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如何修证佛法 > 第十九讲 >

第十九讲

第一障碍——身见

色身转变

不是绝对的时间

三灾与修持

四大种与色法

相续心

四禅八定和精气神

善人的凡夫禅

轻定、定、非定

我们的课程现在已进行到第二个纲目:修证的法门,现在还在继续。

看了大家笔记后,发觉大家仍没有把握到重点。要想以心地法门修证,进而就是菩提正觉的话,最大的障碍是身见。

佛 教尽管讲四大皆空,那是对于小乘不了义教而言;在了义教来讲,是心物一元的。我们整个的色身四大,是由一念的业力所构成。首先,修证之所达不到功效,是因 为转不了业力所构成的色身,因此做不到无妄念。纵然有一点点清净,不过是第六意识偶然的,暂时的一种固执所造成的现象,不是究竟。大概到目前为止,重点还 在这里转。

圆觉经的几句话,对于修持非常重要,是走大乘最好的路线,也是最难的: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

在 任何时间常不起妄念,如果你能狂性顿歇,歇即菩提就成功了。但是怎么叫作不起妄念?如果一个人没有妄念,什么念都不起,完全象木头一样,也并不是佛道。于 诸妄心,亦不息灭,对于自然来的妄想,并不勉强用个方法加以息灭,如果对于自然来的思想,想个方法加以灭除,这个加以灭除的方法,也是妄念;如果不加息灭 的话,自然就清净了。

所以再进一步告诉你,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我们做功夫最易犯的错误,就是对妄想境加以了知,尤其是学佛有一点基础的 人,妄念一起就怕,然后拼命想办法除妄念,统统在了知的阶段。其实那个明明了了知道的,也是个大妄念,所以佛告诉我们:住妄想境不加了知,自然而来的,会 自然而去。

最后一句话,佛告诉我们: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假定我们到了无了知,明明了了都没有了,寂灭了,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到了这样境界,就不必要自寻烦恼,不要再自问这个对不对?或怕大概是顽空吧!最好不要再起分别。

还 有一个重点:知幻即离,不作方便,一切妄念都是幻想,当你知道是幻想,那个幻想已走了,不要另外用个方法,如观想啦、炼气啦等等,去除那个幻想,那些方法 也是幻。为什么?因为做功夫才有,不做就没有,所以是靠不住的。离幻即觉,亦无渐次,知道是妄念,妄念早跑了,这中间再不必加一点,不增不减,那个寂灭清 净同觉性。这里头没有初地、二地、初禅、二禅之分,把这个认识清楚就好办了。

真的认识清楚了这个,或者稍稍有点见地的人,悟后正好起修,才算是真正在修行。所以五祖对六祖说:不见本性,修法无益。

大家做功夫修持不能得定,第一个障碍就是身见;第二个障碍是见地不清楚。四大色身也就是一念,色身不能转化,自然不能成就,这就是讨论的问题。

现在来看瑜伽师地论卷二,本地分中意地二之二:

又羯罗蓝渐增长时,名之与色,平等增长,俱渐广大。如是增长乃至依止圆满。应知此中,由地界故,依止造色,渐渐增广。由水界故,摄持不散。由火界故,成熟坚鞭。由无润故,由风界故,分别肢节各安其所。

羯罗蓝就是胎儿入胎,在十二因缘就是“名”——胎儿,“色”呢?指地水火风所构成。平等增长,俱渐广大,胎儿由地水火风的成分,平衡成长。

如是增长,乃至依止圆满,依靠母体的胎儿,九个多月后,圆满了,生下来。

应知此中,由地界故,依止造色,渐渐增广。由水界故,摄持不散,由火界故,成熟坚鞭。由无润故,由风界故,分别肢节,各安其所。这是讲四大的构成。

楞严经最后有一句话: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生命是初的来源,是一念无明,一有生命以后,就分陰陽,就是心与身。现在要“灭”,要回转来成道,要得寂灭之果,先要除掉四大色身的障碍,才能谈得上。

要 如何除色呢?先认识色的成长,从婴儿在胎中的成长说起。物理世界整个都是地大,人的细胞、筋骨等是地大的作用;津液、口水、荷尔蒙等是水大。比如我们靠血 液的循环而维持生命,这就是水大。平衡就没病,不平衡就有病,由火界故,由于火力、热力维系着、长养着我们的生命功能,成熟坚鞭,讲胎儿坚固起来,构成了 形体。

生命中最重要的是风大,我们能否得定,第一要件是先得轻安,轻安的相反就是粗重。我们做功夫感觉气脉在流动,就是在粗重中,真正气脉通了,就达到全体轻安,也自然忘身了。虽然有四大身体存在,却一点障碍感都没有。关键就在风大,风大最重要。

若 有情数,时无决定,时间没有绝对的,比如显教说凡夫要想成佛,须经三大阿僧祗劫的修行,决不承认有即身成佛之说。而密宗和禅宗,并不管劫数的问题。楞伽经 说:劫数无定,十地的程序也无定;瑜伽师地论则说:时无决定。劫数不是固定的,比如我们在受苦受难时,一秒钟觉得像一百年一样;在快乐安详中,一天像一秒 般过去了。所以者何?由彼造作种种业故,时间是唯心的,三千大千世界,每一个地区,每一个星球,每一类众生,根据业力,对时间长短的感受,都是不相同的。

我们学佛修道,都是以世法的心态来处理出世法。首先,打坐离不开时间观念,规定时间打坐,被时间限制得死死的。如果功夫做得好一点,晚上却睡不着,就想:唉!失眠了。脱离不了世间的时间、空间、生活观念,这怎么能修道呢?这些都是业力,业力把我们困死了。

或过一劫,或复减少,乃至一岁,这是讲时间的相对性。

又彼坏劫,由三种灭,一者火灾,能坏世间,从无间狱,乃止梵世。火灾来时,从无间地狱起,一直烧到二禅天的边缘。所以,佛为什么要我们断欲念去婬心?就是因为这个没有转化,火劫一来,就都毁了。

至于第二个水灾,威力就更强了,直到第二个禅天。我们人在有形的精满了以后,欲火发动,随后水灾的障碍来了,乃至得糖尿病,这些都属于人体 的水灾。

第三个风灾,能毁到二禅天顶,至四禅天边缘。

佛所讲的三灾,同我们现在地水火风的修持,有密切的关系。这一节因时间关系,只能简单讲述。

自 此以后,有大风轮,量等三千大千世界,从下而起,这是讲世界的形成,这一段可以同现在的地质学配合研究,非常有趣。佛说由空劫(没有这个世界以前)以来, 有二十个空劫。空并不是没有,空也是个东西,尤其讲器世界的空。比如太空也是物理世界的一部分,所以佛说物理世界有七大:地、水、火、风、空、觉、识。空 劫时,地水火风四大形相还没有构成,那时四大的功能蕴涵在空大里。实际上,空大本身也是在动,但因动得太大,我们反觉得是静态。易经讲“天行健”,宇宙永 远在动,若有一刹那时间不动,乾坤息矣!整个宇宙就毀掉了。

空大经二十劫之久,然后转成气流动起来,这是风大的形成——风轮。大风轮转若干 亿年以后,慢慢自然发生液体了,像浓浆一样,风轮与液体慢慢磨荡,就产生了热能。泥浆再聚拢来,突起来的就是高山,陷下去的就是溪谷、江 河、海洋等,产生 了第三层的地水火风,就是这个世界。修密宗法门的,有些上座后,观想空大,再观想风轮,就是大气层,大气层上观想火轮,火轮上观想水轮,水轮上观想地轮, 然后再由地轮涌出一朵大莲花,莲花上坐一个菩萨,这个菩萨就是我,要一刹那间观想成功,这就是密法,观想成功后,可修止观了。

又彼有色, 从意所生,一切有色,地水火风是如何造成的?是意识所生。当然,物理世界为什么是唯心所造的,自己要去研究、去发挥。四大是唯心所造的,第六意识的功能最 大。玄奘法师八识规矩颂云: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第六意识贯通了三界:欲、色、无色界。三界的轮转,其中心柱子就是第六意识,妄想的力量有这 样大,三界轮回整个包括在第六意识的范围。瑜伽师地论把三界、九地、二十五有,都包括进去,都属于第六意识地。我们修持,如果这个理见不透,随时想把意识 空了,是很不容易的。它的功能大得很,三界都为它所造,所以说:又彼有色,从意所生。

懂了这个道理,配合修持见到了空性,转过来修意生身,就成功了,原理就在这里。所以那位在美国的老太太,自己摸到了身内身与身外身,证明了佛所说的,没有明师在时,正法一样的存在。

就 佛学的分类,众生吃饭分四种:段食、触食、意思食、识食。段食是分段吃饭,像人间分早餐、中餐、晚餐。有些经典翻译为抟食,如外国人用刀叉,印度人用手 抓,动物用爪,就是抟食。天人看我们吃饭,就像我们看动物吃东西一样的脏。触食,比如我们除了吃东西以外,还吸收空气与光能,这也是维持生命的重点,很重 要。思食是精神的,识食是色界、无色界天人的境界。真得定时并不需要吃东西,但功夫没到达不能乱搞,否则会出毛病

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三:

云何说诸大种能生所造色耶?四大各有各的种性,风大有风大的种性,地大有地大的种性。四大种性如何造成了色法?这里的色法就是我们的生理。

云何造色依彼,彼所建立,彼所任持,彼所长养耶?玄奘法师的文章翻译得很好,达到信与达的标准,很合逻辑。四大种是造色,为什么我们这个生命,乃至物理世界,生成了以后,还是靠物理的功能使它永远存在,不但存在,又使它发挥,这个道理在哪里呢?

答:由一切内外大种,及所造色种子,皆悉依附内相续心。心物一元的重点在这里,理论的原则也在这里。是由于一切内外大种。

什么是内的四大种?我们身体内部,不断新陈代谢的地水火风,为内四大。打坐修道是发挥内四大种的功能,再把它转换。还有外四大种的地水火风,譬如陽光、空气等,这两个是一体,可是当它形成现象时,界限分开,功能一样,现象却不同。

内 外四大种的元素,以及他们所蕴涵的造色种子,都必须依附着内相续心,才能发挥一切的功能。心理学家做过试验,假使一个普通人,不管年纪多大,如果绝对灰心 了,灰心到了极点,硬想死,大概半个钟头左右,人就虚脱了。因为内相续心没有了,接不上了。换句话说,生命力强的人,生命力绝对坚固,信得过,心力坚强的 人,即使断气以后,还是可以回转,一切要看内在这个相续心坚不坚固。

乃至诸大种子未生诸大以来,造色种子终不能生造色。要由彼生,造色 方从自种子生,是故说彼能生造色。这个地方很严重,不要看金刚经里头空呀空的,无人相,无我相,那容易懂,这里也是无人相、无我相,不过是分析给我们听, 乃至扩而充之,甚至到达诸大种子,也就是物理的元素,当它没有构成四大的形态时,造色种子终不能造色。比方面粉、水,掺合起来,才变成馒头,只摆在那里, 不加水掺合,就造不出来。

玄奘法师翻译这些时,一定头痛极了,科学的东西没有办法文学化,可是不文学化实在看不下去。很多人一看唯识就头 痛,对不住,是你们的心不够细,也就是你没有得定,所以种子始终不能造色,要由彼生。什么是彼?好比临济祖师的宾主句一样。彼就是靠心力,内、外各种物理 因素,再配合精神作用,才造出这个生命。

我们懂了这个原理,现在回转来,把我们这个业力,现有这个生命打破了,回到那个原来的地方去,就成佛了。生因识有,灭从色除就是这样,所以修持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我们的身体像一个小宇宙,这是唐宋以后道家的说法,有其道理。我们前面说过,身体可分成三部分,由心窝以下为欲界,心窝至眼为色界,由眉以上为无色界。与此配合。就是所谓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

有人问:精与气已讲过,至于神的炼法及其情形如何?与四禅八定如何配合?

精 气神三样是中国道家的分类,这三位是一体的。有一点要注意,唐宋以后的道家,偏重于修证经验,同密宗一样,所以气脉、明点确有其事。但后世道学密犯一个毛 病,就是倒因为果。为什么呢?因为奇经八脉、三脉七轮是禅定到了以后,自然的转化,他们把转化的经过记录下来,才变成丹经、道书,变成密法。可是后世人拿 着这个当令箭,拼命在那里制造精气神,搞奇经八脉,那就完了。所以祖师爷们没有错,错在我们。如同禅宗讲明心见性,大家就在那里找心找性,都搞错了,也都 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炼精气神是经验谈,人的生命究竟怎么来的?精气神是什么东西?拿现在名称来比方,就是光、热、力。精就是热,神就是 光,气就是力,缺一不可。假如宇宙没有太陽能就完了,神等于太陽光,神能生“气”,太陽光照射到地球,地球有吸力,自然吸到地心,重新冲上来,化成云气, 这些同炼神化气是一样的道理,气再化精。

普通人是神化气,气化精,精就漏。漏也没有错。是顺其自然,不过却永陷轮回了。

反其道而行之,就是使精不漏,回转来,再配合气,再配合神,就成功了,原理如此。

说 到“拈花微笑”,可以公开一点奥秘。我们看看花,看看植物,花是怎么开的?花开了又会结果,怎么成长的?几乎同人体 一样,植物吸收养分,也有它精气神的层 面。然后慢慢生长,生长以后开花,花一开,到了一个生命的巅峰状态,另一个生命来了——结果。另一个生命又蕴涵了它的诸大种,这些种性又要配合其他的因 缘,然后又开花、结果,永远生生不已。

我们的生命,道家张三丰比喻为“无根树”。可是事实上,我们的生命是有根的,虚空就是我们的土,头部是我们的根。凡夫脑部荷尔蒙分泌,下来影响性腺,性腺荷尔蒙分泌了,精力就旺得很,就要放射,一放射就完了。

所 以不但道家,一般走修行路子的人,也都知道还精补脑,长生不老。密宗称头脑这一部脉轮为大乐轮,丹田部分叫变化轮,心窝部分叫法轮 ,喉咙部分叫受用轮。脑 部的脉轮不打开,得不到轻安,不会发乐,打坐永远在愁眉苦脸中,根本空不了。当脉轮要打开时,会无比的痛苦。我曾亲自经历过,到了眼睛,眼睛开刀;到了牙 齿,牙齿也拔了;到了耳朵,耳朵也出毛病二祖当年见达摩祖师以前,头痛欲裂,受不了,也想死,空中有个声音告诉他:“你忍一下,正在换骨头。”过后,头不 痛了,却长出五个包包,像五岳一样。

头部脉轮要打开时痛苦极了,走火入磨(魔)还是有的。到眼睛,眼睛瞎了;到耳朵,耳朵聋了;到哪里,哪里出毛病如果再加上一点点妄念做功夫,非完蛋不可。只要心理不受影响,任运自然的用功下去,气脉通过,一切都好了。

当 一个人真打开了头脑脉轮以后,才晓得何谓大乐轮,才可以谈炼气化神。这时意生身也出来了,身外有身,身内有身都做到了,一念动就出去,神通妙用也自然有 了。但是与圆满菩提有关吗?没有,这只是业报身的一种,但也有关系。这是业报身的一部分,这里头确有陰神、陽神之分。陰神是自己的境界里头有,外人看不 见。陽神修成了,要变两三个我给别人看,别人就看见了,也可以谈话,也可以接触,这就是化身成就。

达到这种成就时,是不是证得了菩提呢?还是没有。不过,随念一动,有百千万亿化身;不动时,清净圆明,了无一物。当然,见地方面,很可能也大彻大悟了。但是炼精化气这些讲的是功夫,和见地是两回事。

学佛修持,要修就要修成三身圆满,讲课的目的也是为了这个,并不是一般人口中的禅,学佛学道要讲实证、证据,理论讲得好是没有用的。

炼气化神这个气,不是呼吸的气,密宗的分类很对,先修气,再修脉。开始时叫息,十念中念出入息的息,是后天呼吸之气停止后,可是血液还在循环,脉还没停止。到脉都止了,才是“精化气”的阶段,这个时候才可以修身外有身。

至 于怎么配合四禅八定这个问题,四禅是四个禅定程序,八定则并不一定是四禅以后的次序,初禅也可以到达“空无边处定”。比如,灵云禅师突然看到一朵桃花,以 及洞山的“迢迢与我疏”,忘掉我了。都是空无边处境界。大家都有这个经验,有时瞎猫撞到死耗子,碰到过。这时想把这个境界定住,还是定不住,空的境界有, 可是初禅的定力没有,所以定不祝

“空无边处定”是空的境界,可以达到无量无边,如果没有初禅的基础,还是定不祝八定与四禅没有程序关系,如 八卦一样,互相穿梭,说不定一个得了初禅的人,一下证到“非想非非想定”。所以云门禅师说:“你想非非想天有几个人退位?”这是真话。悟了的人,有时上坐 后是在凡夫定的境界,有时是在“非想非非想定”的境界,有时也可能在“空无边处定”,反正是到处穿梭,是不一定的。

关于四禅同炼精化气、炼 气化神、炼神还虚如何配合?重点是:初禅一定要做到不漏丹,才能炼精化气,二禅一定要做到炼气化神,三禅要做到炼神还虚,四禅舍念清净,一切皆空。原则大 概如此,中间的修持细节和过程,不知道要经过多少苦头。比如气到眼睛,眼睛看不见了,要能做到不理它,充其量让它瞎,一念空,气脉自然通过了。如果一害 怕,哎呀!不得了,眼睛看不见了,配合了这个妄念,那就麻烦了。所以修行不是那么简单的。总之,搞这件事非专修不可,要把修道变成生活的全部。而大家学 佛,是把它当成生活的花边,点缀点缀而已,那还能成功吗?世上没有这么便宜的事。

凡夫与外道,除了真正禅天的中心无法进去以外,严格讲起 来,三界之中凡夫都能去得,都能往生。升天不一定靠禅定,升到天界的外围边区,是靠善心与德行。所以善人必定升天,不过很可能升在天的外围,外道也一样。 因为一切外道与正道,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劝人向善,如果劝人为恶,那叫魔道,就不谈了。

这里讲四禅,为何只拿禅定来标榜,不拿善事作标榜呢?因为凡是人真心为善的,多半就是凡夫禅,心境上一定比较清净。照中国文化来讲,善心生陽;邪念是陰的,所以烦恼就来了。天人境界只拿禅定来比方,包括了善,而有些经典讲善道升天时,就不提禅定。

这 里头附带有一个问题要注意,修到四禅八定境界,拿大乘佛法来讲,还是一个“大凡夫”,不过很伟大而已。同样的道理,有些阿罗汉,虽修到四禅八定,但是并没 有证得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在修法上,关于这方面,密法讲得很好:精不降,乐不生,气脉不通,妄念也不会断,身体也不会好;如果精一降,凡夫非漏不可。精 降不漏而生乐,那真是舒服无比。但如贪图乐的境界,就堕落在欲界。如果贪图身上陰陽交 合之乐,久了以后,堕落在鸳鸯、猴子、鹿等这一类欲念特别重的畜生道 中去了,修了半天,还向畜生道那边跑。

气不转,光明不起;气定了以后,光明才生起,就是内在四大的自性光。神由无念而清明,但是偏重于无 念,空的境界,落在无色界,等到无色界天的福报受完了,依旧再重入转回。当然,无色界天的时间很长,世上一百多万年,在那里不过是几天而已。不过这也是比 较的,在他们自身感受来说,也不觉得长。

偏在乐的境界上,就堕欲界;偏在光明境上,就堕色界;偏于空境,则堕无色界。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 行中,三界都不能偏,非证得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不可,否则跳不出来。四禅八定九次第定是佛法及一切内道、外道的修持基本,不走这条路不能证果。但是达到四 禅八定而不得菩提,且般若不通透,不彻底,则依然是一个“大凡夫”。阿罗汉也不过是一个伟大的凡夫而已。大罗汉就不同了,可以跳出三界外。

欲 界中的男女,广义的欲是色、声、香、味、触;狭义的欲是笑 、视、交 、抱、触。这五欲在四大中偏重于水火。拿中国文化配合来说,水、火就是心、肾两经,心是火,肾是水。五行这一套都要懂,因此道家教人坎离交 ,是有 道理的。研究人的生理就会知道,当欲念一来时,四大都在动,四大都受损害,佛经上以灾难称之,是指那个作用而言。实际上任何一念一动,四大都会动,都不归 位。人的身体为什么不能得定?因为都不归位,都不均衡的原故。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三:

复次,于诸色聚中,略有十四种事,谓地水火风色声香味触及眼等五根,除唯意所行色。

色 法就是地水火风,包括了生理。弥勒菩萨说,简单地讲,有十四种现象,换句话说,就是有十四种功用。像地水火风、色声香味触及眼等五根,都属于色法的聚,凝 结起来构成物质的形状叫色聚。(大种、四大、色聚,每个名词都有它的范围,研究唯识是非常逻辑的,一点都不能错。)但是意所行色除外。譬如法处所摄色,也 就是意所行色。我们梦中的身体,梦到自己被火烫了,也会觉得烫;吃了冰淇淋,也觉得很冰。地水火风、色声香味触照样有,那个是法触意境上所呈现的色。懂了 这个,才晓得人死了以后,灵魂一样有世界,下地狱一样也觉得痛苦,地狱是假的,可是照样会痛苦。还有一个试验,把你的眼睛蒙起来,拿个假火假装烫你,你一 定会叫:烫呀!皮肤都红了,这就是意所行色,是属于心所的一种。

卷第十三本地分中,非三摩呬多地第七:

禅宗常说的一句话,本 地风光。真如自性就是本地。这些都是从本性起用方面来讲,懂了用,就晓得体。“第七”就是瑜伽师地论的第七部分,“三摩呬多”就是等引的意思。过去古老的 翻译称三昧,也就是正受。但玄奘法师觉得不可翻译,因此用译音。就是到达我们所要达到的那个境界,简单地讲,就是得定。这里告诉我们。什么叫作不是定,这 个很重要。

弥勒菩萨把不是定的境界归纳出来,有十二种:或有自性不定故,名非定地,谓五识身。这里讲自性不定,不是指明心见性的自性,是说 它的性质不定,是在变动,所以不叫作得定。五识身,眼耳鼻舌身五根后面的功能,就是五识。五识所呈现的状态,我们错认为是得定,那个状态不是定,不要搞错 了。比如有人念咒子,以为得定了,事实上,一句接一句地念,一直在变动不定中,并不是定,这是其一。

再有就是我们听声音,觉得得定了,那是耳识身不定性,那是偶然的清净,不是定。如果认为自己得定了,“非魔即狂”。为什么?因为五识和自性不定故。

又比如眼睛看光,有一种觉受境界,好象得定了,不是真的,因为它本身是生灭法,当然不得定,以生灭法来修它,这是一种非定。要认清楚。

或有阙轻安故,名非定地,谓欲界系诸心心法。彼心心法,虽复亦有心一境性,然无轻安含润转故,不名为定。

定 有一个条件:就是轻安。如果还觉得有腿在,有脑袋,还觉肩膀发酸,就是不轻安、不安乐,整个身体粗重,就不是得定。真得定了,坐着觉似腾空,就是那么轻 安,这只是比方。三脉七轮都通透了,身体才会发生轻安。我们搞了半天,还跟着感受在那边开运动会,哦!气到了这里,想把气弄过来,越弄越闭住了。若能真的 放空,把感觉一忘,它就过去,就通了。拼命在那里管它,就是一万年也通不了。弥勒菩萨说,这是被欲界的习惯困住了。欲界的习惯很多:色声香味触法,贪瞋痴 慢疑,财色名食睡都是。

诸心心法是整体的,八个识都在这里头。下面的心法是讲心所,意识的部分。什么是欲界的心法?你觉得气脉通了,就可以 成道,这就是利害观念,这些也把我们困死了。“心”所有的心理状态,包括第八识,都是“心法”的范围,乃至于第六意识中,心所起的状态。有时我们虽然可以 达到很定的样子,但却不是真的定。

“心一境性”是基本的定境界,但是不一定达到轻安。比如喜欢听音乐的人,一曲好的音乐都听醉了就是定;又 喜欢掏耳朵的人,掏的那个时候也是定;甚至喜欢捻脚的,搔到痒处时,也绝没有妄念,那也是一种定,就是心一境性。假如你造五百罗汉塑像,有一个就是脱了鞋 子,歪着嘴在捏香港脚,表示在那个境界入定了。

所以,欲界中,心一境性可以做得到,可是没有轻安来滋润它的话,身体僵硬在那里。弥勒菩萨说,这不是真正的定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