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 义】
以普通饮食奉养父母,使父母欢乐。
【名家解读】
“菽”就是普通的豆类的总称。《礼记》中说:“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对于奉养父母,不是重在物质上为父母提供了多少,花了多少钱,其实,物质淡一点没有关系,关键是心意和孝心。(郦波)
【辨 析】
“菽”的正确读音为shū,不要读成shǔ。“承欢”的意思是:博取欢心,特指侍奉父母,如“承欢膝下”,指在父母身旁服侍老人的生活,使得双亲心情开朗。
你知道吗?
我们总说五谷杂粮,五谷到底是哪五谷呢?《黄帝内经》中认为五谷即“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而在《孟子·滕文公》中称五谷为“稻、黍、稷、麦、菽”,我们现在通常说的五谷杂粮,是指稻谷、麦子、高粱、大豆、玉米,五谷杂粮也泛指粮食作物。
【字里字外】
子路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他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他家中贫困,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背米回家侍奉双亲。
他对孔子说:“好悲伤!我如此贫困!父母在世时,我没有什么好的东西来供养他们,离世后恐怕我也没办法将他们厚葬。”
孔子说:“即便是粗茶淡饭,只要能让父母快乐,便是孝。”面对子路的感慨,孔子认为孝不是锦衣玉食,因为一颗孝心,以及亲情之间的羁绊,远比物质的堆砌要重要。
子路父母死后,他飞黄腾达,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每日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背米,可再也没机会了。”孔子不禁赞扬他:“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啊!”
【例 句】
弓裘望袭,菽水承欢。
李商隐《李义山文集》
晚生只愿家君早归田里,得菽水承欢,这是人生至乐之事。
吴敬梓《儒林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