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星云大师 > 《人间佛教的蓝图》 >

《人间佛教的蓝图》

前言

人间佛教的建设,在佛教界已经逐渐达成共识了!大陆 、台湾、香港都在发扬人间佛教,自无疑义;日本虽无人间佛教的口号,但其所行所为,例如寺院的开放、僧侣的参加社会事业、檀家制度的设立,以及佛教界创办大学、开设百货公司等,也都充满了人间佛教的思想与具体实践。乃至韩国也把古老的教团 逐渐现代化,例如成立电视台等等,未来走上人间佛教的路线,这也是时代的自然趋势。

此外,越南、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都是大乘佛教的教区。所谓人间佛教,也就是菩萨道的大乘佛教,现在只有部份的南传佛教还停滞在小乘、原始的阶段,但是近闻斯里兰卡、泰、缅有识之士,对未来佛教的发展,也已偏向人间佛教了,例如在泰国具有极大群众力量的法身寺,从“法身”(dharmakaya)这个名词即可知道,他们也在积极的走向大乘菩萨道。泰国的比丘尼达摩难陀(Dhammananda)于二○○一年二月六日在斯里兰卡的达柏达沙玛兰寺(Tapodaramaya),公然受持沙弥尼戒法,向不求革新的传统挑战;柬埔寨佛教大众部僧王德旺(Tep Vong)长老、斯里兰卡西区首座达摩罗卡(Pandith Talalle Dharmaloka Anunayaka Thera)长老、斯里兰卡佛教巴利文大学副校长甘布卢甘伟瓦日拉(Kumburugamawe Vajira Maha Thera)长老、印度摩诃菩提协会会长玛巴拉迦玛伟波拉撒拉(Dr. Mapalagama Wipulasara Maha Thera)长老、尼泊尔达摩吉帝佛教月刊主编阿斯瓦哥斯(Bhikkhu Ashwaghosh)法师、泰国摩诃珠拉佛教大学巴拉摩诃松载普罗斯旺(Phra Maha Somchai Prohmsuwan)副校长等大德高僧,联合参加印度的三坛大戒,并且担任三师暨尊证之职;佛光山国际佛教促进会在斯里兰卡出版人间佛教的书籍,并且于可伦坡的达柏达沙玛兰寺(Tapodaramaya)举办新书发表会时,有罗哈拿派系主席罗睺罗(A. Sn Rahula)长老、律学长老难陀拉达那(K. Nandaratana)、肯兰尼亚大学哲学所所长达亚·伊迪里辛(Daya Edirisinghe)教授、斯里兰卡佛教会副主席舍拿拉克·维加亚松达拉(Senarat Wijayasundara)居士等僧信三百多人出席,共襄盛举。

从上述诸多实例证明,人间佛教的号角已经在世界各个角落响起,人间佛教的宣扬已经受到普世人类的认同,人间佛教的普及已经近在眼前了,这是无庸置疑的事实。

所谓“人间佛教”,不是哪个地区、哪个个人的佛教;追本溯源,人间佛教就是佛陀之教,是佛陀专为人而说法的宗教。人间佛教重在对整个世间的教化。一个人或一个团 体,要能够在政治上或在经济上对社会有所贡献,才会被大众所接受;同样的,佛教也一定要与时代配合,要能给人欢喜,给人幸福,要对社会国家有所贡献,如此才有存在的价值,否则一定会遭到社会淘汰。

佛教有很好的资源,如文学、艺术、音乐,都可以成为度众的因缘,可是过去一直很少有人应用,只知强调无常、无我、苦、空的认知,而没有人间性、建设性的观念,难怪佛教兴盛不起来。

六十多年来,我所推动的佛教,是佛法与生活融和不二的人间佛教。人间佛教不是佛光山自创,人间佛教的理念来自佛陀,因为佛陀出生在人间,修行在人间,成道在人间,度化众生在人间,一切以人间为主。因此,教主本身就是人间佛陀,他所传的就是人间佛教。

人间佛教是人生需要的佛教。过去的佛教由于一些人士的误导,较注重山林与出世的形式,现在的佛教则要从山林走入社会,从寺庙扩及家庭,把佛教落实人间,使生活美满,家庭幸福,在精神上、心灵中、人际间都很和谐。佛光会员四句偈“慈悲喜舍遍法界,惜福结缘利人天,禅净戒行平等忍,惭愧感恩大愿心”,即是说明人间佛教的菩萨行谊。可以说以人为本、以家为基点,平等性、普遍性如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无私的救度众生,将佛法落实在生活中,就是人间佛教。

“人间佛教”重视生活里的道德思想净化,以及精神心灵的升华。如果你相信因果,因果在你的生活中有受用,因果就是人间佛教;你相信慈悲,慈悲在你的生活中有受用,慈悲就是人间佛教。三皈、五戒、六度、十善都是人间佛教。人间佛教就是救度大众的佛教,举凡著书立说、设校办学、兴建道尝素斋谈禅、讲经说法、扫街环保、参于活动、教育文化、施诊医疗、养老育幼、共修传戒、佛学讲座、朝山活动、念佛共修、佛学会考、梵呗演唱、军中弘法、乡村布教、智能灵巧、生活持戒,以及缘起的群我关系、因果的循环真理、业力的人为善恶、灭道的现世成就、空性的包容世界、自我的圆满真如等等,这些都是人间佛教。

人间佛教是现实重于玄谈、大众重于个人、社会重于山林、利他重于自利;凡一切有助于增进幸福人生的教法,都是人间佛教。

本文的主旨不在高谈人间佛教的理论,也不拘泥于一般学术论文的格式,只是有感于过去学者们常把佛教的理论搬来搬去,说是论非,分歧思想,造成佛教的四分五裂,殊为可惜。其实,佛教本来就是“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道理不在辩解,而重在同一信仰。就等于吾人经常阅读经文,义理明了;阅读批注,反而不知所云。佛教的学术论文,重在给人信心,给人明白,给人一以贯之,对义理融会了然。佛教常讲般若智能,为的是去除分别;但实际上佛教界过去的各宗各派、各种议论,重重迭叠,异说纷纾虽说佛教博大精深,但歧途杂论,未能有益于佛心证道,明白说,我们并不喜欢谈是论非的佛法,我们需要的是一乘直入的人间佛教。

人间佛教是易懂难行之道,今日的佛教界,讲经说论,可以舌灿莲花,滔滔不绝;讲说人间佛教,何其难哉!即使能讲人间佛教,也是肤浅的口号,不能身体力行。人间佛教是实用的佛法,行住坐卧、衣食住行、举心动念,哪一项生活能离开人间佛教呢?

吾人虽生在人间,犹如身在庐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今为帮助世人一窥人间佛教的风貌,仅就佛法经论、古德懿行中,有关人间佛教的各项实践,整理而略论伦理观(居家之道)、道德观(修养之道)、生活观(资用之道)、感情观(情爱之道)、社会观(群我之道)、忠孝观(立身之道)、财富观(理财之道)、福寿观(拥有之道)、保健臂(医疗之道)、慈悲观(结缘之道)、因果观(缘起之道)、宗教观(信仰之道)、生命观(生死之道)、知识观(进修之道)、育乐观(正命之道)、丧庆观(正见之道)、自然观(环保之道)、政治观(进修之道)、国际观(包容之道)、未来观(发展之道)如后,希冀以此建立人间佛教的蓝图与理念。

一、伦理观(居家之道)

伦理是融洽人际关系的重要一环,一个家庭里,即使亲如父母、兄弟、姊妹、伯叔、夫妻、妯娌等眷属,也要靠长幼有序、尊卑有别、上慈下爱的伦理关系来维系,才能保障彼此之间的秩序与家庭的和谐。过去政府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中,特别提倡科学、民主、伦理,可见伦理在中华文化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份量。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由于长期以来一直以寺院的出家僧侣为主,致使一般人以为佛教只重出世思想,忽略对居家生活的关心。其实佛教是僧俗四众所共有,也重视家庭伦理,例如《无量寿经》告诉我们:家人眷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对于资生日用要“有无相通,无得贪惜”;甚至平日相处要“言色常和,莫相违戾”。从这些话就可以看出,佛陀的教化实在是深具人间的性格与生活的力用。

家庭是每个人的生活重心,孝顺则是人伦之始,是伦理道德实践的根本,所以在家庭的人伦眷属关系当中,佛教首重孝道的提倡。佛教认为,孝顺父母,报答亲恩,这是上报“四重恩”之一;反之,弑父弑母,则是不通忏悔的“五逆大罪”。《观无量寿经》更将孝顺父母列为往生净土的重要资粮。

过去儒家主张:生养死葬、晨昏定盛和颜悦色、恭敬柔顺,此乃人子孝亲之道;佛教也说“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得重罪”(《五分律》),又说“供养于父母,及家之尊长,柔和恭逊辞,离麤言两舌”(《杂阿含经》)。但是,佛教更进一步认为:“非饮食及宝,能报父母恩,引导向正法,便为供二亲。”(《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莲池大师在《缁门崇行录》中,他把孝顺分为三等:“生养死葬”,只是小孝;“荣亲耀祖”,是乃中孝;“导亲脱苦”,才是大孝。因此在《本事经》及《佛说孝子经》中一致说道:能开化其亲,才是真实报父母恩;也就是说:父母若无信,则使起信心;父母若无戒,使住于禁戒;父母性悭吝,则使开智能,为子能如是,始足报亲德。(《毗奈耶律》)

佛教的孝亲思想超越一般世俗的小孝,但是过去一般人总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以此来批评僧侣披剃舍俗,割爱辞亲,是为大不孝。其实翻开佛教的经典,从佛陀“为父担棺”(《佛说净饭王般涅槃经》)、“为母说法”(《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不但克尽人子之道,成为孝亲的典范,甚至在《贤愚经》及《睒子经》都说:佛陀是因仁孝故,成三界之尊。

此外,目犍连尊者救母于幽冥之苦(《盂兰盆经》);舍利弗入灭前,特地返回故乡,向母辞别,以报亲恩(《贤愚经》);明朝蕅益大师四度割臂,为病危的母亲求寿(《蕅益大师传》);民国的虚云和尚,三年朝礼五台山,以报父母深恩(《虚云和尚年谱》)。乃至道明织蒲供母、师备悟道报父、道丕诚感父骨、宗颐念佛度母(《缁门崇行录》)等等,都说明出家人虽然在人伦关系上有了不同的内容,但并未放弃孝养父母的人子之道,因此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感人事迹。例如惠心沙弥之母,勉其用功道业,不以皇帝赏赐为荣,不以母亲一人为念;洞山良价以〈辞北堂书〉表明志在求道的决心,其母虽然“日夜常洒悲泪”,仍抑制爱子之情,回书勉励其修道证果,尤其感人肺腑。

佛教对孝道的提倡,不但把“孝顺父母”与“供养沙门、尊重梵行”,同样列为“人法”(《摩诃僧只律》),尤其《心地观经》更说:“勤加修习 ,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应如是报父母恩。”甚至《父母恩重难报经》认为:“假使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遶须弥山,经百千劫,血流没踝,犹不能报父母深恩。”足见佛教对孝道的重视。

在一般社会上,在家人有在家人的人伦关系;佛门里,僧团 也有师徒与师兄弟的关系。《四分律》说:“和尚看弟子,当如儿意看;弟子看和尚,当如父意。展转相敬,重相瞻视,如是正法便得久祝”《太平御览》云:“师者,发蒙之基,学者有师,亦如树之有根也。”《忠心经》云:“道成乃知师恩。”佛教里,师徒之间的情谊有时更甚于世间的亲情,如晋朝昙印罹病危笃,弟子法旷七日七夜为其虔诚礼忏(《西天目祖山志》);元朝印简遇兵难,犹一如平常事奉其师中观沼公,深受元兵敬重(《佛祖历代通载》);布毛侍者依止鸟窠禅师十六年方受点拨,了悟自家面目(《景德传灯录》);宋朝怀志谨遵老师真净克文的遗训,坚拒住持领众,抛名利于脑后(《五灯会元》)。

此外,也有的师徒之间教学相长、互为师表,例如道真长老接受作住持的徒弟之命令为客人倒茶、切水果,却甘之如饴;如果今日社会大众都能学习 道真长老这种“老做泄的精神,必能消除许多“老少问题”与“代沟问题”。

世间上一切事都是靠因缘和合而存在,缘聚则有,缘灭则散,即使亲如父子母女,一旦缘尽,终要分离,所以人要把握有缘时,好好相携相助。《心地观经》说“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悲母在时,名为日中;悲母死时,名为日没。”堂上双亲健在,是人间最幸福的事,因此为人子女,当父母健在时就应该好好孝顺,千万不要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时,徒留遗憾。

孝顺父母是人子之道,人而不孝,何以为人?佛经中除了处处指陈“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心地观经》)的孝亲思想之外,尤其进一步要吾人“视一切人犹如佛想,于诸众生如父母想”(《观普贤行法经》)。所谓“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梵网经》),更把眷属的范围扩大到一切众生。

吾人薄地凡夫,不见得人人都能做到视一切众生如父、如母,甚至如佛想,但对于家中眷属,例如亲子之间、夫妻之间、亲族之间、主仆之间,甚至出世的师徒之间,至少应如《长阿含经》所说:

子女应以五事敬顺父母:一者供养侍奉,无使匮乏;二者凡有所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为,恭顺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违背;五者父母正业,承继光大。

父母复以五事养育其子:一者教导子女,不使为恶;二者指示教授,趣向善处;三者慈爱照顾,入骨彻髓;四者妥为子女,求善婚娶;五者正当用度,随时供给。

丈夫敬妻应有五事:一者相待以礼;二者威严不媟;三者衣食随时;四者庄严以时;五者委付家内。

妻子复以五事恭敬于夫:一者体贴敬爱;二者家务整洁;三者温 柔亲切;四者诚实毋欺;五者赞歎恭维。

为人者,当以五事亲敬亲族:一者给施;二者善言;三者利益;四者同利;五者不欺。

亲族亦以五事亲敬于人:一者护放逸;二者护放逸失财;三者护恐怖者;四者屏相教诫;五者常相称叹。

雇主应以五事对待僮使:一者随能使役;二者饮食随时;三者赐劳随时;四者病与医药;五者纵其休假。

僮使复以五事奉事其主:一者早起;二者为事周密;三者不与不取;四者作务以次;五者称扬主名。

弟子敬奉师长复有五事:一者给侍所须;二者礼敬供养;三者尊重戴仰;四者师有教敕,敬顺无违;五者从师闻法,善持不忘。

师长复以五事敬视弟子:一者顺法调御;二者诲其未闻;三者随其所问,令善解义;四者示其善友;五者尽以所知,诲授不吝。

过去儒家有谓“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今日人间佛教的居家之道,应该用智能来处理人伦之间的感情,用佛法来净化、美化、弘化、佛化家庭生活。对于老中青幼等份子,彼此之间要互相爱敬、慈孝、教育、规劝,因为家人之间是一种连锁关系,父母子女等眷属就像锁链一样的环环相扣,绝不可分割,人人尽其在我,相敬相爱,个个身心健全,融洽和谐,家庭才有欢笑,家庭伦理也必然和乐美满。

二、道德观(修养之道)

道德,是人类社会应有的修养,人之所以异于禽兽 者,正是因为人有道德的观念。道德是维系国家的纲纪法令使之不乱者,一个国家社会,如果人民失去了道德的规范,则公务人员贪赃枉法,假公济私;工商经营偷斤减两,以假乱真;朋友之间猜疑嫉妒,中伤毁谤;邻里之间挑拨离间,搬是弄非;甚至人群里,到处充斥著愚昧邪见、顽强固执、你争我夺、寡廉鲜耻、自私自利、损人不利己的人。因此,有道德的观念和生活,社会才能和谐,家庭才能安乐,朋友才能守信,人我才能互助。

何谓道德?凡是举心动念,对社会大众有利益的,就是道德;反之,对别人有所侵犯,甚至危害到社会安全的,就是不道德。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佛教的道德标准涵盖世间的理法纲常,例如《法苑珠林》说:“入朝辅王,立志存忠;居家事亲,敬诚孝终。”又说:“力慕善道,可用安身;力慕孝悌,可用荣亲。”

此外,《大宝积经》说:“终不望他众,谁者能令和,给学者所乏,不离别众生。”《无量寿佛经》说:“麤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修习 善语自利利人,彼我兼利。”乃至《出曜经》说:“害人得害,行怨得怨;骂人得骂,击人得击。”《佛说须赖经》说:“欺为众恶本,自绝善行业,是故致痛聚,妄言何益人。”等等皆是人我之间的修养之道。

佛教以五戒十善做为人本的道德标准,倡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侵犯别人的身体、钱财、名誉、尊严,彻底改造人心,令人伦纲常有序,导正社会善良的风气。佛教以实践六度做为道德生活的准绳。六度中,持戒、禅定、智能三者,即所谓戒定慧三学,可以对治贪瞋痴三毒,能克制人类自私的念头。如持戒就不会自私,不会自私,贪念就不会生起;如禅定就不会损人,不会损人,瞋恚就不会生起;如修慧就不会无明,不会无明,愚痴就不会存在。贪瞋痴一除,行布施度,则仁慈的悲心油然生起;行忍辱度,则坚毅的精神就可具备;行精进度,则勇猛的力量即能充实一切。

所以,佛教的五戒是做人应遵守的“根本道德”;十善是内心净化、人格升华的“增上道德”;因果业报是世间不变的“善恶道德”;六度则是大乘菩萨自利利他、自觉觉他的道德基矗

《大戴礼记》云:“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是故非德不尊,非道不明。”周敦颐说:“动而正曰道,用而和曰德。”又说:“天地间,至尊者道,至贵者德而已矣9佛教和儒家相同的地方,都是重视道德的生活;孔子不言怪力乱神,真正的佛教也不标榜神奇灵异,而重视慈悲道德。佛教的四摄六度、五戒十善,以及正知正见、布施结缘、不念旧恶、惭愧感恩、守护六根、利乐有情、四恩总报、弘法利生、尊重包容、心意柔和、爱语赞歎、守护正念、大公无私、舍己为人、抑己从公等,都是有关道德的修行。

《禅林宝训》里,宋朝的明教契嵩禅师曾经举喻说:一个人如果被人比作桀纣幽厉,则要生气;比作伯夷叔齐,则会欢喜。桀纣幽厉,人君也,为何比之则生气?伯夷叔齐,饿夫也,为何比之则高兴?这就是有道德与没有道德的差别。正如《六度集经》说:“吾宁守道,贫贱而死;不为无道,富贵而生。”

宋朝汾陽无德禅师也说:“今之重学,古之重德;德学相扶,堪为轨则。”人生世间,人人都应该负起化导社会的责任,具有道德的人,往往能以身教影响大众。

一般人以为有了财富,人生就有了价值;有了名位,人生就有意义,其实人生的真谛并不在此,有了道德的人生才是最重要、最圆满。佛经中,有关个人道德修养身心的教示,诸如:

“当爱乐人德,欣乐人善,不可嫉之。”(《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扬人善事,隐他过咎;人所惭耻处,终不宣说。闻他密事,不向余说。”(《优婆塞戒经》)

“不求他过失,亦不举人罪,离麤语悭吝。”(《大宝积经》)

“但修自己行,莫见他邪正,口意不量他,三业自然净。”(《历代法宝记》)

“见人之过,口不得言;己身有恶,则应发露。”(《诸经要集》)

“常省己过,不讼彼短。”(《维摩诘经》)

“见善努力,闻恶莫亲;纵居暗室,如对大宾。”(《缁门警训》)

“常自观察己所行,不见他人所阙失,与众和颜无违诤。”(《月灯三昧经》)

“常说柔软语,远离于恶口。”(《大方广十轮经》)

“莫于他边见过失,勿说他人是与非;不著他家净活命,诸所恶言当弃舍。”(《发觉净心经》)

“见世之过患,身自依法行。”(《五分律》)

“若人打骂不还报,于嫌恨人心不恨;于瞋人中心常静,见人为恶自不作。”(《弥沙塞羯摩本》)

“自受乐时,不轻他人;见他受苦,不生欢喜。”(《优婆塞戒经》)

所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通常以“德”服人,人皆能心悦诚服。所以吾人要想在社会上成功立业,最重要的,应该要有道德的修养,要过道德的生活。

三、生活观(资用之道)

人,每天都要生活,生活最起码的需求就是衣食住行等资生日用。但是,同样的物质生活,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有的人吃要山珍海味,住要高楼大厦,穿要绫罗绸缎,出门非要进口轿车不坐;有的人则是粗茶淡饭、布衣粗服,生活却过得欢喜自在,所以一个人的物质生活应该享有多少才能快乐,并没有一定的标准。

佛教对于日常生活的资用之道,并没有要求每一个信徒一定要苦修,当吃,要吃得饱;当穿,要穿得暖。只是,除了生活所需,在饮食服饰日用等各方面,不应该过份奢侈浪费。因为物质容易引起吾人的欲望 ,让我们生起贪恋的心。物质是有穷尽的,欲望 是无穷尽的,一旦被物资引诱,则苦海愈陷愈深。所以,佛教的学道者一向生活朴素淡泊,平时所拥有的衣物合计不过二斤半重,游方僧侣随身携带杨柳枝、澡豆、水瓶、坐具、锡杖、香炉、滤水囊等“头陀十八物”及“三衣鉢具”,就可云游天下。

鉢是出家人的食器,又名“应量器”,也就是饮食要知节量,勿生过份贪欲之心。如《释氏要览》中说:“《梵摩难国王经》云:『夫欲食,譬如人身病服药,趣令其癒,不得贪著。』”《杂阿含经》说:“人当自系念,每食知节量,是则诸受薄,安消而保寿。”《佛遗教经》说:“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增减,趣得支身,以除饥渴。”

此外,进食时,心存五观,更是一种健康饮食的方法。即:(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敕修百丈清规》)

在物质上不贪心执著,精神生活自能升华扩大。佛陀日食麻麦充饥、大迦叶尊者居住塚间、鸟窠禅师巢居树上、大梅法常荷衣松食、六祖大师吃肉边菜、游方僧方便吃三净肉等。他们山崖水边,日中一食,衣鉢以外别无长物,而其解脱自在的心胸,你能说他是一个穷者吗?反观今之居高楼、坐汽车、童仆盈门,但每天为金钱周转、为股票涨跌而愁眉不展的人,你能说他是富有的吗?那些拥资千万,家有良田万顷,但却悭吝不舍、时时觉得自己不够的人,你能说他是富有的吗?所以富者不是真富,穷者不是真穷,贫富之间不可以从金钱物质上去衡量。

佛教虽然不太重视资用生活,但是世间还是要藉物质来呈现庄严。一个寺庙里,大雄宝殿如果不是巍峨堂皇,怎么会有人来参拜?佛像如果不庄严宏伟,怎么会有人尊敬?西方极乐世界,因为黄金铺地,七宝楼阁,富丽堂皇,所以才能接引众生,欣然往生其国。

淡泊物质,是自我要求,但不能用此标准来要求别人。佛门虽然讲究个人的生活要简单朴素,但对大众则建广单,接纳十方大众挂单。正如杜甫的〈草堂诗〉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庇荫天下寒士俱欢颜”。

佛教虽然呵斥物欲,反对过份耽迷于物质享受,但在普通社会里,适度的拥有物质文明的享受是合乎道德的。不过对于一些实践苦行的人,希望藉著淡泊物欲来磨练自己的意志,也是为人所称道的。例如,丛林里的生活,师父往生了,衣单用物又再传给弟子,一件衣服即可传递数代;就是我自己几年的丛林生活也莫不如此。假如我们对物质有远离的看法,就能不受物役,就能不为形累。所以《金刚经》叫人不可住于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的境界上。因为五欲六尘中缺陷很多、苦恼很多,一旦身陷其中,则不容易超脱,所以《大宝积经》云:“财宝色欲及王位,无常迅速须臾顷;智者于斯不欣乐,勤求上妙佛菩提。”《华严经》也说:“常乐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如果我们能淡泊物欲,勤求法乐;能够欢喜柔和忍辱、拥有慈悲喜舍,这才是吾人生活之道。

社会上一般人的生活,物质占去了主要的部份;试想生活里的食衣住行、行住坐卧,哪一项能少得了物质?哪一项能不与物质发生关联?因为生活缺少不了物质,所以人类就甘愿做物质的奴隶。其实,人生不必只追求享乐、富有;人生不要做金钱的奴隶,应该增加生活的情趣、提高生活的品味。例如住家环境的整洁美化,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每日勤于打扫庭院,把家里整理得窗明几净、舒适,院中亦可莳花植草,以增进生活意趣。乃至偶而与三五好友到郊外游山玩水,也会提升生活的品味。尤其能把自我融入工作或大自然之中,如花朵般给人欢喜,如山水般给人欣赏,如桥梁般供人沟通,如树荫般让人乘凉,如甘泉般解人饥渴;能够自我创造生命的价值,这才是吾人所应该追求的生活品味。

总之,人要生活,猪马牛羊也要生活,即使昆虫、动物,都需要生活。但是,生活的品味,各有不同。现代人追求时尚的品牌服饰、流行的化妆,甚至时兴瘦身、美容等“改造”的功夫;其实真正的美丽是一种从内在自然流露出来的威仪、庄严、安详、自在,所以《法句譬喻经》说:“慧而无恚,是谓端正。”能够用心改造一下自己的个性、习惯、观念、人际关系,把不好的改好、把不善的改善、把不正的改正、把不美的改美,这才是人生最基本的生活质量。

因此,人间佛教的生活观,主张生活必须佛法化,也就是除了金钱、爱情以外,在生活里还要增加一些慈悲、结缘、惜福、感恩的观念,甚至于明理、忍辱的佛法,生活里有了佛法,比拥有金钱、爱情更为充实。

四、感情观(情爱之道)

人的生命从哪里来?根据佛教的“十二因缘”说明,生命是从“爱”而来的。爱是生命的根源,所谓“爱不重不生娑婆”,父母相爱,我爱父母,我的情识之中含藏了许多爱和不爱的种子,所以投生到人间,并因为爱而累劫在生死里沉沦 ,因此《出曜经》说:“人为恩爱惑,不能舍情欲;如是忧爱多,潺潺盈于池。”

人因为有情爱牵绊,所以轮回生死;人因为有情感,因此称为“有情众生”。然而“法非善恶,善恶是法”,如果爱得不当,固然爱如绳索,会束缚我们,使我们身心不得自由 ;爱如枷锁,会锁住我们,使我们片刻不得安宁;爱如盲者,使我们陷身黑暗之中而浑然不知;爱如苦海,使我们在苦海中倾覆灭顶。但是,“爱的净化是慈悲,爱的提升是智能”,如果能将爱升华为慈悲,则:“慈息瞋恚,悲止害觉”(《菩萨地持经》)。又《增一阿含经》说:“诸佛世尊,成大慈悲,以大悲为力,弘益众生。”慈悲是诸佛菩萨度众不倦的原动力,人人若能以慈悲相待,则爱如冬陽,可以溶化冰雪寒霜,可以激发人性的真善美,爱实不失为一种鼓励向上的力量。

因此,佛教并不排斥感情,但却主张以慈悲来运作感情,以理智来净化感情、以礼法来规范感情、以般若来化导感情。佛教鼓励夫妻之间要相亲相爱,亲子之间要互敬互谅,朋友之间要相互惜缘,进而做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亦即将一己的私爱,升华为对一切众生的慈悲。例如,佛陀静坐路中以阻止琉璃王攻打祖国,他以“亲族之荫胜余荫”感动琉璃王退兵(《增壹阿含经卷二十六》);佛陀对眼盲的弟子的爱护,诸如为患病比丘看病(《毗奈耶》)、为阿那律穿针(《增壹阿含经》卷三十一),乃至佛陀的本生谭里“割肉餵鹰、舍身饲虎”等等。正如《大乘宝要义论》说:“多诸有情于身命等皆生爱著,以爱著故广造罪业堕恶趣中;若复有情起大悲已,于身命等不生爱著,以不著故生于善趣。复能于彼一切有情,运心广行布施等行,一切善法相应而作,修菩萨者以大悲心而成其身。”所以《涅槃经》说:“如来即是慈悲喜舍,慈悲喜舍即是解脱。”

慈悲就是情爱的升华,佛陀的弘法利生、示教利喜,就是爱;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就是爱。爱就是为了你好;爱你就要成全你,要尊重你,要给你自由 ,要给你方便。爱是美的,爱是善的,爱是真的,爱也是净的;佛教本质上即是慈悲与净爱。

《观无量寿经》说:“诸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大智度论》也说:“如慈母养育婴儿,虽复屎尿污身,以深爱故而不生瞋,又愍其无知。菩萨于众生亦如是。”菩萨愍念众生,不分亲疏,因此我们应该学习 诸佛菩萨,把爱从狭义中超脱出来,不只是爱自己、爱家人,更要爱社会大众、爱国家世界。我们要用慈悲去扩大所爱,用智能去净化所爱,用尊重去对待所爱,用牺牲去成就所爱。人与人之间若能相亲相爱,则宇宙世间,何其宽广啊!

过去一些曲解佛法义理的行者,总是灌输在家信众:“夫妻是冤家”、“不是冤家不聚头”等错误的观念;其实世间男女结婚,这是爱的升华、爱的圆满、爱的统一。但是爱不是单行道,爱要彼此体会对方的心,进而把对某个人的爱,扩及到一切众生。过去儒家有谓“怜蛾不点灯,爱鼠常留饭”;佛教也说“当以慈心育养幼弱,见禽兽 虫蛾、下贱仰人活者,常当愍念,随其所食,令得稣息。莫得加刀杖,伤绝其命”(《佛说阿难四事经》)。

爱是双向的,真正的爱是要成全对方、祝福对方,爱不是占有,而是奉献。小爱是爱与自己有关的,大爱是爱与他人有关的;真爱是爱真理、爱公理、爱国家、爱世界、爱人间的和平。所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其实这应该是有情有义、大情大爱,是大慈大悲的情操,所以一个人什么都可以失去,但是不能少了慈悲。

然而今日社会,许多人滥用了爱,丑化了爱,例如对美色的贪爱,辣手摧花;对金钱的贪爱,窃盗贪污;对不应该为自己所有的贪爱,非法侵占。不是好因好缘的爱是害人害己,爱也能造成罪恶。

诚然,爱是罪恶之源,爱也是生死之本。但是虽然有爱才有生死,然而水能覆舟也能载舟;爱虽然让人迷失,然而爱也能让人升华。佛世时,摩登伽女因为迷恋阿难尊者,经过佛陀善巧度化,终于觉悟“爱是苦的根源”(《楞严经》);莲花色女在感情的世界里受到创伤,故以玩弄爱情为报复,后经目犍连尊者开导,终于认识“不当的爱是罪恶的根源”,于是迷途知返。

爱维护了伦理,爱制定了秩序;父母、夫妻、子女、朋友之间,是靠爱来维系关系,是靠爱来制定层次。一个人如果连父母、夫妻、儿女都不要,如何爱所有众生?甚至有的人自杀轻生,自己毁身灭体;一己之不爱,如何爱他人!因此《华严经》告诉我们,要“爱人如爱己,率己以随人”。

有爱就有力量,有爱就有希望,因为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只要合乎法律、道德,只要合乎情法的世间人伦,佛教并未否定和排斥。佛教对爱不执不舍,尤其人间佛教更要提倡过中道的生活,要用慈悲来净化所爱,要用智能来领航所爱,要用善美来成就所爱,要用德行来加持所爱。人的生命从爱而来,吾人更应用纯爱、真爱、慈爱、净爱,来庄严美好的人间。

五、社会观(群我之道)

人是群居的动物,不管在家庭、学校或社会上立足,都免不了要与人群接触。人际关系是现代人处世很重要的一环,许多人生活里所以有忧苦烦恼,都是肇因于群我的人际关系不和谐。因为不懂得如何善待“你”,也不自知如何修持“我”,甚至还强立分别你和我,因此产生人际纷争。

其实,人我之间的关系,都是靠缘份来维系,善因得善果,恶缘招恶报。然而一般人往往不能了悟这层因果关系,不仅不能相互成就,反而常常因为不服气别人比我好、比我高、比我大,而千方百计的和对方计较、争夺,总希望自己能胜过别人、赢过别人。人,一旦有了计较、比较之心,有了人我的利害得失之心,即使亲密如家人、恩爱如夫妻也不能避免互相斗争。

佛教的僧团 本身就是一个社会,“僧伽”的意思就是“和合众”。佛陀虽然重视独修,但也建立僧团 ,表示佛教对群我关系的重视。在佛门里有谓“丛林以无事为兴鹿;人和,才能无事。〈三皈依文〉说:“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所谓“统理大众”,即“人和”二字而已。僧团 里平时依“六和敬”来维系人事的和谐,即:身和同住(行为礼敬)、口和无诤(语言和谐)、意和同悦(善心交 流)、戒和同遵(法制平等)、见和同解(思想统一)、利和同均(经济均衡),因此又称“六和僧团 ”。

《阿弥陀经》云,西方极乐净土“诸上善人,聚会一处”。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和谐。和谐就是净土,一家和谐,就能一家快乐;一个社区和谐,社区就能平安。此外,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因为深入空理,故而所证的“无诤三昧”,最为第一;乃至戒律学上的“七灭诤法”,都是僧团 和谐的圭臬。

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凡是人生的各种问题,在佛法里都有圆满的解决之道。例如对于人我是非,《增一阿含经》中举出四种处理方法:“不诽谤于人,亦不观是非;但自观身行,谛观正不正。”

此外,人人都希望有好的名声,然而有的人过份的希求令名,不惜自赞毁他,说人长短过失,不但容易与人结下恶缘,而且有失厚道,往往反招恶名,所以《六波罗蜜多经》说,想要获得好的名声必须注意:“不说他人过,亦不称己德;智照无自他,当获大名称。”

《出曜经》亦说:“不可怨以怨,终已得休息。”以怨报怨,永远不能息怨,唯有以德报怨,才能结束一切冤怨的根本。例如提婆达多虽然一再和佛陀作对,甚至三番两次设计陷害佛陀,但是有一天提婆达多生病了,群医束手无策,佛陀还是亲自前往探视,给予无尽的关爱。佛陀的懿行,正如《六波罗蜜多经》说:“不念他人恶,常思其善事;智能离分别,人中最第一。”

世间人都希望自己比别人伟大,因为有胜负之心,争执也就层出不穷;诚如《法句经》说:“胜则生怨,负则自鄙;去胜负心,无争自安。”如果我能怀著尊重你的伟大,我有拥护你、成就你的心态,自然能化戾气为祥和。

一般人总希望自己拥有的比别人多,而不顾别人的空乏;一般人总是好逸恶劳,只求一己逸乐,不顾他人苦楚;甚至争功诿过更是一般人的通病,也是纷争的原因。如果人人都能承认自己错、自己坏,凡事不推诿、不卸责,所谓“如有暴恶人,非理相加谤;智者以诚言,安忍能除遣”(《诸法集要经》),则人我关系自然能和谐无争。

现代的社区提倡守望相助,邻里之间要互相敦亲睦邻,对独居长者要主动关怀,殷勤慰问。在佛教的《大宝积经》更说:“在家菩萨,若在村落,城邑郡县,人众中住,随所住处,为众说法。不信众生,劝导令信;不孝众生,……劝令孝顺。若少闻者,劝令多闻;悭者劝施,毁禁劝戒,瞋者劝忍,懈怠劝进,乱念劝定,无慧劝慧,贫者给财,病者施药,无护作护,无归作归,无依作依。”

一个团 体里,能干的人,大都能促进和谐;不能干的人,则容易引起纷争。人与人之间,能够容许异己的存在,就能和谐;尊重宽谅,就能和谐。《华严经》有谓:“说四摄法,令众生欢喜充满十方。”想协调人际间的关系,行四摄法是最好的法门。所谓四摄法,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不论我们布施的是金钱、财物,或力量、言语,都能使人感到欢喜,有利于彼此的往来。说赞美他人的话,做有益他人的事,表示与他是平等地位,和平相处,都是处事接物的妙方。佛经常教我们要广结善缘,就是要我们不侵犯他人,不辜负他人,并且要多多给人方便,因为给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不侵犯他人,才能使得他人乐意与你交往。

其实,人我彼此都是相关一体的,都是因缘的相互存在。每一个人都只是世间的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一;“我”以外还有一个“你”,你以外还有一个“他”,你我他之外,还有周遭接触的各种人等。

人与人之间如果关系良好,相助相成,这是很大的福份;如果相嫉相斥,则痛苦不堪。人我之间,重要的是相互尊重、包容、谅解、帮助,如果有一方不能体谅另一方,则人我之间必然会发生问题。

总之,人所以会有纷争、不平,就是因为“你、我”的关系不协调。因此,想要获得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唯有把“你”当作“我”,你我一体,你我不二,能够将心比心,彼此互换立场,才是和谐群我关系的相处之道。

六、忠孝观(立身之道)

俗云:“忠臣出于孝子之门。”一个能尽忠于国家的臣子,必然也是侍亲至孝的人子;一个懂得孝顺父母的人,也才能尽忠于国家。忠孝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在“青年守则”中开头第一条就标示:“忠勇为爱国之本”,第二条接著揭櫫“孝顺为齐家之本”,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无非是教导人民如何尽忠尽孝。所以,家中如果出了一位忠臣或孝子,全乡里的人莫不同感无比的光彩;反之,一个人如果悖忠逆孝,则将为人所唾弃,必定很难在社会上安身立足。

谈到忠孝,过去一般人总认为佛教出家遁世,逃避世间,对于忠孝之道无法克尽本份。其实佛教和儒家一样,非常重视人伦关系、道德纲常,尤其注重忠孝的实践。《净名经关中释抄》说:“忠则爱主,孝则爱亲。”《释氏要览》更说:“国有君王,一切获安,是故人王为一切众生安乐之本。在家出家,精心道检,皆依正国而得住持,演化流布。若无王力,功行不成,法灭无余,况能利济。”因此《心地观经》说世间有四种恩,应该晨暮回向祝祷:“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此中所谓国王恩,即代表国家也。

此外,在《杂宝藏经》中,佛陀曾提出十种譬喻,说明人民应该如何尽忠仁王国君,并且进一步告诉执政的人主,应该如何爱护他的子民,为他们尽忠。经中说:“王当如桥,济渡万民;王当如秤,亲疏皆平;王当如道,不违圣踪;王者如日,普照世间;王者如月,与物清凉;王如父母,恩育慈矜;王者如天,覆盖一切;王者如地,载养万物;王者如火,为诸万民,烧除恶患;王者如水,润泽四方。”

一国之君既具备如此的仁德懿行,为人臣民自然会竭诚殚智的尽忠效命;同理,君王官员对于黎民百姓也应该尽心爱护,为他们谋幸福。尽忠是人我之间彼此互敬的关系,非常平等。因此,《尼乾子经》说,国君官员应该做到如下八点,以表示他们对部下僚属的尽忠:“一者,念诸一切众生如爱子想;二者,念于恶行众生如病子想;三者,常念受苦众生生大慈心;四者,念受胜乐众生生欢喜心;五者,念于怨家众生生护过想;六者,能于亲友众生生覆护想;七者,能于资生之中生如药想;八者,能于自身生无我想。”

佛陀认为理想的尽忠之道,应该是君仁臣敬,彼此互爱的融和关系,而不是上暴下惧、交 互争利的各怀鬼胎。

关于尽忠,古代的沙门释子为了国家的安危,忠贞爱国从来不落人后。例如宋朝遭遇靖康之难,徽、钦二帝被掳,康王在江 南即位,礼聘法道禅师参于军机大事,筹募军粮,对于日后南宋江 山的保安稳定,有举足轻重的贡献。唐安禄山之乱,经济凋弊,幸赖神会大师贩卖度牒来资助军需,才得以平定叛军,这是佛教在灾难乱世对国家的效忠事迹。

佛光山大智殿设有“宗仰上人纪念堂”,是为了纪念栖霞法脉的一代高僧宗仰上人。宗仰上人在民国缔造之前,曾经加入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同盟会,捐助资金,帮助孙中山先生完成革命,当初他与孙先生往来的书信,都被妥善的保存至今。

除了历代高僧大德对国家竭尽忠诚之外,已经成就佛道的释迦牟尼佛本身,曾经为了阻止琉璃王举兵侵略祖国,而于烈日当空静坐路中,致使琉璃王三次进兵,三次都被佛陀的慈悲所阻挡,可见佛陀和一般人一样的爱国。

佛陀不但尽忠,也非常重视孝道。佛陀的父亲净饭王去世,出殡时佛陀也参加了诸位王子抬棺的行列,亲自为父亲抬扶棺木(《佛说净饭王般涅槃经》)。佛陀为了报答母后摩耶夫人的生育之恩,特地以神通到忉利天宫为母亲说法三个月(《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佛陀为了感激姨母大爱道夫人的抚养恩惠,广开方便慈悲法门,允许五百位释迦种族的女众出家,佛教终于有了比丘尼的教团 。佛陀为了成就目犍连尊者救母于倒悬的孝心,宣说《盂兰盆经》,为后世弟子闢出一条孝亲的法门捷径。乃至中国历代高僧也有不少感人的孝亲事迹(见伦理观),在在说明佛教的孝亲思想浓厚。

此外,佛教的经典,如有名的《地藏经》、《盂兰盆经》、《父母恩重难报经》等,都是阐扬孝亲之道的经典,其它的三藏十二部之中,也经常可看到佛教的孝亲思想。譬如《梵网经》上说:“孝名为戒,亦名制止。”孝顺生身父母固然是孝,持戒不犯他人,以法制止身心行为,更是对有情众生的孝顺。

从上述佛陀对忠孝的诸多懿行及教诲中,不难看出佛门的忠孝观不同于古代儒家所谓“君要臣亡,臣不亡不忠;父要子死,子不死不孝”,那种陷君亲于不义不仁的愚忠愚孝之忠孝观念。

佛教认为,所谓“忠”,有诚实不二、锲而不舍,有一心一德、贯彻始终的意思。过去一谈到忠,一般人大都只想到承侍君王、对国家尽忠;实际上,应该扩大尽忠的层面,例如夫妻之间要忠诚、朋友之间要互信,乃至对工作要尽责,对自己的承诺要信守,对心中的信仰要坚定,甚至对自己豢养的小猫、小狈,既然养它,就要全始全终的照顾它等等,都可称之为忠。

所谓忠者,不能见利忘义,不能见异思迁。忠,就是要把本份的事如实做好,例如小学生要把小学的课业照顾好,中学、大学要把中学、大学的学业完成,如果胡 混日子,就是不忠于自己的本份。

忠,是一种信仰,是一种坚持,也是一种善的执著,所以尽忠的对象也要有所选择,要看值不值得。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忠臣择主而侍”;尽忠的对象必须是好的、善的、正的,要有仁义,不能尽忠邪恶,那是非法的,所以忠也要讲中心、讲正派、讲善美。

忠,是发扬仁义、慈悲、信仰。所谓“忠君爱国”,意思就是说,忠和爱是同等的。你对他效忠,就必须爱他;既然爱他,就必须对他尽忠。

过去蒋中正先生提倡要忠于领袖、国家、责任、荣誉,把领袖摆在第一位,这是以个人为尽忠的对象;但是佛教主张“依法不依人”,所以要为法尽忠,要忠于制度、忠于团 体,不能只为某个个人尽忠。

尤其,忠是双向的,不是只有臣对君,君对臣也要尽忠。忠里面有是非,有正邪,有好坏,这是应该加以分别的;但是忠里面没有得失,没有时间长短,没有利害关系,只要是应该尽忠的对象,尽避对我不利,我也要尽忠,这才叫做忠。

忠的含义,就是专注、不二、完成、圆满的意思:能够专注不贰,不计成败地竭尽自己的忠诚,完成自己的责任,当下即已圆满忠贞之行。所以所谓“尽忠”,并不是要我们捐弃生命,做无谓的牺牲,只要每个人都能站在个人的岗位上,把份内的工作做好,尽到本份应尽的责任,就是尽忠。譬如家庭主妇把家里整理得窗明几净,有条不紊,像乐园净土一般,就是对家庭尽忠;社会上每一个份子都能努力工作,不偷懒,不取巧,就是对社会国家尽忠。身为佛教徒,凡我佛子,都能奉行佛法,以佛法来净化人心,改善社会风气,使民风敦厚,就是对国家民族尽忠。

自古以来,佛教寺院的设立,使每一个民众在心灵上点燃一盏明亮的灯火,祛除黑暗的愚痴无明,重现智能光明,给予心理建设,给予精神武装,这就是佛教对社会大众尽忠;佛弟子实践佛陀的教示,以慈悲来化导暴戾,以忍辱来消除怨敌,以智能来教育顽强,这就是佛教对一切众生的尽忠。所以,忠的含义,不仅仅是狭义地尽忠某一个人,或对某种特定对象的恭敬崇拜,忠是更广义地对大众的服务奉献。在家庭里,要忠于妻子儿女,忠于为人夫、或者为人妇的一份职责;在社会上,要忠于团 体、忠于公司、忠于主管上司,克尽为人部属的一份责任。与人相处要忠于道义良心,追求理想要忠于自己的原则立场,在我们的生活里,忠的美德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内心忠诚的人,往往是世路的明灯,光照八方。忠的懿行,对我们人格的成长影响至深且钜。

忠和孝往往是相提并论的。忠是信仰,是追随,是学习 ;孝是恭敬,是爱护,是孝养。谈到孝顺,一般人以为只要对自己的父母克尽奉养,就是孝顺了。事实上,乌鸟禽畜尚且知道反哺,奉养父母只是孝顺最基本的一环,除了对父母尽孝之外,更要扩而充之,对宗族尽孝,甚至进一步扩大为对整个民族尽孝,对一切众生尽孝。

所以,现在的养老育幼,都是为了尽孝;现在的慈悲喜舍,就是要用孝敬的心来完成。我们不但要对父母尽孝,对民族、同胞、人类,都要尽孝;我们不但要对长辈尽孝,对残障、老弱也要孝养。

所谓“孝”,是爱心的表现,孝是对国家、亲人一种至真感情的流露,孝是人我之间应有的一份责任,孝是人伦之际的一种密切关系,孝维持了长幼有序,是父母子女世代相承的美德;孝是对生命的挚诚感谢,更是无悔无怨的回馈报恩。佛教认为,为自己所爱是小孝,为家族亲人为中孝,为国家民族是大孝。甚至《盂兰盆经》说:“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佛陀不仅教育弟子们要孝顺当世父母,更要孝顺七世父母,乃至一切众生父母。因此,孝的意义,并不限于对今生今世父母的孝思;孝顺应该从自己的亲人做起,进而“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扩充至社会大众,乃至一切无量无尽的众生。不仅要孝顺自己的父母,更要泽被广大的众生父母,全心全力解决一切有情的烦恼,这才是佛教理想中的至孝。正如《金刚经》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这才能说是为众生尽孝。

如果说忠是与国、与民、与己的关系,那么孝就是与亲、与人、与生的关系。中国文化主张三纲五常,但是一切人生的重心主要在孝道的阐明,以孝顺为中心,扩而充之,对国家的孝顺就是忠,对兄弟的孝顺就是悌,对朋友的孝顺就是义,乃至对众生的孝顺就是仁。尤其今日提倡孝道,就是要如何积极去孝养父母,解决老年的孤苦,甚至解决同胞民族之间的老人问题,这才是真正的大孝。

忠孝在人间,彼此是相互的。一条忠狗为主人尽忠,因为感念主人对他的爱护;大臣为领袖尽忠,也是感谢君王的知遇、赏赐。我们想要别人对我们以忠孝来往,就必须先为对方付出忠诚和孝养。

偈云:“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所谓忠孝,都是由吾人内心所激发出来的一种感情、良知,一种爱心和美德,忠孝是维系人类关系的伦理纲常,唯有把忠孝的精神发扬起来,让忠孝、慈悲、爱心遍于一切时、一切处,我们的社会才会更有秩序,我们的家庭才能更加美满。

七、财富观(理财之道)

人生在世,必须有正当的事业,透过勤奋经营,使得衣食丰足,生活安定,然后才能从事种种的善事,此即所谓“衣食足,然后礼乐兴”也。

然而过去原始佛教的行者大多不重视财富而重清修,他们追求朴素淡泊的生活,倡导清贫思想,认为简朴才是修行,淡泊才是有道。其实从大乘佛教的经典来看,例如《阿弥陀经》的极乐世界,黄金铺地,宫殿楼阁皆为七宝所成,极尽庄严堂皇;菩萨莫不宝冠顶戴,璎珞披身,富贵无比。因此,修学佛法不一定要以穷苦为清高。只要“平直正求”,佛教鼓励在家信众可以荣华富贵,可以营生聚财,如《大宝积经》说:“在家菩萨,如法集聚钱财封邑,非不如法。”而且有了财富以后要“给事父母妻子,给施亲友、眷属、知识,然后施法”。意思是说,在家营生,要积聚有道,要合乎八正道的正业与正命,如《杂阿含经》说:“营生之业者,田种行商贾,牧牛羊兴息,邸舍以求利。”只要能将本求利,勤劳赚取,无论是农牧收成,或是经商贸易、企业经营、投资生息所得等等,都是佛教所认可的经济营生。

反之,非法所得的财富,例如:窃取他物、违法贪污、抵赖债物、吞没寄存、欺罔共财、因便侵占、藉势苟得、经营非法、诈骗投机、放高利贷等,则为佛教所不许。

此外,举凡违背国法,譬如贩卖毒品 、转卖人口的职业,或者违反佛法的不当工作,例如屠宰、酒家、赌场等,都在禁止之列,也就是和佛教不杀生、不偷盗、不邪婬、不妄语、不吸毒等根本大戒触逆的职业,都是佛教所不允许。

在《中阿含经》里也有提到取财有六种非道,不可为之,即:(一)种种戏求财物者为非道,如赌博 、竞胜、比武等皆是。(二)非时行求财物者为非道,非时行是指昼夜颠倒,不顾家庭眷属,如玩弄娼妓,不务正业,即世间的浪荡子。(三)饮酒放逸求财物者为非道,酒能乱性,饮酒的人必多放逸,不事生产。(四)亲近恶知识求财物者为非道,指亲近恶友不但不能得财,反而有倾家荡产,甚至丧命的灾祸。(五)常喜妓乐求财物者为非道,指性好歌舞娼妓,任意浪费。(六)懒惰求财物者为非道,指性好游荡,不喜作业,凡寒热饥饱都有借口,不肯作事。

以上六种皆是消耗财物不能生产,不但现世劳神丧财,身败名裂,而且来生堕苦趣,失人身,所以说是非道,亦即非人伦善道也。

有了金钱财富,还要懂得怎样处理自己的财富,这才是重要的课题。在《杂阿含经》里面有一首偈语说:“一分自食用,二分营生业,余一分藏密,以拟于贫乏。”意思是说:假如你每一个月有十万元的收入,你应该拿出四万元来经营事业;两万元做为家庭生活所需;两万元储蓄以应不时之需;剩余之两万元用以布施,回馈社会,救济贫乏。

此外,在《大宝积经》中,佛陀以波斯匿王为例,告诉我们财富处理的方法。因为波斯匿王已经不需要为生活计算,因此他处理的方法是分作三分,三分之一用来供养宗教,三分之一用来救济贫穷,三分之一用来奉献给国家作为资源。

在《般泥洹经》中,对财富的处理方法则说,除了生活所需之外,分为四分,一分供养父母妻子,一分补助仆佣属下,一分施给亲属朋友,一分奉事国家沙门。

说到财富,财富有狭义的财富,有广义的财富;有有形的财富,有无形的财富;有现世的财富,有来世的财富;有个人的财富,有大众的财富;有物质的财富,有精神的财富;有一时的财富,也有永久的财富。

佛教不但重视一时的财富,更重视永久的财富;不但重视现世的财富,更重视来生的财富。佛教不但重视狭义的金钱财富,尤其重视广义之财,例如:健康、智能、人缘、能力、信用、口才、声望、名誉、成就、历史、人格、道德等。这些无形的财富比之有形的财富更好。佛教不但重视私有的财富,尤重共有的财富,例如:道路、公园、河川等公共设施,以及花草树木、日月星辰、天地万物的生态维护等;并且主张以享有代替拥有、以智能代替金钱、以满足代替贪欲、以思想代替物质,发挥普世的观念,建设共有的胸怀。

也就是说,佛教认为真正的财富,不一定是银行里的存款,也不一定是指土地、房屋、黄金、白银,这些都是五家所共有,个人无法独得;人生唯有佛法、信仰、慈悲、发心、满足、欢喜、惭愧、人缘、平安、健康、智能等,才是真正的财富。

佛教对于现世的财富,认为要想广聚财富,必须平时养成储蓄的习惯,有了收入,能少分少分累积,犹如蜜蜂勤勉地在花丛中穿梭采集花蜜,点滴储藏,酝酿成蜜而富足。因此,《中阿含经》告诉我们:“积财从小起,如蜂集众花;财宝日滋息,至终无损耗。”

此外,佛教对于财富的看法,首先以“因缘果报”说明财富的获得,应从培福修德、广结善缘而来,并且“要能运用财富,而不为财富所用”;尤其本著六和僧团 的精神,重视“利和同均”,十分合乎现代人共有、共荣、共享的观念。

佛教对钱财的看法是“非善非恶”,佛教并不完全否定钱财,黄金是毒蛇,黄金也是弘法修道的资粮。根据经典记载,佛教的信众中不乏大富长者,如须达长者“布施精舍”(《分别功德论》)、毗舍佉“四事供养”(《四分律》)等,都受到佛陀的赞美。因此,佛教不能过分倡导贫苦思想,因为朴素淡泊用来自我要求是道德,用来要求别人则为苛刻。

金钱不但是学道的资粮,也是一切佛化事业的基矗佛学院、禅堂、念佛堂、学校、医院、电台、杂志社等,都需要金钱才能推动。所以,金钱并不完全是毒蛇,佛经所谓“净财”、“善财”、“圣财”,只要能善用金钱来弘法利生,其功德比装穷学道更大,更有意义,更有智能。

因此,学道并不一定要贫穷才是有道心;大乘佛教主张个人可以清茶淡饭,所谓“三衣一鉢”、“衣单二斤半”、“头陀十八物”,但是寺院团 体不能不要财富。自古寺院建筑,朱檐碧瓦,雕梁画栋,富丽庄严;亭台楼阁、廊院相接,重重迭叠,幽远深邃,因此有谓“佛门净土”,佛门其实就是一个清净庄严的世界,一个安乐富有的世界。

是以人间佛教应该重新估定财富的价值,只要是合于正业、正命的净财,应是多多益善;只要能对国家民生、对社会大众、对经济利益、对幸福快乐生活有所增益的事业,诸如农尝工厂、公司、银行等,佛教徒都应该去做。因为有钱并不可耻,贫穷才会招来罪恶。

八、福寿观(拥有之道)

多福多寿是人生在世普遍的希求,如何求得大富大贵、长命百岁,这是世人共同的愿望。但是福寿往往很难兼得,有人富可敌国,却英年早逝,无福享受,有人老耄长寿,却一生穷苦潦倒。欲得福寿绵延,必须福德因缘具足,才能增广福寿,绵延无量。

如何培植福寿的因缘呢?依佛教的看法,福寿不是上天所赐,不是他人给予,而是自己的业力感得,所谓自作自受,自己的净行善业能为自己带来无尽的福寿,自己的劣行恶业也会断绝福寿的因缘,糟蹋自己的幸福。佛教所讲的五戒,不偷盗就能拥有福报,不杀生就能永保长寿,因此遵守佛教的五戒,就能得到福寿。

《八关斋经》也说,受持八关斋戒,“福不可称计”。《法句经》则说:“能善行礼节,常敬长老者;四福自然增,色力寿而安。”《法苑珠林》也告诉我们,如果实践七种布施法门,可以获得无量的福寿:一设立佛像僧房。二种植树木果园。三常施医药救玻四打造船只渡人。五建设桥梁道路。六点灯凿井施茶。七建造浴厕便民。《大教王经》更说:“欲得福禄,欲得长寿,福庆增盛,果报圆满者,应当作善,莫损僧宝,不灭法宝,不除佛宝。所得王位亦不动摇,所作大臣亦不损坏,所得人身延年益寿。”三宝、父母、师长、弟子、病人、急难、根缺、百苦,都是我们生长福寿的福田。

此外,古德说:

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禄变祸兆。

心好命不好,转祸为福报;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贫夭。

心可挽乎命,最好存仁道;命实造于心,吉凶惟人召。

信命不修心,陰陽恐虚矫;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

一切的福寿果报都离开不了心地的修持,心地纯善,平时又能与人结缘,培植福寿的因缘,自然富贵随身,长命百岁。存心险恶,虽然能够左右逢源,享受一时的快乐,但是转瞬间就变成灾难祸殃。譬如抢劫偷窃别人的财富,虽然得到短暂的欲乐,但是却埋下日后服刑受苦的恶因,好比以舌头舐食剑上的蜂蜜,虽然尝到甜美的蜂蜜,却把舌头也割伤了。因此虽然眼前因缘不具足,只要宅心仁厚,心存慈悲,有一天灾祸也会转变成幸福。

求福添寿的因果之道固然经中多所明示,然而社会上一般人总认为要长寿多福,应该向神明、菩萨、佛祖祈求,把信仰建立在贪求、餍取的层次上。其实《法句经》说:“祭神以求福,从后观其报;四分未望一,不如礼贤者。”福寿并不是有求必得的,如果自己不去培植福寿的因缘,福寿是不会凭空降下的。所谓“生天自有生天福,未必求仙便成仙”,自己不努力去自求多福,而把一切的责任完全推诸于神明佛祖的身上,如此不合乎因果道理,正如把一块沈甸甸的石头放置在水中,却违反常理的希望石头不要沈入水底;相反的,《龙舒增广净土文》说:“现世多为吉善则增福寿,……现世多为罪恶则减福寿。”如果我们所作所行合乎因果法则,应该享有福寿的果报,龙天神明也无法一手遮蔽,抹杀我们所应享有的果报,正如浮荡在水面上的热油,纵然有人祈求说:“油呀!油呀!请你沈下去吧9油是不会和他相应沈淀水底的。因此福寿的获得,是别人无法操纵的,即使神明也不能掌握我们的生死祸福,一切都取决于我们自己是否努力去播种福寿的种子。

福寿具足虽是世人普遍的愿望,尤其“五福临门”--福禄寿财喜这五福齐降门庭,更是一般人心目中所企盼的幸福。然而果真拥有这五福,人生就美满无憾了吗?人生的幸福快乐就仅仅止于这五福的获得吗?其实世间一切都是有为法,福寿本身有时也有它们的缺陷,不是无漏究竟的。举例说,一般人常欣羡别人说:“你真有福气9有“福”就会有“气”!埃是伴随著气一齐而来的。譬如儿女成群,儿女所带来的闲气也不在少数,幼小时担心他身心的成长;长大了忧心他能否成龙成凤;即使成家立业了,还要挂心他家庭是否美满、事业是否顺利?如果遇到不肖子弟,操心的事就更多了!儿女多,福气多;钱财多,福和气也如影随形接踵而至。钱财多,有时固然可以享受声色之娱,但是钱财有时也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烦恼,何况周转不灵时,银行三点半那种焦虑的滋味,如同烈火焚身一样难忍。

福和气如身影一般关系非常密切,寿和老也焦不离孟、孟不离焦,无法分开。如平时我们也常听到有人说:“祝你长命百岁”,甚至说“愿你活到一百二十岁”。

活到一百二十岁的人瑞也许是人人羡慕的对象,但是一个人如果真的活到一百二十岁,也许他一百岁的儿子已经寿终了,八十岁的孙子也逝世了,甚至六十岁的曾孙也撒手尘寰,一个须发皤皤的老人活得这么长久就为了要为儿孙送葬?这样的一百二十岁,生命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所以,佛教认为世间上的福寿并不究竟,不是我们所要追寻的目标;不过佛教也并非排斥对福寿的追求。只是佛教主张“求福当求智能福,增寿当增慈悲寿”。只有福报,没有智能,就如独轮难行,单翅难飞,必须融合了智能的福报才能功行圆满,有了智能的福报,才能运用智能把自己的福报回馈傍一切众生。同样的,只有长寿而不知行善,这种长寿对众生而言,没有存在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追求的是智能福、慈悲寿。

说起寿命,人的生命,这一期过了,还有下一期,甚至有无限期的生命;正如花果萎谢了,只要留下种子,就会有第二期的生命、第三期的生命,乃至无量无限期的生命。也就是说,人的躯体是有为法,是有生有灭的;但是生命、心灵是无为法,可以无量寿。所以,求寿当求“无量寿”。

“无量寿”是阿弥陀佛的名号;阿弥陀佛不但“无量寿”,又称“无量光”。无量寿是超越了时间;无量光是超越了空间。如果我们能把自己的精神、智能、贡献,都流入到无限的时空中,我们不就是“无量寿”了吗?因此,人除了珍惜肉体上的寿命之外,更应该留下:

(一)事业的寿命开创事业,造福邦梓,泽被社会人群,譬如创建公司、工厂,一经营就是几十年,甚至百年老店,不但本身投注毕生的岁月,子子孙孙继承不辍,就是一种事业上的寿命。

(二)文化的寿命人类生命的可贵,就在于文化的传递,祖先的嘉言懿行、历史的经验轨迹,都是我们文化的宝贵财产,如中国文化史上的文物、典籍,乃至佛教三藏十二部的经典结集,都是后世佛弟子要珍惜的文化寿命。

(三)言教的寿命古人所谓立德、立功、立言,古今圣贤的珠玑教谕,让后代的人不断的沿用,他们的教言是人类智能的遗产、文化的宝库。透过古人的著书立说,传之其人,文化得以薪火相传的绵延下去,言教上的寿命是超越时空,是和心灵交 会的生命。

(四)信仰的寿命中国人非常注重传宗接代的观念,事实上,不仅肉体寿命要传递,事业的寿命要接棒,信仰的寿命更要代代相传,灯灯相续,世世代代皆为正信的佛弟子,续佛慧命,就是信仰的寿命。

(五)道德的寿命古人说“典范在宿昔”,中国历代的圣贤舍身成仁、杀身取义,道德的馨香遗留千古,后世缅怀,这就是“立德”的完成。

(六)智能的寿命智能的寿命是解脱的、清净的生命,它包含欢喜、无私、慈悲、智能的无量功德;无尽知识的宝藏,是佛弟子应该努力体证与完成的生命。

(七)功德的寿命信众在寺院中建殿堂、造宝桥、装佛像、印经书、植草木、供道粮等功德,留在道场中的是后人缅怀的事迹,子孙引以为傲的福德。僧众遗留在寺院中的功德是修持道行的潜移默化,除了升华一己的生命,更是长养后学修道者的信念,这种纯粹无所得,又无所不得的功德是永恒的寿命。

(八)共生的寿命佛教中根深蒂固的惜福、惜缘等观念,用之于今日,就是爱护地球、注重环保、珍惜资源。让共生的环境、因缘能够持续,使互存的时空、条件得以绵延,俾令子孙后代在地球上能获得安乐、幸福、自在的共生寿命。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9生命的意义,不在尸位素餐,而在于明理达道,于世有益。因此《法句经》说:“若人寿百岁,不知大道义;不如生一日,学推佛法要。”世间上的寿命纵然如彭祖活到八百那样长寿,最后仍然免不了生老病死的现象;世间上的福乐纵然贵如帝王一般希有,终究归于生灭幻空。因此,我们追求福报要追求生生世世的永久福报,而不要追求一世一时的短暂福报,如《金刚经》所言,一生一世的幸福是有限、有量、有劲有为、有漏;永久的幸福是无限、无量、无劲无为、无漏,是盗贼不能偷、水火不能侵,是永恒不缺失的幸福。

有人说:“人生七十古来瞎;张群说:“人生七十才开始”。人的一生当中,即使你活了一百二十岁,你拥有家财万贯,但你究竟真正“拥有”多少?又“享有”多少呢?在时间上,即使你“拥有”人生百岁,但是你可曾“享有”几时的清闲?在空间上,你“拥有”华屋美厦千万间,但是你可曾“享有”多少个清酣无梦的睡眠吗?在人间里,你“拥有”家人,家人是你的吗?你“拥有”许多事业,那些事业都能靠得住吗?所以,世间上你所“拥有”的,不一定都能为你所“享有”;不是你所“拥有”的,也并不代表你就不能“享有”它!

因此,人的生活,重要的是要过得自在、欢喜。日常生活要有规律秩序,早睡早起,有一定的作息;心情要保持安和愉快,不轻易闹情绪,不随便发脾气;要把自己忙碌起来,忙碌于学习 新的知识技能,忙碌于事业的创造,忙碌于服务社会人群,忙碌于自我生命的提升,把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让烦恼没有一丝空隙可乘,如此自可享受放旷逍遥的欢乐人生!

总之,人到世间上来,除了要把握时间、争取时间、利用时间多做有益社会人群的事,以延长时间上的寿命以外,更应该努力创造美好的语言寿命、芬芳的道德寿命、显赫的事业寿命、不朽的文化寿命、坚定的信仰寿命、清净的智能寿命、恒久的功德寿命、互存的共生寿命,如此才是真正拥有了福德与长寿。

九、保健臂(医疗之道)

世间上最宝贵的不是金钱、名利,也不是权势、地位,世间上最宝贵的是健康,有了健康,才能享受幸福的人生。因此一个人尽避事业有成,家财万贯,僮仆成群,大厦千间,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都不是我的,所以平时注重身心的保健,这是人生重要的课题。

然而“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在缘起缘灭的世间,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尤其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有生病的时候。《佛医经》中提到,人会生病的原因有:久坐不食、过度疲劳、饮食无节制、忧愁、纵欲、瞋恚、忍大小便、忍呼吸、忍放气等等。

《清净道论》指出引起疾病的原因有八,即:风、痰、饮食不调、业、外伤、非人、鬼、魔所致。

《摩诃止观》提到造成疾病的原因有六种,即:四大不调、饮食不节、坐禅不调、鬼神得便、魔神所扰、恶业所起。前三种因素引起的病,只要改善饮食,不受病菌感染,即可治癒;后三者则与患者自身的业力相关,必须藉由拜佛礼忏修福,才能减轻病苦。

总结说来,致病的原因不外乎下列二种:

(一)四大不调人身是由四大假合而成,《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云:“凡四大之身有病生者,咸从多食而起,或由劳力而发。”《小止观》说,人身四大各能生一百零一病,合生四百四种,即一切身病的总称。其中,地大病相为身体沉重,坚结疼痛;水大病相为饮食不消,腹痛下痢;火大则会全身发热,大小便不通;风大会引起肺闷,气急呕吐。

(二)贪瞋痴毒外在的四大不调固然是致病的因素,内在的贪、瞋、痴三毒更是引发各种疾病的主因。《维摩诘经》说:“今我此病,皆从前世妄想颠倒诸烦恼生。”众生因为执著了我相,所以才产生烦恼和疾玻《大智度论》卷十四云:“瞋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为最坚;诸心病中,第一难治。”

智者大师认为:沈迷色境的人多半会生肝病,贪享声音的人多半会生肾病,贪爱香气的人多半会生肺病,贪图口味的人多半会生心病,眷恋触觉的人多半会生脾玻可见凡事以中道为宜,否则贪图睡眠容易造成惛沉;贪求美味,吃过多的高脂、高醣的食物,容易引起诸多慢性病;缺乏运动、噪音过高等,容易造成现代人的文明玻

现代生理学也认为,忿怒、愉悦、忧愁、恐惧、悲伤、激动等心理反应,会影响体内的生理变化,久而久之,造成不易治癒的疾病,例如:消化性溃疡、精神疾病等。医学研究报告中提到:“当一个人不快乐、发怒或紧张受压力时,脑内会分泌『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这是具有毒性的。”

由于众生的病苦,除了来自身体器官的疾病之外,还包括心理的疾病,也就是贪瞋痴等无明。佛陀为了医治众生身心的病痛,以一生的时光演说三藏十二部经典,指出一帖帖疗治身心的药方。因此,经典里比喻“佛为医师,法为药方,僧为看护,众生如病人”。

佛陀不仅是善疗众生身体疾病的大医王,更是擅于对治众生各种心理病症的心理医师。例如佛陀敷设三学、六度、四无量心、五停心观等八万四千法门,无非是为了对治众生贪瞋痴等八万四千种烦恼疾玻佛陀对于贪欲心重的众生,教他用不净观来对治;对于瞋恨心重的人,便教他慈悲观;若愚痴太重,则以因缘观来对治,佛陀是世间第一良医。

在《增一阿含经》中,佛陀除了说明一个好的医生及好的看护应该具备的条件外,尤其指出病人应奉行五法:(1)选择适当饮食;(2)按时饮食;(3)亲近医师;(4)不怀愁忧;(5)当起慈心对待看护。

此外,综合诸经所说,佛教认为正确的保健之道,应该注意如下数点:

(一)正当的饮食《尼乾子经》说:“噉食太过人,身重生懈怠,现世未来世,于身失大利,睡眠自受苦,亦恼于他人,迷闷难觉寤,应时筹量食。”饮食譬如吃药,是吸取其中的养份,以养护身体。所以在饮食上要注意:多菜少肉、多淡少盐、多果少糖、多嚼少食,并且要定时定量,使内脏清爽,这是保健第一诀。

(二)正当的工作正当的工作,是积极性的,利益社会大众的。很多人觉得工作辛苦,有压力,那是因为把工作当成赚钱途径、沽名之道,自私自利,难免厌倦。《一切智德经》说:“惠施仁爱,利人等利,一切救济,合聚庶黎。”如果在工作里蕴含了慈悲喜舍,把工作当成法布施,工作就很快乐了。

(三)正当的行为《十诵律》说:“饥为第一病,行为第一苦;如是知法宝,涅槃第一乐。”行为端正,心中光明磊落,没有烦恼忧愁,这是养生的正途。

(四)正当的做人《摩诃僧只律》说:“利衰及毁誉,称讥若苦乐,斯皆非常法,何足致忧喜。”人身,不过是四大所造精血之体,终将坏灭,看得透,看得破,做人便能不贪五欲六尘,不慕虚荣名利,不著五蕴三界;能够建立正当的人生观,自然身心康泰。

身体方面的保健碧然要紧,精神方面的保健也不可缺少。佛教对于“精神保焦方面。主张:

(一)心宽自在如弥勒菩萨大肚能容的气量,凡事不斤斤计较,即能自在无碍。

(二)放下安然《诸经要集》说:“能具舍一切不善之法,譬如负债得脱,重病得差,如饥饿之人得至丰国。”凡事不比较、不计较,提得起、放得下,自然心中舒畅,百病全消。

(三)禅定修行禅定摄心,精进修行,心清气爽,则事事顺畅,百无牵挂。

(四)行香礼拜修持不懈,礼拜不断,则罪灭河沙,福增无量。

(五)数息止观精神集中,意念专注,则身心收摄,开发智能。

(六)喜悦进取发心发愿,身体力行,则能法喜充满,身心无恙。

明代憨山德清大师说:“老病死生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承担,一剂养神平胃散,两重和气泻肝肠。”一般疾病的产生,往往与人的心理、生理、行为,以及周遭社会的生活环境有关。尤其在这个新时代,许多人好吃美食,吃出病来;有的人游手好闲,闲出病来;有的人信息太多,多出病来;有的人工作压力太大,急出病来;有的人心性怯弱,意志消沉,闷出病来;有的人则因为是非太多,气出病来。总之,不外由于心不能静、气不能和、度不能宏、口不能守、瞋不能制、苦不能耐、贫不能安、死不能忘、恨不能释、矜不能持、惊恐不能免、争竞不不能遏、辩论不能息、忧思不能解、妄想不能除等,于是造成身心的病患。

世间的医学对于疾病的疗治,大多强调饮食、物理、化学、心理、环境、气候、医药等疗法,在有限的范围内,依病治疗。佛教的医学则不但含括世间的医理,更重视内心贪瞋痴三毒的根除。所谓“心病还须心药医”,唯有调和生理与心理的健康,例如上述所说,节制饮食、礼佛拜忏、持咒念佛、禅定修行、行香礼拜、数息止观、乐观进娶心宽自在、放下安然等,才能真正迈向健康之道。

十、慈悲观(结缘之道)

“佛教以慈悲为怀”,这是人人耳熟能详的口头禅。然而如果进一步去探讨慈悲的真义为何,则不一定人人都能了解。《法华义疏》说:“慈悲即拔苦与乐。”佛教的三藏十二部虽然有无量的法门、教义,但是皆以慈悲为根本;“慈悲”是菩萨“施化之本”(《妙法莲华经文句》),一切佛法如果离开慈悲,则为魔法。《宗镜录》说:“以菩提心而为其因,以大慈悲而为根本,方便修习 无上菩提。”菩萨因众生而生大悲心,因大悲心而长养菩提,因菩提而成就佛道。如果菩萨看到众生的忧苦,不激发慈悲心,进而上求下化、拔苦与乐,就无法成就菩提大道,因此慈悲心是菩萨成佛的必要条件。

慈悲不是佛教徒的专利,慈悲是一切众生共有的财富,人间因为有了慈悲,生命因此充满了无限的意义;颠沛的人生岁月里,因为有了慈悲,前途才有无限的憧憬。慈悲之心是万物所以生生不息的泉源,慈悲就是佛性,有了慈悲,众生因此皆得成佛。

慈悲不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当公理正义遭受无情的打压排挤、当正人君子受到无端的毁谤抨击时,能够挺身而出,这就是一种勇敢的、积极的慈悲。慈悲要有智能,慈悲不是一时的恻隐之心,《摩诃止观》说:“慈悲即智能,智能即慈悲。无缘无念,普覆一切;任运拔苦,自然与乐。”慈悲是透过公理的感动助人,慈悲不是热闹的随众起舞,而是心存正念的服务济人;慈悲也不是私心的利益亲友,更不是有所求的惠施于人,慈悲的最高境界是怨亲平等、无我无私的利益众生。

慈悲并不是一个定点,而是情感的不断升华,《华严经》的“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这种“以天下之忧为忧,以天下之乐为乐”的胸怀,就是慈悲。慈悲也是做人应该具备的条件,一个人宁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不能没有慈悲!有人说慈悲就是爱,但是世间上的爱有染污性,处理不当时,反而变成痛苦的渊薮、烦恼的来源。

《观音玄义记》说:“慈悲即是誓愿。”慈悲是净化的爱、升华的爱,是无私而充满智能的服务济助,是不求回报的布施奉献,是成就对方的一种愿心,集合了爱心、智能、愿力、布施,就是慈悲。

慈悲是自己身体力行的道德,不是用来衡量别人的尺度,真正的慈悲也不一定是和颜悦色的赞美鼓励,有的时候用金刚之力来降魔伏恶,更是难行能行的大慈大悲。

一般人都知道慈悲,人人都会说慈悲,甚至于自己也在奉行慈悲,但是对于慈悲的意义与层次却不一定能透彻了解。譬如某人做了破坏公益、伤害他人的事,必须接受惩罚时,有些人就会为此人求情说:“慈悲慈悲他嘛9慈悲由宽恕包容变成了姑息纵容的意思,是曲解了慈悲的涵意。

佛经里曾经引用许多的譬喻来说明慈悲的可贵:

(一)慈悲如良药身体有病痛了,适当必要的药物能医治沉疴痼疾;心理有伤痛了,慈悲的清凉法水能抚慰受创的心灵。

(二)慈悲如船筏在茫茫无际的生死大海,有了慈悲的舟船,能够冲破惊涛骇浪,到达安乐平稳的目的地,免除在爱河欲流中灭顶的危难。

(三)慈悲如光明有了慈悲的光明照耀,能够破除黑暗,如实地看清世间的真相。有了慈悲的光明,人间充满著希望,前途有无限的憧憬;颠沛困顿的逆境,有了慈悲的依怙,都能化险为夷、转逆为安。

(四)慈悲如伴侣朋友随时陪伴在我们的身边,能给我们鼓励劝勉,有了慈悲的善友,必能无事不办,所到亨通。

(五)慈悲如摩尼宝珠污浊的水中放入了明曜的摩尼宝珠,就可以杂质沉淀,清澄见底;在复杂混乱的人间,有了慈悲的摩尼宝珠,就能照破一切昏迷,化复杂为单纯,转混乱为宁静。

慈悲之心是万物所以生生不息的泉源,人间所以使我们恋栈,是因为人间有慈悲。一个家庭如果缺乏慈悲,纵然再豪华舒适也形同冰窖;一个服务机关如果没有慈悲,即使待遇再优厚,也难留住人心。亲人彼此没有慈悲的心,形同陌路,谁也不愿经常往来。观世音菩萨为什么能走进每一个人的家庭里,让每个人在家庭的正厅供奉著?就是因为观世音菩萨代表大慈大悲,我们供奉菩萨,就是希望把慈悲带入家庭。

慈悲虽然是如此的重要,但是社会上有不少人往往曲解慈悲的涵意,遂让慈悲由宽恕包容变成姑息纵容,导致社会失序;甚至运用不当,致使慈悲沦为罪恶的温 床 。例如滥行放生,反而伤生害命;滥施金钱,反而助长贪婪心态等。因此,慈悲的足如果没有智能的目来引导,悲智不能双运,有时不应该慈悲却滥行慈悲,有时应该慈悲却不知慈悲。其实有时看起来不是慈悲的行为却是大慈悲,有时候看似慈悲的举止反而不是慈悲。因此只有慈悲,没有智能,好比飞鸟片翼、车舆单轮,无法飞翔行走,圆满成功。

所谓不应该慈悲而滥行慈悲者,譬如父母给儿女金钱吃喝嫖赌,看似慈悲,其实却害了孩子。孩子做错事,不但不加处罚,反而欣喜鼓励,纵子行凶,也是不当的慈悲。或者不明事理布施他人金钱为非作歹,助纣为虐,都是不应该慈悲而慈悲。

所谓应该慈悲而不慈悲者,譬如看到有人破坏社会的正义公理,不能挺身而出仗义直言,反而临阵退缩不敢去做,这就是应该慈悲而不慈悲。有人热心兴学办教育,培养青年人才,不但不能参于赞助,随喜赞歎,反而加以破坏毁谤,也是应该慈悲而不慈悲。

有时看似不是慈悲的,而实际上却是大慈悲,譬如杀一个强盗而救了成千上万的百姓,杀生看起来是不慈悲的,可是为了要救更多的人,其实是在行大慈悲。道教的三茅道士中,小师弟为了帮助妇人一家,看起来好象是贪恋繁华,为五欲所动,实际上他是在五欲六尘之中修行。三师弟的作法乍看不是慈悲,其实是充满方便智能的慈悲之行。印度波斯匿王的王后末利夫人,她以慈悲智能挽救了御厨的生命,看起来好像破戒、不守法,但是这种不顾己身利益,只为他人安危着想的胸怀,正是看似不是慈悲而实际上是大慈悲的菩萨行。

不是慈悲的,有时候是慈悲;是慈悲的,有时候反而不是慈悲。譬如放生本来是慈悲,但是放生不当反而成为杀生的愚行。甚至放生食人鱼,乍看之下他好像在行慈悲,可是食人鱼放在水中不仅会吃掉小鱼小虾,更可能吃人害生,这能算是慈悲吗?

慈悲不仅是理念上的了解,慈悲更应该是身体上的付诸实践。有名的沩山灵佑禅师,临终时发愿来世出生为水牯牛,替大家服务,为众生代劳。灵佑禅师这种“欲为诸佛龙象,先做众生马牛”的心就是慈悲心。

唐朝的智舜禅师“割耳救雉”,为了救护生灵不惜割舍自己的身体,这种“但为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德行,正是慈悲的具体表现。

佛教里的修行人,为了草木的生长,不忍随便践踏脚下的草木;为了可怜飞蛾的扑火,宁可晚上不点灯火;为了过往的鸟雀,常在庭院留些稻谷;为了雨季中的虫蚁,宁可安居不作远行,这都是慈悲心的流露。

慈悲也有层次上的深浅,一般凡夫的慈悲爱行,以自己的父母、妻子、亲属等彼此具有因缘关系者为对象,施予对方财物关爱。这种慈悲对象不广大,并且含有私情私爱,所以顶多只能做到一时的慈悲、一念的慈悲、有缘的慈悲、有情的慈悲、有求的慈悲、有相的慈悲、热闹的慈悲、直接的慈悲、消极的慈悲。

但是到了二乘菩萨,他们认为一切诸法皆是虚幻,由缘所生,所以能随缘度化众生,给予所需。尤其诸佛如来的慈悲,他们视一切众生与自己平等一如,一切有缘无缘众生都要度化摄受。所以佛菩萨能够做到永恒的慈悲、无限的慈悲、无情的慈悲、无缘的慈悲、无求的慈悲、无相的慈悲、寂寞的慈悲、间接的慈悲、积极的慈悲。这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其实才是真正的慈悲。

慈悲是苦难人生的依止,有了慈悲,人间就有了光明希望。今日的社会充满暴戾、脱序的现象,更需要人人建立自他互易的观念、建立怨亲平等的观念,也就是凡事换个立场为别人着想,甚至把众生看成和我一体,如此就能兴起慈悲的念头了。

中国有一句话说“仁者无敌”,用佛教的话来说,就是慈悲没有对手,慈悲可以克服一切的魔难。一念的慈悲可以化除贪欲,一念的慈悲可以化除瞋恨,一念的慈悲可以化除骄慢,一念的慈悲可以化除怖畏。在廿一世纪科技文明发达的现代化时代,现代化的最大成就是发明了比科技文明更为重要的人际沟通。如何才能做到人际之间的完美沟通交 流?只有时时以布施、爱语、同事、利行的四摄法来行慈悲、实践慈悲;唯有人人用慈悲的眼睛等视一切众生,用慈悲的语言、慈悲的面容、慈悲的音声、慈悲的心意来跟大众结缘,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和谐、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