泰因创立了Processor Technology,并推出了一款名为Sol的电脑。其他电脑公司包括Cromemco、Vector Graphic、Southwest Technical Products、Commodore(康懋达)和IMSAI。但苹果II型电脑是第一款操作简单且软硬件完全一体化的个人电脑。这款电脑于1977年6月上市,售价1 298美元,不到三年时间就卖出了10万台。

苹果的崛起标志着发烧友文化的衰落。几十年来,基尔比和诺伊斯等年轻创新者最初都是通过拆装电子设备走上电子学之路的,他们学习如何区分晶体管、电阻器、电容器和二极管,然后通过接线或焊接把它们连接在电路试验板上,制作出可组装成业余无线电、模型火箭控制器、扩音器和示波器的电路。但到了1971年,微处理器开始淘汰复杂的电路板,日本电子公司则开始大规模生产比自制电子设备更便宜的产品。DIY套件的销量大幅下降。沃兹尼亚克等硬件黑客开始让位于盖茨这样的软件编程者。而苹果II型电脑,特别是1984年麦金塔电脑(Macintosh,简称Mac)的推出让苹果成为一体式电脑(这类电脑不让用户打开和触碰其内部构造)的开路先锋。

苹果II型电脑还树立了一种史蒂夫·乔布斯后来坚信不疑的教条:苹果公司的硬件应与操作系统紧密集成于一体。他是一个喜欢完全控制用户体验的完美主义者。他不想让用户购买一台苹果电脑,然后在上面运行其他公司拙劣的操作系统;也不想让他们购买苹果的操作系统,然后将其安装在其他公司的劣质硬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