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楞伽经解读 > 解读《楞伽经》第一讲 >

解读《楞伽经》第一讲

佛光禅师解读《楞伽经》第一讲

◎新译大乘入楞伽经序

唐武则天制

盖闻:摩罗山顶,既最崇而最严;楞伽城中,实难往而难入。先佛弘宣之地,曩圣修行之所。爰有城主,号罗婆那,乘宫殿以谒尊颜,奏乐音而祈妙法;因鬘峰以表兴,指藏海以明宗。所言入楞伽经者,斯乃诸佛心量之玄枢,群经理窟之妙键。广喻幽旨,洞明深义,不生不灭,非有非无,绝去来之二途,离断常之双执;以第一义谛,得最上妙珍,体诸法之皆虚,知前境之如幻,混假名之分别,等生死与涅槃。大慧之问初陈,法王之旨斯发。一百八义,应实相而离世间;三十九门,破邪见而宣政法。晓名相之并假,袪妄想之迷衿;依正智以会真如,悟缘起而归妙理。境风既息,识浪方澄;三自性皆空,二无我俱泯,入如来之藏,游解脱之门。

楞伽是什么呢?摩罗山顶有一个城,叫楞伽城,是大药叉王住的,首先这山是很难入的,“最崇而最严”,最高。“实难往而难入”实在是难往而且难入,除非证得五眼六通的圣人们才能进去,因为没有我们看到的路径可走,以地表法,表什么法?表佛在这里所讲的自证之法。

“大乘”是谁?为什么讲“大乘入楞伽经”?大乘是菩萨所行之道,楞伽就是以这个名来表示祂的法,说的就是佛之境界。佛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境界呢?在这里佛透过观察缘起,为这些菩萨演说自证教义,就是佛的亲证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我们看过所有的现在所谓的经典没有究竟说佛是什么样子。

《法华经》说开示悟入佛知见,可以成佛。你能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你就可以成佛,但究竟佛之知见是什么呢?就描了一句,“以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如是解、如是因、如是缘”,以如是之见来见一切法义,祂说这叫佛知见,但是我们自己想还是不知道如是到底是个什么。

我们学《楞严经》讲如来藏性,告诉我们五蕴六尘十八界都是你本来的如来藏空性,但是入如来藏又是什么呢?在《楞严经》前半部说七大里头讲心的形象,也是个比喻,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形象,二十五大圣圆通章讲的二十五有当中的圣贤,如何证得圆通的路径,那里给我们开解的如何去见佛?一个路径、修行方法问题给我们讲得很清楚,但是佛是个什么样子?只还是给你个比喻,比喻如来藏性是什么呢?这个虚空在心里头就像一片云彩一样,那到底佛的心里有多大我们也不知道。

都要描述佛的真实功德,《华严经》也讲一毛端含宝王刹,一一微尘中转大法-轮,不动本迹含融十方,始终还是不知道佛到底究竟是个什么,都是讲的佛自证量境,但是如何去证得?没有系统地开解给我们,没有说怎么样就是成佛。

当我们讲圆通章的时候略微提到些,“空所空灭,空觉极圆,生灭寂灭,寂灭现前”但什么生?什么灭?我再讲你也只能是大概有一个感觉,你还得听人家释迦牟尼佛是怎么讲“生灭寂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获两种殊胜”在《楞伽经》这里详详细细有开解。

另外你学完《楞伽经》你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一个尺度,什么尺度?谁再说谁开悟没开悟,他说的那些事你一下就知道了,你开不开悟吧反正你一下就听得懂他弄明白了没,什么是自性,什么是佛,这里讲得都很清楚。过去在五祖以前,达摩大师来到中国以前,都是以《楞伽经》来印证心境的。

这是一个总纲教义,也是佛陀说法四十九年最高法要,祂是顶点当中的灿烂光华。这《楞伽经》的名字你听都很少听的,因为天下的大德们不能说人家没有敢讲的,但真正的义理圆通的你能查出三个数来就不错。能把深奥的境界转化下来,能让你听得懂的,除非证进去了,证不进去怎么也翻译不过来。

这像什么一样?我们都知道北京有故宫,在深圳有个锦绣中华,深圳那个锦绣中华再做得像只能说缩影,只能说它像不能说它就是,但是就那样像的话,你也得去照比例拓下来才能看得到,你凭空能捏出来吗?捏不出来的,必须得照故宫原比例弄出来才行,那才能像,只是说它缩小些比例。如果这里头的东西,你没有亲身的实证,啥叫实证?首先你要参观比例尺度你都知道,而且亲身去经历了,然后才能把意思给你拓印出来,变成你能接受得了的,这叫圆融。义理圆融,把义和理圆融通达起来,这是我们要修学的,正像十五的月亮至圆至净。

翻译者是实叉难陀,《华严经》《地藏经》都是他译的,武则天支持他译了很多大部头的经典,这位法师了不得三藏沙门。于阗国现在就在新疆那边,我们不是听毛泽东诗词里有一个“万方乐奏有于阗”赤县神州嘛,“大乘入楞伽经”我们知道了大概意思,我们看经文。

每一部经都分一个序品,就是缘起,法无缘不起,仗缘方生,我们都懂这个道理。一般都分序品、正通分、后面流通几个部分,我们大概知道这个分节类,关键我们要知道这里讲的意思,义理搞得清楚了,我们很多现象就明白了,很多修行中的过程,过程当中的现象发生的时候你就清楚。

这个经一定要学完《楞严经》了,再听讲这个就有意思了,也就是我们学完《楞严经》一多半了,所以说这个前面这一段我们就可以掺和着学一段,很有意思的,这个感觉就不是那么枯燥无味了,因为佛讲的经典一定要串起来的,不要把某一本单独看,我们想理解一个问题的时候,从多方面去看。比如你理解法华玄义的时候,你不能光死盯住一本《法华经》在去理解,很多经典,像《金刚经》也说明法华义,义理都是互相有融通之处。我们去看这部经的时候可以通过很多部经典从侧面去帮助我们理解祂的意思,证解清晰的时候才能有好好的修行的过程,才能知道什么叫修行。

我们看第一品。

◎罗婆那王劝请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大海滨摩罗耶山顶楞伽城中。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俱。其诸菩萨摩诃萨。悉已通达五法三性诸识无我。善知境界自心现义。游戏无量自在三昧神通诸力。随众生心现种种形方便调伏。一切诸佛手灌其顶。皆从种种诸佛国土而来此会。大慧菩萨摩诃萨为其上首。尔时世尊。于海龙王宫说法。过七日已从大海出。有无量亿梵释护世诸天龙等。奉迎于佛。尔时如来。举目观见摩罗耶山楞伽大城。即便微笑而作是言。昔诸如来应正等觉。皆于此城说自所得圣智证法。非诸外道臆度邪见及以二乘修行境界。我今亦当为罗婆那王开示此法。尔时罗婆那夜叉王。以佛神力闻佛言音。遥知如来从龙宫出。梵释护世天龙围绕。见海波浪。观其众会藏识大海境界风动转识浪起。发欢喜心。于其城中高声唱言。我当诣佛请入此城。令我及与诸天世人于长夜中得大饶益。作是语已。即与眷属乘花宫殿往世尊所。到已下殿右绕三匝。作众伎乐供养如来。所持乐器皆是大青因陀罗宝。琉璃等宝以为间错。无价上衣而用缠裹。其声美妙音节相和。于中说偈而赞佛曰

心自性法藏无我离见垢

证智之所知愿佛为宣说

善法集为身证智常安乐

变化自在者愿入楞伽城

过去佛菩萨皆曾住此城

此诸夜叉众一心愿听法

尔时罗婆那楞伽王。以都咤迦音歌赞佛已。复以歌声而说颂言

世尊于七日住摩竭海中

然后出龙宫安详升此岸

我与诸婇女及夜叉眷属

输迦娑剌那众中聪慧者

悉以其神力往诣如来所

各下花宫殿礼敬世所尊

复以佛威神对佛称己名

我是罗刹王十首罗婆那

今来诣佛所愿佛摄受我

及楞伽城中所有诸众生

过去无量佛咸升宝山顶

住楞伽城中说自所证法

世尊亦应尔住彼宝严山

菩萨众围绕演说清净法

我等于今日及住楞伽众

一心共欲闻离言自证法

我念去来世所有无量佛

菩萨共围绕演说楞伽经

此入楞伽典昔佛所称赞

愿佛同往尊亦为众开演

请佛为哀愍无量夜叉众

入彼宝严城说此妙法门

此妙楞伽城种种宝严饰

墙壁非土石罗网悉珍宝

此诸夜叉众昔曾供养佛

修行离诸过证知常明了

夜叉男女等渴仰于大乘

自信摩诃衍亦乐令他住

惟愿无上尊为诸罗刹众

瓮耳等眷属往诣楞伽城

我于去来今勤供养诸佛

愿闻自证法究竟大乘道

愿佛哀愍我及诸夜叉众

共诸佛子等入此楞伽城

我宫殿婇女及以诸璎珞

可爱无忧园愿佛哀纳受

我于佛菩萨无有不舍物

乃至身给侍惟愿哀纳受

尔时世尊闻是语已。即告之言。夜叉王。过去世中诸大导师。咸哀愍汝受汝劝请。诣宝山中说自证法。未来诸佛亦复如是。此是修行甚深观行现法乐者之所住处。我及诸菩萨哀愍汝故受汝所请。作是语已默然而祝时罗婆那王。即以所乘妙花宫殿奉施于佛。佛坐其上。王及诸菩萨前后导从。无量婇女歌咏赞叹。供养于佛往诣彼城。到彼城已。罗婆那王及诸眷属。复作种种上妙供养。夜叉众中童男童女。以宝罗网供养于佛。罗婆那王施宝璎珞奉佛菩萨以挂其颈。尔时世尊及诸菩萨受供养已。各为略说自证境界甚深之法。时罗婆那王并其眷属。复更供养大慧菩萨。而劝请言

我今诸大士奉问于世尊

一切诸如来自证智境界

我与夜叉众及此诸菩萨

一心愿欲闻是故咸劝请

汝是修行者言论中最胜

是故生尊敬劝汝请问法

自证清净法究竟入佛地

离外道二乘一切诸过失

尔时世尊以神通力。于彼山中复更化作无量宝山。悉以诸天百千万亿妙宝严饰。一一山上皆现佛身。一一佛前皆有罗婆那王及其众会十方所有一切国土皆于中现。一一国中悉有如来。一一佛前咸有罗婆那王并其眷属。楞伽大城阿输迦园。如是庄严等无有异。一一皆有大慧菩萨而兴请问。佛为开示自证智境。以百千妙音说此经已。佛及诸菩萨皆于空中隐而不现。罗婆那王唯自见身住本宫中。作是思惟。向者是谁谁听其说所见何物是谁能见。佛及国城众宝山林。如是等物今何所在。为梦所作为幻所成。为复犹如乾闼婆城。为翳所见。为炎所惑。为如梦中石女生子。为如烟焰旋火轮耶。复更思惟。一切诸法性皆如是。唯是自心分别境界。凡夫迷惑不能解了。无有能见亦无所见。无有能说亦无所说。见佛闻法皆是分别。如向所见不能见佛。不起分别是则能见。时楞伽王寻即开悟。离诸杂染证唯自心。住无分别。往昔所种善根力故。于一切法得如实见。不随他悟。能以自智善巧观察。永离一切臆度邪解。住大修行为修行师。现种种身善达方便。巧知诸地上增进相。常乐远离心意意识。断三相续见离外道执着。内自觉悟入如来藏趣于佛地。闻虚空中及宫殿内咸出声言。善哉大王。如汝所学。诸修行者应如是学应如是见。一切如来应如是见。一切诸法若异见者则是断见。汝应永离心意意识。应勤观察一切诸法。应修内行莫着外见。莫堕二乘及以外道。所修句义所见境界。及所应得诸三昧法。汝不应乐戏论谈笑。汝不应起围陀诸见。亦不应着王位自在。亦不应住六定等中。若能如是。即是如实修行者行。能摧他论能破恶见。能舍一切我见执着。能以妙慧转所依识。能修菩萨大乘之道。能入如来自证之地。汝应如是勤加修学。令所得法转更清净。善修三昧三摩钵底。莫着二乘外道境界以为胜乐。如凡修者之所分别。外道执我见有我相。及实求那而生取着。二乘见有无明缘行。于性空中乱想分别。楞伽王此法殊胜是大乘道。能令成就自证圣智。于诸有中受上妙生。楞伽王。此大乘行破无明翳。灭识波浪不堕外道诸邪行中。楞伽王。外道行者执着于我。作诸异论不能演说离执着见识性二义。善哉楞伽王。汝先见佛思惟此义。如是思惟乃是见佛

尔时罗婆那王。复作是念。愿我更得奉见如来。如来世尊于观自在。离外道法能说自证圣智境界。超诸应化所应作事。住如来定入三昧乐。是故说名大观行师。亦复名为大哀愍者。能烧烦恼分别薪荆诸佛子众所共围绕普入一切众生心中。遍一切处具一切智。永离一切分别事相。我今愿得重见如来大神通力。以得见故。未得者得已得不退。离诸分别住三昧乐。增长满足如来智地

尔时世尊。知楞伽王即当证悟无生法忍。为哀愍故便现其身。令所化事还复如本。时十头王见所曾睹。无量山城悉宝庄严。一一城中皆有如来应正等觉。三十二相以严其身。自见其身遍诸佛前。悉有大慧夜叉围绕说自证智所行之法。亦见十方诸佛国土。如是等事悉无有别

尔时世尊普观众会。以慧眼观非肉眼观。如师子王奋迅回盻欣然大笑。于其眉间髀胁腰颈及以肩臂德字之中。一一毛孔皆放无量妙色光明。如虹拖晖如日舒光。亦如劫火猛焰炽然。时虚空中梵释四天。遥见如来坐如须弥楞伽山顶欣然大笑。尔时诸菩萨及诸天众咸作是念。如来世尊于法自在。何因缘故欣然大笑。身放光明默然不动。住自证境入三昧乐。如师子王周回顾视。观罗婆那念如实法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先受罗婆那王请。复知菩萨众会之心。及观未来一切众生。皆悉乐着语言文字。随言取义而生迷惑。执取二乘外道之行。或作是念。世尊已离诸识境界。何因缘故欣然大笑。为断彼疑而问于佛。佛即告言。善哉大慧。善哉大慧。汝观世间愍诸众生。于三世中恶见所缠。欲令开悟而问于我。诸智慧人为利自他。能作是问。大慧。此楞伽王。曾问过去一切如来应正等觉二种之义。今亦欲问。未来亦尔。此二种义差别之相。一切二乘及诸外道皆不能测。尔时如来知楞伽王欲问此义。而告之曰。楞伽王。汝欲问我宜应速问。我当为汝分别解释满汝所愿令汝欢喜。能以智慧思惟观察。离诸分别善知诸地。修习对治证真实义。入三昧乐为诸如来之所摄受。住奢摩他乐远离二乘三昧过失。住于不动善慧法云菩萨之地。能如实知诸法无我。当于大宝莲花宫中。以三昧水而灌其顶。复现无量莲花围绕。无数菩萨于中止祝与诸众会递相瞻视。如是境界不可思议。楞伽王。汝起一方便行住修行地。复起无量诸方便行。汝定当得如上所说不思议事。处如来位随形应物。汝所当得。一切二乘及诸外道梵释天等所未曾见

尔时楞伽王。蒙佛许已。即于清净光明如大莲华宝山顶上。从座而起。诸婇女众之所围绕。化作无量种种色花。种种色香末香涂香。幢幡幰盖冠佩璎珞。及余世间未曾见闻种种胜妙庄严之具。又复化作欲界所有种种无量诸音乐器。过诸天龙乾闼婆等一切世间之所有者。又复化作十方佛土昔所曾见诸音乐器。又复化作大宝罗网。遍覆一切佛菩萨上。复现种种上妙衣服。建立幢幡以为供养。作是事已即升虚空高七多罗树。于虚空中复雨种种诸供养云。作诸音乐。从空而下。即坐第二日电光明如大莲花宝山顶上。欢喜恭敬而作是言。我今欲问如来二义。如是二义。我已曾问过去如来应正等觉。彼佛世尊已为我说。我今亦欲问于是义。唯愿如来为我宣说。世尊。变化如来说此二义。非根本佛。根本佛说三昧乐境。不说虚妄分别所行。善哉世尊于法自在。唯愿哀愍说此二义。一切佛子心皆乐闻

尔时世尊告彼王言。汝应问。我当为汝说。时夜叉王。更着种种宝冠璎珞。诸庄严具以严其身。而作是言。如来常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云何得舍此二种法。何者是法何者非法。法若应舍云何有二。有二即堕分别相中。有体无体是实非实。如是一切皆是分别。不能了知阿赖耶识无差别相。如毛轮住非净智境。法性如是云何可舍。尔时佛告楞伽王言。楞伽王。汝岂不见瓶等无常败坏之法。凡夫于中妄生分别。汝今何故不如是知法与非法差别之相。此是凡夫之所分别非证智见。凡夫堕在种种相中。非诸证者。楞伽王。如烧宫殿园林见种种焰火性是一。所出光焰由薪力故。长短大小各各差别。汝今云何不如是知法与非法差别之相。楞伽王。如一种子生牙茎枝叶及以花果无量差别。外法如是内法亦然。谓无明为缘生蕴界处一切诸法。于三界中受诸趣生。有苦乐好丑语默行止各各差别。又如诸识相虽是一随于境界有上中下染净善恶种种差别。楞伽王。非但如上法有差别。诸修行者修观行时。自智所行亦复见有差别之相。况法与非法。而无种种差别分别。楞伽王。法与非法差别相者。当知悉是相分别故。楞伽王。何者是法。所谓二乘及诸外道。虚妄分别说有实等为诸法因。如是等法应舍应离。不应于中分别取相。见自心法性则无执着。瓶等诸物凡愚所取本无有体。诸观行人以毗钵舍那如实观察。名舍诸法。楞伽王。何者是非法。所谓诸法无性无相永离分别。如实见者。若有若无如是境界彼皆不起。是名舍非法。复有非法。所谓兔角石女儿等。皆无性相不可分别。但随世俗说有名字。非如瓶等而可取着。以彼非是识之所龋如是分别亦应舍离。是名舍法及舍非法。楞伽王汝先所问我已说竟。楞伽王。汝言我于过去诸如来所已问是义。彼诸如来已为我说。楞伽王。汝言过去但是分别未来亦然。我亦同彼。楞伽王。彼诸佛法皆离分别。已出一切分别戏论。非如色相唯智能证。为令众生得安乐故而演说法。以无相智说名如来。是故如来以智为体。智为身故不可分别。不可以所分别。不可以我人众生相分别。何故不能分别。以意识因境界起取色形相。是故离能分别。亦离所分别。楞伽王。譬如壁上彩画众生无有觉知。世间众生悉亦如是无业无报。诸法亦然无闻无说。楞伽王。世间众生犹如变化。凡夫外道不能了达。楞伽王。能如是见名为正见。若他见者名分别见。由分别故取着于二。楞伽王。譬如有人于水镜中自见其像。于灯月中自见其影。于山谷中自闻其响。便生分别而起取着。此亦如是。法与非法唯是分别。由分别故不能舍离。但更增长一切虚妄不得寂灭。寂灭者所谓一缘。一缘者是最胜三昧。从此能生自证圣智。以如来藏而为境界

罗婆那王是一个夜叉王,大利鬼神,也属于低等天人的一种,他归四天王天管。“劝请”是发起,是他在发起这个法。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大海滨摩罗耶山顶楞伽城中,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俱。

“大海滨摩罗耶山”,据传说我没有考查过,佛学词典上都有,应该是在斯里兰卡,在那的一座山叫滨摩罗耶山,“楞伽城中”山顶有一个城,那城叫楞伽城,这楞伽城是夜叉王所住的地方,如幻的,我们可能看不到的,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东西看不到的。

“与大比丘众”以前我讲弥陀经时也说过什么叫大比丘?大比丘就是发菩提心的,成阿罗汉的人。不但成阿罗汉证得无学圣位,而且一定是发心成佛的,行菩萨道的是大比丘。不是我们平常说男的就叫大比丘,女的就叫比丘尼,不是那意思。“大”是指大心,心大的众生。这个大比丘众就是佛陀的常随众,那一千二百五十人都了不得的。“及大菩萨众”也是法身大士并不是我们想的小菩萨行人,而法身大士就是观音、地藏这一类的人。

为什么先把这两个群体抬出来呢?这两个团体都是要成佛的,首先你要知道,听法众是将要成佛的人,具足大乘行道的人,发菩提心的人,才能够受到这个法益。就是你想成佛了吗?真的想成佛了,这个法才会出现。因为我们真的发心成佛,所以我们才想起来这部经,这部经的义理才会显现。藏人不是讲伏藏嘛,实际上这部经的义理,我多少年前就知道,但是为什么出不来呢?因缘不到,所以就在意识里头藏着,拿不出来,因缘成熟了,脑袋里就显出来了,这也叫伏藏。

其诸菩萨摩诃萨,悉已通达五法、三性、诸识、无我,善知境界自心现义,游戏无量自在三昧神通诸力,随众生心现种种形方便调伏,一切诸佛手灌其顶,皆从种种诸佛国土而来此会。大慧菩萨摩诃萨为其上首。

这些大菩萨都是发了大菩提心的“摩诃萨”众,“摩诃萨”是伟人、完人的意思,近似完人。

“悉已通达五法、三性、诸识、无我”五法是指的我们现象界当中的五蕴之法,通达五蕴之法就是已经转变五蕴境界的约束,知道五蕴吧?色、受、想、行、识。

这些菩萨为什么能通达这个?因为他已经修行菩萨道圆满的时候,五蕴就转化了,就是我们业报之身变成圆满的现象了。

“三性”就是说他了达贪、嗔、痴,其性不可得。也叫了达三心不可得。“三性”在这里作为众生,了达贪嗔痴的识性;作为圣解脱道的是过去心、现在心和未来心,三心无得。

为什么呢?因为五法、三性都在诸识(诸法缘起的识心性)中所发生,我们知道诸法缘起,诸识无我。我们就是诸识有我,何为诸识?眼、耳、鼻、舌、身、意。眼跟色尘有眼识,有眼识以外就会产生什么?如果这个识境界没有我,你的眼根、眼尘、眼识是没有障碍的。正是你有“我”,所以说你的眼根、眼尘、眼识就会产生错觉,形成烦恼尘垢,有“我”判断嘛。实际上本来是顺理成章的,就是眼根对色尘发生觉性,产生识别能力,但是我们的眼识因为有“我”见,所以就变成意识性的种性,种性就是成了执著了。分别以后还执着,我们看问题就带着眼光看问题,成了留碍了。

你本来是无碍的,你想啊,这个问题就从这里分别得很细了,本来眼根、眼尘和眼识互相是没有妨碍的,我们今天的眼睛看到的什么呢?看到了这些东西(指了指桌边的花儿),明天你又看到一个境界,然后突然你会想,“这花儿为什么枯败了呢?”因为你看到过以前那种不枯败的,那不枯败的在你的眼根里存在着什么?种性的作用,留碍了,留有滞碍。为什么能有滞碍?因为有个“我”,假我的存在,所以你就会产生“啊,今天的花儿为什么枯败了呢?”

这个问题就来了,由无明所起来了,知道吧,这就叫无明,实际上我们的眼根、眼识是没有障碍的。你昨天看到的能分别好的花儿的那个,跟今天看到枯败的花儿的那个作用是一样的,祂没有增减的,就是因为我们的假我意识,所以有“我”就有“我所”,产生的就是“我” 所对的种性问题,种性就是蕴藏的力量,实际上这个蕴藏是不存在的,就是因为我们虚妄的执著,就产生个“我”,然后那个我透过六根、六尘、六识,产生无量种性,你就会有执著、判断和分别、留碍,这能听得懂吗?

这是叫“五法、三性、诸识、无我”。前面五法咱都知道,色受想行识呀,财色名食睡啊,三性就是我们的贪嗔痴呀,包括我们的过去现在未来心啊,这个都好容易明白,但是你记住诸识无我这个就是要费点心思。

解脱和不解脱的分界岭:众生当中诸识有我。因为有我,诸识就有障碍,一切缘起的识心性,这个“识”是分别能力和认识能力,就有障碍,这就叫诸识有我。而诸识无我就没有障碍了,识性和根尘互相圆融的功德力就产生了,就没有障碍了。我们现在因为有障碍,所以我们叫诸识有我。所以我们就不能了解我们一切境界是由自心现,我们不能了解这个意思。

那你说怎么不能了解呢?我就说你看见的光明也是你的心现出来的,你绝对不相信,“因为明明这个光明是从外头来的嘛”,这就是颠倒思维,实际上你说我们看到光明了,谁见光明了?还是你自心见到的。“见到了么?”,“见到了。”,见到了是什么?是你的意识分别在见到,光明从哪来?还是从你自心来。

色尘也是你的心呀,但是我们从来不相信埃这怎么理解呢?我们眼睛看到这手,就开始分别,“这是谁的手?”我们肯定不怀疑这是自己的手,但是如果要是说你明白这道理,你不会怀疑这是你自己的手,所以说你就产生一种留碍、执著,今天手脏了,明天手不脏了,就有这种障碍现前,如果你这时了解诸识无我呢?这时非常清晰地通达诸识无我:“这是谁的手,哦,这个手能用就行了”。

这手不一定是你的手,记住,从意识分别上来说,这手不一定是你的手,为什么?你想这手帮别人干了多少事你知道吧?你妈妈有事叫你去帮忙,你不会用嘴帮忙吧?所以这手不一定是你的手。但是我们从来不怀疑这手是自己的手,因为你有种留碍,你认为这个是自己的,突然有一天你很不幸,手没了,你会发现那个还真不是自己的,那时现实让你承认这一点了。同样的,你的手没了的时候,你并不感觉它没了,你感觉它还存在,这叫留碍,但是你的感觉不会少一点点儿,你这个手的感觉跟你一块儿的感觉是一样的。

为什么?识心性没有增减,就是我们的能觉性是不会增减的,我们不注意这个,我们只注意什么?只注意现象的变化,这就是众生畏果,颠倒因,他害怕结果,实际上因就是存在的,因就是什么?无常义。我们把无常看作有常,总觉得这个身体是自己的,当我们的身体不存在的时候,你记住你的神识照样是存在的。就像刚才说的手一个道理,你手没了的时候你的感觉并没有消失,你还在执著得很,这就是众生并没有因为身体的死亡而亡,这叫诸识有我。

那你说诸识无我的时候会怎样呢?你活着的时候,就是所谓活着的时候,你的一切境界当中不会被那个识心所障碍,你没有说这个手是不是谁的。但是这种信念非常清晰和坚固的时候,你的手就不是所谓的手的作用了,就可以产生任意现象的作用,但是我们从来就相信手只能干手的事,手以外的事它干不了。实际上它不是只这点东西,因为你只看到它是手了,它还是别的呐你知道么?你的意识把它拘限住了,有我把它框住了,它还能当脚使,还能当锉、当板,什么都能当,要不佛法唯心识量真的很厉害。这句听起来有点生硬,虽然生硬还是很有意思的,这就开始给你分别了。善知境界自心现义,

我们了解这些诸大菩萨了解诸识无我,能够知道这个义理以后,“善知境界自心现义”这个“善”是清晰,非常清晰地知道一切境界都是自心所现这个道理,“义”是道理。我们成天听说一切唯心,万法唯识,我们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你并不了解其真正的深义。深义就是祂真实的作用性,真实的作用性我们并不了解说一切境界都是心所现。

烦恼界的众生和解脱界的圣贤都离不开这个义理。那你说烦恼界的众生也是心所现吗?是,是你的烦恼心所现,记祝什么叫烦恼心?烦恼心就是不知所措义。啥叫不知所措?任何的事情你弄不清到底为什么,没有办法搞清楚因由始末,你今天做了什么事会产生什么结果你不知道,心里没底。为什么没底?因为你的思维模式所进行的过程所决定的,所以说你不知道今天种下的种子明天能不能收获你不知道,真的不知道。

因为你的思维模式就告诉你,一件事情做成一定要有缘,缘就是外在的,除了我自己心动的主观因素之外,还一定要有相应的客观因素辅助才行,这是我们从开始懂事就认同的道理,对吧?然后我们这个思维模式建立了以后,一切运行轨迹都这样开始。那个缘有没有呢?我们有想法可以自己做主,但是我们的缘好像不由自己是吧?所以我们就没底了,因为你没有完全掌控所有的因素。

比如,我们想做一件事情,能不能做成我们不敢讲,只是我们有个想法想去做,能不能成功很难说,就产生了很多行为,求人也好,求佛也好,希望有一个好的助缘力,把这事做成,这是我们众生界的思维模式,由这个思维模式你自己就产生了业力不定现象,我们做完了努力会很蹊跷地在等待,等待这个事情“哎呀,到底会好不会好呢?”这是众生心。记住他那个思维模式就叫心,我们依这种心做任何的事情,建立任何的缘起都是不定因素的存在性,所以所叫异熟等流果。

最后事情还是也成了,结果比我们想象的或者差一些或者好一些,为什么?由缘、外助力造成的。比如,我们去种粮食,本来预计今年打多少斤呐,但是没想到大旱要不发洪水,发洪水的时候可能一个籽也收不了,大旱的时候浇点水可能还能收回点儿,这已经跟我们的想法有出入了,因为条件所限。

我们都是向往很好为什么做不好?条件所限。这个条件是谁定的?我要说出来是我们自己定的,我们都不相信,实际上外界的条件没有任何人给你定,都是你自己定的,这里就揭示这么个秘密。我们看到的所谓客观因素的环境,客观因素外缘助力,环境的制约力是你自己弄的,不是任何人给你的,也不是老天爷给你整的。

有句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为什么我们都推到老天爷身上呢?因为我们不知道外缘会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方向性、干扰性,不知道,这就是众生心。但是如果你能够了解一切分别意识当中没有一个我的障碍,我们知道这种义理性的时候,我们就很清楚地能够知道,一切境界就是外缘力,一切境界都是由自心现,都是自己的思维模式所导引出来的。

我以前也给你们分析过,有人对佛法的态度,自以为聪明的话:“不可不信,不能全信”。他这个思维模式就建立了,所以他后边的事也可有,也可无,哪怕就快拿到手了也会没有,这就是什么因呐决定什么缘,他就碰到这样的缘他没办法,因为他就是那样的心因所主,一点儿也不会有差。你想吧,包括你现在的一切缘、一切环境跟你当时的心念是离不开的,我们只不过是不加留心。

咱从总体上先讲,往前推二十年,那时候人们总有种想法“啥时能不上班又有钱拿?”,那时候一天到晚八小时上班时间太长,都不想上班,又不上班,又有钱拿在家里玩儿多好啊,你发现没有二十年以后还真是这样子,现在的人们都不上班,而且还都不缺钱花,至少不会饿肚皮,这是从整体社会现象去看,也是意识主宰这个现象,就是你的主观意识去创造的这些现象。

再说一些微细的东西,就像你跟你家那口儿碰着的时候,实际上你从小的心里有种很淡薄的概念,你找的那个人一定是你印象里头有的,而且是最深刻的,要不你看不对眼儿。他准有让你心里头“嘭儿”动了一下的那种感觉,然后你就看上眼儿了,你也不知道怎么就稀里糊涂跟了他了。

这种事特别奇妙,我们上初中的时候,我一班的同学现在基本上都是当时一个桌俩人在那搞对象,现在都在一家子来,当时我就觉得很奇妙,因为当时见这现象的时候,你就知道这事跑不了,虽说中间有几年不在一起,最后还是在一家。你怎麽去看待这些问题?这真真的就叫境界就是唯自心所现。

我那时候就想,我可不去上那个班,一天八小时累死了,还就是不用去上班去。而且小时候喜欢学历史、地理,那时有个很好的想法,那时认识的地方,我一定要去看过,真真实实那几年我想去的地方都去过了,很有意思的事,你就相信真是这样子的,就是唯心所现,一点儿不假。

但是你一定要记住,这里头没有一个“我”,如果有个“我”的患得患失的时候,你的心量就打不开,你不能唯心所现,记住,千万不要有个“我”,“我”的标志就是患得患失。你不要理会这个患得患失的时候,真的你心想啥来啥,这是绝大的原因。你一旦患得患失的时候门儿也没有,啥你也弄不出来。如果你对这件事情有患得患失就是我在作怪,因为你没有通达诸识无我,所以说你做任何事,你做不来,你不能唯心所现,因为你有个“我”识障碍着心呐。

游戏无量自在三昧神通诸力,

你必须把“我”要了解,我们一切能分别作用的那个作用力是没有“我”的,你把这个东西把握好的时候那真的叫心里想什么来什么。那你真的可以获得那种力量叫“游戏无量自在三昧神通诸力”,那你看这个世界生活就是游戏了。

“游戏无量”,你可以在所有境界游戏,大到世界,小到身心。你要通达诸识无我的时候,眼不用作眼的,耳不用作耳的,你要再深点,力量再大点,身不作身的,那时候就自在了,这真的就获得那种,为啥称为游戏无量?自在嘛。啥叫游戏无量?就是你的快乐,这种禅定思维所带来的快乐是没有限量的,这还不是成佛,只是你通达菩萨无我法了,你就可以获得这样的快乐。

我们天天念《金刚经》,《金刚经》告诉你,菩萨通达无我法是名真菩萨,通达无我法的意思就在这里,为什么要通达无我法?这个无我法是真实的道理,你通达这个道理以后,你就会获得“游戏无量”。这是前表面的一个现象解脱,啥叫游戏无量?你自在无忧啊,快乐无忧,在你的所有的生活境界里头全部是快乐的,这叫游戏无量。

那自在神通诸力呢?更不用提了,啥叫自在神通诸力?你没有障碍了,你没有障碍的时候心非心,物非物。什么叫心非心?你的心跟物是不分别的,那时真叫极乐世界,有句话叫什么?思衣得衣思食得食。这种证量级我们现在只能是渴望一下,前边那些很容易做到,前边那些只是你通达这个道理就会获得那样的解脱,后边这个是真正得训练了,就从“空所空灭” 开始,“空所空灭,空觉极圆,生灭寂灭,寂灭现前”就从这开始训练,你得把《楞严经》《楞伽经》这两部经串起来,你就知道咋回事了,这两个串不起来的话,听这个就生硬、艰涩不好懂。

(这部经这样讲,讲不了几句的,四十多分钟了,第一页还没讲完那。)

这是自利,我们知道自利的功德,这就是菩萨解脱道自利的方便,那利他有什么呢?

随众生心现种种形方便调伏,

利他就可以“随众生心”。什么叫随众生心?我认识你叫XX,好,就在我这个认识里头你就叫XX。你证得圆通自在的时候,我就知道你叫XX,你放心我一有什么事,有什么烦恼时,“跐儿”你就来了,你就会现前,或者你讲的话就能帮助我,这就是随众生心。无论在什么时候,只要心里有烦恼,一祈祷立即就有感应,这就是千处祈求千处应的功德。

“现种种形”不一定要现出人身来,包括说话的声音,你突然听到他说话的声音了,或者说突然想起来他讲的话了,这也是现身救度。山人现在有点这本事,这是真实的,你只要通达无我法这个义理以后,你就能够“随众生心现种种形”。但是这个现形是有限的,因为你身体这种滞碍还没有消除,这个滞碍消除了,就是彻底证入,就是入佛知见,那真是一祈祷“唰儿”就蹦出来了。

因为不存在变化的过程了,随形而应的,就是这道理“方便调伏”嘛。那如何调伏我们心里的众生呢?就是你要相信佛菩萨的功德、智慧,祂在所有的你的境界里都能现身调伏,这是利他的方面。

一切诸佛手灌其顶,皆从种种诸佛国土而来此会。大慧菩萨摩诃萨为其上首。

诸法通达无我的时候,诸佛都给你灌顶,什么意思?就是你想的道理都是正确的,而且你绝对相信,为什么?诸佛给你作证明的,诸佛证验你所修行的没有错,你那个信心绝对相信,为什么?因为诸佛灌其顶。

这些菩萨从种种诸佛国土来参加楞伽法会,我们今天开讲《楞伽经》十方诸大菩萨没有一个不欢喜来听的,因为这个法一旦说动以后,那是诸佛法身共鸣之处啊,祂专门是为那些大菩萨所教授的法,因为这是诸佛灌顶之法。

大慧菩萨领头来的,听听祂的头就知道了,人家是有大智慧的人,这个大智慧的人还不是圆满智慧,有大智慧,所以祂还称为菩萨,是为上手菩萨,就是祂是影响众的头。

这是发生缘起,这个法的缘起力就很殊胜。

尔时,世尊于海龙王宫说法,过七日已从大海出,有无量亿梵、释、护世诸天龙等,奉迎于佛。

我们听过有些考证说,龙王是虚设的,佛说的龙王是虚无的,实际上是有的,因为经典上记载的不会有错的,很多经典都记载佛在龙宫说法。现在也有研究文献里说,佛在龙宫说法,实际上当时少数民族叫龙族,并不是真正的龙宫,这只是一个观点,以人的一种揣测意识来分别佛法、佛的功德利益。

但是我们知道,佛的那种力量,真实功德是不可思议的,的的确确是龙宫没有问题,但是龙宫的现在所指、所在呢,不是我们想象的,并不是我们想像的还一定要有个龙宫,龙只是一类众生,这一类众生居住的空间跟我们不一样。

空间就是我们所说的业报,业报环境跟我们不一样,我们看不到祂也在于此,大海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就是说祂的一种影像,是影射,我们看到的大海、水系也好,是祂的影尘发射,你只有这样的理解才对。否认祂的存在是错误的。

在中国也有类似的传说,孙思邈的《千金方》就来自于龙宫,没有空穴来风的事,所以我们要知道现代人的这些意识很麻烦。

“世尊于龙宫说法”,我们也听过《法华经》,《法华经》也是文殊菩萨在龙宫说法,龙女七岁得度。

“过七日已”在龙宫里说了七天,当然龙宫里的七天也未必是我们人世间的七天,就是七圆满日,佛经上记载的七天是指圆满的,这时的龙王就像寨主一样,作供养功德要作满。

“从大海出,有无量亿梵、释、护世诸天龙等,奉迎于佛”释迦牟尼佛从海里出来,有很多护法天神恭迎佛。

尔时,如来举目,观见摩罗耶山楞伽大城,即便微笑,而作是言:“昔诸如来应正等觉,皆于此城说自所得圣智证法,非诸外道臆度邪见及以二乘修行境界。我今亦当为罗婆那王开示此法。”

你可以想想当时佛祖是个什么样的状态,我们学经文一定要身临其境,祂从海里飘出来,这时祂举目一看,看见一个大山,那山上有个城,你说祂肯定是在哪?一定是在空中的,要不怎么一下就看见了?那山是很高的,而且是非常险峻的一个山,一下就看见这座山了。

要不怎么说佛是随缘的?祂看见这个山以后,突然就想起来了一件事,这就叫人家随缘的嘛,人家没有造作意,人家一点不去想。

“即便微笑,而作是言”哎?突然想起来一件事,佛不轻易地去有什么表现,既然祂微笑而且又发话了,因为佛一念之间遍观三世,祂一下就知道了。想起来一件事,什么事?

“昔诸如来应正等觉,皆于此城说自所得圣智证法”,祂看见那个地方忽然想起来一件事,那是过去诸佛宣说祂自己所得到的智慧,如何能得到,祂自己一个修证的方法,过去诸佛说修行方法的一个地方。“自所得圣智证法”自己的智慧所证之法,“证”就是证明的方法,证明祂自己如何得到佛的智慧的一个方法,那是过去诸佛都在那说那个法的地方,祂想起来这事了,那你就可想而知,那地方是很殊胜的。

为什么祂突然想起来了呢?因缘起,就是法的缘起有了,“非诸外道臆度邪见”。并不是说外道的那些人猜测的,瞎猜佛没事在那瞎想的,不是那样的。这里讲的外道是泛指,你不要用你的想法和观念来去猜想佛,我们都觉得很奇怪,那佛为什么从海里蹦出来又上那去了?臆度邪见。

就包括我们好多人也是,没有人相信,实际上释迦牟尼佛来过中国的,祂的神通力是自在的,没有来过中国的话,佛法到不了中国,要不祂怎么知道东方有个五台山?《华严经》上亲自描述五台山的境界,五台山、峨眉山都去过的,济南的千佛山山顶上还有祂的脚印呐,没有人相信,觉得你说神话呢,祂真的是“神话”。

“及以二乘修行境界”二乘修行境界都不能去猜佛,缘觉圣人都不能去猜佛,只有菩萨知道佛的意思,只有菩萨们才能知道佛的知见。

“我今亦当为罗婆那王开示此法”我很慈悲,过去诸佛为他讲,我也应该去为他讲,实际上我们今天能讲,也是这意思,实际上我们过去都讲过,但是我们现在又去讲来。

“开示此法”什么法?就是佛说“自所得圣智证法”,祂自己为什么能得到佛的智慧?如何得到的方法,就是让你成佛的法。但是这个很不容易听到,听到你会很睏,这个还是我尽量去讲的你能听得懂的,你想这个法是给观音菩萨们讲的,是的你们跟观音菩萨同学,祂现在也听着来,祂天耳彻听十方的,现在西方极乐世界的清净大海众菩萨都在听着呢,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都听着呢,一讲这部法这些菩萨都要听的,而且我们讲得又这么义理圆融。你看这么难懂的词,你也懂了吧?虽说听着有点睏,为啥睏?福智不够,业障,就像你看不清佛舍利一样的,业障。

二乘境界都不能猜测佛智慧,所以我们也更别想猜测佛的智慧。

尔时,罗婆那夜叉王,以佛神力闻佛言音,遥知如来从龙宫出,梵、释、护世天龙围绕,见海波浪,观其众会藏识大海,境界风动,转识浪起;发欢喜心,于其城中高声唱言:“我当诣佛请入此城,令我及与诸天世人,于长夜中得大饶益。”作是语已,即与眷属乘华宫殿往世尊所。

“罗婆那夜叉王”是低等天人,他归四天王天管。

“以佛神力闻佛言音”这个夜叉王因为佛的加持力,突然听到佛说这么个话,这就像你平常可能烦恼来的时候,突然好像想起师父讲过什么话,实际上那就是三宝的神力加持,为什么那时能想起来?那是神力加持,一下你就好多了,烦恼消失了。

“遥知如来从龙宫出” 可见当时他并没跟佛在一起,他在山顶上,佛刚从龙宫出来,佛一想啊他就知道了,你看人家那样很方便,比打电话方便多了。

“梵、释、护世天龙围绕,见海波浪,观其众会藏识大海”这是护法众,天龙八部围绕,这是夜叉王看到的,而且他看到大海波浪,这时这夜叉王思维自己的境界,这夜叉王也了不得,因为他久修佛法,过去诸佛也给他讲过证道之法,所以他见海波浪这个境界的同时,依境界观察。

“观其众会藏识大海”观察参加法会的云云众生意识心海里头的东西,看见大海的同时不乱想,直接就想到众生的心识这个藏海。心识就像个大海一样,我们的心就像大海一样。

“境界风动,转识浪起”大海有风就起浪,我们的心识当中也是,境界一变你的意识就发生变化了,他直接由这想到那,这就是依识而转,转他的烦恼心。

“发欢喜心”他认识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切变化都是因为识心变化,境界转识心的变化,我们所见到的这些东西。他领会这意思,发欢喜心,高兴么,有得到道理了,明白一个道理的时候都很高兴。

“于其城中高声唱言”在他那个城中就高兴地说“我当诣佛请入此城”我当把佛请到城里去,他的城是他的国家就是他的世界嘛。“令我及与诸天世人,于长夜中得大饶益”人家发心也是为众生,我们请佛说法为了这些众生能在长夜(长夜就是不明白道理的时候,没有智慧的时候,昏沉的时候)得到好处。

“作是语已,即与眷属乘华宫殿往世尊所”这样说完了以后,人家宫殿就是他住的房子可以随他走,自在吧?这个不难理解,我们开的车不就像房子一样吗?可以随着你走。人家那是非常华丽的宫殿,人家不用开车房子跟着一块儿走,他的眷属也是这样,因为他有福报嘛。

到已,下殿右绕三匝,作众伎乐供养如来。所持乐器皆是大青因陀罗宝,琉璃等宝以为间错,无价上衣而用缠裹。其声美妙音节相和,于中说偈而赞佛曰:

“心自性法藏, 无我离见垢,

证智之所知, 愿佛为宣说。

善法集为身, 证智常安乐,

变化自在者, 愿入楞伽城。

过去佛菩萨, 皆曾住此城,

此诸夜叉众,一心愿听法。”

“到已,下殿”到了,从房子里出来,就是下车了。

“右绕三匝”绕佛。

“作众伎乐供养如来”欲得法者先修恭敬供养心,先右绕三匝修敬,修敬礼毕然后“作众伎乐”是供养赞叹如来,这是他请法的礼。

“所持乐器”他奏乐的乐器都是“大青因陀罗宝,琉璃等宝以为间错”青色的宝石镶嵌的乐器,青色的宝石就像芭蕉叶一样清色儿的宝石,很漂亮,镶嵌到乐器上。“无价上衣而用缠裹”乐器上的装饰用很好、很漂亮的彩绸、彩锻给它裹起来,装饰起来。

“其声美妙音节相和”敲出来的音乐不用人指挥的,自然敲出来的声音都是非常优雅的而且合拍和节的,那就是神通智慧的福报,天乐鸣空。佛陀当时说法的时候是很复杂的,为什么这么多复杂的现象出现呢?证明这个法的殊胜,证明法的加行是很重要的,夜叉王它所作的这些实际是告诉你修行的前奏过程,那我们的前奏过程就是听经闻法修行,这就像你奏乐供养一样的,开始有这么一个现象。

开始赞佛,首先他要给你表明他自己的认识观点,这个夜叉王他自己有相当的认识,他那种证量的境界是相当的殊胜。

“心自性法藏”我们一切生命的本体性蕴藏一切,就是一切众生的本体心性是蕴藏一切的地方,首先他认识说我的自心具足一切,我已经明白我的自心当中是蕴藏一切的,是一切法的含藏之处。

“无我离见垢”我那个心体当中没有我的认识,我是一种见,是一种尘垢,烦恼见,见垢是一种脏东西,不能要的障碍,无我,离见垢。

“证智之所知”这种智慧,证智是指的佛,这个道理佛您应该比我还清楚,您已经证得智慧的人您应该比我还清楚。“知”是知见、这种认识您比我还清楚。这是他首先把他自己的认识给佛汇报一下。

“愿佛为宣说”详细的东西可能我不太清楚,愿佛为我开示。

怎么开示?“善法集为身”何为善法?能够显现这种智慧的方法,我用这样一种方法作为我生命的所依“善法集为身”。集就是汇集,汇集的意思就是集中他的行止、行为。

“证智常安乐”我这样的修行能令诸佛欢喜,就是我这样的行为和认识,观念的转变,能令诸佛欢喜。

“变化自在者, 愿入楞伽城”何为变化自在者?就是解脱道成就的功德可以达到佛法的最巅峰就是无上菩提道,楞伽经城是什么?最崇高的地方。

“过去佛菩萨, 皆曾住此城”过去已经圆满证得智慧的这些圣人、尊者们也在这个城宣说过这个法。也在这个地方,地方没有变。

“此诸夜叉众, 一心愿听法”那时候我听到了,现在这些夜叉众没有听,所以请佛慈悲为现在人开示,这是这段偈颂,听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