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宗镜录略讲 > 第60章  睛彩吓朦胧 >

第60章  睛彩吓朦胧

上次讲到“观”方面的修持,最后一句是:“观能破暗,能照道,能除怨,能得宝,倾邪山,竭爱海,皆观之力,是为随对治以观安心”。

接下来又转入另外一个主题。

若观法时不得能所,心虑虚豁,朦胧欲开,但当勤观开示悟入,是为用第一义以观安心。

如果在修止观的观法时,不能分辨能、所。所谓止观就是在定静的境界中所发出的慧观--智慧的观察,以现代语言来说,就是研究或者正思维。这个智慧的观察“不得能所”,不晓得是哪一种心所起作用?譬如我们现在在讲话,大家在听话,一边听话,一边还在看,而且脑子在思想,这是心所,心所起的作用。换言之,以新词来发达,就是心的动向,或者心的动态,也对以说是意识的动态。

那么,心理意识的作用,是谁使它动?怎么会去想?我们静坐或睡眠时,没有任何外来的因素,突然起了一个特殊的想法,这个特殊想法的现象是心“所”;是谁叫它去想?它怎么会想?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心的“能”。拿现代话来说,就是意识思想的根源从哪里来?这是心的能所二者之分别。

所以,修观法时,对心的意识作用“能、所”两者分不开,搞不清楚它的来源,就会有“心虑虚豁,朦胧欲开”的情状。心里思想、思虑这种作用没有调整好,“虚豁”,感觉上有点空空洞洞的样子,好像清净,又清净不下来。有些人学佛学得很狂,空啊、有啊,这些理论讲得头头是道,叫他修持,定住吧!他定不住,坐在那里虚虚幌幌。像这一类就是“朦胧欲开”,形容得非常好!心理上迷迷糊糊,你说他睡眠吗?不是睡眠;入定吗?又不是入定,有点迷迷糊糊、懵懵懂懂,又好像懂得很多的道理。“欲开”,心境好像要开阔、打开了!这种现象,在普通一般学佛修持做功夫的。往往会狂妄地认为自已对了,道理也通了!实际上全不对,完全是个假象,为什么说不对呢?这也是人心理意识的一种形态,构成了一种状况,与明心见性、证得菩提毫不相干。

法华经的旨趣

所以在这个时候,唯一的法则是“但当勤观开示悟入”,要研究再研究,思考再思考,精勤地用观慧以达到开示悟入。学过佛的都把“开示”变成一种口头语,碰到法师或善知识,就请开示开示。“开、示、悟、入”四个字是《法华经》上的道理,所谓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这四个道理是不同的。

“开佛知见”,譬如把佛学道理搞得很通,突然心境豁然开朗,禅宗讲开悟了、明心见性,心境豁然打开,到这个时候,人自然达到无身心的感觉,甚至连物质世界的感觉都没有,一片空灵,这是意识上的。不是意识上,就是另外一个境界,大家没有经验,无法体会。好比大家吃过红薯稀饭,我说红薯稀饭好吃,你们一听就懂。但现在讲禅的初步开悟,只好加上形容告诉大家,只能讲到这里,因为大家没法懂。

怎么样是“示佛知见”?表示的确有,真空真懂了,但不是理论上的知道,而是证得。以我们这个生命,生理与心理整个身心都投进去,证到那个境界。证到空,还只是一半,要证到有。譬如真有西方极乐世界这回事吗?有位大菩萨说有啊!手随便一按,马上看见了,比电视还快,这是比方。你说真空怎么样妙有?妙有马上要呈现到身心上来,呈现到自己心境界的范围中来,这是“示佛知见”。

“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在道理上像禅宗所讲的明心见性,豁然开朗,领受请佛的智慧,这是悟佛知见。有时悟到了并不就是成功,还要证入这个状况,入佛知见,证到同佛一样的境界。佛说一切众生皆是佛,他成佛,你也成佛,同他一样,谓之“入佛知见”。

开、示、悟、入是《法华经》所说学佛的四个基本步骤,它的程序并不一定是开在第一、示在第二、悟在第三、入在第四。它没有一定的次第程序,我只是方便提出以这个程序来作说明。

讲了半天说明开示二字的意思,以后不要认为这是佛教的规矩,把向人请教问题说成开示,那就成了口头语,有时听多了就烦,常有人跑来要我开示,唉!怎么脑筋变成佛油子了!把佛学的术语滑里滑气地引用,好像在西门町贩卖东西,三块钱、两块钱叫卖,学佛也变成这样,很讨厌!

他说,当我们清净修持达到这个境界,却不能真正悟入时,应该勤修观行,真正求证到开示悟入的境界。那么,这样的修持学佛叫做“是为用第一义以观安心”,至高无上的法门,没有第二。我们看最后这段观行的结论,是智慧现行的成就,观是慧观。

接下来是这一节的总结论。

是为八番为法行人说安心也。

番就是反反复复,“止”相对的有八种;“观”相对的也有八种,止观正反相对各有八种。

“法行人”就是喜欢做功夫求实证的人。他告诉我们安心法门,如何明心见性。明心见性没什么了不起,安心最难,真到了安心就成佛。

几种教育的根本学说

接下来又转入另一个主题:“明辨利纯”。学佛的人是利根或钝根?要分别清楚。这一节可以说是《宗镜录》搜集了对法师们的教授法,掌握教育的法则,使我们了解如何去教育一个人。这些教育法则也同时提醒大家注意,可以用作功夫和体会自己心理作用的参考资料。这里有很多与教育心理学、人事行政管理、性向问题、人性分类、心理分类……,等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有关的资料。不过都是古文,文字简洁,如果用现代白话文字分析,每一段都可以作发挥。

复次人根不定,或时回转,萨婆多明转钝为利,成论明数习则利,此乃始终论利钝,不得一时辩也。

永明寿禅师引经据典,把大藏经中好的东西都摘录下来。他说,关于修行,要怎么样修定修慧?如何能够入定?前面讲过止观,其次第二个问题论及“人根不定”的问题。人的根性没有一定。

依照小乘的理论。人的根性是一定的,《楞伽经》也指出,一切众生有五种极性,其性向从出生时就差不多已经定型。换句话说,笨人就是笨人;聪明就是聪明;喜欢文学的就是喜欢文学;喜欢数学的就是喜欢数学。世间法叫“天才”的人,以佛法来讲,是前生带来的种子,阿赖耶识种子的根性,在出生时就确定了。一个人后天的修行,或者我们这一生的修行,能够改变得了前生的习惯、根性,那就是成功的人,可以证果成佛。绝大多数人的根性改变不了,明知是空,空不了;明知不能发脾气,到那时候脾气又来了;明知不能啰嗦,到时候又啰嗦了;明知要多说两句话,到了节骨眼,讲半句话又咽回去了,这都是根性问题。

根性如何转变?在其他的经典上认为,一切众生的极性是过去生、前生的种子带来的,亦即阿赖耶识的种子变成这一生的性向、现行。我们现在的所作所为成为一种习惯以后,又变成未来世种性,其中都有前因后果,即所谓三世因果。

然而,在大乘佛法理论来讲,人的根性是不定的,是可以改变的。换句话说,人可以控制自己的生命和命运。命运是什么?过去生的种性,所得业力的结果,这一生应该受到什么业力的果报,构成了这一生所谓的命运。那么大乘最上乘的佛法认为业力可以转变,一切唯心,同时人也可以转变自己,所以说“人根不定,或时回转”,有时可以把它扭转过来。

“萨婆多明转钝为利”,萨婆多是佛过世后的出家弟子,这一派认为一个钝极的人多加修持,可以变成大智慧。萨婆多派阐扬“转钝为利”的看法。

“成论明数习则利”,《成实论》这本论典认为“数习则利”,转是可以转,但要努力练习、修持。譬如画画的,我经常笑自己不会画画,一个圆圈都会画成椭圆形的鸡蛋,直线画成弯线,手笨得要命,心想直,手却画弯。然而真地画不好吗?多练习,硬是要画好,还是做得到,并非做不到。好比一个凡夫修行,“定”做不到吗?我经常打比方,假如有个人拿枝槍逼你打坐三天,动一下就槍毙你,能坐三天放你一命。包你大小便也不急了,两条腿也不敢叫麻了,三天无论如何要熬过去。人就是那么个东西!它的习性如此!“数习则利”与中国文化“勤能补拙”的道理一样,再笨的人,只要勤劳、不断努力,最后也会成功、也会变聪明。

“此乃始终论利钝,不得一时辩也”,这两句话是永明寿禅师的结论,佛经始终有讨论利钝的问题,什么是利钝呢?一时也讲不完。

今明众生心行不定,或须臾而钝,须臾而利,任运自尔,非关根转,亦不数习或作观不彻,因听即悟;或久听不解,暂思即决,是故更论转根安心。

他列举了观察心理行为的基本原则,非常好!现代有所谓的性向学、人事管理学等等都与心理行为有关。

永明寿禅师前面先举出佛学大小乘重要经典中,对众生心性的看法,有萨婆多派与《成实论》这两派的说法。他现在把大小乘佛法综合起来讲,他认为一切众生的心性不定,有些人“须臾而钝”,聪明的人聪明一世,胡涂一时,绝顶聪明的人,有时候会做绝对笨蛋的事。“须臾而利”,非常笨的人,有时做一件事,说一句话,忽然灵光一闪,变得绝顶聪明。须臾就是刹那的意思。刹那之间变得很笨,刹那之间又变得很聪明。他说这个道理是“任运自尔”,如同电风扇的开关开着,只要电流不断,自然会连转。生命流动的力量亦复如是,它自然转动。风在虚空中吹动,就是气流不断地流动;地球在太空中也不停地运转、任运,非常自然地。但是佛学不大用自然二字,因为印度有一种自然外道,把自然当成一个东西在用。自然是个抽象的名词,但他们却几乎把自然当成一个抽象的实体。所以佛学中不大引用,因而自创一个名词叫“任运”。换句话说,也是任其自然,天然地任其流转,这叫任运。

为什么人有时候聪明,有些事情又蛮笨的?人的生命的功能,现代人喜欢讲头脑,头脑自然有这个毛病,等于一部机器,卡哒一下顿住就变笨了;卡哒一下脱开又变聪明。我也经常在许多人事上做测验,拿些问题要他们马上答复,我坐在那里很急。不过我现在已经晓得了,有些人马上答复,有些人是慢三拍的,有些人是慢五拍的,“这个这个……这样才对”,半天才讲出来。当然有些更笨的,要等到明天才答复。当人事管理或小领导人,要了解每一个同事的个性,希望某个人办某件事,就要计算他的迟钝。

“任运自尔,非关根转”,偶然聪明的人,变成偶然地笨;或者很笨的人,变成偶然地聪明,不要以为一句话他说得很好,变聪明了,因此对什么事都变聪明,那你就错了!他的根器没有转,“非关根转“。

“亦不数习”。永明寿禅师在这里对古代成就大阿罗汉的佛的弟子,在佛经经论上所提出的理论有所批评,认为他们的定论不对。忽尔聪明,忽尔愚笨,并不是根转了,也不是数习来的。譬如学佛的都会念咒子,有些咒子非常拗口,呼噜咔啦、悉哩呼噜……,翻来复去搞不清楚,三年念得滚瓜烂熟,半年不念又咕噜咔啦,咔啦咕噜记不得了!又譬如唱歌的人曲不离口,练拳的人拳不离手。久不练唱,唱不出来;几年不练拳,那一套拳就丢光了,虽然练了几年,丢了几年照样忘记。所以根性与数习也没有多大关系,根就是根。

或者有些人“作观不彻,因听即悟”。有些人修行修了几十年,叫他智慧地观察,观不起来,搞不懂。或者有些修密宗的作观想,如黄教修大威德金刚,刹那之间(一弹指六十刹那)马上把自己转成大威德金刚,九个头,每个头上三只眼睛;两个角,十八只手,三十六只脚,而且每只手上戴的金戒指、手镯啦、身上挂的各类装饰……,每只脚踏的死人、老虎、美人、坏人……,都要在刹那之间就观成功。你说先观第一只眼睛,下面两只像画画一样慢慢画,画完了再画鼻子,那不行,非要刹那之间观成功。你观想观世音菩萨,刹那之间观世音菩萨就站在你的意境前面。这个叫密宗的观想。

据我所知,有学了几十年的,你叫他讲良心话,不要自欺欺人,观成功了吗?不仅要观起全身,九个头每个三只眼睛、两个角……,连旁边许多东西都要在刹那之间观成功,意境的敏利有这样快,就像电子开关一样,指头一按就要跳出来。

不可限定的忽然之法

有些人作观不能彻底,因听即悟。譬如大家观空,一上座,别的做不到,只觉得空空洞洞,其实你那空空洞洞的感觉,只不过一个人坐在大黑桶中,那个境界不叫空,因为人体本身有放射性的光与电,它的宽度就是两只手画圈那么大,不过自己没有感觉。现在用克里安摄影仪器,可以照得出来这个光圈,本来每个人都有。不但人,鸡鸭猪也有,凡是有生命,活力还在的,形体外在就有这么一圈光环。那么大家觉得空空洞洞,不过是在这个影子里头觉得空空洞洞,实际上根本不是空,也就是说,你作空观,空也不能彻底。

有些人虽然在意识上修观,不能彻底,因听即悟,忽然听到人家讲道理或听到某个声音开悟了!禅宗故事里有一位香严禅师,参禅用功几十年不能开悟,有一天挖到一块瓦片,顺手捡起一丢,瓦片碰到竹子,啪一声,他开悟了!这就是“作观不彻,因听即悟”。

“或久听不解,暂思即决”,有些人打坐,修数息观,听自己呼吸,还有些听自己念佛的声音,听了几十年也听不出个所以然。西方极乐世界,鸟在念佛、念法、念僧,他根本没有听到,听了半天,还是东方世界冷汽机,汽车的声音。那么“反闻闻自性”没有听到,越听越气,结果变成反闻闻自气,修不成功,只好生气。他说没有关系,久听不解,忽然用思维一参,由意识境界上来,一下,就到达净土的境界,真正大定的境界。“暂思即决”,偶然运用一下思维心就解决问题。

“是故更论转根安心”,因这个理由,修行人要自己把自己的根性转过来,求如何达到明心见性以后,再论安心法门。接下来又是另外一节。

若法行转为信行,逐其根转,用八番悉檀而授安心。若信行转成法行,亦逐根转,用八番悉檀而授安心。得此意,广略自在说之。转不转,合有三十二安心也。

他说有些法行人,专门喜欢讲打坐,做功夫,或喜欢拜佛、行般舟三昧,站着念佛,或专修一句佛号,也不研究经典。这些都是法行人,喜欢求修证的,法行要转为信行,什么信行?由修行而证到佛法的境界,生起了正信,这个道理在这篇开始我们就讲过。

“逐其极转”,一般学佛修道,都落在这四个字上,自己跟着自己的个性转。妈妈生下来以后先天带来的个性,主观非常强。有些人叫他这样办快一点,他说不行,偏要搞他的,跟着自己根器转。那么,为了使他能够见道,为了使他能够证得菩提,教授的方法,就要了解前面止观所讲,用八番悉植教授他如何安心。

“若信行转成法行,亦逐根转,用八番悉檀而授安心。”相反地,有些人喜欢信行,喜欢穷理,先把佛学道理想透彻,生起正信,然后认为自己慢慢可以证得,实际上他也受主观作用的影响,等于有些学般若经的认为般若对;讲唯识的人认为般若不对,只有唯识对;有些人认为说空才对,讲有不对。尤其宗教界中,往往这个反对那个;那个反对这个,讲人家都是外道,他知道自己的主观“亦逐根转”,多生累劫带来的习气,自已被自己主观的个性所左右、欺骗,跟着自己根器在转。那么这一类人怎么样去教育他呢?他说只有用八番悉檀教授他如何安心。

“得此意,广略自在说之。转不转,合有三十二安心也。”一个学佛的人。尤其是一个宏扬佛法,想利他、教化别人的人,这一方面非要仔细地研究不可了。“得此意“明白了这个意思,懂了这个道理以后。“广略自在说之”,扩而言之,道理更多;简单地说,随便举一点说,“转不转,会有三十二安心也”,一个人的根器能不能转化、教化过来,综合起来,反反复复,正反的、相对的有三十二种安心法门的原理。

自行安心者,当察此心,欲何所乐?若欲息妄,今念相寂然,是乐法行;若乐听闻,彻无明底,是乐信行。

注意!这是教育人,也是教育自己。一个学佛的人要随时注意反省观察自己的意识和心理状态。

“欲何所乐”,自己所追求、所喜欢的是什么?我经常提到,中国人常常在小孩过周岁的时候,测验一个小孩子未来的志向。比如《红楼梦》,现代青年大概很少人会留意这部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描述一个大家族的兴衰,男主角贾宝玉周岁时,家族准备了笔、墨、胭脂、刀槍、书。……各类物品,放在桌上要贾宝玉抓,贾宝玉什么都不要,只取了女人的胭脂。家人把胭脂拿起,再把书本、刀槍堆到他面前,他扒来扒去,还是只抓口红,这就是贾宝玉,天生如此。贾宝玉的哲学是,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土做的,土见到水就化了!这是普通人个性的欲乐。现在讲学佛的人根性的欲乐,自己可以检查得到,也可以观察别人。尤其年轻同学和年轻法师们,几十年后我们老一辈投胎再来,看到你们叫老前辈、老伯伯,风水会轮流转的,你们现在赶紧学会,将来让人家叫老伯伯、老婆婆的时候,才知道怎么样教人家。

他说有些人的个性“令念相寂然”,脑子的思想控制不了,他希望脑子什么事都不想,只要舒舒服服地坐在那里就好,这一类个性的人是乐法行,喜欢走实际功夫的路子。譬如我们经常听到有些出家人什么都不要,请他当大方丈、法师,绝不干!现在我也认识这种和尚,在大陆一辈子在山上搭茅棚住。在香港也有一位和尚在大屿山上搭茅草棚,一个人住了三十多年。我曾经在那里住了七天陪他,我告诉他这样搞不行的。但是他什么都不要,请他下山也不干。最近写了封信给我,我寄了一本书给他。我说你再住下去也是个死汉。实际上他自了没有?没有了。

我当年也在大陆山上住过茅棚,第一件令我受不了的事是一天只吃一餐。其次是山上没有电,做饭还得自己砍柴烧。砍柴要防下雨,山上有连下二、三个月的雨,所以晴天就要连砍几天柴堆积。砍柴已经够忙了,每天还要忙做饭,也吃素,油、盐、洋芋都带上山。洋芋切片随便丢在泥土中一定会发芽生长,很方便。所以菜是洋芋,饭也是洋芋,点心也是洋芋。洋芋和花生在那时是上品。洋芋放点油煎一煎,哈!比什么牛排、猪排都好吃,那叫洋芋排。好吃是好吃,但是油盐煎过的锅难洗。做一顿饭吃两天,吃完了碗筷懒得洗,我早就设想到了,一个人住茅棚买了五十多个碗盘挑上山,用完了丢到水里,一个礼拜或十天清洗一次,最后越堆越多越看越讨厌,洗碗要洗一天。一个人招呼自己原来那么麻烦,不干了!

一个人住茅棚,一天到晚没得空,才感觉到人真是可怕!一天到晚为了这个东西忙,所以《西游记》叫它是无底洞--妖怪,孙悟空、唐僧碰到无底洞没有办法,上面装进去,下面漏出来,装了一辈子没有填满。

所以,住茅棚的人,光想“令念相寂然”,只想跑到山里求个清净,告诉你,没有清净!所以说,做自了汉是傻瓜做的,为什么叫傻瓜?根本人生自了,了不了在哪里?这是我的经验告诉你们。这些生活我都尝试过,因为我非要自己去过过这种生活,才晓得是个什么东西!真的?假的!骗我还是没骗我!骗我上当也要来一下,这叫做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