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六祖坛经 > 新版·敦煌新本六祖坛经·正文(十二) >

新版·敦煌新本六祖坛经·正文(十二)

又有[一]一僧名法達,常[二]誦《妙法蓮華經》七年,心迷不知正法之處,來至漕溪山,禮拜,問大師言:“弟子常誦《妙法蓮華經》[三]七年,心迷不知正法之處,經上有疑[四]。大師智慧廣大,願為除疑。”

大師言:“法達,法即甚達,汝心不達。經上無疑[五],汝心自疑[六]。汝心自邪,而求正法。吾心正定,即是持經。吾一生已來,不識文字。汝將《法華經》來,對吾讀一遍,吾聞即知。”

法達取經,對大師讀一遍。六祖聞已,即識佛意,便與[七]法達說 《法華經》。六祖言:“法達,《法華經》無多語,七卷盡是譬喻[八]因緣。如來廣說三乘,只為世人根鈍;經文分明,無有餘乘,唯有一佛乘。”

大師(言):“法達,汝聽一佛乘,莫求二佛乘,迷卻[九]汝性,經中何處是一佛乘?吾與汝說。經云:諸佛世尊,唯經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以上十六字是正法[一〇]。此[一一]法如何解?此法如何修?汝聽吾說。人心不思本源空寂,離卻邪見,即一大事因緣。內外不迷。即離兩邊。外迷著相,內迷著空,於相離相,於空離空,即是內外不迷[一二]。若悟[一三]此法,一念心開。出現於世,心開何物?開佛知見。佛猶覺也,分為四門:開覺知見,示覺知見[一四],悟覺知見,入覺知見。開、示、悟、入,從[一五]一處入,即覺知見,見自本性,即得出世。”

大師言:“法達,吾常願一切世人心地常自開佛知見,莫開眾生知見。世人心邪[一六],愚迷造惡,自開眾生知見;世人心正,起智慧觀照,自開佛知見。莫開眾生知見,開佛知見,即出世。“

大師言:“法達,此是《法華經》一乘法[一七]。向下分三,為迷人故。汝但依一佛乘。”

大師言:“法達,心行轉《法華》,不行《法華》轉;心正轉《法華》,心邪《法華》轉;開佛知見轉《法華》,開眾生知見被《法華》轉。”

大師言:“努力依法修行,即是轉經。”

法達一聞[一八],言下大悟 ,涕淚悲洋,白言:“和尚,實未曾轉《法華》,七年被[一九]《法華》轉。已後轉《法華》,念念修行佛行。”

大師言:“即佛行是佛。”

其時聽人無不悟者。

校記

[一]原本無“有”字,據敦煌本補。

[二]原本作“當”字。

[三]原本缺“蓮”字。

[四]、[五]原本“疑”作“癡”字。

[六]此四字原本缺,敦煌本同,據惠昕本補。

[七]原本“與”作“已”字。

[八]原本“喻”作“如”字。

[九]原本“迷”下有“即”字,據敦煌本刪。

[一〇]“已上十六字是正法”是原本上固有的,用小字寫。

[一一]原本缺“此”字,參惠昕本加。

[一二]原句作“即是不迷”,參惠昕本“即是”下補“內外”二字,與前文相應。

[一三]原本“悟”作“吾”字。

[一四]原本缺“示覺知見”四字,據敦煌本加。

[一五]“從”原本作“上”,據惠昕本改。

[一六]原本無“邪”字,據惠昕本加。

[一七]原本“是”作“事”,“華”作“達”。

[一八]原作“法達聞”,據敦煌本補“一”字。

[一九]原本“被”作“彼”。

時有一僧名智常,來漕溪山禮拜和尚,問四乘法義。智常問和尚曰:“佛說三乘,又言最上乘。弟子不解,望為教示。”

慧能大師曰:“汝自身心見[一],莫著外法相。元無四乘法。人心量四等,法有四乘:見聞讀誦是小乘;悟法[二]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萬法盡通,萬行俱備,一切不離[三],但離法相,作無所得,是最上乘。最上乘是最上[四]行義,不在口諍。汝須自修,莫問吾也。”

校記

[一]“汝自身心見”,敦煌本同,鈴木據惠昕本校作“汝向自身見”。實則不改於意亦通。

[二]原本缺“法”字,敦煌本同,據惠昕本補。

[三]此句原本作“一切不離染”,敦煌本作“一切無離”,鈴木校為“一切無雜”。按慧能思想,前述“於相而離相”,“即見聞覺知,不染萬境”,“勿離世間上,外求出世間”等,是不主張脫離社會和世俗事務而求解脫的,故以為校為“一切不離”為宜,此與下句“但離法相”相對應。惠昕本作“一切不染”恐為後人所改。

[四]原句無此“最上”二字,參鈴木校本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