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不仅是一个人修养的内在体现,在黄石公看来,更是一种做人做事的方法和准则。那么,怎样去做才算“义”呢?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在达到自己目的的同时,绝对不能给他人带来伤害,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肉体上的。如果用了错误的方式去做事,违背了“义”的准则,那么结果就会使自己陷于被动的境地。
1.对下属也要留一手
【原典】
以明示下者暗。
【张氏注曰】
圣贤之道,内明外晦。惟,不足于明者,以明示下,乃其所以也。
【王氏点评】
才学虽高,不能修于德行;逞己聪明,恣意行于奸狡,能责人之小过,不改自己之狂为,岂不暗者哉?
【译释】
在部下面前显示高明,一定会遭到愚弄。
“话到嘴边留半句,不可全抛一片心”,为人处世如此,对待下属也是如此,不要让他们过早地知道自己有多么强大,要懂得隐藏。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其原因就是因为锋芒过露。他认为“强大处下”,而“柔弱处上”——为人处世应该善于隐匿自己的锋芒,才能让自己永远不居“下风”。
能成大事的人在做一件大事之前,都将真实的自己置身于暗处(将才能、智慧隐藏起来),为了观察明亮处其他人的行动,自己保持静默从而细心观察别人的动作。这样所有人的内外情形就都真实地展现在自己眼前,这件事自然能成。
解读
隐藏实力以图一鸣惊人
古代就有许多人深知隐藏实力的处世做事之道。楚庄王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举动,正是悟透了这一智慧而为的。
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即位伊始,便受到内外的瞩目,因为他的祖父、父亲两代国王都很有作为。楚国上下希望他能继承父、祖遗志,开疆拓土,使楚国更加强盛;而邻近的小国则是战战兢兢,危不自安,甚至连中原的大国秦、晋也都密切注意楚国的动向。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楚庄王即位后,根本不理国政,每日里不是在宫中听音乐,饮美酒,与妃妾们寻欢作乐,便是率领卫士于深山大泽打猎,一副标准的荒淫无度的国王形象。
楚国的大臣们自然不甘心楚国前两代国王奋斗的成果就此毁灭,纷纷入宫劝谏,楚庄王置之不理,我行我素。后来听得烦了,干脆在王宫外立一道牌子,上写:敢入谏者死。严令之下,楚国的大臣们大概觉得还是保命要紧,真的没人敢再劝谏了。
楚庄王日以继夜,荒淫不已,一连持续了三年。国王不理朝政,下面自然乱作一团:权臣们借机树党争权,谄谀小人们则逢迎拍马,捞取官职,贪官们更是浑水摸鱼,中饱私囊。楚国的政治一下子陷入了混乱无序的状态,而忠臣贤良只有扼腕叹息的份儿了。
楚国的大夫伍举实在忍不住了。他决定入宫进谏,不过他也不愿意拿自己的头往刀刃上撞,于是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方法。
他入宫见到楚王时,楚庄王正左搂郑姬,右拥越女,一边喝着美酒,一边听乐师们奏乐。见到伍举,楚庄王问道:“大夫是想喝美酒,还是要听音乐?”
伍举笑道:“臣既不想喝酒,也不想听音乐,而是听人们说大王智慧过人,所以想请大王猜个谜语。”
楚庄王知道伍举是要借机进谏,但既然伍举没明说,自己也不点破。伍举便说道:“在楚国的一座高山上,停落一只大鸟,它羽毛五彩缤纷,异常华丽,可是三年来它既不鸣叫,也不飞走,臣实在不明白其中的原因。”
楚庄王沉思片刻,说道:“这不是一只平凡的鸟,它三年不鸣,是在积蓄自己的力量;三年不飞,是等待看清方向。这只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你去吧,你的意思我都明白了。”
伍举听完楚庄王的解释后异常兴奋,他出宫后告诉自己的好友,同是楚国大夫的苏从,他说国王是很有头脑的人,他是在等待时机,而绝不是一个沉溺酒色的荒淫君主,看来楚国还是大有希望。
几个月过去了,楚庄王不但没有丝毫改变,反而更加荒淫无度,苏从感到受了骗,他全无顾忌,舍身直闯王宫,直言进谏:“您身为国王,不理国政,只知道享受声色犬马之乐,却不知道乐在眼前,忧在不远,不久就会民众叛于内,敌国攻于外,楚国离灭亡不远了。”
楚庄王勃然大怒,拔出长剑,指着苏从的鼻尖,厉声叱道:“大夫不知道寡人的禁令吗?难道你不怕死吗?”
苏从凛然正色道:“假如我的死能让君王悔悟,能让楚国富强,我的死就是值得的。”
楚庄王看了苏从半晌,忽然扔下长剑,双手抱住苏从,感慨道:“我等的就是大夫这样忠于国家,不怕死的栋梁。”他挥手斥退歌男舞女,与苏从谈论起楚国的政务了。苏从这才惊异地发现:国王对国家上下了解得比自己还要多。
楚庄王随后发布一系列政令,把那些权臣政客、谄谀小人、贪官和不称职的官员该杀的杀,该罢职的罢职;把那些包括伍举、苏从在内的忠于国家、有才能、刚直不阿的人提拔上来。一番调整重组后,楚国的政治从贪浊混乱变得清明而富有活力。
楚庄王待国内基础巩固后,不仅继续开疆拓土,平定了周围附属小国的背叛,而且挺进中原,夺得了霸主地位,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
楚庄王即位时,楚国的情况表面上看来不错,但实际上却有隐忧——在当时,国内权臣夺利,小人充斥,群臣良莠不齐,忠奸难辨。他就故意收敛自己的锋芒,将真实的自己隐匿起来,装扮成一个荒淫君主的形象,这样不仅解除了周围国家对自己的戒心,更消除了群臣的顾忌,让他们尽情施展自己的手段,露出自己的庐山真面目。在苦等三年,摸清了所有的情况后,猝然施展霹雳手段,将楚国政治振刷一新,这才是真正的人生智慧。
将自己藏起来,并非让我们一声不响默默无闻。而是让自己在这种不被关注的情况下,去发现那些隐藏在表面现象之中的本质问题,然后再实行具体的措施,达到“一鸣惊人”的效果。这就是一种“柔弱处上”的人生哲学。
2.知错就改迷途知返
【原典】
有过不知者蔽,迷而不返者惑。
【张氏注曰】
圣人无过可知;贤人之过,造形而悟;有过不知,其愚蔽甚矣!迷于酒者,不知其伐吾性也。迷于色者,不知其伐吾命也。迷于利者,不知其伐吾志也。人本无迷,惑者自迷之矣!
【王氏点评】
不行仁义,及为邪恶之非;身有大过,不能自知而不改。如隋炀帝不仁无道,杀坏忠良,苦害万民为是,执迷心意不省,天下荒乱,身丧国亡之患。日月虽明,云雾遮而不见;君子虽贤,物欲迷而所暗。君子之道,知而必改;小人之非,迷无所知。若不点检自己所行之善恶,鉴察平日所行之是非,必然昏乱、迷惑。
【译释】
有过错而不能自知的人,一定会受到蒙蔽,走入迷途而不知返回正道的人,一定是神志惑乱。
孔子在处理过失和改过的关系方面,强调改过,他把道德修养过程也看作是改过迁善的过程。孔子说:“丘有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他承认自己犯有过错,并认为过错被别人所了解,是自己的有幸。他反对有人对过错采取不承认的态度,“小人之过也必文”,文过饰非,把过错掩盖起来,这是不对的。他还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他认为君子的过错,好比日蚀和月蚀;他有过错,人人都看得见,他改正了,人人都仰望他尊敬他。孔子提出“过则勿惮改”的要求,还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要正确对待自己的过错,也要正确对待别人的过错,要容许别人犯错误,对别人过去的错误采取谅解的态度。孔子提出的“既往不咎”,就是对已经过去的事不要责备了,着重看现在的表现。
黄石公要人知过、改过的思想,涉及人犯错误的必然性以及人如何对待自己的错误和改正错误的问题,还涉及如何对待别人的批评和如何对待别人的错误的问题,这些思想与经验,对我们今天仍有启发意义。
解读
犯错不要紧只要能改过
我们经常会犯一些低级错误,我们也常常因此失去很多宝贵的东西。但我们可以抽出时间总结过去,只是不要再追悔过去,因为眼前的路还是要走的。
陶渊明说:“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我们今天觉得昨天犯了错误,说明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还不算远,一切都还来得及。如果到快要进棺材时才发现自己错了,只能用自己的经历去警示后人了。如果有错而不去改正,就如孔子所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人就是在犯错误和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对错误的理解和认识不同,对待错误的态度也会不同,当然结果也会大相径庭。普通人会犯错误,受人尊敬的君子也会犯错误,但千万不要用新的错误去掩盖旧的错误。
伴随人生的很多事情要有序地、平行运行,如学习、工作、恋爱、结婚、养育子女、赡养老人、结交朋友、帮助亲友,还有为社会尽应尽的义务等。每一项事情在人生中都有一个合理的时间和空间,人有时候犯错误就是将这些问题弄错了顺序、用错了时间和空间。一般意义上的错误就是越位和错位,更大意义上的错误就是把事情的比例搞错了。有些重要的事情既不能错位也不能越位,如果你在应当学习的时间谈恋爱,你是越位;如果你在结婚以后再去谈情说爱你一定是错位。例如,在该学习的时候去谈恋爱本是一般性的错误,如果你用90%的精力去学习,用10%去谈情说爱,还不至于妨碍你今后的发展,反过来,用90%的精力去谈情说爱,用10%去学习,你肯定就犯了大错误。
世上没有不犯错误的人,工作中也会出现这样的缺点或那样的问题,这是在所难免的,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即便是圣人也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因此一个人有这样的不足或那样的错误,是正常的,这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没有意识到,又没有人及时指出,犯错还不知道;可怕的是讳疾忌医,不认真解决问题,而是遮掩问题。事实上,人们往往最疏于防范的是“小恶”,一些错误言行在微小、萌芽状态时不易被人重视,结果从量变到质变,“问题不大”的错误使人越滑越远,“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致使积重难返,深陷泥潭而不能自拔。
3.谨防祸从口出
【原典】
以言取怨者祸。
【张氏注曰】
行而言之,则机在我,而祸在人;言而不行,则机在人,而祸在我。
【王氏点评】
守法奉公,理合自宜;职居官位,名正言顺。合谏不谏,合说不说,难以成功。若事不干己,别人善恶休议论;不合说,若强说,招惹怨怪,必伤其身。
【译释】
出言不逊而招致怨恨,其给自己带来的祸害也是在所难免的。
语言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没有语言,也就没有人类的发展。人们在交往中,没有语言做桥梁,就无法沟通,也就一事无成。但是语言能成事,也能坏事,所以古人认为凡事少说为妙。不是不说话,而是该说的要说,不该说的不说,要考虑好了再说,否则一言有失,即酿大祸。忍言慎语,首先便是要戒伤人的恶语,荀子说:“伤人之言,深于矛戟。”意思是说,伤害别人的语言,比用尖锐的长矛和战戟刺伤人的肉体还要厉害。戒伤人之恶言,是改善人际关系,与别人和睦相处的重要法则。
解读
说话莫伤人心
说话伤人心莫过于当众揭人短。
短处,人人都有,有的可能自己心里也很清楚,可是由别人嘴里说出来就让人不舒服。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没有一个人愿意让别人攻击自己的短处。若不分青红皂白,一味说对方的短处,很容易引发唇枪舌剑,两败俱伤。
“当着矬子不说矮话”,是告诫人们在说话时不要伤他人自尊的意思。人生在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若以己之长,较人之短,则会目中无人;若以己之短,较人之长,则会失去自信。这也是说话时尤其要注意的一点。
4.令出如山执法必严
【原典】
令与心乖者废,后令缪前者毁。
【张氏注曰】
心以出令,令以心行。号令不一,心无信而事毁弃矣!
【王氏点评】
掌兵领众,治国安民,施设威权,出一时之号令。口出之言,心不随行,人不委信,难成大事,后必废亡。号令行于威权,赏罚明于功罪,号令既定,众皆信惧,赏罚从公,无不悦服。所行号令,前后不一,自相违毁,人不听信,功业难成。
【译释】
颁布法令不可随心所欲,号令不一,后令与前令自相矛盾,让下属无所适从,这样下去,事业会荒废,已有的成就也会毁掉。
法,律也,范也,乃指人们社会活动的行为准则。峻法,即指法律的严厉,法律的威严。治国不能不讲法,人人遵纪守法是实现国泰民安的重要基础。
梁启超在总结历史的经验后指出:“立法善者,中人之性可以贤,中人之才可以智。不善者反是,塞其耳目使之愚,缚其手足而驱之为不肖,故一旦有事,而无一人可以为用也。”也就是说,立法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官吏和百姓的素质,进而影响到国运的兴衰。
法是统一天下人行动的准绳,是维护社会公正和安定的工具,所以,一国之君在执法时,也应该是“我喜可抑,我忿可窒,我法不可离也。骨肉可刑,亲戚可灭,至法不可阙也。”意思是:个人的喜好,怨恨可以抑制、平息,而国家的大法不可背离。骨肉可以处罚,亲戚可以诛灭,但国家大法不可损害。
解读
下令不可随意 执行一定严格
立法的好坏,执行的好坏,与当政者是有密切关系的。
如果有好的法律但不能得到贯彻执行,那与无法也是一样的。法律的作用,不只是惩处那些已经犯罪的人,同时对未犯罪者也是一种预防和教育。严于执法体现了法律的正义和威严,而预防和教育则体现了法律的仁德。“有法必依,违法必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难在哪里?一是权与法的关系难以摆正,二是情与法的矛盾难以处理。这两个问题是实行法的两只“拦路虎”。只要狠心处理违法者,法律是不难得到贯彻执行的。
宋太宗时期,有个叫陈利用的人,倚仗其是皇帝的红人,胡作非为,杀人害命。宰相赵普不顾皇帝的讲情、干预,硬是将陈利用处死。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女婿犯罪以后,被朱元璋赐死。从以上两例看出,在实行法治的过程中,尽责执法是绝不可含糊的。
商场如战场,管企业也如同治军。治军讲究为将者一言九鼎,让士兵感到军令如山,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这才是一个大将所应有的魄力。在企业中,管理者就是将军,一定要拿出将军的魄力去向员工传达自己的意识,做到下令不随便,令出要如山。
在企业管理中,需要注意的是,该命令时不可犹豫,而不该命令时也不能随便下令。作为一名领导,最忌讳的就是滥发命令。随意施令将会大大损害你的领导威信。这也是命令,那也是命令,不分青红皂白,不辨明暗是非,结果只会使你的属下产生反感,他们就会把你的命令看轻,甚至不屑一顾,不遵照执行,如此,你的威信就一落千丈。
现代的西方电影当中就时常出现随意滥发命令的老板形象。他们那些不假思索的粗鲁做法,给很多的人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响。有些管理者觉得那样很气派,所以就竞相模仿,结果可想而知,误入歧途。
有这样一种说法:领导权越大,地位越高的人,越是不会随意地发号施令。情况可能就是这样的,因为大领导们知道自己命令的重要性,是不可滥施的,而有些职权并不是很大的小领导们,好像是为了过足领导的瘾,到处乱发命令,指挥别人做这做那,要求别人遵照执行,在他所领导的小范围内出尽了风头。这样的领导是“兔子尾巴长不了”,不会得到下属的尊敬的。
作为一名管理者,如果习惯于随意滥下命令,那将会造成许多不好的后果。只会使用命令来领导别人的人,绝不会成为一名杰出的管理者。这种随便滥用命令的管理者将会失去属下的民心,得不到属下的支持和拥护,注定会失败。
当你下达命令之后,可能还会有些人故意不听号令,他们或许是性情乖戾的员工,或者是与你同期进企业的同事,也可能是比你年长的员工。这时,不管是什么人,你都必须毫不犹豫地拿他“开刀”,否则有令不行将是常有的事!
另外,在工作中也要注意,总有一些员工心怀叵测,在你下命令时故意装作不明不白。对付这些人,你必须始终抱着一个原则:令出如山,不可动摇!只有这样,你才能在下属当中树立起领导应有的绝对权威!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并非一切都很顺利,有些时候也会遇到阻碍而无法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比如,没有按你的命令达到预期的营业额,经费超出预算,拿不到预约的原料,无法在约定期限内交货,无法回收成本,等等;或许你也可能听过员工的埋怨:“这很难办呢!”“请再多宽限几天。”“我已经尽力了。”处理此类问题的基本原则是,你不可轻易地与员工妥协。虽然达成目标并非易事,然而若每次皆延迟进度,重新修正,最后任务的内容就变得含糊不清。此时你需要坚定地重复你的命令,并大声地激励对方:“不要净说些丧气的话,努力去做看看!”
在这样鼓励与责备共存的命令面前,大多数员工都会奉命行事,并在工作中发挥最大的潜力,让你的命令真正地得到贯彻实施。对于那些拒不从令的员工,你只能动用“军法”处置,记住,他们挑战的不仅仅是你的命令,更是你的权威。
5.树立权威是一门大学问
【原典】
怒而无威者犯。
【张氏注曰】
文王不大声以色,四国畏之。故孔子曰:不怒而威于斧钺。
【王氏点评】
心若公正,其怒无私,事不轻为,其为难犯。为官之人,掌管法度、纲纪,不合喜休喜,不合怒休怒,喜怒不常,心无主宰;威权不立,人无惧怕之心,虽怒无威,终须违犯。
【译释】
只知道发怒,而不知道如何树立权威,一定会受到下属的侵犯。这种做法违反了管人用人最基本的法则。
领导与下属之间是一种权力差别的关系,权力是维系这种关系的基础。对于领导与下属来说,权力也是一个敏感的问题。权力就意味着权威,领导必须树立这种权威,下属也得在这个权威笼罩下的空间中支配自己的各项活动。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其焦点在领导与下属间移动,而支配权在领导一方。所以,为了更有效地运用权力,对于权威的理解和树立是很关键的。
解读
树立权威不全在“威”
员工最喜欢什么样的管理者?从人之常性角度而言,当然是那些平易近人、心慈手软的上司,或者是关心员工需求、秉公办事的领导。
员工工作时的自由度很高,到领钱的时候又收获颇丰,这样的头儿谁不喜欢?但客观地说,管理者不是幼儿园的阿姨,不能仅仅去讨员工的欢心,更重要的是,要为企业创效益,这才是管理者最大的职责。如果你一味地求慈寻义,只会宠出员工们的怠慢之心,致使整个企业人浮于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又从何谈起?有句古语叫作“慈不掌兵,义不守财”,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孙子兵法》有言:“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如骄子,不可用也。”可见,掌兵不是不能有仁爱之心,而是不宜仁慈过度。如果当严不严、心慈手软,姑息迁就、失之于宽,乃至“不能使”、“不能令”,当然就不能掌兵。
《左传》记载:孙武去见吴王阖闾,与他谈论带兵打仗之事,说得头头是道。吴王心想,“纸上谈兵管什么用,让我来考考他。”便出了个难题,让孙武替他训练姬妃宫女。孙武挑选了一百个宫女,让吴王的两个宠姬担任队长。
孙武将列队练兵的要领讲得清清楚楚,但正式喊口令时,这些女人笑作一堆,乱作一团,谁也不听他的。孙武再次讲解了要领,并要两个队长以身作则。但他一喊口令,宫女们还是满不在乎,两个当队长的宠姬更是笑弯了腰。孙武严厉地说道,“这里是演武场,不是王宫;你们现在是军人,不是宫女;我的口令就是军令,不是玩笑。你们不按口令训练,两个队长带头不听指挥,这就是公然违反军法,理当斩首!”说完,便叫武士将两个宠姬杀了。
场上顿时肃静,宫女们吓得都不敢出声,当孙武再喊口令时,她们步调整齐,动作规范,真正成了训练有素的军人。
在企业中,孙武所遇到的这种情况也屡见不鲜。管理者也应该像孙武一样,用一些有力的手段来压住企业自由散漫的风气,让员工对你的权威不敢小视,这样才能有效地管好员工,管好企业。
6.用人者不可当众辱人
【原典】
好众辱人者殃,戮辱所任者危。
【张氏注曰】
己欲沽直名而置人于有过之地,取殃之道也!
【王氏点评】
言虽忠直伤人主,怨事不干己,多管有怪;不干自己勾当,他人闲事休管。逞著聪明,口能舌辩,伦人善恶,说人过失,揭人短处,对众羞辱;心生怪怨,人若怪怨,恐伤人之祸殃。
【译释】
喜欢当众责备侮辱他人的人早晚要遭殃,苛求责难委以重任的人更加危险。
用人之道最忌讳的是激起下属的怨恨,而有些不高明的领导者却偏偏喜欢在这个问题上和下属过不去,动不动就当众指责他们,有一点小过错就大做文章,这样的领导者迟早要遭殃的。
解读
少一些斥责多一些宽容
孔子说:“凡事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可以避开怨恨了。”做人要宽容一点,要允许别人犯错误,宽容自会得回报。尤其是做领导的,如果能宽恕下属的一些小错误,下属往往会加倍努力,做得更好,并寻找机会证明自己的能力。
春秋时,楚庄王有一次和群臣宴饮,当时是晚上,大殿里点着灯,正当大家喝得酣畅之际,突然一阵风把灯烛吹灭了。这时,庄王身边的美姬“啊”地叫了一声,庄王问:“怎么回事啊?”美姬对庄王说:“大王,刚才有人非礼我。那人趁着烛灭,牵拉我的衣襟。我扯断了他帽子上的系缨,现在还拿着,赶快点灯,抓住这个断缨的人。”
庄王听了,说:“是我赏赐大家喝酒,酒喝多了,有人难免会做些出格的事,没啥大不了的。”于是命令左右的人说:“今天大家和我一起喝酒,如果不扯断系缨,说明他没有尽兴。”群臣一百多人马上都扯断了系缨而热情高昂地饮酒,尽欢而散。
过了三年,楚国与晋国打仗,有一位将军常常冲在前边,勇猛无敌。战斗胜利后,庄王感到惊奇,忍不住问他:“我平时对你并没有特别的恩惠,你打仗时为何这样卖力呢?”他回答说:“我就是那天夜里被扯断了系缨的人。”
还有一个故事。春秋时秦穆公的一匹良马被岐下三百多个乡下人偷着宰杀吃了。秦国的官吏捕捉到他们,打算严加惩处。秦穆公说:“我不能因为一匹牲畜就使三百多人受到伤害。听说吃了良马肉,如果不喝酒,对身体会有害。赏他们酒喝,然后全放了吧。”
后来,秦国和晋国在韩原交战。这三百多人闻讯后都奔赴战场帮助秦军。正巧穆公的战车陷入重围,形势十分险恶。这些乡下人便高举武器,争先恐后地冲上去与晋军死战,以报答穆公的食马之德。晋军的包围被冲散,穆公终于脱险。
汉代的丙吉任丞相时,他的一个驾车小吏喜欢饮酒,有一次他随丙吉外出,竟然醉得吐在丙吉的车上。丙吉属下的主吏报告说,应该把这种人撵走。丙吉听到这种意见后说:“如果以喝醉酒的过失就把人撵出去,那么让这样的人到何处安身?暂且容忍他这一次的过失吧,毕竟只是把车上的垫子弄脏了而已。”
这个驾车小吏来自边疆,对边塞在紧急情况下的报警事务比较熟悉。他有一天外出,正好遇见驿站的骑兵手持红白两色的袋子飞驰而来,便知道是边郡报警的公文到了。到了城中,这个驾车小吏就尾随着驿站骑兵到公车署(汉代京都负责接待臣民上书、征召和边郡使者入朝的机构)打探详情,了解到敌虏入侵云中、代郡两地,急忙回来求见丙吉,向他报告了有关情况,并且说:“恐怕敌虏所入侵地区的地方官员因年迈病弱,反应不灵,不能胜任军事行动了。建议您预先了解一下有关官吏的档案材料,以备皇上询问。”丙吉认为他讲得很有道理,就让管档案的官吏把有关材料详细报来。
不久,皇上下诏召见丞相和御史,询问敌虏入侵地区的主管官员的情况。丙吉一一做了回答。而御史大夫陡然之间不知详情,无法应对,因此受到皇上的斥责。丙吉显得非常忠于职守,时时详察边地军政情形,实际上这是得益于驾车小吏!
容忍他人的过失,对方会以自己的一技之长来感谢;而责备只会让人徒增怨恨。被宽容者往往把感恩之情压在心底,一旦能让其发挥长处时,他必定竭尽所能地报答。由此看来,那些刻意寻求他人过错、动辄对人大声责骂的人,岂不是太愚蠢了吗?
关于立身处世的道理,自古以来的圣贤都认为,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宽以待人,则不但可以赢得尊敬和友谊,还能尽量不得罪人,不为将来埋下隐患。凡事多为别人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从而不对犯了可原谅的错的人责备,既能使对方知错而改,又会对你心怀感激,欲以回报。这实在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7.对你所敬仰之人不可怠慢
【原典】
慢其所敬者凶。
【张氏注曰】
以长幼而言,则齿也;以朝廷而言,则爵也;以贤愚而言,则德也。三者皆可敬,而外敬则齿也、爵也,内敬则德也。
【王氏点评】
心生喜庆,常行敬重之礼;意若憎嫌,必有疏慢之情。常恭敬事上,怠慢之后,必有疑怪之心。聪明之人,见怠慢模样,疑怪动静,便可回避,免遭凶险之祸。
【译释】
聪明者绝不会怠慢身边的人,特别是自己有所敬仰的人,因为他们知道,这样做于己于人都没有什么好处。
逢庙烧香,见佛磕头,这是在古代很流行的处世准则。一方面,这是出于礼数,出于自己德行的修养;另一方面,因为你不知道哪片云彩会下雨,万一冒犯了深藏不露的人,那么你就等着后悔去吧。
解读
领导者要时时给别人以“礼贤下士”的感觉
三国时代人才辈出。人们谈论三国时常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了天时;孙权雄踞江东,占了地利;刘备既无天时也无地利,靠的是人和。”
确实如此。论个人才干,刘备并非一流人物。他的才能极其平常,但却成就了一番大事业。他靠的不是个人才干,而是得益于众多的成名人物聚集在他周围,如诸葛亮、庞统、徐庶、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刘备靠这些人的力量而崛起并雄霸一方,建立了蜀国,成为了千古风流人物。
“远得人心,近得民望”,是刘备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他所表现出来的个人品德具有非凡的感召力,如果没有这种潜在的道德形象与道德感染力,刘备不可能创立蜀国。
刘备善于知人,能够礼贤下士,对人才能推心置腹,始终信任。这是他能够团结众多人才的重要保证。
刘备在遇到诸葛亮之前,一直屈身守分,以待天进。他自打参加镇压黄巾军以来,一直没有自己固定的地盘,没有多少兵力,更没有政治势力,总是辗转于他人门下,先后跟从公孙赞、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四处奔波劳碌,一无所成。
刘备暂依刘表时,得遇司马徽。司马徽问刘备:“吾久闻明公大名,何故至今犹落魄不偶耶?”刘备说:“命途多蹇,所以至此。”司马徽说:“不是这样。只是因为将军左右不得其人。”随后,司马徽向刘备举荐诸葛亮。于是刘备决定亲自去请。
刘备同关羽、张飞来到隆中,直奔卧龙岗,找到几间茅房。刘备下马敲门,一位小书童出来答话。刘备说:“刘备前来拜见卧龙先生。”小书童说:“先生不在家,一早就出门了。”刘备问:“往哪儿了?”小书童说:“踪迹不定,我不知道他上哪儿。”刘备再问:“什么时候回来?”小书童不耐烦了:“我不知道。”刘备只得请小书童转告诸葛亮,率关、张离开卧龙岗。
几天后,刘备派人打听到诸葛亮已回,便决定再次拜访。这天寒风刺骨,下着大雪。张飞不耐烦了,不愿意去见诸葛亮。刘备耐心解释:“我正要让诸葛亮和天下众人知道我殷勤之心。”三人顶风冒雪,来到卧龙岗,可惜诸葛亮外出会友去了。刘备只得怏怏而返。
又过了些日子,刘备决定三访诸葛亮,关羽、张飞反对,刘备耐心解释,他们才同意一起去拜访诸葛亮。
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迎接刘备进屋,询问刘备多次来访的意图。刘备说:“汉朝衰败,奸臣窃取政权。我不自量力,但只想为天下伸张正义,完成统一大业,恢复汉朝统治。过去我因智谋短浅,无所成就。希望你启迪我,筹划大业。”诸葛亮随即说出也具有决定历史进程的一段话。他首先分析了曹操和孙权的情况。接着,他又分析荆州刘表和益州刘璋的情况。最后,他又针对刘备说:“你是皇帝的后代,信义扬于天下,你可以借助这些优势广泛招集众多的贤人名士,要思贤如渴,如果你能占据荆州、益州,在要地设防、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治,一旦局势变化,你可命令一位上将率领荆州的部队向宛城进军,你亲自率大军出秦川,到那时,百姓谁不携食捧酒迎接你呢?如果真能这样,统一全国的大业就能成功。衰败的汉朝就可以复兴了。这就是我为你谋划的计策,望你采纳。”一席话说得刘备茅塞顿开。诸葛亮这一番话确立了三分天下的定势,确立了刘备的政治前景与纲领。
刘备得诸葛亮就似鱼儿得水。从此,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博望烧屯、火烧新野、屡败曹操、舌战群儒、联孙抗曹、取得赤壁大捷、奠定三国鼎立局势……为蜀国立下汗马功劳。刘备也从此始终敬爱信任诸葛亮,临死前,把太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
可以说,在极大程度上,刘备礼贤下士的做法,无形之中起到了一种“形象”的作用。如果刘备不礼贤下士,不三顾茅庐,不请出诸葛亮,不但四处奔劳、一无所成,空余惆怅悲叹,而且后来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才投到他的门下。
管人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事情做好,为此,应该把各有所长的贤能人士请到自己的身边,给各种各样的贤才能人以必要的尊重,要能放下自己的架子,以谦卑的姿态为这些人“服务”。一旦你礼贤下士的高大形象树立起来,你所感召的不仅是这一个对象,还有得知此事的其他贤才。这样,把事业做大做强也就有了保证。
8.明辨忠奸善恶
【原典】
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
【张氏注曰】
谗者,善揣摩人主之意而中之;而忠者,推逆人主之过而谏之。谗者合意多悦,而忠者逆意多怨;此子胥杀而吴亡,屈原放而楚灭是也。
【王氏点评】
赏罚不分功罪,用人不择贤愚;相会其间,虽有恭敬模样,终无内敬之心。私意于人,必起离怨;身孤力寡,不相扶助,事难成就。亲近奸邪,其国昏乱;远离忠良,不能成事。如楚平王,听信费无忌谗言,纳子妻无祥公主为后,不听上大夫伍奢苦谏,纵意狂为。亲近奸邪,疏远忠良,必有丧国、亡家之患。
【译释】
表面上对你恭恭敬敬,而私底下却对你怀恨在心,这些人对你来说是很危险的。如果你不明忠奸,亲近这些表里不一的小人,却远离甚至残害真正忠于你的人,那么,结果很有可能就是灭亡。
亲谗远忠带来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这样的教训也是举不胜举。可很多领导者仍然会犯这样的错误,多少小人仍然逍遥自在,多少有能力又忠心耿耿的仁人义士却不得好下场,这样的领导者是不会有善终的。
解读
任用忠臣一定要坚定不移
忠臣往往被谗言所害,比如大家熟知的岳飞毁于秦桧之手,这是最高领导者的愚昧,也是其无法挽回的损失。在这里,我们不想说秦桧是多么无耻,因为已经说得太多了。我们只想告诫领导者们,多学习那些英明的当权者,在任用贤良之人时,一定要坚定不移,不要被谗言左右,不要再让悲剧重演。
战国时期,魏国国君魏文侯准备发兵攻打中山国(地在今河北唐县、定县一带)。有人向魏王推荐一位名叫乐羊的人,说他文武双全,领兵有方。可是也有人说乐羊的儿子乐舒正在中山国做大官,恐乐羊不肯下手。后来,魏文侯了解到乐羊曾拒绝儿子奉中山国君之命发出的邀请,并劝儿子“弃暗投明”。于是,魏文侯决定启用乐羊,让他带兵征伐中山国。乐羊率兵攻击中山国的都城,而后围而不攻。
几个月过去了,魏国的大臣们议论纷纷,可魏文侯充耳不闻,只是不断派人去慰问乐羊。又过了一个月,乐羊见时机成熟了便下令攻城,一举成功。乐羊带兵凯旋,魏王亲自为他接风洗尘。宴会之后,魏王送给乐羊一只箱子,让其带回家再打开。乐羊回家后打开箱子,见里面全是在攻打中山国期间一些大臣诽谤自己的奏章。乐羊十分感动,从此君臣之间更加相互信任了。
可以说,在魏文侯决定启用并授予乐羊兵权之后,在乐羊久围中山国都城而不攻、许多大臣煽风点火的情况下也曾经起过疑心。但是他却能够分析利害,用谨慎的思维判断并打消了心中的顾虑、一如既往地支持乐羊。因此带来了积极的结果——不仅收获了中山国,更重要的是赢得了乐羊这样一位有才能之人的心。
当然,现代历史上也不乏这样的人,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就是其中一个。
尼克松没有当上总统之前曾经与洛克菲勒两次竞争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在提名的角逐中,基辛格都是全力支持洛克菲勒而公开反对尼克松的。但是当尼克松当选总统后,不计前嫌、任人唯贤,提名基辛格担任国家安全顾问这一要职,基辛格成为其得力助手。为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基辛格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是尼克松这个名字,永远地留在了中国的历史记忆之中。
9.贪恋女色使人昏庸
【原典】
近色远贤者昏,女谒公行者乱。
【张氏注曰】
如太平公主,韦庶人之祸是也。
【王氏点评】
重色轻贤,必有伤危之患;好奢纵欲,难免败亡之乱。如纣王宠妲己,不重忠良,苦虐(雪楷义)万民。贤臣比干、箕子、微子,数次苦谏不肯;听信怪恨谏说,比干剖腹、剜心,箕子入宫为奴,微子佯狂于市。损害忠良,疏远贤相,为事昏迷不改,致使国亡。后妃之亲,不可加于权势;内外相连,不行公正。如汉平帝,权势归于王莽,国事不委大臣。王莽乃平帝之皇丈,倚势挟权,谋害忠良,杀君篡位,侵夺天下。此为女谒公行者,招祸乱之患。
【译释】
贪恋女色而远离贤明之人,是极其愚昏的行为,让女人参与朝政更是祸乱的根源。
自古红颜多祸水,其祸并不在于女色本身,而在于当权者对女色的贪恋。贪念一起,则利令智昏,找不着北,遂即任由人摆布,结果江山难保,更要搭上身家性命。大道理谁都明白,关键就看当事者在面临诱惑时怎么做了。
解读
色不可贪 贪者必败
明朝的大政治家张居正,在他所著的《权谋残卷》中说:近色而远贤臣,智者所不为也。
贪色之徒多是碌碌无为之愚蠢之辈,忠奸不分,庸贤不辨,凡能讨自己欢心,奉送美色者就重用之,除此之外一切都不重要。这样的人江山难保,事业也不会长久。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孝宗的长子,生性荒淫好色。在职期间,他曾让宦官依照京师店铺在宫中设店,让太监扮作老板、百姓,武宗则扮作富商,在其中取乐。碰到争议就叫宦官充当市正调解。在酒店中又有所谓当垆妇,供武宗淫乐。他还在西华门侧修建享乐用的豹房,日夜居于其中,命教坊乐工陪侍左右,纵情享乐。此后,武宗连宫殿也不去了。那些教坊乐工因此得到皇帝的宠幸,不可一世。
明武宗十分信任武将江彬,开始是由于江彬作战英勇。
在一次平定反叛的战斗中,江彬中了三箭,有一箭是从耳朵后面穿出,但江彬拔出箭来,继续战斗。
而江彬为了进一步得到皇帝的喜欢,就刻意让武宗微服出访。当然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要让皇帝了解民间疾苦,而是引他到教坊寻欢作乐。
武宗从小长在深宫,宫里规矩太多,一直觉得没有意思。现在到了民间,感到真是风情万种,就沉迷其中,哪里还顾得上朝政。
江彬对皇帝说:
“宣府乐工中,有很多美女。不如到那里走走,既可以了解边境的情况,还可以寻寻开心,何必闷在深宫中。”
皇帝听了很高兴。他们就微服远行经昌平,到居庸关,传令开关。巡关御史张钦拒不奉命,持宝剑坐在关门下,说:
“敢言开关者斩。”
武宗不得已,只好返回昌平。几天后,张钦出巡白羊口,武宗急忙下令,让谷大用代替张钦,乘机出关,九月间到达宣府。
他们如同鱼入大海,每天出入教坊,和女人们混在一起。江彬在宣府为武宗营建镇国府第,将豹房所储珍宝和巡游途中收取的妇女纳入府中。武宗每次夜行,看见高屋大房,就驰入索取宴饮,或搜取美女。武宗日夜在府第淫乐,称为“家里”。
延绥总兵马昂被罢了官,听说皇帝来了,就把一个妹妹献给了武宗。这个妹妹不光长得漂亮,还会唱歌,骑马射箭也样样精通。武宗十分高兴。有个叫毕春的官员,妻子很美,怀了孕,还是被马昂带着江彬夺了来,皇帝一见着迷,马上就封马昂为右都督。武宗变得越来越荒淫了。一天,他到马昂的家中,要马昂把妾献给他,马昂没有答应,武宗就大怒而起。马昂害怕了,就巴结太监张忠进,请他斡旋,把自己的妾杜氏献了出来,又献上美女四人,皇帝这才转怒为喜,升了马昂的官。
太原晋府乐工杨腾的妻子,是乐师刘良的女儿,姣美善歌,武宗见了,十分喜欢,就把她带回了宫中,称“美人”,饮食起居一定和她在一起。左右有的触怒皇上,都来托刘女,一笑而解。连江彬这样的亲信大臣,也称她为“刘娘娘”。
皇太后死的时候,武宗前去拜祭,江彬一路上抢了不少女人,竟然装了几十车,跟随皇帝,供他淫乐。
靠着和皇帝的这层关系,江彬在朝中气焰熏天,没有人能动得了他。后来由于这个昏庸的皇帝贪婪成性,社会矛盾激化,激起民众大规模的反抗,爆发了刘六、刘七农民起义;统治集团内部,朱宸濠起兵反叛,加速了明王朝的衰落。
武宗在位十六年,只活了三十一岁。
若不是因为江彬这样的宠臣兼知己,明武宗的下场就可能不会这么糟糕。但历史不会重演,好色宠奸之人永远不会有好的下场。因为有天理在上,因为有民心做镜,所以不要对美色有任何贪婪非分之想,贪之则悔恨终生。
10.私心重者不可委以重任
【原典】
私人以官者浮。
【张氏注曰】
浅浮者,不足以胜名器,如牛仙客为宰相之类是也。
【王氏点评】
心里爱喜的人,多赏则物不可任;于官位委用之时,误国废事,虚浮不重,事业难成。
【译释】
自私自利的浅浮之辈是不足以被委以重任的。
老子在《道德经》中这样说过:“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他认为凡事都不能为了私利私欲而去刻意追求,而应该遵循自然法则而为,否则即便我们去刻意求私,也必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解读
私心一定要加以约束
古语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一个人有私心是在所难免的。有的时候,你的私利或许不会妨碍他人,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对私利的无尽追逐会有害于他人,遭怨也就难免了。争取合适的私利是可以理解的,但一定要以“义”为准则,不仅要满足自己适度的生存要求,还要顾及他人的存在。对大多数人来说,完全抛弃私利是不大可能的,但是,完完全全、毫无顾忌、不择手段地追逐私利也是很不可取的。
世间之人,从古至今,从中到外,十之八九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私心,只有十之一二除外,这除外的人,就成了伟人、巨人、善人,流芳百世,永垂不朽。那十之八九的人,就成为世间过客,一晃即过,成为速朽。
人的自私自利,是人的本性;人的避害趋利,是人的本能。这是无可厚非的。自私自利,避害趋利,并不危害社会,危害他人,甚或还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吃穿而奔波,为富裕而奋斗,为地位而努力,为改变环境而拼搏,为改变命运而卖命,只要手段正当,没有危害他人,有何不可?
可怕的是,世界之上,总有那么万分之一二的恶人、坏人、贪官、污吏,他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私自利,唯利是图,而是横行乡里,鱼肉百姓,无恶不作,危害他人,危害社会。
追逐个人利益也是人类得以生存的主要基础之一。孔子并不反对这个观点,他的理想社会并不是由禁欲主义者组成。但是,孔子也敏锐地看出,如果每个人都以一己私利为基点来行事,就会产生灾难性的恶果。正是在此意义上,孔子主张:“依照私利而行的人,必定会多受埋怨和怨恨。”
人生来有向往幸福、追求富贵的权利,而为了自己的权利去侵犯他人的权利就变成了罪恶。人性中有一种恶就叫作贪婪,而这贪婪就是自私自利的源泉。
因为这种自私自利,他们把他人的一切踏在了脚下,作为通向利益的桥。迫害、谋杀、诬陷……为了这种目的,他们几乎不择手段。
由此可见,虽然自私自利是人的原罪之一,应得到宽恕,但也必须加以约束。它是一种动物本能,和其他动物欲一样,如果走了极端,失了平衡,就会产生与造物目的相反的效果,反而给自身带来毁灭。载舟之水亦可覆舟。
11.名不副实、傲气冲天者必无善终
【原典】
凌下取胜者侵,名不胜实者耗。
【张氏注曰】
陆贽曰:“名近于虚,于教为重;利近于实,于义为轻。”然则,实者所以致名,名者所以符实。名实相资,则不耗匮矣。
【王氏点评】
恃己之勇,妄取强胜之名;轻欺于人,必受凶危之害。心量不宽,事业难成;功利自取,人心不伏。霸王不用贤能,倚自强能之势,赢了汉王七十二阵,后中韩信埋伏之计,败于九里山前,丧于乌江岸上。此是强势相争,凌下取胜,反受侵夺之患。心实奸狡,假仁义而取虚名;内务贪饕,外恭勤而惑于众。朦胧上下,钓誉沽名;虽有名禄,不能久远;名不胜实,后必败亡。
【译释】
靠欺负弱者取胜不会有好名声,名不副实、骄矜傲慢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老子的“不自矜,故长”,就是告诫人们一定要戒除傲气,才能进步、成功。
傲气,一是盛气凌人,傲慢自负,自我感觉良好,也许某一方面高人一等,优人一招,先人一步,或者并无过人之处,只是虚张声势,故弄玄虚罢了。不管属于哪一种类型的都是过高地评价自己,蔑视别人,习惯仰面朝天,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若问此人为何这般德性,是自负,自以为了不起,自高自大,盈气于内,形态于表,大有老子天下第一的气势,不可一世的表现用来傲视别人。因此,傲气会使人陷入困境,进而导致失败,这方面的教训简直太多,也太深刻了。
解读
一个“傲”字可毁掉一生英明
杨修为什么会招来杀身之祸?还不是他自恃才高、傲气太盛,他的傲气惹恼了曹操,日积月累,最终因“鸡肋”命丧黄泉。
闯王李自成率大军驰骋疆场,转战东西,其气势之浩大如排山倒海,不可遏止,可为什么最终也会惨遭失败呢?还不是因为傲气。闯王率大军进驻北京城后,张灯结彩,天天过年,结果傲气磨钝了起义军的锐气,使起义功败垂成,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有傲气的人大都从个人着眼,一切从个人出发,张扬自己无视他人,以一己之私傲视万物于脚下,这时的傲气就成为羁绊个人发展、破坏群体关系的一剂毒药,它所导致的是一种唯我独尊、目空一切、自高自大的自恋情结,同时相行而生的是一种排斥他人、拒绝合作、蔑视群体、崇尚个人的排他情结,从而形成一种自恋自娱的狭隘的个人空间。
与此同时,自傲也是令人失败的根源所在。《三国演义》中的《关云长大意失荆州》一节与其说是关羽大意还不如说是关羽的自傲更确切。
吕蒙正是抓住了关羽的这个“傲”,才故意称病让陆逊顶替位置迷惑关羽的。结果关羽果然中计,撤走了防守东吴一方的兵马、降低了对东吴兵马的预防,才使得吕蒙偷袭成功,丢掉了赖以保身的荆州,落了个败走麦城、兵败被杀的悲惨结局。
意大利哲学家阿奎那将“骄傲”列为人的七宗罪之首,而毛泽东同志也曾专门撰文强调中国共产党人需“戒骄戒躁”,都是从一定意义上说明骄傲的思想万万要不得。因此,我们也只有遵循老子“不自矜,故长”的智慧,摒除傲气,才能使自己进步,在人生的舞台上更加成功。
国画大师徐悲鸿先生曾有句名言:“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无傲骨。”前半句很明确地告诫了我们:人不可恃才傲物、孤芳自赏——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豆腐渣,而应该尊重别人,不要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那样根本无法提高自己,只能在自傲自负中一天天堕落下去。
12.厚己薄人不得人心
【原典】
略己而责人者不治,自厚而薄人者弃废。
【张氏注曰】
圣人常善救人而无弃人;常善救物而无弃物。自厚者,自满也。非仲尼所谓:“躬自厚之厚也。”自厚而薄人,则人才将弃废矣。
【王氏点评】
功归自己,罪责他人;上无公正之明,下无信、惧之意。赞己不能为能,毁人之善为不善。功归自己,众不能治;罪责于人,事业难成。功名自取,财利己用;疏慢贤能,不任忠良,事岂能行?如吕布受困于下邳,谋将陈宫谏曰:“外有大兵,内无粮草;黄河泛涨,倘若城陷,如之奈何?”吕布言曰:“吾马力负千斤过水如过平地,与妻貂蝉同骑渡河有何忧哉?”侧有手将侯成听言之后,盗吕布马投于关公军士,皆散吕布被曹操所擒斩于白门。此是只顾自己,不顾众人,不能成功,后有丧国,败身之患。
【译释】
事情失败了只知道责备他人而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样的人厚己薄人,不得人心,是不足以担当重任的。
有了功劳全是自己的,有什么过失全是别人的,这样的领导没有哪个下属会喜欢。长此以往,大家都会离其而去,就算他有再大的本事,孤家寡人,孤军奋战,还能成就什么事业?
解读
巧用“罪己术”可有效收揽人心
领导者主动承认错误、承担责任是明智而勇敢的表现,这样做不但能融洽人际关系、创造和谐氛围,而且能提高自己的威望、增进下属的信任。当然,只简单地被动认错还不够,最好能进行一定的自我批评,适时地采取一些“罪己”措施。
“罪己术”是古代帝王通过怪罪和责罚自己以取悦民众,从而达到缓和矛盾,凝聚人心的一种管人权谋术。它折射出我国古代政治文化传统的特点。
罪己的最常见的形式是“罪己诏”。“罪己诏”是古代帝王反省罪己的御用文书。论其起源,当从禹、汤开始。此后,周成王、秦穆公、汉武帝、唐德宗、宋徽宗、清世祖,都曾经颁发过罪己诏。罪己诏大多是在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国家处在危难之时颁发的,目的是消除民怨、笼络民心,具有一定的欺骗性。但是,其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帝王对自身过错和失败的反省忏悔。因此,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得到一点启示:“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
像古代的一些帝王学习,向公众发布“罪己诏”的企业家也不在少数。
2006年6月底,TCL掌舵人李东生发表了《鹰的重生》一文。以鹰的自我蜕变作类比,阐述TCL集团要通过新一轮的创新浴火重生的决心。1997年,沈阳飞龙总裁姜伟公开发表了《总裁的20大失误》,反思自己以及企业管理层的错误,将认错进行得轰轰烈烈。
当然,罪己术的运用形式不仅仅限于所谓的“罪己诏”,采取灵活一点的方式,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既维护了纪律,又使得自己不受惩罚。
建安三年,曹操率兵东征。此时正是农历五月,麦子收割季节。由于连年战火,许多田地都荒芜了。曹操正行军时,随着一阵阵轻风,飘来了一股股新麦的清香。原来,在队伍的前面出现了一大片黄澄澄的麦地。农夫们正忙着收割。
一看到粮食,曹操顿时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他想,老百姓们辛辛苦苦大半年,眼看果实到手,倘若这大片庄稼被我的人马一路踏过,多么可惜啊,自己的军队在老百姓心中也会留下不好的印象。战争时期,人心向背和粮草都十分重要!于是,曹操立刻传令:“凡是踩踏麦田者,罪当斩首!”传令兵立即将曹操的命令传达三军。
全军上下,人人都小心翼翼,因为他们深知曹操的为人,不要因为踩踏一撮麦子而丢失了性命。所以,士兵们行走时,都离麦田远远的,骑兵们害怕马一时失蹄狂奔乱窜,也都纷纷下马,用手牵着马走。队伍在麦田边缓缓地向前移动着。
正在忙于收割的黎民百姓们,对这支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的军队投去了感激的目光。不少人说道:“老天保佑你打胜仗!老天保佑曹将军!”
曹操见到这种场面,内心里不亚于打了一个大胜仗那样高兴。他坐在马背上,被眼前的场面所陶醉,想不到一句号令,就赢来了老百姓对他这么高的赞誉。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凑巧,正当曹操得意忘形之时,“嗖”的一声,一只大野兔从麦田里窜了出来,穿过路面,跑到了另一块田里。曹操此时正坐在马背上得意,他的马匹被这么一惊,犹如脱了缰的野马,一下子窜进麦田几丈远,差点把曹操给摔下马来。等到曹操回过神来勒紧缰绳时,一大片庄稼已被踩坏了。
面对眼前这一意外的突发事件,大家都惊呆了。曹操虽然久经沙场,但面对此景也一时无措。曹操感到事情很是棘手,于是,大声地说:“我定的军规,我自己违犯了,请主簿(秘书)给我定罪吧!”
曹操,反应真是敏捷,他明明知道自己犯了死罪,但他却不说,而是让主簿去解这道难题,把球扔给了下属。这样,他就可以为自己的解脱找一个台阶。
主簿听了曹操的话后,心有灵犀一点通,便大声对曹操及大家说道:“依照《春秋》之义,为尊得讳,法不加重。将军不必介意此等小事。”旁边的一些军士也跟着附和道:“主簿说得对。”
曹操听了,心里当然十分舒服,但他还是一本正经地说:“军令是我制定的,怎么能被我自己破坏呢?”接着,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道:“唉,谁让我是主帅呢!我一死,也就没人带你们去打仗了,皇上那里也交不了差呀!”众人忙说:“是呀,是呀,请将军以社稷为重啊!”
曹操见大家已经彻底地倒向他了,便说:“这样吧,我割下自己的头发来代替我的头颅吧!”于是,拔剑割下一绺头发,交给传令兵告示三军。
这次事件,也是“权术之王”的一次精彩表演。曹操并不假借客观原因为自己开脱,而是用自己之发来严明军纪,以达到使民心归服的目的。这样的权谋术无论从主观意图看,还是从客观效果看,都是好的,也强化了曹操“言必信,行必果”且严于律己的主帅形象。曹操这样做,既维护了他制定的军令,同时又给老百姓及下属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还保住了他的脑袋,可谓一石三鸟。
我们从曹操身上可以学到,领导要维护自己的形象就必须坚持原则,即做领导的首先要遵纪守法;如有意外情况发生则需在不破坏原则的前提下,灵活地去处理。
13.别因为一点过失就彻底否定人的才能
【原典】
以过弃功者损。
【张氏注曰】
措置失宜,群情隔息;阿谀并进私徇并行。
【王氏点评】
曾立功业,委之重权;勿以责于小过,恐有惟失;抚之以政,切莫弃于大功,以小弃大。否则,验功恕过,则可求其小过而弃大功,人心不服,必损其身。
【译释】
曾经功勋卓著,因为一次小小的过失,就把所有的功业都抹去,从此弃之不用,这是在以小弃大,必导致人心不服,是用人的大忌。
尚贤用贤是我们优秀的民族传统。孔子的治国方略是“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赦小过”,就是宽容别人的小过失,以换取人心,体现胸襟,实施感恩。但对待小过不是视而不见,而是间接提醒却不深究。部属犯了错,既要让其知道你能明察,又让他感激你不计较的恩德,不失为治病救人之举。
“赦小过”的主要作用就在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当然,这也包括那些曾经犯过错误但愿意改正的人。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你事事求全责备,就好像眼睛里揉沙子那样,紧抓住别人的缺点和错误不放,下属一定会认为你心胸狭窄。因此,做领导的一定要原谅部下的小过失。
解读
任用人才必须不拘一格
管仲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治国贤才,他本是齐桓公的对手公子小白的师傅。但齐桓公不计前嫌仍然重用管仲,终于把齐国治理得强盛起来。管仲的到来,使得齐桓公十分注重有才干的人,他深知人才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他想,齐国只有一个管仲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有更多像管仲这样的人才才行。
一个领导者如果真心求贤,就必须有诚意,礼贤下士,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人才,不管他以前做过什么。
刘备三请诸葛亮出山相助就足以让一些现代的领导者效法。诸葛亮胸怀伟略,卧居隆中,声明远播。刘备和曹操几乎同时听说了诸葛亮的大名。据野史记载,曹操比刘备更早一步来请诸葛亮,但最后却是刘备得偿所愿,而曹操却失之交臂,其原因就是:刘备能够礼贤下士,三顾茅庐,而曹操却只派出莽将夏侯以势相逼,以祸相胁。
曹操幕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但最终也没有在其有生之年一统天下;刘备将寡兵微,地少人稀,却能维持局面几十年而不倒,其主要差别就在于:曹操心胸狭窄,生性多疑,不能公平地任用人才,他手下几乎都是曹氏家族和夏氏家族的人;刘备一直能平等地对待和恰当地使用荆襄、巴蜀两大集团中的精英分子。
清末名臣曾国藩颇具容人之量,很会用人所长。其幕府之中,人才济济,文武兼备。当时,李鸿章是一个好喝懒做之徒,几乎所有的人都对他深恶痛绝,必欲驱之而后快。但唯有曾国藩独具慧眼,充分发挥了他的才能。李鸿章眼光敏锐,见地深刻,看问题常能一针见血。曾国藩启用他后,一方面时加责骂,挫其傲气;一方面则法外开恩,还往往主动去和他讨论战略战术。曾国藩的一番苦心,终于造就了一个近代史上的大人物。
还有左宗棠,他是“大清王朝”的“中兴三杰”之一。左宗棠虽然很有才华,但他为人非常傲慢,曾经因此而得罪了很多人。曾国藩爱才心切,执意栽培他,总是给他最大的发展空间,使他有机会从浙江、福建一直打到新疆、甘肃,最终成为一代名臣。
清世宗说:“赦小过,举贤才,为政之体当如是也。”又说:“知识短浅之过,朕自然宽恕,加之教训,但必须知过必改……”意思是,“赦小过,举贤才”是为政的主要方面之一,由于知识缺乏而犯的过失,自然会受到宽恕,只是要加以教育训导,使之知过就改。也就是说,对于犯小过的人,“宜教而勿逐”。不仅要赦免一个人的小过,而且要帮助教育他改正,这才是真正爱护人才的做法。
在使用人才时,要识大体、看主流,苛求小过,有时无异于打击人的积极性,而“赦小过”,实质上是一种最起码的激励方式,是对一个人社会价值的最根本的肯定和认可。
14.别让问题出在内部
【原典】
群下外异者沦。
【张氏注曰】
人人异心,求不沦亡,不可得也。
【王氏点评】
君以名禄进其人,臣以忠正报其主。有才不加其官,能守诚者,不赐其禄;恩德爱于外权,怨结于内;群下心离,必然败乱。
【译释】
部下人心涣散,同床异梦,甚至钩心斗角、自相残杀,这样的局面不沦亡才怪。
成就一番伟业,其根基就在于大家同心同德,协力并进,这样才能化零为整,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如果在对手攻击之前,自己内部先出了问题,内讧四起,互不信任,这无疑是自杀的行为,最后还不是便宜了对手?
解读
攘外必先安内
孙权在整个《三国演义》之中可谓是一个最低调的霸主,然而他并非平庸的霸主。他的管理才能丝毫不亚于足智多谋的曹操,甚至要强于没有诸葛亮撑腰的刘备。只是由于他的低调,没有过多地被人们所重视,才会被人们误认为他一生仅靠着:“内问张昭、外问周瑜”而活着。
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孙权其实是一位管理学的高手。尤其是在处理甘宁与凌统的内部矛盾问题上的态度及方法。
起初,孙权继承了父、兄的基业之后,为了独占长江沿岸的地理优势,于是率兵到江夏去抢黄祖的地盘儿。结果事与愿违,不但没有成功,部将凌操也被黄祖手下的甘宁射死了。
后来,当孙权听说甘宁因与黄祖发生矛盾,欲投奔自己又恐江东记旧日之恨,犹豫不决之时,孙权主动将甘宁招至了帐下,并对他说:“兴霸来此,大获我心,岂有记恨之理?”于是甘宁受到了重用,甘宁也在破黄祖的战役中立了大功。
事隔多年,凌操的儿子凌统也效力在孙权营中,常常想向甘宁报杀父之仇。在一次宴会上,他拔剑直砍甘宁,二人刀枪相对,孙权急忙劝住,并耐心地对凌统讲:“今既为一家人,岂可复理旧仇?万事皆看吾面。”孙权自知这件事并不简单,于是又做了人事调动:一是安排甘宁领兵去夏口镇守,以避凌统;二是加封凌统为都尉,以慰其心。这才使内部安定了下来。
然而当孙权决定要合兵围攻曹操的皖城时,甘宁与凌统又在阵前发生冲突,孙权闻讯顾不得危险,急忙骑马前去劝解,二人矛盾才得以暂时平定。
而后在一次出战中,凌统因马伤跌落地下,在曹将即将刺杀他的关键时刻,吴军阵中发出一箭射伤曹将,救了凌统性命。凌统回阵拜谢孙权。孙权则抓住关键时刻说出了这样一句话:“放箭救你者,甘宁也。”凌统闻知此讯,遂与甘宁结为生死之交。此后的数次联手也是胜多败少,为孙权能够稳守江东立下了无数战功。
试想,倘若孙权不说这句话,甘宁是永远也不会说的,因为他知道即便是自己说了,凌统也不会领自己的情。而此时孙权站出来化解矛盾是最合适不过的了,这一个矛盾的化解,可以说孙权心头就少了一块儿心病,而凌统与甘宁的威力也能发挥出来了(一个不用总惦记报仇,另一个也不用总惦记被报复了),正好验证了“攘外必先安内”这句话。
宋朝赵普在给宋太宗的奏折上提出了这句话——“中国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其实这句话,对于一个家庭、一个企业来说,都是有其现实意义的——内部因素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解决好它,才能将问题彻底解决。
倘若家庭中的成员都能够相敬如宾、互相体谅,这个家庭肯定是和谐的;企业中如果没有过多的“内耗”,这个企业也必定是壮大的。从这方面理解,“攘外必先安内”才是正确的。
零售帝国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能够利用有效的沟通很好地处理企业内部员工的冲突,发挥他们的潜在力量。
在沃尔顿看来,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企业成员之间的沟通。沃尔顿总是不遗余力地与员工进行沟通——他会对各个地方的沃尔玛连锁店进行不定期的视察,并与员工们保持沟通。这使他成为深受大家敬爱的领导,同时这也使他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信息。一方面,他通过沟通发现问题,同时也乘此机会挖掘人才。
他常在视察完某家店面之后,给业务执行副总经理打电话说:“让某某人去管一家商店吧,他能胜任。”业务经理若是对此人的经验等方面表示出一些疑虑,沃尔顿就会说:“给他一家商店吧,让我们瞧瞧他怎么做。”因为在沟通中他已经了解了这个人的能力。
沃尔顿也绝不能容忍班子成员不尊重普通员工。如果在与员工的沟通中得知有这种现象,在经过调查确认之后,沃尔顿就会立即召集领导班子开会解决这种问题。因此,有效沟通对沃尔玛公司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效应。
沃尔玛解决内部矛盾的方法是沟通,而孙权解决内部矛盾的方法却是不失时机地调解。不管他们运用的方法如何,总之他们的目的是一样的,那就是通过安定“内部”达到发展自己的目的。不可否认的是,倘若他们不能很好地处理内部问题,内部矛盾所产生的内耗就足以将他们击垮。
15.人才不可用而不任
【原典】
既用不任者疏。
【张氏注曰】
用贤不任,则失士心。此管仲所谓:“害霸也。”
【王氏点评】
用人辅国行政,必与赏罚、威权;有职无权,不能立功、行政。用而不任,难以掌法、施行;事不能行,言不能进,自然上下相疏。
【译释】
名义上是任用贤才,但是把他们招来以后却不予重用,这样做的后果很有可能是众叛亲离。
身为掌权者,在用人的问题上应该明白,对于那些良才贤士,要么不用,要用就要尽其所能,让他们充分施展才华。在决策的过程中,即使有些人的意见或建议和自己相冲突,也不能在不加考虑的情况下断然否定。给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他们随时都能参与到决策管理中来,这才是用人的王道。
解读
优秀的领导应该学会积极采纳下属的意见
听不到意见,领导者就难以尽职。某些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对于别人提出的意见总是步步设防,似乎接受意见就是承认自己无知,暴露自己的不足。还有些更为武断的管理人员则干脆“拒忠告于门外”。在做出任何答复时都摆出一副傲慢的神态,似乎自己无所不知。如果你斗胆对他们提出意见,他们会摇头、皱眉并打断你。
但当组织机构有所变动,或者更高一级的领导上任时,那些抵制忠告的管理人员通常会遭到应得的惩罚。
在实际工作中,领导和下属也会发生意见相左,如果领导能够正确面对下属的反对意见,从谏如流,坦率针对意见与下属进行沟通,那么,不管最后的结果谁对谁错,领导获得的利益无疑是最大的。
领导与下属间的异议往往是针对一个问题,下属发表了意见,而领导不同意;或者是领导发表的意见,下属不同意。至于谁的意见最终是正确的,自有实践来检验。但是,在沟通过程中,领导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如果你不能接受下属的反对意见,就会得到一个不从谏如流的评价,如果你无条件地接受意见,你也会给下属留下一个没有主见的印象,不但失去了自己的威信,而且再也无法得到下属的尊重。因此,如何面对下属的反对意见,你还要三思后行。
正确地面对下属的意见,领导的心态调整最重要,下属绝对不是针对你个人提出意见的,他肯定是抱着对工作、企业负责的精神,尽管由于客观原因,他的意见不一定正确,但是他的勇气非常值得赞许。你只要想到这些,就绝对不会有反对的意见了。
对于下属首先发表意见的,领导比较好处理,因为下属首先暴露了他的观点,主动权已经回到了领导手中,你可以选择提问的方式,选择他意见的弱点或漏洞追问下去,也许没过多久,下属就主动放弃自己的观点,这时,你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下属就非常容易接受了。
对于领导首先提出自己的观点,下属不同意的情况,领导就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这时你千万不可引导下属围绕你的观点进行辩论,如果你思考不严密,或者准备不是非常充分,你的回答中一旦出现漏洞,你将会威信扫地,最后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观点。所以,面对这种情况,一定要将产生问题争议的焦点集中在对方的观点上,要对方发表自己的见解,针对对方的弱点盘问下去,争辩的结果一定可以水落石出。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下属的意见非常严谨,你又一时不能驳倒对方,那么不必急于对问题做出一个结论,你可以给自己留下回旋的余地,回答说:“你的观点很好,我们需要继续讨论”,“你拿出一个文字的意见,咱们可以更方便地加以讨论”。之后再另寻时间进行讨论,也为你保全了面子。
但是,领导应该对下属的意见进行积极考虑,多从下属的角度考虑问题,虽然最终的决定权在于你,但你一定不能因为面子的问题缺乏认错的勇气,最终丧失了企业的利益。当自己的意见经过实践检验是错误的,你不要害怕承认自己的错误,尤其是在下属面前,更不能指责下属没有坚持自己的主见。这样做的结果不但不会挽回你的面子,而且更加暴露了你的面子心态。因为错误本身已经是最好的证明了,已经使你的威望下降了,这时如果你能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且对上次提出意见的下属给予表扬或奖励,或许你的威信还可以重新建立起来。
16.轻诺寡信必招人怨恨
【原典】
行赏吝色者沮,多许少与者怨,既迎而拒者乖。
【张氏注曰】
色有靳吝,有功者沮,项羽之刓印是也。失其本望,刘璋迎刘备而反拒之者是也。
【王氏点评】
嘉言美色,抚感其劳;高名重爵,劝赏其功。赏人其间,口无知感之言,面有怪恨之怒。然加以厚爵,终无喜乐之心,必起怨离之志。心不诚实,人无敬信之意;言语虚诈,必招怪恨之怨。欢喜其间,多许人之财物,后悔悭吝;却行少与,返招怪恨;再后言语,人不听信。
【译释】
行赏的时候吝啬钱财,必会招致下属的不满。许诺得多,兑现得少,必让人怨恨。表面上欢迎,私底下拒之千里,这样的人乖张不可信。
为了激励下属的士气,慷慨许诺,可是一到论功行赏的时候,却出尔反尔、一毛不拔,对原先的许诺概不兑现,这样一来,手下的人必然感到沮丧。项羽失败的原因就在这里,他的将领屡建战功,可是他把刻好的印拿在手里转来转去,磨得棱角都没了,也舍不得给人;后来人才全伤心地跑到刘邦那里去了,自己落了个乌江自刎的下场。
老子说: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随便作出承诺的领导者,必然很难保持信用。把事情看得太容易的,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无论对任何一件事许诺的时候,都必须慎重地掂量:无论大的许诺、小的许诺、眼前的许诺、将来的许诺,都是这样。因为轻率地许诺,你就要面对失信的风险,而失信恰恰是御人之道的最大忌讳。
解读
不要轻易许诺,一旦许诺就要努力兑现
作出许诺之前,首先得掂量它对人有无意义,价值几何,凡对人没有意义和价值的许诺,你决不可发出。其次,你得掂量有无时间、精力和才能实现你的诺言,如果没有足够把握时你决不可作出许诺。你还得多方估计,实现你的许诺是否还需要其他条件的辅助,你是否具备那些条件,凡没有把握实现时,你最好不要作出许诺。
当然,如果你嫌这样太瞻前顾后,太谨小慎微,不妨作出一些大胆的许诺。只是你在作出许诺的同时,必须告诉对方可能出现的各种麻烦和不能实现的可能性,亦即不要把话说得太绝对,以让人家事先有思想准备,一旦未能实现,不至于过分地对你失去信任。
在感觉自己做不到时,最好不要轻率地向别人许诺,这样做的好处是:别人只能表示遗憾,并不会认为你说话不算数,因而不会对你产生不信任感;在很多情况下,事情和形势已经变化了,你做不到但并没有许诺,事后你也不会受窘。
在你已经许诺了以后,你就应该认真地对待,努力地去实现它。
一个小小的承诺,比如“我今晚9点钟回家”。在你完全可以做到的情况下决不要掉以轻心,你已许诺9点钟回家,这时你的同事邀你出去玩,时间可能要拖到10点,你该怎样做呢?应该婉言谢绝朋友的好意相邀,按时回家。
虽然这是一件小事,但它足以让你诚实的形象光芒闪烁。
你在许诺时如果未留任何余地,那就想方设法地实现它,也不要寻找任何不能兑现的理由。说话未能做到,许诺未能兑现,即使你把理由说得头头是道,极为充分,人们也不会十分相信的,也许口头上暂时理解你、宽恕你,可是内心深处无疑萌发了一丝不信任你的念头。若第二次、第三次仍然如此,对方再也不会谅解你、相信你了,你便失去了信誉。
三国时吴国大夫鲁肃在诸葛孔明的如簧之舌煽动下,一时错乱,轻率地许诺作保把荆州借给了刘备。岂知这一许诺,使得东吴伤透了脑筋。围绕荆州,吴蜀你争我夺,东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气死了周瑜,为难了鲁肃。
轻诺别人,不仅会给自己带来不守信的声誉,更会招致许多麻烦。而且有时还会严重地伤害别人。
甘茂在秦国为相,秦王却偏爱公孙衍。秦王有一次对公孙衍说:“我准备让你做相国。”
甘茂手下的官吏在路上听到这个消息后,就去禀告甘茂。甘茂因此进宫拜见秦王说:“大王得了贤相,斗胆给大王贺喜。”
秦王说:“我把国家托付给你,哪里又得到贤相呢?”甘茂说:“大王将要立公孙衍为相。”
秦王说:“你从哪里听来的?”
甘茂回答说:“公孙衍告诉我的。”
秦王窘迫非常,于是就驱逐了公孙衍。
秦王轻诺公孙衍,事后又不兑现自己的诺言,结果成了失信于人的君主,同时也伤害了一直忠心耿耿的良臣甘茂。要做到不轻诺,除了要有自知之明之外,还必须养成对客观情况做比较深入和细致了解的习惯。要做到谨慎许诺,一旦许诺,就要做到。这样才能成为守信、诚实、靠得住的人。
《左传》记载,晋文公时,晋军围攻原这个地方,在围攻之前,晋文公让军队准备三天的粮食,并宣布:“如果三天攻城不下,就要退兵。”
三天过去了,原地守军仍不投降,晋文公便命令撤退。这时,从城中逃出来的人说:“城里的人再过一天就要投降了。”
晋文公旁边的人也劝说道:“我们再坚持一天吧!”
晋文公说:“信义,是国家的财富,是保护百姓的法宝。得到了原而失去了信,我们以后还能向百姓承诺什么呢?我可不愿做这种得不偿失的蠢事。”
晋军退兵后,原的守军和百姓便纷纷议论道:“文公是这样讲究信义的人,我们为什么不投降呢?”于是打开城门,向晋军投降。
晋文公凭着信义,获得了不战而胜的战果。
三国时,孔明在祁山布阵与魏军作战。长期的拉锯战,使士兵疲惫不堪,孔明为了休养兵力,安排每次把五分之一的士兵送返蜀地。
战争越来越激烈。一些将领为兵力不足而感到不安,便向孔明进言说:“魏军的兵力远远超过我们的估计,以现在的兵力来看,恐怕难以获胜,恳请将这次返乡的士兵延缓一个月遣送,以确保兵力。”孔明说:“我率军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凡是与部下约好的事情必定要遵守。”
于是,依然如期遣返。士兵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都自动返回战场,英勇作战,结果大败敌军。
在这次战争中,孔明凭着信义,唤起了士兵的勇气和斗志,取得了胜利。
所以,为自己的每一个诺言负责,看似迂腐、愚笨,但其收益远大于付出。言出必行、一诺千金的良好习惯,能使你在困难的时候得到真正的帮助,会使你在孤独的时候感受到友情的温暖,因为你信守诺言,你的诚实可靠的形象推销了自己,你便会在生意上、婚姻上、家庭上获得成功。从这一点上说,为诺言负责的人是一个真正的人生智者与赢家。
一旦失信于人,你也就丢失了为人的起码品质。所以不要轻易许诺,要知道你的许诺价值千金。
17.诚心施舍不要期望报答
【原典】
薄施厚望者不报。
【张氏注曰】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覆之、载之,含之、育之,岂责其报也。
【王氏点评】
恩未结于人心,财利不散于众。虽有所赐,微少、轻薄,不能厚恩、深惠,人无报效之心。
【译释】
给予别人很少,却希望得到厚报的一定会大失所望。
老子曾说过一段话,大意是:施恩不要心里老想着让人报答,接受了别人的恩惠却要时时记在心上,这样才会少烦恼,少恩怨。许多人怨恨人情淡薄,好心不得好报,甚至做了好事反而成了冤家,原因就在于做了点好事,就天天盼望着人家报答,否则就怨恨不已,恶言恶语。他们不明白,施而不报是常情,薄施厚望则有失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