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 义】
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名家解读】
镶嵌是一种非常传统的工艺方法,中国古代有金属镶嵌、玉石镶嵌,还有贝壳镶嵌。贝壳在中国古代曾经被视为非常珍贵的东西,早在商周时期贝壳就被用作货币,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好多镶嵌贝壳的手工艺品。如今,珠宝镶嵌则成为镶嵌工艺的主流。(蒙曼)
你知道吗?
“镶嵌”是古代诗文联句中常用的修辞格,可分为镶字和嵌字两种。镶字指古人在写作时,为了舒缓语气、拉长语句,以示郑重,故意在词句中插入一些无关紧要的虚字或数词。学宫明伦堂联写道:“先圣道并乾坤,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皇教同尧舜,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上联源自“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为与下联对仗采用镶字的手法,变成“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嵌字指故意把特定的字词嵌入句中,特定字词有人名、地名或专有事物的名称等。如洞庭湖“君山”对联写道:“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其中把“君山”二字分别嵌入上下联首字中。
【字里字外】
“金镶玉”是一种我国特有的金玉镶嵌工艺,历史悠久。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金和玉都是高贵与纯洁的象征,而“金镶玉”更寓意着“金玉良缘”,是尊贵吉祥的象征。
传说,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偶然发现一块珍贵璞玉进献给楚文王,后来这块璞玉被雕琢成玉璧,就是著名的“和氏璧”。相传“和氏璧”冬暖夏凉,是价值连城的稀世宝玉,引得各国君主争相抢夺。秦国一统天下后,秦始皇最终得到了“和氏璧”。他命人把“和氏璧”雕成玉玺,将之视为神物,爱不释手。汉刘邦灭秦后,“和氏璧”也就自然而然地落入了刘邦之手。刘邦把“和氏璧”作为传国玉玺代代相传。一直到西汉末年,年仅两岁的孺子婴登基称帝。当时权倾朝野的王莽篡汉夺权,逼迫太皇太后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王政君虽然怒斥王莽,不愿从命,但奈何无力反抗,一怒之下把传国玉玺摔到了地上。玉玺因此摔碎了一角。王莽看见传国玉玺损坏,连忙广招能工巧匠前来修补,并下令如果修不好统统杀头。后来终于有一老翁想出了一个妙招儿,用黄金镶上了传国玉玺的缺角。修好后的传国玉玺愈加光彩夺目,完全看不出来有残损。这便是“金镶玉”的由来。
【例 句】
我们因此明白,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
钱钟书《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