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战争故事 > 希达斯皮斯河战役 >

希达斯皮斯河战役

公元前330 年,曾经骄横不可一世的波斯帝国,随着大流士三世的被杀而彻底灭亡。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宣称大帝,成为“波斯之王”、“亚洲之王”、“王中之王”。但是,战争并没有结束。为肃清盘据在原波斯帝国东部的残敌,亚历山大率军翻过中亚的兴都库什大雪山,攻入巴克特里亚地区(今阿富汗)。公元前327 年,亚历山大又深入南亚,把远征军带到了他认为是世界尽头的印度河流域。

亚历山大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目光永远是投向远方,永远不会满足于他已经占有的一切,永远要胜过他知道的对手,哪怕这样的对手是凡人难以仿效的神明。亚历山大远征印度,从军事的和经济的角度讲,都没有必要,这只是他雄心勃勃的一次尝试。因为,在亚历山大之前,希腊人就相信他们的酒神狄俄尼索斯曾经征服了印度,赫拉克勒斯大力士也到过这里。当亚历山大的军队到达印度西北部一个叫奈萨的城市时,当地人对亚历山大说,这座城市的创建者就是狄俄尼索斯,城市是以他的奶妈的名字命名的。亚历山大听了这一番话,自然觉得很悦耳,并且他带上了好多士兵,到处寻访酒神的遗迹。据说,城外不远的迈罗山上长满了长春藤和月桂。这些希腊人发现了他们好久都没有见过的熟悉的长春藤,真乐坏了。他们纷纷动手,一面割下藤条编成花环戴到头上,一面唱着狄俄尼索斯的赞歌,呼唤着这位酒神的名字。

这时的印度西北部,小柄林立,相互间争战不休。亚历山大的大军一到,许许多多的地方首领就主动投靠。即使有几个小障碍,亚历山大动动小指头就解决了。单说印度河的东面有条支流,叫做希达斯皮斯河,河西有个国家,叫太克西拉;河东有个国家,叫波拉伐斯,两国素来不和,经常发生成争。

这太克西拉的国王太克西利斯,在亚历山大尚未渡过印度河时,就亲自跑去迎接,表示友好。而一水之隔的波拉伐斯,却不买亚历山大的帐。听得亚历山大领兵到来,波拉伐斯的国王波拉斯反而在希拉斯皮斯河对岸集结了他全部的兵马:4000 名骑兵,3 万步兵,300 辆战车和200 头战象,决心阻挡亚历山大过河。

正是夏天,高山积雪融化,滂沱大雨无休无止。每年的这个季节里,印度大地上的众多河流都是水深流急的。波拉斯觉得自己的兵力和亚历山大的不相上下,而且有天险可凭,因此,他对阻挡亚历山大的进攻信心十足。

亚历山大听到这个消息,一面派人速去印度河边调运船只,一面率领部队开赴希达斯皮斯河,在河西岸扎下了大营。在营地,亚历山大可以清清楚楚地看清对岸装备齐备,阵容严整的印度军队。波拉斯也看到了亚历山大的主帅营帐,就亲自坐镇在对岸重点防守。亚历山大仔细观察了河面和两岸地形,深知渡河不易,特别是波拉斯本人驻守的这一段河道,根本不可能渡过去。即使他的战士勇于牺牲,他们的马也不行;因为波拉斯的大象就在水边把守着,那些南方的怪模怪样的庞然大物和它们那怪声怪气的吼叫,把来自北方的战马吓坏了,甚至当马群在河边饮水时,老远地瞅见大象,都要吓得调头就逃。

渡河要用的船只很快就运到了,马其顿的士兵们是把船只折卸开,大的拆为三段,小的拆为两段,然后装上大车运来的。亚历山大这时把部队分成好几部分,悄悄作了一番吩咐,开始行动了。只见希达斯皮斯河西岸,不是骑兵就是步兵,一队接着一队往不同方向出发,河面上,他的船只频繁地航行。马其顿军似乎在寻找着合适的时机和地点,随时准备渡河。波拉斯不敢疏忽,也带着象队在对岸不停顿地来来回回奔走。这样一连数日,天天如此,马其顿军还未过河。波拉斯的人马已经累得精疲力竭。

亚历山大把印军折腾了一阵后,又从四面八方把粮食及其它军需物资源源不绝地朝大本营运来。这样,在波拉斯看来,很明显,敌人因为受到阻挡,似乎准备在河岸上长期驻扎下去了。亚历山大甚至公开声称:他可以等待。

因为一到冬季,印度所有河水的水位都普遍下降,河身缩小,河水平浅,到那时,不少河流可以卷着裤腿过去。

波拉斯摸不清亚历山大的真正意图,变得踌躇起来。然而,波拉斯没有喘上一口气,马其顿军又开始了夜间騷扰。亚历山大亲率部分骑兵在河岸口左右驰骋,边驰边呼喊冲锋口号,并且用尽一切办法,故意搞得沸沸扬扬,一片喧嚣,仿佛趁着夜幕掩护就要强渡的样子。波拉斯再次紧张起来。但这种事进行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后,波拉斯除了听见高声喊叫之外,并没有发现敌人做出实战动作。他由此得出结论:敌人并不敢真的渡河,不过虚张声势而已。波拉斯和他的军队由紧张到松驰,紧张、松驰,再紧张、再松驰,都已经身心疲惫。从此以后,波拉斯不管对岸怎样行动,怎么喊叫,总是呆在营房里再不出来了,大部队也不再跟屁虫样被亚历山大牵来牵去。波拉斯只是在沿河各处派了哨兵。

亚历山大看到波拉斯麻痹起来,于是开始迈出了下一步。

频繁地调动部队的过程中,亚历山大侦察到希拉斯皮斯河上游有一处地方非常有利于他的大部队偷渡。这个地方距离他的大本营不到30 公里。在那里,希拉斯皮斯河拐了一个大弯,形成一个半岛状的拐角,上面树木森森,适合部队的隐蔽,河中还有一个岛屿,也长满了树木,从无人迹,非常恰当地遮掩着对岸哨兵的视线。就是在这样一个被选择偷渡的地方,亚历山大事先也没有忘记给对岸的敌人灌点迷魂汤,他让士兵们点上篝火,大声嚷嚷,一连搞了好几夜,暗地里积极做着渡河的准备。

亚历山大在大本营留下了3000 骑兵、8000 步兵,对留守的将领交代说: “如果波拉斯只率领他的部队的一部分攻击我,而把另一部分留下防守河岸,而且还留下大象时,那你就不要动,如果波拉斯率领他的全部大象向我攻击,只有少量军队防守河岸,那你就可以全力渡河。因为马匹下船上岸时,最怕的就是大象,其余兵力不会给我们造成多大麻烦。”亚历山大还在大本营到偷渡地点的一线,部署了几支小部队,他们也已受命,当看到印度部队卷入战斗不得脱身的时候,就立即渡过河去。

亚历山大自己则挑选了他的“伙友”骑兵中队和另外几个骑兵团、方阵步兵中抽出的近卫步兵和另外几个步兵旅,共5000 名骑兵、1 万名步兵。他带着这支大部队,急行军且与河岸保持一定距离,神不知鬼不觉地到达了30公里外的渡河点。

当天晚上,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暴雨倾盆,河水咆哮。这对亚历山大来说是最好不过了。亚历山大借老天的掩护,把渡河部队都集中到了水边,武器的撞击声和传达命令的喧嚣声被隆隆的雷声和哗哗的雨水声淹没。事先准备下的船只和皮筏也都已经运到现场,秘密地藏在树林里。

破晓的时候,雨过天晴,风平浪静。亚历山大一声令下,1 万5 千名骑兵和步兵迅速登上木船和皮笺,飞快地直向河中的小岛驶去。

因为隔着林木茂密的小岛,印度哨兵没有发觉。但是,当马其顿军绕过这个小岛,就毫无遮掩,完全暴露了,印度哨兵发现敌人真的来了,立即飞马驰去向渡拉斯报告。这时,亚历山大第一个下船登岸,他的骑兵随后也陆续下了船,骑兵后面是步兵,亚历山大把部队排列好,以战斗队形向前推行。

哪知出现了一个意外。马其顿军前进不远,猛然发现他们登陆的地点不对头。仔细一看,呀,这里并不是希达斯皮斯河东岸,只是河中又一个更大的岛。由于地形不熟,这个岛又大,因而马其顿军把它和东岸混淆起来了。

亚历山大眼见前功尽弃,暗暗叫苦不迭。如果完不成渡河任务而不得不从头再来一遍,那就要费大劲。

那个岛和东岸之间的水道倒不宽。只是一整夜的暴雨使得河水暴涨,不大容易找到一个理想的渡口。亚历山大估计波拉斯尚未在这里集中兵力,于是不敢耽搁,草草地选择了一处地方;并且不畏艰险带头抢渡。这里的河水最浅处已经到步兵的胸脯,马匹只能把头露出水面,应该说比较勉强。幸亏对岸守军极少,看到这么多的敌人如狼似虎扑来,腿都软了,哪有胆量抵挡。

因此,马其顿军终于成功登陆。

登陆后,亚历山大率领着骑兵全速前进,命令马上弓箭手充当前卫,步兵以急行军速度在后面跟进。亚历山大对波拉斯可能采取的行动作了三种估计和安排:如果波拉斯以全部兵力同他决战,他就用骑兵冲击的办法将其击溃;如果难以取胜,他就采取守势,等待方阵步兵赶来增援:如果波拉斯由于他的大胆强渡而吓得狼狈溃逃,他就紧紧追击,在运动战中消灭敌人。

再说波拉斯得到马其顿军正在渡河的消息后,闹不清这是真正的主力攻击,还是试探性的佯攻;摸不着亚历山大的主力现在究竟在哪里。率大军前去阻击吧,怕对岸敌人乘机抢渡;不率大军前去阻击吧,敌人也许就从那里全部渡过河来。波拉斯思来想去,难以下定决心,结果只派儿子小波拉斯带领2000 名骑兵和120 辆战车迎战。

小波拉斯赶来的时候,马其顿军已经全部渡过河来。亚历山大的骑兵在进军途中同小波拉斯相遇,立即猛扑上前。印度人看到亚历山大亲自率领着的原来是这样一支骑兵大部队,并且亚历山大的骑兵不是以一条战线的形式、而是一中队接着一中队向他们发起密集的集团冲锋时,真吓昏了头,掉头就跑。印度方面育多至400 名的骑兵倒地,小波拉斯也被打死。因为道路泥泞,那些战车在战斗中不仅毫无用处,而且碍手碍脚。印度骑兵的溃逃中,所有战车和随车的各小队印度步兵都乖乖地束手就擒。

波拉斯听到逃回来的骑兵说,亚历山大本人率主力过了河,他的儿子已经阵亡,才痛感由于自己优柔寡断造成的不可弥补的损失。波拉斯异常悲愤,现在他决心不管怎样,都要跟亚历山大拼一个鱼死网破。这时,波拉斯虽然也知道对岸一支马其顿军正准备渡河,但他已经不放在心上了。他只在这里留下几头大象和少数兵力,然后就率领全军迎着亚历山大开去。

渡拉斯到达一片无泥泞的、平坦而坚硬的沙地,他让部队在这里停了下来,摆开一个阵势。第一道战线是200 头战象,每头战象大约相距十米丈的样子;步兵站在战象的后面,构成第二条战线,这样,任何敌人都不敢冲过来。骑兵当然不行,因为马一见大象就惊;步兵更不行,如果他们冲到大象的空隙中,不但大象可以转身践踏他们,而且也受到后排印度步兵的攻击。

亚历山大看到波拉斯已经摆好了战斗队形,就命令骑兵停止前进,等待后边的方阵步兵跟上来。当步兵和他会合后,亚历山大又让他们稍稍休息恢复体力,以避免在他们累得还未喘过气来的时候,就同精神饱满的敌军对抗,然后才带了他的部队上去。亚历山大知道自己的优势在骑兵,他判断了双方的形势,决定调开敌人,打乱阵势,乱中取胜。同过去一样,他让方阵步兵居中,与波拉斯的战象相对,指示他们先别投入战斗,要看到己方的骑兵把波拉斯的骑兵和步兵主力都打乱时再冲锋;他又让两个骑兵中队开到敌人右翼,按兵不动,等到他本人所率的骑兵与敌人的左翼厮杀时,绕到敌人的背后去攻击。一番布置之后,亚历山大使带着优势的骑兵向自己的右前方逼近。

现在马其顿军和印军已经进入了相互射程以内了。亚历山大一声呐喊,1000 名马上弓箭手最先随着呼啸而去的箭雨,排山倒海一般压向敌阵。波拉斯左翼的骑兵抵不住排箭的袭击和马匹的冲撞,顿时阵脚大乱。亚历山大带着“伙友”骑兵中队等紧跟着又飞驰而上,与印度骑兵战成一团。波拉斯看到自己的左翼遭到敌人大量骑兵的猛烈冲击,眼看就要吃亏,忙把右翼骑兵调过来。却没料到亚历山大留在这一侧的两支骑兵绕出一个弧形,在印度骑兵的背后出现了。印度骑兵腹背受敌。波拉斯又被迫把他的所有骑兵改为双重队形,以数量较大、战斗力最强的一部分面对亚历山大;另一部分应付背后。这样,波拉斯的如意算盘完全被亚历山大的行动打乱了。

趁着波拉斯分兵遣将的当口,亚历山大的攻势更加凌厉,正面对阵的印度骑兵最先抵挡不住,急急忙忙向他们的战象靠拢,仿佛要寻找一堵避风墙似的。波拉斯的驯象兵见敌人骑兵冲来,就赶着战象上前阻拦。这时,亚历山大的骑兵后撤,一直观战、等待机会的马其顿方阵步兵欢呼着奋勇杀去,他们从后面围攻象队,朝赶象的印度兵和象群放箭、投掷标槍。

这场战斗令人眼花臆乱,包围、反包围,冲锋、反冲锋;双方一会儿进攻,一会儿撤退,形势不断在转换变化。象群受到突如其来的攻击时,它们愤怒地转过身来,向马其顿方阵冲去。眨眼间把密集的方阵冲得七零八落。

印度骑兵见状,又鼓起勇气和亚历山大的骑兵再战。不过,无论在战斗力和作战经验上,印度骑兵都不是亚历山大骑兵的对手。没有多久,他们又吃了败仗,不得不退回来求得大象庇护。七零八落的马其顿方阵也并没有溃不成军,他们躲闪开战象,又极其迅速地聚合。重新进行新的进攻。

现在,战场越缩越小。印度军在里面,战象已被挤到一个狭窄的范围;马其顿军在外圈。亚历山大的两支骑兵部队已经形成一个整体,他们轮番冲锋,不论冲到哪里,都是先给印度军重大杀伤,然后方撤。他们进退自如,打得很有节奏。方阵步兵也是这样:大象追来,他们就退,大象一逃,他们就追,而且标槍手、弓箭手一直不断地朝象群投射,使得大象几乎无法伤害他们。印度军却与此相反:他们夹杂在象群之间,那些受伤的、或者无人驾御的大象,由于疼痛、厌烦和狂躁,发了疯一样东奔西突、横冲直撞,再也不辨敌友,一味胡卷蛮踏。印军内外受气,无处躲避,很多人受伤,很多人惨死在象蹄下。

最后,大象也精疲力竭,跑不动了,它们一面吼叫一面像船那样慢慢后撤。亚历山大就率领骑兵把波拉斯的一大帮残兵败牢团团围住,然后向步兵方阵发信号,叫他们盾牌接盾牌,尽量互相靠紧,以极其密集的方阵队形齐头并进。这时,河对岸的所有马其顿军全部渡过了希达斯皮斯河,精神饱满地参加了对印度军的因歼。最后的战斗事实上已经变成了一方对另一方的集体屠杀。这一位,印度步兵死亡近2 万,骑兵约3000,战车全部被毁,幸存的战象全被俘获。波拉斯的两个小儿子,大象队、战车队和骑兵的所有指挥官全部战死。步兵指挥官所剩无几。而亚历山大这一方阵亡的只有骑兵230人,步兵80 人,大部分是牺牲于战斗刚开始的时候。

波拉斯虽然在这次战役中一败涂地,但他在战斗中表现得很出色。他不仅是一位高贵的国王,也是一名杰出的勇士。看到自己的步兵和象队一片片遭受屠杀,看到自己的一批又一批骑兵就在身边倒了下去,他仍然驰骋在战场于,绝不逃跑,绝不放下自己的武器。亚历山大目睹波拉斯的举止,深为敬佩,就命令自己的将士不要杀死他。战斗结束了,波拉斯仍高高的乘坐着他那头大象,孤独地徘徊在尸横遍野的战场边缘,久久不忍离去。他的右肩负了伤,血污铠甲,但这丝毫没有减损他的英武之气。亚历山大先派那个投靠自己的太克西利斯去找他。太克西利斯骑马来到波拉斯乘坐的那头大象附近,远远地把马勒住,告诉他再逃也没有用,要他听听亚历山大托他带来的口信。波拉斯回头一看,原来是他的老仇人太克西利斯,于是立即拨转象头、举着长槍冲过来。真的,要不是太克西利斯跑得快,波拉斯也许就把他扎死了。尽避如此,亚历山大还是不断派其他印度人去劝他,最后派出的人叫迈罗斯,亚历山大打听到迈罗斯是波拉斯的老朋友。波拉斯听完了老朋友的话,让大象停步,从上面下来跟迈罗斯讨水喝,当时他正渴得难受。喝完水,波拉斯就同迈罗斯一起来见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知道他快到时,骑了马早早地跑到前边来迎接。亚历山大欣赏着波拉斯魁梧的身材和英俊的仪表,从神情和姿势来看,他并未屈服。在为自己的王国进行了光荣的战斗之后,现在,波拉斯平静地注视着他的对手。

最后还是亚历山大先开口,问波拉斯对他亚历山大有什么要说的。波拉斯回答说:“亚历山大,要像对待一个国王那样对待我。”亚历山大又问他自己有什么要求,波拉斯回答说:“一切都已经包括在刚才的那句话里了。”亚历山大满足了他的要求,不仅把波拉斯的国土交还给他,还给了他一块比原来国土还大的土地。于是,波拉斯归顺了亚历山大。

希达斯皮斯河战役是亚历山大东征中的四大战役之一,也是亚历山大一生中最后一次大战。在继续南下的路上,因为南亚大陆令人难以适应的洪水、炎热,出没无常的毒蛇猛兽,以及严重的传染病流行,把亚历山大这支能征善战的军队拖得疲惫不堪,而且马其顿士兵已经在外征战8 年,思乡病一天比一天厉害,他们私自举行集会,要求停止前进。所以,亚历山大被迫放弃了他庞大的征服计划,宣布收兵回国。公元前325 年,亚历山大的军队从印度分成海陆两路撤退。第二年,他们才回到马其顿帝国的新都——巴比伦。

(谷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