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资治通鉴直解 > 惠 帝 >

惠 帝

孝惠皇帝,名盈,乃高祖之长子,在位七年,谥曰孝惠。汉家世世称孝,谓能世守先业之故也。

原文 帝怪相国不治事,参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安敢望先帝!”又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帝曰:“善!”参为相国三年,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较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壹。”

直解 惠帝即位之初,曹参既代萧何为丞相,凡事都遵依着萧何的行,无所改变。惠帝见曹参如此,心里疑怪,道他为相国,天下这许多事,为何都不理会?曹参因问帝说:“陛下自家看聪明圣武,比高帝如何?”惠帝说:“朕怎敢上比先帝?”曹参又问:“陛下看臣才能,比前任的萧何如何?”惠帝说:“卿似不如萧何。”曹参因说:“陛下这话说的是,陛下果然不如高帝,臣果然不如萧何。夫以高帝之圣武,萧何之贤能,共起布衣,平定天下。东征西伐,经历过多少人情事变;熟思审处,立下法令以贻后人。既已明白停当,无可改变,今日但安享其成,陛下垂衣拱手于上,臣等奉法守职于下,一一都遵依着前面的行,不至失坠就好了,何用多事而纷更之乎?”于是惠帝乃以曹参之言为然,更不疑怪他。曹参为相国三年,海内治安,百姓乐业,民间做成歌谣说道:“萧何为法,较若画一。”言萧何定的法度,较然明白,甚是齐整也。“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言曹参代何为丞相,谨守他的法度,无所失坠也。“载其清净,民以宁壹。”言他能守法勿失,清净不扰,而民亦有所遵守,都安宁而齐壹也。然当是时,天下甫定,又当高帝、萧何开国之初,纪纲法度,事事齐整,为曹参者,只宜安静守法,与民休息,盖审时度势,不得不然也。若承平日久,人心怠玩,法度废弛,则又当修举振作一番,乃为久安长治之道。若不审于时势之宜,因循偷惰,旷日废职,而借口于曹参之安静,则将至于颓靡废坠而不可救矣。此又为君为臣者之所当知。

原文 冬,太后议欲立诸吕为王,问右丞相陵,陵曰:“高帝刑白马盟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约也。”太后不悦,问左丞相平、太尉勃,对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王诸吕,无所不可。”太后喜。罢朝,王陵让陈平、绛侯曰:“始与高帝啑血盟,诸君不在邪!今高帝崩,太后欲王吕氏,诸君纵欲阿意,何面目见高帝于地下乎?”陈平、绛侯曰:“于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全社稷,定刘氏后,君亦不如臣。”陵无以应。

直解 太尉,是汉时掌兵之官。盟,是约誓。啑血,是盟时取牲血涂之口旁,相与发誓,以坚其约也。惠帝既崩,吕太后临朝称制,改建元年。是年冬,议欲立他家的子弟为王,恐大臣不肯听从,因试问右丞相王陵。王陵对说:“比先高帝与群臣杀白马而立盟誓说:‘后来若有不是刘家的子孙得立为王者,便是乱臣贼子,天下共兴兵诛之。’高帝之约如此,今封吕氏为王,岂不背约?臣窃以为不可。”吕太后听王陵这等说话,心中不喜,又问左丞相陈平与太尉周勃。这两人知吕后之意已定,徒然分辩无益,且故意应承说道:“高帝定天下,王刘氏子弟;今太后临朝称制,王吕氏子弟,各封同姓,有何不可?”吕太后见二人听从,甚喜。朝罢,王陵因怪责陈平、周勃说道:“在先与高帝啑血为盟时曾说:‘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那时你每岂独不在耶!今高帝去世未久,口血未干,言犹在耳,何忍就背了盟约、阿顺太后的意思,欲王诸吕?且你每纵阿意取容于此时,他日何面目见高帝于地下乎?”陈平、绛侯对说:“当这时节,据理守法、面折廷争,我两人不如你;到后来用计策,诛僭乱,保全社稷而安定刘氏,那时节恐你又不如我等了。”王陵知他二人自有算计,不是阿意,遂默然无以应之。夫三子所言,正变不同,要其心忠于刘氏则一而已。然王陵之守正、陈平之多智、周勃之安刘,高帝在前已都看定了。当诸吕擅权之时,若不得此三人,则汉之社稷岂不危哉!故人主欲为子孙长久之计者,唯在贻之以贤臣而已。

原文 陈平患诸吕,力不能制,恐祸及己,尝燕居深念。陆贾往,直入坐曰:“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将相和调,则士豫附;士豫附,则天下虽有变,权不分。君何不交欢太尉?”平用其计,两人深相结,吕氏谋益衰。

直解 初,吕太后欲立诸吕为王,陈平不得已权且依顺。及诸吕既王之后,遂擅权用事,气焰日盛,有图危刘氏之心。陈平心里忧虑,自度力不能制他,恐一旦乱起,宗社不安,祸及其身,每退朝闲居时,独自一个坐着寻思,求所以安社稷之计而不知所出。那时太中大夫陆贾是个极有见识的人,一日去候见陈平,只见陈平正在那里坐着思想。陆贾也不待通报,径走到里面坐着,因问陈平说:“丞相这等深思,岂非患诸吕之难制乎?今有一个计策献与丞相。因言国家文武之权在将相两人。方天下太平无事,人之所注意者在于相;及至有事之时,人之所注意者在于将。国家之有将相如左右手一般,若为将与为相的彼此和调,同心共济,则文武之士便都和豫而归附,无有观望疑贰之心。士既豫附,则上下同心,气势自壮。那时天下就有变动,我这里将相协和,事权归一,呼吸转移,号令措置都在我掌握中矣。今丞相当国,太尉周勃为将典兵,只怕太尉不与丞相同心,便有掣肘。为今之计,莫若先致私款,与太尉交好,这便是将相调和了。纵是诸吕有他谋,你二人同心合力,制之何难?”于是陈平听用陆贾计策,交欢于周勃。两人深相结纳,文武之士都齐心归附。吕氏诸人知道朝廷有人,也畏惧而不敢动,反谋从此益衰。其后左袒一呼,诸吕就戮,卒仗太尉之力,繇陆贾发其端也。若陆贾者,真智士哉!

原文 吕禄、吕产欲作乱,惮绛侯、朱虚等,犹豫未决。绛侯使郦寄绐说吕禄以兵属太尉。太尉入军门,行令曰:“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军中皆左袒。太尉遂将北军,分部悉捕诸吕男女,无少长皆斩之。

直解 犹,是犬名,犬随人行,每豫在前,待人不得,又回迎候,故人之处事无决断者,谓之犹豫。绐,是欺哄。袒,是脱袖露肩。汉时兵制有南北军,北军专主巡徼京师者也。吕太后既没,吕禄、吕产没有倚靠,自知名器不正,恐祸及己,欲要谋为叛逆,又怕绛侯周勃、朱虚侯刘章等都是有本事的,恐一动便为所制,因此迟疑犹豫而不决。绛侯乃先其未发,设计令吕禄等平素相厚的人叫做郦寄,哄吕禄说道:“你如今握着重兵,大臣每都心里怀疑,恐一旦祸起,不如解去将印,把兵权付与太尉,则人心自安,吕氏可以长保富贵矣。”吕禄信其言,遂解将印授与周勃。周勃既得了兵权,始入军门,遂下令说道:“你众军士每,如今要向刘家,还是要向吕家?若是要向吕家的,便袒其右肩;向刘家的,袒其左肩。”于是一军中人都是左袒。周勃见得人皆为汉,无有二心,遂帅领北军,分头差人将吕后家的人尽数拿了,不论男女长幼尽皆斩之。从此吕氏之祸始息,汉之社稷始安,皆陈平之谋,周勃之力也。然使吕太后当时不立诸吕为王,不使之掌握兵权,干预朝政,则其祸亦未必至于此。是吕后之所以厚其族人者,实乃所以深祸之也,岂非千古之鉴戒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