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星云大师 > 《命运的主人》 >

《命运的主人》

“世间上,不论是富商巨贾,或是贩夫走卒,每个人对自我都有一些期许和信仰。一般人除了信仰宗教以外,有的人相信金钱万能,有的人相信权势有力,有的人相信情爱美好,有的人相信友谊关怀胜过一切。当然,也有的人相信因缘果报,但是,芸芸众生中绝大多数的人还是喜欢相信命运”。

以上是佛光山开山星云大师于2003年11月15日在上海普门经舍主持“当代问题座谈会”时,针对“佛教对命运的看法”所做的开场白。大师认为,生活里,每个人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自己”;而自己的问题之中,又以“命运”最为重大。因为一般人对于自己的明日不能预知,对于自己的前途无法掌握,便想探索命运,甚至把一切归咎于命运。例如,有的人从小到大,学业顺利、事业成功、爱情得意、家庭美满,一切都很顺心如愿,他就庆幸自己有好的命运;有的人一生坎坷,挫折不断,他就感叹造化弄人,时运不济。究竟人有没有命运呢?大师肯定的说:所谓“命运”,其实就是“因缘”。

大师引述佛言“诸法因缘生”,以及六祖大师说:“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变为祸兆;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贫夭。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命实造于心,吉凶惟人召;信命不修心,陰陽恐虚矫;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最后结论出“命运与我们的口言身行,尤其存心善恶,有很大的关系”。

大师不讳言:“一个人的一生,有时候因为一句话,或是一个人、一件事、一块钱、一本书、一个环境、一个观念、一个思想,都会产生关键性的影响。”不过,大师强调:“我们生命周遭的人、事、物,虽然有时可以影响我们的祸福、有无,但那只是一时的,究竟最终的命运,还是操之在我;命运绝对不是天神可以左右,也不是像算命先生所说,能够预知,如《了凡四训》的作者袁了凡,其一生的际遇不就说明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吗?再如佛教里的『沙弥救蚁』、『乌龟报恩』,不都是命运可以改变的最好明证吗?所以自己才是决定自己命运的主人。”

大师对命运的诠释,精辟独到,尤其对“命运操之在我”之说,给了与会人士极大的鼓舞与信心。以下是当天问题座谈的实况纪录。

一、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天生聪明,家世显赫,富贵到老;有的人则是终其一生努力奋斗,到头来还是潦倒以终?请问大师,人的贫富贵贱、穷通有无,到底是由谁来主宰的呢?

世间为何有贫富、贵贱、智愚、美丑的不同?这些问题常常使人误解世间不平等,甚至怨怪老天作弄人,因而愤世嫉俗或偏激行恶。其实,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出身豪门,家世显赫;有的人门第寒微,卑贱低下?有的人天赋异禀,端庄美丽;有的人资质平庸,其貌不扬?有的人一生坐享祖上余荫,福禄双全,凡事顺遂;有的人即使再怎么努力奋斗,结果还是颠沛困顿,潦倒以终?这是什么原因呢?一言以蔽之,都是由于个人宿世善恶业所招感的果报,而一般人则将这一切不同的人生际遇归之为“命运”。

命运的产生,其实就是三世因果的现象。就佛教来讲,生命是通于三世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流转的生命,而生命流转的经过就是“十二因缘”。“十二因缘”说明:有情众生由于无始以来的一念“无明”,造作了各种“行”为,因此产生业“识”,随著业识投胎而有“名色”,继而“六入”(六根)成形,藉著六根接“触”外境而产生感“受”,而后生起“爱”染欲望 ,进而有了执“裙的行动,结果造下业“有”,“生”命的个体就此形成;有了“生”,终将难免“老死”,“死”后又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

因为生命是三世循环不已,而三世循环的生命就是靠著累世所造作的“业”来贯穿,所以我们今生的命运好与坏,不是现世因缘才决定的结果,而是过去久远以来多生多世所累积的善恶业力,到了此生都能现前,都能发芽,都能生长,因此今生的幸与不幸,除了今生的行为因素以外,也与过去世的因缘有关。同样的,我们今生所做的善恶好坏,也可以在未来开花结果,成为来世的命运。此即佛经所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

三世的生命,好好坏坏,互为因果,所以今生的幸福、富有、荣华富贵,都与前世的好因好缘有关,这就如同我们赞美资质优秀的儿童为“天才”、“天赋异禀”;“天”就是因果,因为他有过去所做所为的“基因”,到了现世因缘成熟,自能显现他的聪明才智。反之,有的人今生穷途潦倒,挫折不断,也不要怨天尤人,怪你怪他,这也是由于前世的作为──业力所招感的结果。

从佛教的因果观来看,每件事都有其因缘,而主要的原因,就是业力。在《正法念处经·地狱品》说:“火刀怨毒等,虽害犹可忍,若自造恶业,后苦过于是。亲眷皆分离,唯业不相舍,善恶未来世,一切时随逐。随花何处去,其香亦随逐,若作善恶业,随逐亦如是。众鸟依树林,旦去暮还集,众生亦如是,后时还合会。”业维系著我们三世的生命,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生生世世永无休止的在六道里轮回不已。

所以,人生要想改变命运,必定要从自我身、口、意的行为改造做起。也就是要从“因”上去探究,如果凡事只在“果”报上计较、追求,那是无济于事的。例如,有的人天生聪明,就是过去世勤劳、用心,得遇善知识,信受奉行的结果;家境富有的人,因为他节俭、有预算、勤生产。

由于我们每个人的贫贱显达,是依行为而决定;行为有因果的关系,行为是因,业报是果。业左右了人生的穷通祸福,因此我们的每一个举心动念,可以说都是在创造自己的命运,我们不必依赖算命、看相、卜卦、求签、掷筊来决定自己的前途与未来,自己的身心行为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例如,心思改变,态度会随之而变;态度改变,习惯会随之而变;习惯改变,人格会随之而变;人格改变,命运会随之而变。因此,改心换性是改变命运的药剂;回头转身是开创命运的良方。

命运就如世间事,都是有因有果;种什么因,就收什么果。因果报应,毫厘不差,而果报的好坏,都是取决于自己的业力,不由天神所赐。如果我们所做正直,即使阎罗王也不敢随便裁判、处罚我们,正如世间上的法官,一旦判了冤狱,自己也会受到制裁。假如我们的行为不好,即使阎罗王受到贿赂而判决不公,他也会受到报应。所以,人人有佛性,人人也都是上帝,自己可以决定自己的未来。

总之,佛教不讲主宰,而讲因缘,如果勉强要说有个主宰,自己就是主宰。因为世间无常,在无常里,只要自己改变因缘,就可以主宰未来的结果;因为人生没有定型,只要我们修正、改善、改良自己的行为,自然就能改造自己的前途、命运。

因此,个人的贫富贵贱,虽然后天也会受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因素所影响;乃至朋友的资助或拖累,也会影响一个人的前途。一个家庭的幸福平安与否,除了家长主宰著一家的经济生活之有无以外,家中每个成员也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甚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好坏,也会受到国际局势,以及国内的地理、气候、民风等因素所影响,所以一切都是因缘在主宰。但是,如何培养好因好缘,主权却掌握在自己手里,所谓“善缘好运”,只要我们平时广结善缘,自然就会有好运。因此,想要有光明的前途与美好的未来,积聚善业是很重要的不二法门。

二、佛教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是为什么很多人行善,却不得善终,原因何在?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因果报应的原理就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循环,明明白白。偏偏有人对因果生出许多误解,理由是:有的人作恶多端,但他一生荣华富贵;有的人善良有德,偏偏穷途潦倒。“善无善报,恶无恶报”,如此何来“因果”之有?如此“因果”,怎能叫人信服?

其实,因果是通于三世的,不能只看一时。有的人虽然今生作恶多端,但是由于过去世行善,累积了许多功德资粮,就如一个人过去在银行里储蓄了很多存款,现在虽然作奸犯科,你能不准他提用存款吗?反之,有的人今生行善,但过去作恶的业报现前,就如有人往昔负债过多,虽然现在做人善良,然而欠债还钱是必然的道理,你能因为他现在很有道德修养,就不用还钱了吗?

所以,善恶因果不能单看一时、一世,因为因果报应依其受报的时间,有现报、生报、后报。正如植物,有的春天种,秋天收成;有的今年种,明年收成;有的今年种,多年以后才能结果。而业报之所以有现生成熟、来生成熟、后生成熟等不同的差异,其原因有二:

(一)因的力量有迟早:譬如一粒瓜种和一粒桃种同时下种,瓜种当年即可生长结果,而桃种须待三、四年后方能结果。

(二)缘的力量有强弱:譬如相同的二粒豆种,一粒种在空气流通、日照充足、土壤肥沃的地方;一粒种在潮湿陰暗、土壤贫瘠的角落里,结果二粒豆种发芽成长的速度一定不一样。因为诸缘具足,成长自然早些;助缘不够,自然业果成熟较慢。

由此理论得知,好人今生所以受苦报,是因为过去所种的恶因今已缘熟,须先受苦报;而今生虽然行善做好事,但是因为善因薄弱,善缘未熟,所以须等待来生后世再受善报。恶人作恶,反得好报的道理亦然。善恶因果,不是不报,只是时辰未到,道理是很简单易懂的,只是一般人并不容易有正确的认识。

话说有一位老和尚想在山里建一座寺院,于是下山来到村子里化缘。他把化缘的目的写成告示牌,竖立在路口,自己就在地上坐下来静静的念佛、诵经。但是几个月过去,每日来往的行人都视若无睹,没有任何人主动乐捐,只有一个卖烧饼的小孩看了过意不去,就把当天卖烧饼的钱全部捐给老和尚。老和尚深受感动,对小孩子说:“日后如果你生活上发生任何困难,可以到某某山的某某寺院来找我。”说完摸摸小孩的头就离开了。卖烧饼的小孩起初并没有把老和尚的话放在心里,但是他回去后因为交 不出钱来给老板,结果就被开除了。失去工作的小孩,从此流落街头当乞丐,不但三餐无著,而且居无定所,生活环境的卫生也不好,不久便眼睛全瞎,从此连讨饭维生都发生困难。这时他忽然想起当初老和尚交 待的话,因此依言到山里找老和尚。

老和尚是一位有神通的得道高僧,早已预知小孩子要来,因此昭告全寺大众,说:“明天有一位功德主要来,他是我们的大护法,大家要准备迎接。”隔天,当家师、知客师都没有见到什么大护法、大施主来。直到晚上,老和尚问道:“我们的大护法来了没有?”“没有。”奇怪!应该要来的。这时知客师说:“老和尚,大护法、大施主没来,倒是有一个瞎了眼的小孩子来过。”“哎呀!那就是我们的大护法、大施主啦!跋快迎回来,待为上宾,好好的照顾他。”

于是在老和尚的指示下,小孩子被安排在寺院里住了下来。有一天晚上,小孩半夜起来上厕所,因为过去大寺院的厕所不但大,而且很深,小孩一个不小心,跌到厕所里淹死了。消息传开,一时闲话满天飞,大家认为小孩子不做好事倒还好,做了好事不但失业,眼睛也瞎了,现在又掉到厕所里淹死,这哪里里是好心有好报呢?

老和尚知道以后,就集合大众,告诉大家不可以如此看待这件事,不要以为没有因果,其实这正是因果。老和尚说:“这个小孩子由于前世造下的罪业,本来今生应该出生为癞痢头的穷苦小孩,下一世则是一个瞎子,再下一世又会受到掉进厕所淹死的果报,这本来应该是三世的罪业,但由于他今生布施建寺的功德,结果三世的罪业都集中一次受报,现在已经苦报受尽,升天享乐去了。”

“因果报应”就像一个人欠了债就一定要偿还;吾人只要造了业,就一定要受果报。所以,三世因果一世报,看似不好,其实是消业,当业报受尽,自然无债一身轻,这其实是好事。只是因果业报的关系复杂而繁琐,实非凡夫之智所能认识清楚,因此一般人很容易错乱因果。

有一个年轻人自己创业,开了一家工厂,他一心想要多赚一些钱,因此每天早上都会到王爷 庙里去拜拜,求王爷 赐福给他,让他发财。有一天,年轻人照例到王爷 庙烧过香之后,骑著野狼150CC的摩托车赶著要去上班。因为车速太快,一头撞上桥梁,结果车毁人亡。年轻人的父亲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怨怪王爷 没有保佑他的儿子,因此怒气冲冲的到了王爷 庙,准备打坏王爷 的像。这时庙里的庙祝上前对老先生说:“老先生,你千万不要怪我们的王爷 不灵感,不肯保佑你的儿子,你要知道,你儿子骑的是野狼150CC的摩托车,我们王爷 骑的是白马。当王爷 看到你儿子即将撞上桥梁时,也想上前救他,但是你儿子的摩托车太快了,王爷 的白马赶不上,结果『砰』一声,就出车祸了。”

从这故事大家可以知道,车子太快,快有快的因果,你不能怪王爷 。就像我们平时做人处世,常常很容易怨天尤人,很容易错怪别人,不知道一切都是自己的因果关系。比方说,我常听一些人抱怨:“我每天烧香拜佛,为什么身体多病呢?”“我信佛如此虔诚,为什么钱财被人倒了呢?”“我吃斋念佛,为什么生活总是不顺利呢?”“我每天打坐参禅,为什么命运多舛呢?”我听了不禁感到奇怪,佛门又不是保险公司,你只知道一味祈求佛菩萨加被,自己的言行却违背“因果”,怎么能得到好报呢?

再说,所谓“种如是因,得如是果”,信仰有信仰的因果,道德有道德的因果,健康有健康的因果,经济有经济的因果,我们不能错乱“因果”。想要身强体健,必须注重饮食、运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想要事业成功,必须精进勤奋、把握机会、分析市场趋势;被人欺骗,应该先检讨自己是否贪小便宜,伤害别人;遭到扒窃,应该先反省自己是否太过招遥,让钱财露白,或许也可能是自己前世有欠于他,今生藉此还债也不一定。

由于我们遇事往往不去探究因果关系,不懂凡事都不离因果,因此无明烦恼,甚至对因果产生怀疑,如刚才说的,“某甲布施行善,为什么如此贫穷?某乙为非作歹,为什么这么富有?”其实因果业报有现报、生报、后报,好比植物有春种秋收,有一年生,有多年生。“因果”业网比植物的生长因素更为错综复杂,之所以迟速不一,轻重有别,其间的“缘”也很重要,好比一颗种子,即使再好,也需要沃土、陽光、空气、水分、剪枝、施肥,才能茁壮成长,开花结果。

世间之事亦然,一个人具有才华固然是一个好“因”,但也要加上好“缘”,才能得到好的结“果”;一个人素行不良 固然是一个恶“因”,但如果能加上一些好“缘”,也可以改变因与果之间的关系,或许会减轻将来的恶“果”。所以,平日里每当我看到一个人才,总会在心里思想着如何给他一些好的因缘,让他能够早日成就;每当我看到冥顽的众生,也常思忖著如何循循善诱,给他改过向上的机会。

不过,话又说回来,一个人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平时勤修善根、常做善事,多培养一些福德因缘,如《阿弥陀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往生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纵使有方便法门,可以带业往生,但毕竟不是完成;就如读书考试,没有考取学校,尽避给你插班附读,但是离毕业还有很长的过程,还是要靠自己的真才实学,才能达成目标。

所以,因果不能只看一时,要看三世;吾人的生命,推之往昔,可谓“无始”而来;望之未来,可说无穷无荆面对谜样的人生,有的人回想过去生中,自己做了什么?也有人妄想来生不知道会如何?更有人怨叹此生种种的不如意。其实迷时不解,悟时始明,正如《三世因果经》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监古知今,从现知未,这不是“三世生命,一偈可明”了吗?

三、佛教讲,人的穷通祸福,都是自业自受的结果,那么一个人信不信佛,对我们的前途会有什么影响吗?请大师开示。

过去释迦牟尼佛有一位弟子名叫大迦叶,他曾经自豪的说:“如果我不能遇到释迦牟尼佛,我也能成为独觉的圣者。”可见佛教不是讲“唯我独尊”的神权,而是主张“人人皆有佛性,皆得成佛”。

我们每一个人,佛性本具,本性里都具足了三千大千恒河沙功德,只是金银宝矿在山中,如果没有开采,也如黄土一堆。人的内心世界纵有无尽的宝藏,但是如果没有开发,就如聚宝盆没有打开;又如一间仓库被关闭,里面的宝物永远不能呈现。

正如世间上有不少的有钱人,他把黄金埋在地下,每天仍然过著穷苦的日子;有的人本来可以开智能,变聪明,但因执著,闻善言不着意,所以仍然愚痴。学佛,就是要开发我们本具的佛性、发掘我们内心的宝藏;信佛,透过对佛法真理的信仰,让我们找到一条可资遵循的人生道路,让我们的行为、思想不致有了偏差,就像车辆行驶在道路上,有了路标的指引,才不会迷失方向,又如火车行驶在铁轨上,就不致发生意外。

说到信仰,有一点大家必须认识清楚的是,信佛与信神是不一样的。过去在科学未发达之际,人们受著神权的控制,看到打雷就以为有雷神,刮风就想象有风神,下雨就认为有雨神,甚至树有树神、石头有石头神、山有山神、海有海神,乃至太陽神、月亮神、天神、地神......。有了这些神只,人们出门做生意,远行谈事都要求神问卜,久而久之,人的生活起居都受到神的控制而不得自由 。

佛教主张凡事不问神,问自己,因为人的业力和行为可以改变人的一生,自我的行为可以决定自己的未来。所以,信仰神明的人,把神当成权威,当做赏善罚恶的主宰,但是佛教认为,最权威的人,最能赏善罚恶的,是自己的行为。佛祖只是像老师一样的教导我们,但是教导出来的人,有的以师志为己志,有的与师道相悖离,这就不是老师的责任了。如《佛遗教经》说:“我如善导,导人善路,汝若不行,过不在导;我如良医,应病与药,汝若不服,咎不在医。”可见佛陀只是一个导师,一个先知先觉者,一个导航者,至于我们信他,固然有好处;不信他,他也不致降灾给你,但是后果还是要自己负责。

谈到信仰宗教,在佛教里讲究信仰要具备三个条件:一、历史上真实的,二、能力上可靠的,三、道德上清净的。譬如我们所信仰的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是历史上明确记载,是确实存在的;他的道德是圆满清净,具足智德、断德、恩德等三德;他具有自度度人、自觉觉人的大力量。所以,佛是值得我们信仰的对象。

信仰是发乎自然、出乎本性的精神力。正确的信仰,可以让我们获得无比的利益。在佛经中列举诸多的譬喻,例如:信仰如手、信仰如杖、信仰如根、信仰如力、信仰如财。尤其,佛教和其它宗教不同,佛教并不是一味的叫人信仰,佛教的信仰是要我们建立在理智上、慧解上,甚至可以建立在疑情上,所谓“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佛教的缘起、中道、因果等教义,可以究竟解答人生的迷惑。所以,过去我曾经说过,一个人可以什么都不信,但不能不信因果,因为一个人有了因果观念,才能慎行于始,才能防非止恶,才能众善奉行,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此外,平时我们内心的贪欲、瞋恨、邪见、嫉妒,就像绳索一样的控制了我们的身心,使我们不得自在。学佛最大的目的,就是教我们如何从束缚中解脱出来,而获得自由 ,就像历代的高僧大德在功名富贵之前,生死欲海之中,毫无畏惧,解脱自在一样。

所谓信佛,信的是什么佛?佛教我们要有慈悲、有智能。有慈悲,就能人我一如、同体共生;有智能,自能看清世间的得失,自能明白因缘果报的道理。甚至佛是大雄大力大无畏,佛有力量,你对世间一切境界能有力量应付吗?佛代表道德,你有健全自己的人格吗?信佛,不是求佛、拜佛而已,行佛才能获益;信佛,不是佛能给我们什么,而是透过信佛因缘,自己能行佛,就能圆满人生。佛,代表真善美,所谓“有佛法就有办法”,相信真善美,自然拥有真善美。不信佛的人,心中没有善念、没有中心、没有主宰;不信佛的人,就如没有家、没有朋友、没有钱财、没有老师,又如无祀孤魂,什么都没有,人生还有什么好得意的呢?

信仰的好处,就是让我们的人生有目标,有目标就有向前、向上的力量。平常我们白天出门,夜晚都懂得要回家;信仰能为我们人生的最后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家。只是,一般人都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不遇苦难生不起信心,所以一切要待因缘、要有善根,善根成熟了,自然会信。

在世间上,我们要找一个好的老师并不容易,假如能找到佛陀做为我们的老师,他是历史上实实在在有的,他确实有能力可以解除我们的苦难,他确实有慈悲、有道德、有愿力,是值得信仰的对象,但是信与不信,就全凭个人的看法与福德因缘而定了。

四、佛教讲,一个人的幸与不幸,都是自己造“业”的结果。请问大师,业到底是什么?如何让凡事讲究证据的西方人士相信,人生真的有业报的存在呢?

“业”,梵语 karma,音译作“羯磨”,是指“行为”、“行动”或“造作”的意思。也就是指行为、意志等身心的活动。社会上,由于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的经营运作,世间才得以运转不息;人类,因为身、口、意三业造作各种善恶行为,所以生死轮回不已。佛法将此主宰轮回的动力,称之为“业”,而造业的主人翁就是身、口、意三者。

由身口意所造的业,有善业、恶业、无记业。造善、恶之业,必定招感相应的苦乐果报,可以决定人生的成败祸福。也就是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种道理几乎是人人耳熟能详,并且深植在一般人的心里,即使是笃信基督教的蒋宋美龄都曾说过:“自己的行为,决定未来的一切”,这就是业力思想。所以,业的真正意思就是:“自己的行为自己负责。”业,维系了吾人三世的生命,因为有“业”这条生命线,三世的生命才能永恒不失,甚至好与不好,在无限的时空里循环不息,牵连不断,于是产生了三世因果的“轮回”说,而这个轮回的主宰者,便是我们所造的业力。

“业”有驱使造作的力量,故称“业力”。也就是说,我们的行为无论善恶,都会产生一种力量,驱使我们去造作新的行为,新的行为又会产生新的力量。如此行为生力量,力量又生行为,辗转相生,就形成了循环式的业力推动圈。而这些善恶业平时就像种子般埋藏在我们的第八识──阿赖耶识中,一旦种子遇缘,便起现行,起了现行,自然果报分明。

根据佛经说,因恶业而受罪者,称为罪业,罪业报生三恶趣;因善业而得福者,称为福业,福业报生人天。这就好像一个人犯了重罪,就得入监狱受刑罚,想不去都不行;做了善事功德,就会获得善名美誉,即使想推辞都推不掉。业力就是有“不愿生,强迫生;不愿死,强迫死”的力量。不但到人间来受生是行为业力的影响,就是到了业缘终了要死的时候,即使不想死,也由不得自己。由于吾人一生的果报,完全由业来引导,此即所谓的“引业”,它具有强烈的作用力,能牵引吾人生于人、天、鬼、畜各道。甚至虽然同在人道里,又有贫、富、贵、贱、美、丑、强、弱、苦、乐差别的果报,此即“满业”牵引的结果。

满业是次要的,例如同样是人,可是长相不同;引业是重要的,例如应该投胎为人或是畜生,他强烈的牵引你非来不可。引业的果报叫“总报”,满业的果报叫“别报”,例如:画师先以一颜色图绘其形状,此为引业的总报;然后再填以众多色彩,此为满业的别报。据《俱舍论》云:“一业引一生,多业能圆满。”引业乃以一业引起一生;满业则以众业引起种种的果报使其圆满。

此外,众生由于共通的业因,能招感自他共同受用的山河、大地等器世界,这是依报的业,称为“共业”。共业又分“共中共 ”的业、“共中不共”的业。譬如山河日月、风霜雨露,人人同沾共沐,有相同的感受,就是共中共 的业。又如一车的人同遭车祸,有的人大难不死,有的人血肉模糊,这就是共中不共的业。相对于“共业”,又有“不共业”,也就是个人的业因,能招感个人受用的五根等正报的业。不共业也有“不共中的共业”和“不共中的不共业”。譬如同一家人,不免忧戚与共,祸福同享,彼此有共业的关系,这就是不共中的共业。相反的,两个陌生人,对于彼此的喜怒哀乐,很难感同身受,缺乏共鸣,这就是不共中的不共业。

中国有一句俗话说:“阎王叫人三更死,不敢留人到五更。”说的就是佛教所谓的“定业不可转”。也就是说,善、恶之业所招感的果报,其受果、受时俱定,任凭山移水转都无法改变,这就叫做“定业”。反之,善、恶之业所招感的果报和时间还不一定,暂时不受报,就叫做“不定业”。

在部派佛教的一切有部里,又分业为“表业”和“无表业”,认为身业和语业中,能表现在外,并示予他人的,称为表业;无法示予他人的,称无表业。大乘佛教则认为意业于内心有其表示,所以也是表业。但是即使是“无表业”,还是有行为的余势,仍有其作用力。

刚才问到:“如何证明有因果业报的存在?”业,虽然是精神、肉体的感应现象,其实也是能用眼睛看,或用心感受的具体行为。例如从因果来讲,有了因,一定会有果,果报就是业力;因成为果,果报现前,不就看到了吗?一粒皮球,使力一拍,它就跳得高;拍的力量小,它就跳得低。跷跷板,一头使力大,另一头就跷得高;使的力轻,跷的就低。世间凡所有物,只要你使力刺激,他就有反应,这就是业力。所以业力很合乎科学的定律与原理。

其实,世间上看不到的东西可多了。我爱你,“爱”在哪里里?看不到,但爱是不得了的力量,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再如电,把电线剥开,电在哪里里?也是看不到,但你用手一碰,就能感受得到。甚至,插头一插,电灯就亮,你能说没有电吗?

因此,刚才问到西方人讲究科学,凡事要能验证,要能看得到才肯相信,对于因果报应,因为看不到,因此不愿相信。其实业力不是信与不信的问题,西方人没有业力观念,但还是脱离不了因果业报的定律。业力论是世界上颠扑不破的真理,不管好或不好、幸与不幸,生命的关联,生命的好坏,都与业力有关。

业是很复杂的东西,在善业里,有的人虽然做善事,但是他有某种企图,有自私、贪心,这种不清净的善业,也有恶的成分。在恶业里,有时他是为了替天行道,为了行侠仗义救人,当中也有善缘的存在,所以业是很复杂的,不是一般人所能了悟。学佛的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正见善恶业力,如此才能谨言慎行,才能免受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