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智能浪潮:增强时代来临 > 第4章 机器人优势 >

第4章 机器人优势

亚历克斯·莱特曼撰稿

布雷特·金编辑

2025年的中心问题将是:人们在一个不需要他们的劳动力且只需要少数人指引、基于机器人的经济体的世界之中发挥着什么作用?

斯托·博伊德,Gigaom[17]首席研究员

有一个困扰人类的幽灵,它是窃取工作,性感、凶残、精于算计的机器人的幽灵。确实,很少的科技像机器人一样在流行小说中攫住了我们的心灵和思想。只有当听到我们视为玩具并在儿时卡通片中所看到的机器人将取代我们50%—70%的工作时,我们才真正地对其予以关注。我们意识到我们必须更好地理解这种科技及这种科技可能对社群造成的影响。就像在20世纪80年代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台式机策略、在20世纪90年代需要一个网站策略及在过去10年需要一个社交媒体策略一样,在未来的10年甚至我们的余生之中,我们将需要一种机器人策略。机器人不会就此消失,所以我们需要学习如何跟它们合作以及如何让它们为我们服务。

让我们首先从小说中它们的表现来看一下我们是如何认识机器人的。我们需要回溯到1868年的科幻小说《平原蒸汽人》(The Steam Man of the Plains)中去寻找流行文学对机器人的第一次描述。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年轻人的故事,他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发明了一个由蒸汽驱动的人,用其拉着自己在中西部平原之间旅行。[1]这部“爱迪生式故事”(Edisonade)[2]也开启了一个一再重现的主题——最聪明的人为个人用途而发明机器人。这个传统延续到了今天,其例证包括由小罗伯特·唐尼所饰演的托尼·斯塔克(钢铁侠)真假难辨的故事(以托尼·斯塔克这一身份,小罗伯特·唐尼甚至将3D打印的机器人手臂交给了截肢儿童)。

机器人象征着我们与科技之间的爱憎关系,我们既满怀恐惧又同样期待。在《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Avengers:Age of Ultron)中,机器人既是最大的恶棍(奥创)又是最高贵的英雄(幻视,足以提起雷神之锤),在《终结者》电影中机器人也是如此。

在《机械姬》(Ex Machina)中,一个女性机器人以智取胜,通过仅仅6次隔着玻璃的交流就愚弄一个聪明的年轻编程员爱上自己,从而让他与他的亿万富翁老板作对,骗过了发明她的人——也就是地球上最富裕的人。这是一个警示故事,随着机器人越来越像我们人类,它们可能能够让我们彼此作对、在我们中间搞分裂或者征服我们。《机械姬》可以说是对玛丽·雪莱200年前的恐怖小说《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的21世纪重塑。然而在这个版本中,当所创造之物在与谷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有几分相似的虚构科技企业家的私人居所和实验室中漫步的时候,不管如何想象,它看起来都不像一个怪物。

一名普通的青少年学生可能已经看机器人故事长达成千上万个小时了,大部分情况下故事中的机器人是支持者、朋友或英雄,甚至是像长者一样的人。例如,哪个是最强大的机器人?我认为是合神泰坦(Sym-Bionic Titan)。哪个是最深受喜爱的呢?很可能是《星球大战》中的R2-D2或BB-8。谁是最致命的呢?古奥特(Goort)或者戴立克(Dalek)。就这个话题讨论几天几夜也完不了,因为机器人是那么吸引人,而且我们已经知道成千上万关于它们的故事。

机器人可能会将我们带入一个充满令人惊奇的可能性的勇敢新世界,或者会摧毁人类及其所创造的一切。近期有一位作者声称机器人将会把我们人类放到重要性并不比蟑螂大的位置上。机器人威胁人类的未来吗?我们对机器人的偏见可能通过引入更多机器人模型而规避“恐怖谷”(uncanny valley)以及将替代性的非人类物体融入我们的环境并产生积极影响而化解掉。

构建“恐怖谷”桥梁

“恐怖谷”一词最初是由日本机器人学教授森政弘在1970年所杜撰出来的。[3]

随着机器人越来越逼真地模拟人类,对这些机器人的一个常见反应是认为它们诡异或怪诞。机器人的展示者评论说,人们经常从几秒到几分钟的时间段内无法辨认出这个机器人不是一个真正的人类,但是当他们一旦认识到自己眼前的这个“人”是机器人的时候,反应几乎总是即刻显现,情不自禁。观察者们一般会表现出吃惊,然后深感不同寻常,再之后他们的反应经常会偏向着迷和惊奇,要不然就是害怕和担忧。后者就是森政弘所定义的“恐怖谷”。

图4–1 “恐怖谷”理论是我们如何应对具有与人类相似特征的机器人的一种预测

一些机器人专家害怕“恐怖谷”,而且坚信这在近期内无法克服,另外一些机器人专家通过沿着非人形道路发展机器人以进行规避。汉森机器人公司的戴维·汉森(David Hanson)认为“恐怖谷”是真正的艺术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脱颖而出的一个好机会。汉森指出,日本和中国的机器人公司常常按亚洲女性的脸部设计它们的机器人。他指出,也许有人对此有些争议,但亚洲女性特征中光滑的皮肤及缺少皱纹和皮肤变色,至少与男性或其他种族的样板相比,使得这些机器人样板在模仿人类方面最为有效。汉森称,他的公司利用其最新的机器人几乎搭建起了“恐怖谷”的桥梁。这些机器人具有40个执行器及称为“Frubber”(弹性橡胶)的非常逼真的专利皮肤,其皮肤看起来真实,摸起来也真实。汉森甚至制造了一个安卓机器人,模仿已逝科幻作家菲利普·K.迪克。

图4–2 大阪大学研发出来的机器人Otonaroid在模仿人类方面正越来越逼真

汉森也花大量时间研究相关软件,保证机器人的眼睛和反应同样具有真实感。这种机器人利用它们强大的软件追踪多个人的面部,并以自然的方式像我们所做的一样从一只眼睛移到另一只眼睛然后移动到嘴,再如此反复以保持眼神接触,它们看起来是所有机器人中最像人类的。虽然头部和脖子的移动仍然有点僵硬,但是随着处理器和执行器的改善也正在快速地提升。

图4–3 一位俄罗斯电视主持人采访安卓机器人菲利普·K. 迪克

图片来源:汉森机器人公司

机器人增长大爆炸

今天,机器人还仍然相对罕见。不过在一二十年内,它们的数量将超过全球的人数。按照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统计[4],在2014年,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长了29%,达到229261台。2000年,工业机器人总数大约是100万,其中40%在日本,但是到2010年,全球工业机器人数量激增至近900万台。[5]不过,工业机器人在机器人总量中只占一小部分。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Tractica的一项研究,消费类机器人是包括机器人真空吸尘器、割草机和水池清洁器以及社交机器人等的一类机器人,其每年的装运量将从2015年的至少660万台增长到2020年的3100万台以上,这段时间内装运的消费类机器人累计总量将接近一亿台。在中国和日本,每个月有1000台Pepper(“胡椒”)机器人售出。Jibo最近又融资1600万美元,为在2016年3月或4月交付7500余台机器人做准备。据预测,iRobot(一家扫地机器人公司)在2015年售出了100000多台家用机器人,其中“Roomba800/900”机器人真空吸尘器是最受欢迎的。[6]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估算仅在2015年圣诞节期间,就售出了超过100万台无人机。[7]

如果将工业机器人、家用机器人和军事应用都囊括进来,2015年全球机器人总量增加了近1000万台。在接下来5—10年内将出现较大的离群值,其中包括无人驾驶汽车。到2025年,据预测每年大约1500万—2000万辆无人驾驶汽车被售出。[8]

到2025年,将有超过15亿台机器人在地球上运转,而且我们将看到每隔几年就翻番的指数级增长曲线。到21世纪30年代,机器人可能超过人类的人口数。

机器人可以非常小,而且最终将能够自我复制。这将在各个方面带来改变,尤其是它们的数量(昆虫数量与人类之比是两亿比一,而大部分人都不在乎或害怕它们)以及本性(它们在智力上将赶超我们)。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将这种正在发生的前景称为“第二次机器时代”,但是我觉得从历史来看“机器人奇点”的说法在可能性方面比那种提法要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图4–4 全球机器人总量增长

图片来源:斯图尔特·斯坦尼福德预警博客,2012 年

在你的车库里创造机器人?

演化生物学家断定地球生命史中单个最为重大的事件之一发生在单细胞生物发现或演化出多细胞性之后不久。大约在5.7亿年前,在偶然突变和自然选择的双重演化引擎推动下,生命尝试了数百万种甚至可能数千百万种不同的组合,导致出现了不同身体结构的大爆发。在全球范围的试验将一些物种保留下来并致使另外一些灭绝之后,我们就几乎具备了在之后5.7亿年内所形成的所有身体结构类型,从那之后最主要的变化不再是身体结构方面,而是脑部结构方面。生物学家将这次生物实验和变化的大量出现称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你可以认为我们身处机器人结构和功能的新寒武纪时期,它是由科幻小说作家丰富的想象力及黑客和制造者社区的创造力产生出来的。学生们对3D打印和廉价Arduino(一款开源电子原型平台)系统包括微处理器、传感器和控制器等的广泛运用也发挥着作用。微处理器零部件价格低廉,因为这些芯片的规格已经出现好几年了,实际上快有10年了,不同于符合摩尔定律、每两年功能翻番因而价格高昂的英特尔芯片。因此,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时期一样,这种机器人指数级增长将导致出现成功迭代的身体结构的演化,以及许多以失败告终而无法存续的设计。如果过去250年的科技颠覆历史有任何指导意义,那就是大多数这种实验将在相对短的时间段内完成。

所有妨碍机器人广泛运用的壁垒都在快速瓦解。多年来,机器人受制于极为困难的行走及在我们的世界中游弋的难题。这种受限的行动自由意味着机器人被封闭在实验室中并被设计成静止的,或者成为摇动的、转动的、在轨道上移动的玩具。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们的用途。然后,某个人通过将机器人与无线遥控飞机和直升机结合起来从而解决了这个难题,因此无人机出现了。突然之间,机器人不再受束缚,新的应用案例也出现大爆发。机器人是可编程机器,可利用至少三个移动轴运行——无人机符合这种定义。[9]

机器人存在的数量相对来说非常小(大约是每100个人有一个),但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高德纳咨询公司预计到2025年三个工作中有一个将被转变成软件、机器人和智能机器,”高德纳咨询公司研究主管彼得·桑德加德(Peter Sondergaard)说,“新式数字化业务需要的劳动力减少;机器将能比人类更快地理解数据。”[10]我们如何与机器人互动将决定我们在新经济和未来社会中取得怎样的成功。

《连线》杂志前编辑凯文·凯利(Kevin Kelly)说:“这不是与机器的竞赛。如果我们跟它们比赛,我们就会输掉。这是一场与机器联合的比赛。未来你的薪酬将取决于你跟机器人的合作程度。”[11]

机器人将改变包括我们如何工作、游戏、社交到自我照护在内的一切。利用与我们识别某人是种族主义者或偏执者几乎一样的方式,我们可能在未来按照人们是否乐意与机器人合作而区分彼此。本章将探讨机器人将如何帮助我们改善生活、提高人品、更好地管理地球等。

生活在机器人主导的世界中

对机器人技能库的新兴要求

今天的机器人正在以物种在数千年中众多不同的演化方式蜕变,将外形和功能从阿凡达扩展到赞博尼磨冰机(Zambonis)。在前文中,我们已经看到工业时代以来重大颠覆性科技如何大幅改变了社会中几乎各个方面。即将到来的增强时代将继续这种演化。

就如同20世纪80年代的办公室工作人员担心个人电脑会威胁到他们的生计,对机器人的恐惧情绪反应蔓延到了更大范围的工作者。在过去30—35年,即自20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欣然接受个人电脑的少数人实现了飞黄腾达(理解硬件和软件的人更可能创立新公司)。所以,在2015—2050年,那些与他们的机器人同事紧密合作的人将拓展自己的职业并在业务、健康、寿命、安全、收入和战争中获得更多的优势。

就像在1990年没有人知道网络设计师是做什么的一样,很难预测增强时代将创造出哪些新职业类型。正如第2章中所介绍的那样,皮尤研究中心对科技开创者和分析师在2014年受新科技影响的就业新问题进行了调研。调研中倚重在过去曾对互联网未来进行了精确而富有洞见的预测,并将其应用到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相关人士。对机器人和自动化影响调研的一众专家关于即将到来的时代如何影响就业和工作的观点出现了分歧。对机器人的未来而言,我们既有怀抱希望的理由也有担忧的理由。

关键主题:怀抱希望的原因

1.科技进步可能颠覆某些工作类型,但是从历史来看它们是净工作创造者。

2.我们将通过发明全新类型的职业及利用人类独特的能力适应这些变化。

3.科技将把我们从日常的单调乏味工作中解放出来,让我们可以以一种更为积极的有利于社会的方式确定我们与工作的关系。

4.最终,我们——作为一个社会——通过所做出的选择掌控自己的命运。

关键主题:值得担忧的原因

1.自动化的影响已经对大部分蓝领岗位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接下来的一波创新也将颠覆白领工作。

2.某些具有高级技能的工作者将在这种新环境中取得巨大成功,但是更多的人可能被排挤到收入更低的服务行业岗位,而最差的情况可能是永久失业。

3.我们的教育体系没有很好地让我们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而我们的政治机构和经济机构难以应对这些困难的选择。

所以,主要的分歧似乎在于这些新科技将会增强我们的能力还是取代这些能力。

哈佛大学社会学家肖沙娜·朱伯夫(Shoshana Zuboff)在1989年所著的《智能机器时代:工作和权力的未来》(In the Age of the Smart Machine:The Future of Work and Power)一书中研究了公司如何利用科技。她分析了一些雇主如何利用科技进行自动化或将雇员的权力收回,而另外一些雇主则使用科技进行信息化或增大雇员的能力。显然,我们的论点是后一种做法更为可取!

如果我们观察过去30年间基于软件利用客户关系管理(CRM)和企业资源计划(ERP)的自动化,我们通常发现将科技付诸实践还是容易的那部分工作。让员工接纳并采用新科技,有效地利用它们,是唯一最为重要的因素。更寻常的是,这些新科技项目带来的员工、合同和咨询工作比自动化所替代的工作更多。

当这些项目成功的时候,它们常常提供信息并带来更好的员工和顾客体验,而且推动企业走向更大的成功——扩张并雇用更多人。当这些项目失败的时候,有人就要倒霉,雇员和顾客体验下降,而且会出现裁员。

亚马逊——看重机器人员工

完全进行自动化的项目少之又少,并且常被认为会创造出比它们所替代的工作更多的工作。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关于一种名为基瓦系统(Kiva Systems)的库房自动化方案。基瓦系统由米克·芒茨(Mick Mountz)在经历在线食品快递服务商Webvan的失败之后于2003年成立。Webvan曾几何时要让所有食品店都没有生意做。芒茨认为Webvan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仓库运营费用的高昂意味着每个订单在利用传统的材料处理和仓库管理方案(WMS)时成本太高而无法履行。芒茨决定去发明一种更好的方式完成产品提取、打包和运输,于是基瓦系统诞生了。与皮特·沃尔曼(Peter Wurman)和拉菲罗·安德烈(Raffaello D’Andrea)两位机器人学和工程学专家联合起来,基瓦系统的三位核心人物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传统库房自动化方式。

图4–5 基瓦库房管理自动引导车系统

图片来源:基瓦/亚马逊

传统的模型包括接收产品放入接收场,以及让工作人员利用铲车和推车把产品放到货架上。然后,这一批工作人员将进入库房、找出这些产品以完成需要组装、包装和/或运输的订单。即使是利用像曼哈特软件公司(Manhattan Associates)、翰珍(HighJump)或红色草原(RedPrairie)软件公司这些能够最优化劳动力效率的先进仓库管理方案软件自动化系统,订单执行费用依然保持在高位,尤其是对像食品这种低回报、高产品组合的订单来说。基瓦系统的解决方案不仅具有开创性而且简单,它源自对以下这个问题的回答:如果货架可以来到人们近旁,那为什么人们要在货架上摆放产品以及从货架上拿取产品?

基瓦系统创造出了一种定位离需要搬运的物品最近的自动引导车(机器人)并指引机器人取回该物品的模式。移动机器人利用地板上一系列二维码标签导航在仓库内行驶。机器人具有足够的人工智能及传感器,不会彼此相撞或撞到障碍物。当机器人抵达正确位置的时候,它滑到货架下面,通过螺旋式动作将其抬离地面。然后机器人将货架运到指定的人类操作员身旁并对这些货品进行操作。

在进行了多年的产品研发和营销之后,基瓦系统在这个行业中引发了一场大波澜,2012年3月当亚马逊参与进来并以7.75亿美元全盘收购基瓦的时候,其产品销量刚开始激增。[12]亚马逊对基瓦系统的收购仅次于2009年对网上鞋店Zappos的收购。亚马逊认识到基瓦系统提供了一种不公平的优势。亚马逊立即解雇了整个基瓦系统的销售和市场员工,并停止了所有产品的销售。亚马逊似乎认为,基瓦系统对其自有库房的自动化如此有价值以至会放弃销售这种系统的利润,并使这种科技不被竞争对手所获取。

今天,亚马逊利用自己库房中的基瓦解决方案在提高订单精确性的同时降低库房人力成本和订单执行费用。亚马逊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在未来经常会看到的某种东西:自动化科技减少了对低技能工作人员以及高薪酬的销售和营销雇员的需求及其数量,同时在公司内创设了一个由高技能机器人学家和人工智能软件工作者组成的全新部门。

我们在前面说过,每个人、每家公司都需要一种机器人策略。谁是机器人策略的早期领导者,他们又在做什么呢?我们已经看到亚马逊通过收购基瓦系统热情地接纳了机器人。谷歌收购了8家机器人公司并将它们全部放到了一个像大型儿童游玩室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曾使用过的飞船机库中,[13]做出了一种很可能最具电影情节却令人困惑的举动,因为机器人的军事特性似乎与谷歌的核心业务及其民用研究重点不符。

苹果主要外包制造商富士康(实际上是鸿海,总部位于中国台湾)意识到它能够继续保留苹果制造业务的唯一途径就是提升工厂,利用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弥补持续增长的在华劳动力支出,因为年龄在15岁至59岁(传统的退休年龄)之间的中国人数量每年减少三四百万。正是那些没有认识到机器人已经到来的企业才会发现不仅它们的工作被外包出去而且它们的整个企业都要被取代。

刚刚迈入职场或仍然在学校就读的人将需要适应就业场景的改变并获得能够创造、支持或对下一代机器人工作者进行互补的技能。计算机科学、各种电学和机械工程与销售这几个为数不多的传统领域将是在可预见的未来与机器人合作或为机器人服务的有前途的领域。今天要断定在接下来20年将产生出哪些新的职业和专业领域很困难,相当于在1995年预测Facebook市场营销顾问是什么样的。机器人如果符合预测——成为年产值5000亿美元的行业,则无疑会带来诸多机遇。

和机器人握手吧

机器人在医疗卫生行业已经存在至少30年了。首例有记录的用机器人协助外科手术的案例发生在1985年,当时PUMA560(手术机械臂)在神经外科活体组织检查中得到应用。自那之后,具有各种功能的医疗机器人——从外科手术机器人到医院向导和远程理疗机器人——已经为数百万人提供了帮助。

但是,对日本和美国这些国家来说,未来5—10年内若要提供满足经济所需的足够的护理水平,使用机器人可能是唯一可行的做法。让我们看一下机器人为什么是帮助我们保持健康的方案。

机器人护士

基于供需的不匹配,我预测人形机器人的第一个大规模市场是用作护士,并成为医院和医疗行业潜在的“力量倍增器”。随着政府成为医疗专业人员更大的谈判伙伴,这一行业正承受着控制支出的巨大压力。

美国和日本都预计,随着婴儿潮一代的年龄增长和对医疗卫生的需求增长,注册护士(RN)会出现大量短缺。加剧这一难题的原因是全国医疗卫生改革行动,护理学校正在努力扩大能力以满足护理需求增长的这一事实。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2013年12月发布的《2012—2022年就业预测》,到2022年,就工作成长性而言,注册护士被列为最佳职业之一。注册护士预计从2012年的271万人增长到2022年的324万人,增长526800人或19%。该局也预测在这些从业者中需要替换525000名护士,因增长和替换所需,护士岗位招聘总数到2022年将达到105万人。[14]

▪2015年7月日本健康劳动福利部的一项预测认为由于日本人口在未来10年老龄化加速,它将面临严重的护理工作者短缺。日本到2025年将需要253万名护理工作人员。2013年,日本共有177万名护理工作者。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到2025年还需要80万——100万人。然而,除非现在的增长速度提高,护理工作者数量将比需求量短缺至少38万人。[15]

▪根据《美国医疗质量杂志》2012年1月刊的文章《美国注册护士从业人员报告单和短缺预测》,注册护士短缺问题预计将在2009—2030年扩大到全美。在这份按州逐一做出的分析中,文章作者预测注册护士短缺问题在美国南部和西部将最为严峻。[16]

▪2010年10月,美国医学研究所发布了未来护理方面的里程碑式报告,由罗伯特·伍德·约翰逊基金会发起,主张将从业人员中学士学位护士的数量提高到80%并让具有博士学位的护士人数翻番。现有护理工作人员远未达到这些推荐数值,注册护士中只有55%的人员达到本科程度。

此外,护理从业人员中一大部分接近退休年龄。

▪按照2013年由美国全国护理局联合委员会和全国州级护理从业人员中心论坛所开展的一份调查,注册护士中55%达到或超过了50岁。

▪美国健康资源和服务管理局预计在未来10—15年内将有100多万名注册护士达到退休年龄。

▪根据2001年5月由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护理学院的护理研究所发布的题为“谁将照顾我们?应对长期护理从业人员危机”的报告,潜在护理人员与很可能需要护理服务的人——老龄人口——之间的比例将在2010—2030年降低40%。

简而言之,如今在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没有足够的护士为人们提供护理,而且这个问题只会变得越来越严重。美国会从其他国家尤其是菲律宾引进护士。今天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20%以上的护士是菲裔,而菲裔人口仅占加利福尼亚州人口的3%。2009年对移民法做出的改变使得护士进入美国越来越困难,而且由于缺乏在美护理项目,获得足够的受训护士供应量——不仅满足需求而且能降低支出,对美国来说将变得非常严峻。日本苛刻的移民法律也大幅限制了进入这个国家的受训护士数量。

我们来看一下机器人如何能够以一种更为人性化的方式为病人和护理工作人员增强护理能力。

介绍一下玛丽亚。她是一位生活在马尼拉、拥有学士学位的25岁护士。她有一个小孩,她丈夫有一份很好的工作,两人都有很亲密的家庭关系。由于竞争激烈,在菲律宾找到一份护士的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护理学校共有430所,成为护士被认为是出国的最好手段。为了从事这一行,玛丽亚和很多人一样,不得不离开祖国和家人,到国外寻找工作。如果她幸运地获得美国工作签证H1,她将很可能需要抛下丈夫和孩子出国。不过,令人惊奇的是,合适的机器人可能使她可以享受到这两个世界的好处……

如果玛丽亚在马尼拉生活且能够为美国的病人服务,那会怎样呢?想象一下玛丽亚在电话咨询中心甚至在家办公的场景。她在计算机旁边监控美国洛杉矶一家协助护理机构内的10个陪护机器人。每个病人都有一台个人的、专门的陪护机器人坐在自己的床边,以一种半自动化模式运行标准的通用人工智能软件。在这种模式下,个人化的机器人将能够进行对话、回答简单问题并帮助病人获得协助或娱乐活动。机器人中的相机和传感器将能够测量病人的血压、清醒程度、心跳、情绪状态等。

任何时刻玛丽亚都可以将她的远程呈现(即虚拟出场)延伸到机器人之中从而通过机器人的眼睛进行观察,并利用机器人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身处机器人之中”的玛丽亚能够随时仔细检查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包括体温升高、血压降低、阿尔茨海默症发作等),或者也可以每小时做一次探视。玛丽亚可以通知一名现场的护士或者让一名医生接手,抑或邀请这名医生与她一起进行一段远程呈现工作。玛丽亚也可以让家庭成员参与到这种工作中或者向他们汇报其亲人的情况。

玛丽亚现在可以在家里跟家人一起生活,而且仍然能拿到高工资。现在,在菲律宾一名护士每月的工资大约是500美元。同样的护士在美国洛杉矶的工资是每月8000美元,所以这对每个人(包括病人,他们现在可以享受到全天24小时监控的安全服务,而且视频保存在云端,防止了滥用和盗窃的出现)来说都是双赢的。让家庭成员在合适时间“探视”的额外功能价值巨大。

借用军事术语来说,这些机器人变成了“力量倍增器”。现在一名护士可以履行多名护士的工作,并协助解决随着人口老龄化必然更加严峻的受训护士短缺问题。

图4–6 美国的医院已经利用机器人进行药品递送

图片来源:机器人技术公司Aethon

外科手术机器人将继续演化并提高我们执行人类医生无法完成的任务的能力。

2015年4月,谷歌和强生宣布联合创造自认为会超越现在由直觉外科公司(Intuitive Surgical)制造的新一代达芬奇外科手术机器人的计划。

图4–7 达芬奇外科手术机器人

图片来源:达芬奇外科手术系统

谷歌团队创立Calico(一家抗衰老研究公司)就是为了解决死亡这个问题,而谷歌与家庭医疗卫生产品巨头强生的联合是一个分水岭事件,将把数量上前所未有的大量机器人推广到手术室中。我们可以想象谷歌旗下的波士顿动力(Boston Dynamics)、Calico、生物科技部门的技术以及强生在医疗设备方面丰富的知识将带来什么。

这看起来有些遥远,但我们已经向着机器人可以在无须人类介入或互动的情况下进行外科手术的世界迈进。杜克大学的生物工程师们最近宣布他们已经创造出了一个名为“Biopsy Bot”的机器人,可以对模拟的人类器官中人造的或虚拟的身体损害进行定位,利用3D和超声技术指引设备到身体损害处一次采集多个样本,全程无须医生的监督。这种机器人处理3D数据,发送指令让装有传感器的机械臂检查损害处并取样。

这种系统的一个优点是其所有硬件都是可以在市场上买到的……这证明通过一些修改,无须从零开始研发新科技,这样的系统就能建造出来。

斯蒂芬·史密斯教授,杜克大学生物工程系团队带头人

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将不需要外科医生了呢?我们在扩大可自动化范围的时候将需要外科医生协助设计、测试和运行这些机器人。机器人已经用于协助外科手术,并帮助消除人为失误,在进行创伤小的手术中实现了更好的结果。

今天,一位外科医生在一天可以进行两三台手术,而且一周只有一天或两天进行手术。在机器人的帮助下,更多人可以更快地得到救助,而且如果病人无法移动或者处于偏远地区,机器人能够以比人类医生更加合理的费用救助病人。

外科机器人能够而且将会大幅降低现在费用为数万到数十万美元的手术费用。在2015年,已经出现了很好的例子,例如,由医生进行膝部手术的费用为80000美元,如果由机器人执行则只需800美元。将来有一天,我们可能都会拥有随时待命的机器人医生或者家用医疗机器人,它们将提供只有今天最富有的人才能支付得起的护理水平。

机器人护士、机器人抽血医生、机器人手术助手、机器人麻醉师和机器人药剂师都已经被研发出来了,这对老龄人口的医疗卫生需求来说至关重要。

远程医疗机器人也对未来医院和家庭的医疗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一种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许可的远程医疗机器人实际上已经在全美的医院得到应用。远程医疗机器人RP-VITA是InTouch Health(美国亦达医疗公司)和iRobot联合研制的。

图4–8 远程医疗机器人RP-VITA

图片来源:iRobot

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在医院这样混乱的环境中移动及访问身处任何地方的病人的能力正在创造着高效率,将实现医生出诊这种令人怀旧的好事情。把无人驾驶汽车和这些类型的远程呈现机器人结合起来就出现了一种医疗卫生方面的新范式,医生机器人可以呼叫优步车每天完成20—30次出诊。

老人照护领域的机器人

每8秒钟就有一个人满50周岁。每年,超过350万婴儿潮出生的人满55周岁。在2012年,年龄在50岁及以上的美国人达到了历史里程碑式的1亿人。根据美国老龄化管理局的信息,老龄化将对美国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过去10年,将在未来20年满65岁的美国人口增长了31%。

▪如果你到了65岁,你就可以期待再生活近19年。

▪大约31%(1120万)老年人独居。

▪年满65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将从2000年的3500万增长到2020年的5500万。

▪年满85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预计将从2000年的420万增长到2020年的660万。

在2012年,日本人口中22%已经超过65周岁。到2060年,政府预期人口将从1.27亿降到8700万,同时65岁以上的人口增长到大约全国的40%。2010年,日本已经有3000万老弱人员生活在护理机构,但是只有远少于预计所需的200万护理人员照护他们——而且这些员工的流动率已经达到每年17%。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现象。到2030年,55个国家预期其65岁及以上的人口至少占到总人口的20%。65岁及以上人员的数量比俄罗斯、日本、法国、德国和澳大利亚合起来的总人口还多。到2040年,全球人口中预计将有13亿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4%。

长期护理机构数量正在不断增长以满足老龄人口的需求,但是创立安全的、具有情感支持的并能巩固或提高健康的环境是一项很难完成的任务。病人虐待、偷窃、索价过高及怠慢都是确实存在的问题。作为个体,在这种充满痛苦的环境中工作并目睹可预知的功能衰败(不过,有些方式能够让愿意为之付出的少数人减慢或逆转身体的老化),是情感上很困难的任务,这使存在的问题更加恶化。据预测,满65岁的美国人中的70%将在一生中至少有三年需要某种长期护理。在临终关怀中,对护理人员来说在温和的人类同伴生命中最后的日子里照顾他们的压力可能让人痛苦难耐。

我们将如何以一种体贴和富有同情心的方式为这些不断增长的老龄化群体提供高质量的关爱呢?通过编程可以模仿关爱方式的机器人可能是我们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选择。

增强对老龄化人群的护理

像中国、日本和韩国这样的国家将大量金钱投资到陪护机器人中,因为对它们而言即将出现的老年人护理难题比美国来得更快。我们需要领导者担当起创造容纳这些新的创新科技的系统和监管环境。根据透明市场研究公司(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的报告,到2018年医疗机器人系统市场将由2011年的55亿美元增长到136亿美元,但是考虑到机器人的效率及费用下降曲线,这只占到美国每年接近3万亿美元医疗支出中非常小的一部分。

今天,我们可以创造出陪护机器人,和病人安置在一个房间里,并在任何时刻都关注着病人的需求。这些机器人在房间另一侧就可以测量病人体温,查看发烧或低血压的症状。摄像头可以感知病人心跳和/或情绪状态并帮助病人保持认知能力。机器人可以确保病人按时吃药、起床以及在需要时获得移动。陪护机器人能够为病人提醒约会行程,指导他们完成体力训练和职业治疗练习并确保水和食物的摄取。

图4–9 日本经济、贸易和工业预测

资料来源:日本健康、劳动和福利研究

CUI(会话用户界面)让任何可以说话的人以无须培训、特殊技巧或特殊设备的方式与机器人进行互动。陪护机器人可以提问以刺激大脑,玩猜字游戏、唱歌、演奏音乐、讲故事。(这不是新鲜事——毕竟《乡村熊俱乐部》作为迪士尼公园的一部分已经存在数十年了,同样的还有迪士尼《小小世界》中的演唱机器人。)

机器人甚至可以从病人身上获得关于其生活故事的相关信息,将语音转为文字并格式化用作电子病例。随着人们的去世我们在每一代人身上都已经失去了大量的认知,但这些机器人可以成为之前被一代代传承而现在已经被人遗忘的口述历史的管理者。通过简单的提示,祖辈40年前的探险故事就可以在家庭个人档案中永久保存下来。

图4–10 日本在陪护机器人领域投资数亿美元资金

图片来源:熊护士机器人(Robear Robotics)

当个体访问的时候,机器人可以通过理解喜好和情境,或者提醒病人某些事件以及护士或医生交代的细节、需要完成的记录报告甚至新的药品剂量变化而促进互动。摄像头将输出传到云端,因此盗窃和虐待病人的情况将大幅下降。中风症状、帕金森综合征、痛苦、呼吸浅短、情绪压抑、阿尔茨海默症等都可以侦测到,护士、医生或家人将收到警报,并且医疗救助能立刻到达。

每年,欧洲有将近100万人突发心脏停搏。由于急救服务响应慢,只有8%的人活下来。以每小时100公里速度飞行的急救无人机可以在几分钟内抵达以应对这种突发病。陪护机器人可以下载心脏病救助功能,或用作远程出诊医生的远程呈现单元。这些功能可以大幅降低因心脏病而导致的死亡人数,而且很可能到2018年使心脏病死因排名降到癌症下面。

图4–11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急救无人机在运送心脏电击器

图片来源: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像汉森这样的公司正在研发可以通过扫描人脸并获得3D打印的脸部从而模仿人类的机器人。如果你希望陪护机器人拥有自己的面孔,这在2017年就可以实现了。

在任何时刻,不管是对传感器输入、病人要求、突发事件还是日常健康检查的响应,护士或者医生可以通过远程呈现,运用语音和视频开始与病人进行非常高效的沟通。电话中心的专业护士或者紧急事件响应操作员可以立刻远程介入,开始评估病人病情,这比现在派遣护理人员的同时通过电话询问问题要精确得多。

有些人声称老年人不想与机器人沟通,但是YouTube上关于老年人乐于与陪护机器人相处的视频数量正在呈指数级增长。另外一种质疑是机器人没有“关爱”人的能力,原因是陪护机器人不是人类,所以机器人不适合这项工作。

机器人不会进行评判,而且不会感到挫折或被侮辱。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操作,机器人不会因在一天内倾听15遍相同的故事而恼羞成怒。机器人可以忍受虐待,不管是语言上的还是身体上的,也可以耐得住难听的声音、难闻的味道,而且还不会报复或者夺门而出。机器人可以在全天24小时待在房间里,不需要一点儿休息或者假期。陪护机器人将能够帮助人们过得比过去的人们梦寐以求的生活更美好、更长寿而且更自由。

人形机器人

为什么制造外表像人的机器人呢?这在机器人社群中也颇具争议。一派人坚信机器人就应该是为特定的目的而制造,为特定的用途而设计的。另外一些人则认为机器人应该是可以变形的,并能利用大自然的设计,使用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后一系列“幸存者”的生物特征——越多越好。

笃信机器人应为特定目的制造的这一阵营中的一员是一位名为艾略特·马克(Eliot Mack)的机器人学家。马克是Lightcraft Technology(光机科技公司)的现任首席执行官,这家数字效果公司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威尼斯。他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刚开始时加入了华特·迪士尼幻想工程(Walt Disney Imagineering),之后在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机器人——Roomba——的机械工程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马克声称,设计机器人的最高效、最符合逻辑的方式是为特定目的而制造。对他来说,让机器人看起来像人、蜂鸟或者犬类的想法简直可笑至极。他是自己这一派阵营中影响力非常强大的一名领袖,因为他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制造出了非常棒的机器人——没有眼睛、手指,也不会笑。

图4–12 《机械姬》中的人形机器人

图片来源:英国电影公司DNA Films

机器人需要外表像人类吗?

对Lightcraft Technology创始人艾略特·马克的专访

艾略特·马克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之前曾在华特·迪士尼幻想工程和iRobot工作。2004年,马克因为对视觉特效和动态追踪感兴趣而创立了Lightcraft Technology,将机器人技术应用于动画产业,创造出了后来被称为Previzion(虚拟演播室系统)的产品。他是非人形机器人机械工程领域中公认的权威人士。

问:艾略特,你之前曾谈到未来机器人设计中的核心驱动力,并且支持机器人不需要外形像人类就可以发挥作用。能谈谈你这种观点背后的原因吗?

答:简而言之,不存在图灵完备机械系统。原子不会像比特那样推广。

参照计算机历史会产生误导。一项重要的中心发明(通用CPU)可以随机进行重新编程以完成其他任何数据处理任务,因为数据比特的移动几乎是完全自由的。随着时间的推进,产品的尺寸变小了,而且运行速度也提高了,但是编程在过去70多年里几乎毫无变化。

然而,移动的原子不是自由的,因为存在重力,而且要逆着重力方向运动可不是轻而易举的。

动物之所以像动物是由于一些规则:

▪所有的部位都是同期生产的,所以容易形成复杂的结构。

▪线性驱动(肌肉)高效而且可靠,既有力量又精准,因此你可以利用相同的操纵器(四肢)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

▪你不具备连续旋转连接(轮子)。

▪你必须在不平整的地形中穿行,否则就会被吃掉。

机器人外形像机器人是因为它们遵循的规则是不同的:

▪每一个部件都是要生产出来并连接到其他所有部件上的,因此这种复杂性需要耗费大量成本。

▪线性驱动非常重,拆解会很麻烦,除了旋转发动机、齿轮和滑轮外别无可用。

▪复杂性的代价就意味着你无法制造在运行中具有竞争性的通用硬件。硬件必须围绕着所要完成的任务明确地进行设计。

▪连续旋转连接是制造和维护中最简单、最有效率的方式。

问:这两个世界是否会聚合到一起?可能的情况是,随着时间的推进,设计像人类一样的机器人有可能将变得更有效率,这就是我们将世界的一切设计成适合我们人类的方式。

答:这两个世界(动物和机器人)的不同之处的出现源于运动、摩擦和控制系统背后的问题,不可能很快就发生改变。

解决其中某个问题(例如创造人造肌肉)之后仍有制造和控制系统的问题需要解决。这意味着在可预见的未来,机器人如果要具有竞争力就不得不仅为完成一项特定任务而制造。

这就是为什么Roomba一点儿也不像美女罗茜。

另外一个阵营也有自己的明星支持者,包括著名机器人预言者艾萨克·阿西莫夫。阿西莫夫为三四代人提供了关于变形益处的信息,主要是通过大约13卷的《基地》(Foundation)系列。美国有限电视频道HBO正在将其改编成像《权力的游戏》一样的科幻剧。在以现代和不久的将来为时代背景的机器人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中,苏珊·加尔文(Susan Calvin)博士和她的同行们也就为特定目的而制造还是变形这一问题产生了论争,关于为什么机器人应该在外形上像人,加尔文博士阐述了她的观点。机器人应该设计成人的外形,这样它们就可以在我们的世界中生活并使用我们的工具。拥有手和臂膀的人形机器人可以与人类共同使用门、车、住所和工具。抛开情感沟通和交流的因素,它们需要与我们所生活的环境相融合,这样我们就无须单独为它们打造特殊的环境。

这可能在现在看来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但是当我们周边有数十亿个机器人的时候,这将显现出一种历史性的重要转变。所以,机器人是否应该是变形的明显不是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最终,对按照特定目的制造还是变形的辩论的答案是……都需要。Roomba如果有脸部则感觉怪异,而机器人心理学家需要具有体贴的眼神以及给人温暖的拥抱的能力。

为救助跌倒的人而伸出的臂膀应该柔软从而让病人感觉亲切舒服呢,还是仅仅简单地夹住病人?这种机器人需要具有某种面孔吗?同样是这个机器人,是需要为一项任务而制造出来还是具备完成多种任务的能力?这是在今天产生争论的几个问题,但是它们都是可以解决的,而且陪护机器人的益处非常大以至再也不能拖延其制造和应用的进度了。寒武纪大爆发2.0即将来临,什么都要去尝试。要保留住有用的。

为什么机器人需要同理心

在《时代周刊》2014年6月刊中,题为“跟Pepper见一下,它是能读懂你感情的机器人”的文章为主流大众介绍了机器人可以拥有与我们人类的情感构成相似的东西这一概念。大多数社交媒体中的反应显示人们对此持有怀疑和恐惧。像往常一样,这立即引发人们想到了愤怒的终结者以及《银河系漫游指南》(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中患有忧郁症的机器人马文(Marvin)。

机器人产生情感的能力及同样重要的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可能还是未来的事情,但是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社群中,许多人认为这不仅可能发生而且不可避免,甚至也许很快就实现。许多从事通用人工智能工作的重要科学家和工程师认为如果要真正地创造出思考和学习能力,与人类互动的机器就必须理解情感并做出情感反馈,才能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沟通能力。

人类天然具有这种能力,但是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每个人都具有独特而不同的情商。与智商不同,情商测量个人如何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感情以及如何对这些情感进行管理。智商测量管理信息的能力,而情商测量我们管理自己及他人情感的能力。《星际迷航》中的斯波克和流行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中的谢尔顿是智商很高但是情商很低的两个角色。我们都见到过不同层次、缺乏情商的人,看到了他们如何在与社会上其他人的接触中遭受困难。如果机器人也缺乏这种重要的能力,它们将无法更好地理解我们、与我们交流。

机器人需要在沟通中有能力读懂我们的情感的原因显而易见。如果它们不能理解愤怒、挫折感和悲伤,那么在我们处于这些情感状态时它们就无法恰当地应对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护士机器人兴高采烈地回应刚刚失去亲人的客户,抽血机器人看不出病人害怕扎针或者药剂师机器人不知道病人在向它们撒谎,情况会怎样。这些机器人需要读懂并正确地回应它们所要接触到的人的情感状态。今天达到这种水平的情感阅读能力已经实现了,并且在许多应用(包括客户服务和市场营销)中已经得到运用。

一家名为超越言语(Beyond Verbal)的以色列公司声称它具备可以仅凭声音就辨别出一系列不同情感特征的科技,其软件可以在听到语音后辨别出说话人的性别、大致年龄、基本健康情况、情绪、态度和情感类型。甚至有证据表明这项科技仅仅通过语调分析就可以诊断出一系列疾病,例如癌症、帕金森综合征和自闭症。将这种软件与我们今天所具有的照相机技术联合起来并添加面部表情、身体语言、温度和情景感知,那我们就能制造出学习能力及最终显露或模仿情感的能力比许多人还要强的机器人。

如果理解情绪有利于机器人与我们的交流,那么机器人自身需要有情绪吗?是的,它们需要能够向我们显示它们的情绪,这样我们就能够以完全相同的方式理解它们所交流的内容。

机器人需要表达情绪,因为我们也需要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以理解语境和意义。从某些方面来说,当我们当面进行彼此交流时,我们是非常简单的生物。当有人向你微笑时,如果你们是面对面,那你自然就回以微笑。有趣的是,当有人在视频屏幕上对我们微笑时不管屏幕多么高清这种情况也不会发生。我们的蜥蜴脑,即杏仁核,可以在深层次上阅读面部线索和身体语言并在只有人脸才能激发的情绪层次上直接与我们对话。

这是数家公司研发外形像人类且具有尽可能惟妙惟肖人脸的机器人背后的推动力之一。如上文所述,汉森机器人公司的戴维·汉森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形机器人设计师,而情绪沟通是他试图创造尽可能像有生命的人类的机器人的主要原因。汉森机器人公司首席执行官李钟(Jong Lee)在谈论机器人“Han”的时候激动地说到汉森机器人有必要比任何一个普通人更有能力传达更微妙的表情。

Han令人非常兴奋,因为他不仅能够产生非常真实的面部表情而且也能够与他周边的环境进行互动。他在眼部和胸部有摄像头,这让他不仅能够识别人脸,而且还能识别他们的性别、年龄,他们是高兴还是悲伤,而这使他在像酒店这样的一些地方充满前景,因为在这里你需要辨认出面前的顾客而且做出相应的反应。

李钟,汉森机器人公司首席执行官

汉森机器人公司正在以先进的通用人工智能的形式将情商融合到地球上最像人类的机器人中。如果你喜欢赌博,你可能在不久之后怀揣着烫手的赌资坐到赌桌旁见到伊娃(Eva),她是在中国香港的一位漂亮的百家乐赌博发牌手。伊娃将能够胜任发牌手的工作,从一副真正的扑克牌中发牌并与玩家互动。

伊娃可以使用她先进的机器人手臂从纸牌盒中发牌,同时使用她先进的通用人工智能、摄像头和传感器呈现出跟所有发牌手一样的人类特征。她被设计成玩家的好伴侣,陪伴他们渡过输赢时会经历的赌场中所谓的情绪历程。她将在你赢钱时高兴,在你输钱时显得悲伤。她将能够根据赌场系统中的信息辨认玩家并在合适的时候闲谈。为具有情绪的人形机器人所提供的其他应用案例包括酒店服务员、老年人陪护和娱乐人物。

汉森的目标是以每月3000美元的租金将其机器人推向市场。在这种水平上,数字开始显现出其重要性。汉森证明在这种水平上,仅在酒店前台接待员费用上就可以每年节省157000美元。

现在讨论一下机器人需要情绪的另外一个(也是更具争议的)原因——这样它们才不会将我们都杀掉。

这是今天最具创新性的通用人工智能设计者中的一些人所持的概念。我们需要确保机器人喜欢人类并对人类抱有同理心。阿西莫夫的三大定律并不足以保护我们不受未来的人工智能的未知伤害。一些人例如埃隆·马斯克和史蒂芬·霍金,认为我们应该设置非常基本的动机作为所有未来人工智能的基础,这种基础要坚持对人类和地球(以及其他星球)的基本热爱。当然,问题是我们能够施加的所有防护措施都随时能被比我们更强大的智慧所规避掉。所以,难题就是为这些智能体编程并提供激励以便从根本上让它们愿意保护我们并让我们保持自由。

关于机器人未来的重大问题

我经常被问到我对机器人的看法,有几个问题在这些讨论中一再出现。

如果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和生物机器人被制造成外形像人并在零售、服务、医药、军事等领域服务于人类,它们应得到赋予它们不可剥夺权利的法律吗?

它们不应得到这样的权利,但是如果赋予它们这种权利能够创造一种文化,保护我们不受超出我们的控制甚至我们的理解的机器人的伤害,那么人类将获得更大的生存机会。

我读了数千页关于机器人起义的故事,感到我们完好无损地度过接下来几百年的机会很渺茫,而且我们越早给机器人以尊重越好。无论如何,我们确实需要针对无人驾驶汽车、医疗护理机器人、无人机及其他类似的机器人设立法律框架使它们安全运行。我认为机器人的权利也包括在这些相同的考虑之中。

我们准备好迈入机器人时代了吗?

一些人已经准备好几十年了。其他人可能在有生之年永远也准备不好。凯文·凯利提供了一个有利的视角,在前文已有引述:“未来你的薪酬将取决于你跟机器人的合作程度。”

如果你想问对整个社会来说答案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那么基于一个重要的原因,答案是否定的。这个原因就是机器人将能够替代今天我们所从事的工作中的50%——70%,而这是绝大部分工作者和依赖他人的一部分人没有准备好应对的转变,也是地球上所有政府,甚至日本政府,都还没有适时地让其人民准备好应对的事情。

我们需要在培养世界与机器人共存方面做得更好,我希望这有助于铺垫好道路。

《机械姬》和《超验骇客》这样的电影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我们不应该因超级智能机器人和人工智能而感到害怕吗?

如果你制造出跟人类一样有智慧的人工智能,你就一并得到人类的诸多其他特征,包括观点、性别、继续生存的欲望、好奇心以及虚荣心。而且由于这些特征,你也能获得其他的行为,比如怨恨、分散注意力、欺骗、竞争及人类在生死存亡之刻都会做的其他任何行为。

简单地说,当你试图制造达到人类水平的人工智能的时候,对自己所期望之事务必小心谨慎。

我将以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成员马文·明斯基的话作为结语。

机器人将接手地球吗?是的,但是他们将成为我们的后代。

马文·明斯基,《科学美国人》,1994年10月

[1]如今的科幻故事可能是急于开始使用无人驾驶汽车的儿童们的故事。

[2]《科幻小说百科全书》将“爱迪生式故事”作为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早期的科幻小说的一个次级体裁,讲述有关聪明的年轻发明家及其发明的故事。Edisonade是一个名祖词(eponym),以著名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命名。

[3]1970年,日本东京科技所教授森政弘在一个鲜为人知的日本期刊《能量》(Energy)中发表了一篇两页纸长的公案式的文章,标题为“恐怖谷”。40年之后,它仍然被认为是机器人方面具有决定意义的论文。

[4]参见http://www.ifr.org/industrial-robots/statistics/。

[5]参见http://spectrum.ieee.org/automaton/robotics/industrial-robots/041410-world-robot-population。

[6]来源于iRobot财务报告。

[7]Michael Addady,“The number of drones expected to sell during the holidays is scaring the government,”Fortune,29September2015.

[8]作者基于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IHC公司的研究和年度汽车销量预测而做出的估值。

[9]自主驾驶汽车、哈勃太空望远镜和我用的iRobot真空吸尘器也符合。

[10]参见http://www.pbs.org/newshour/rundown/smart-robots-will-take-third-jobs-2025-gartner-says/。

[11]Kevin Kelly,“Better than human:Why Robots Will—and Must—Take our Jobs,”Wired,24December2014,http://www.wired.com/2012/12/ff-robots-will-take-our-jobs/.

[12]“Amazon Acquires Kiva Systems in Second-Biggest Takeover,”Bloomberg Business,19March2012.

[13]该机库称为1号机库(Hangar One),位于莫菲特联邦机场(Moffett Federal Airfield)。该机库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立结构之一,建造于1931年,用于停放像“梅肯”号(USS Macon)这样的飞船,其内部空间非常大,以至有时在顶部附近形成雾气。

[14]参见http://www.bls.gov/news.release/ecopro.t08.htm。

[15]参见http://www.japantimes.co.jp/opinion/2015/07/07/editorials/sho-rtage-of-nursing-care-workers-2。

[16]参见http://ajm.sagepub.com。

[17]一个科技博客网站,为科技革新者提供互联网传媒、新闻和搜索服务。——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