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无量寿经 > 第1节 >

第1节

译文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

那时,释迦牟尼佛住在王舍城附近的耆阁崛山中,与诸多的大比丘僧共一千二百五十人在一起。这些大比丘僧都是众所周知的佛的声闻大弟子,他们中间,憍陈如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舍利弗尊者、迦叶尊者、阿难尊者等人都是上首弟子。另外,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以及现在贤劫中的一切菩萨,也来汇聚一堂。

这些菩萨,誓愿宏大,广种善根,具足无量功德,善巧示化,渡济众生。他们游化於引佛国土,普遍示现一切色身,供养十方诸佛,化导一切有情众生。并能了达众生之相,融通诸法之真实体性,就像好坏善变的幻士,变化为同世间男女一样的身相。这些菩萨,虽身化世相,欲却于无所热着、无所分别的菩萨乘境界,住于空寂、无愿、无相的三昧中,并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入于千百种体悟妙境,住于深妙正定的法门,皆能看到现在世的无量诸佛,能在一念之间,游遍十方佛国,区分辨别众生的言语,像对待自己的眷属一般体恤、怜愍他们,以慈悲的心怀立誓成就诸佛的不可计量功德,超越於声闻乘、缘觉乘,而达菩萨乘的境界。此外,聚会的众人当中,还有比丘、比丘尼五百人,清净优婆塞七千人,清净优婆夷五百人,欲界天子八十万人,色界天子七十万人,遍净天子六十万人,梵天一亿人,一时人如云集,不可计量。

与此同时,释迦牟尼佛神采奕奕,威光四射,恰似金光融融,又如明镜光彻,表里清明。这样的威光神明千变万化,大放异彩。阿难尊者见释迦牟尼佛这般威光神明,心里独自思量着:我以前从未见过释尊像今天这样,诸根愉悦,清净光明,智炬照人,让这方佛土这般巍巍庄严。看到这般情景,真令人生出希有难得之心。於是,阿难即从座上站起来,向前跨出一步,偏露右肩,合掌长跪,向释尊说道:世尊您今天入於大寂定之禅境,修住於奇特深广的佛法,处於诸佛修道的最殊胜境界,莫非是忆念着过去未来诸佛?莫非忆念着现在他方诸佛?恳请您为大家宣说佛法,利益一切众生。

那时,释迦牟尼佛听罢阿难的话,高兴地说:“很好!很好!阿难,因为你有悲悯众生、利益他人的心愿,所以能提问佛法精妙之义。你这一发问,胜过供养天下的阿难汉、辟支佛,也胜过布施累劫之中的诸天人民以及蜎飞蝡动等一切有情。这一发问,真是功德无量。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就是你这一问,当来诸天人民以及一切有情众生,都有度脱迷障、共登彼岸的希望。阿难,你可知道,如来出世,难遇难见,就像那优昙花一样,偶尔一现。你这一问,很多人会因此而得到利益,我将为你等宣说佛法,以开示化导一切有情众生。”

原典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合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诸大声闻,从所知识,名曰具无憍陈如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舍利弗尊者、迦叶尊者、阿难尊者,如是等大弟子而为上首。又有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及贤劫①中一切菩萨,皆是来集会。此诸菩萨皆具无量行愿②,植众德本,具诸功德,行权方便,游诸佛国,普现一切,供养诸佛,化导众生。达众生相,通诸法性,譬善幻师,幻诸男女等相。于彼相中,实无所得③,人空、无愿、无相三昧,而能具足总持无量百千三昧,住深定门,悉睹现在无量诸佛,于一念④中,遍游佛土,分别众生语言,哀愍如己眷蜀,誓成诸佛无量功德,超诸声闻缘觉之地。又有比丘、比丘尼五百人,清净优婆塞七千人,清净优婆夷五百人,欲界天子八十万,色界天子七十万,遍净天子六十万,梵天一亿,如是无量大众,一时云集。

尔时,世尊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净明镜,影畅表里,现大光明,数千百变。尊者阿难,即自思惟:今日世尊,诸根悦豫,清净光颜,巍巍宝刹庄严。我从昔以来,所未曾见,喜得瞻仰,生希有心。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长跪⑤合掌,而白佛言:世尊今日人大寂定⑥,住甚奇特广大之法,住诸佛所在最胜之道,为念过去未来诸佛耶?为念现在他方诸佛耶?惟愿宣说,利益一切。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善哉!善战!阿难,汝为哀愍、利益诸众生故,能问如是微妙之义。汝今斯问,胜於供养一天下阿罗汉、辟支佛,布施累劫诸天人民、蜎飞、蝡动之类,功德百千万倍。何以故?当来诸天人民、一切含灵,皆因汝问而得度脱故。阿难,如来出世,难值难见,犹优昙华,偶尔一现。汝今所问,多所饶益,我当为汝演说,开化一切。”

注释

①贤劫:指三劫的现在住劫。全称现在贤劫,佛门认为现在的二十增减住劫中,有千佛贤圣住世化导,故称为贤劫,又称善劫、现劫。贤劫与“过去庄严劫”、“未来星宿劫”合称三劫。

②行愿:指修行与誓愿,又称愿行。根据《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一上所载,如果有愿而无行,那么就如一人要度到彼岸,而不肯预备船筏一般,此人一定会常在此岸,永不得度;菩萨虽发四弘誓愿,如果不修四行,也是这样。因此,修行与誓愿如鸟之双翼,如果不能兼备,就不能到达所期之境。

③无所得:又称无所有,略称无得,与“有所得”对应。意思是指体悟无相之真理,内心无所执着,无所分别。反之,如果执着诸法差别之相,堕入有无边邪之见,就称作有所得。诸法均由因缘所生,本无自性,以无自性,故无决定相可得,称为无所得。这就是不堕於生灭、常断、一异、来去等四双八计之中道正观。《大智度论》卷十八载:“诸法实相中,受决定相不可得故,名无所得。”

另外,因菩萨永断一切生死,出离三界,住於一切智,是无所得大乘之至极,所以菩萨也称无所得。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七载:“有所得者名生死轮,一切凡夫轮回生死,故有所见。菩萨永断一切生死,是故菩萨名无所得。”

④一念:指一次心念。念为思念之意,一般有心念、观念、称念,故以一念配合一声佛号,称名一句,即谓一念。

⑤长跪:为佛门礼法之一,两足屈膝着地,以示礼敬。

⑥寂定:指禅定之境,意思是於诸法不起妄想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