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我所理解的生活 > “文艺”没问题,“复兴”有问题 >

“文艺”没问题,“复兴”有问题

思想,别谈那么远吧。
    你怎么理解“文艺复兴”?
    我最早办的杂志《独唱团》,取的名字就叫“文艺复兴”,但当时这名字没被批下来,说带“文艺”俩字的都不批新杂志了。我听信了,当时就取了第二备选名字《独唱团》。结果没过多久,好多带“文艺”俩字的杂志就出来了,如《文艺风赏》啊什么的。后来我才弄明白,“文艺复兴”这四个字里,“文艺”没问题,“复兴”有问题。
    “文艺复兴”这个词语更多的是指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但我觉得对中国人来说,心中的那段文艺复兴的情节,可能特指的就是1930年代,那时仿佛有过一阵子文艺复兴的意味——有一些启蒙运动,一些好的文学冒尖,此后是一个低谷。现在因为互联网,文艺发展又比以前稍微好一些了,但是离“复兴”、“茂盛”还差很远。
    在现有体制下,中国有可能实现文艺复兴吗?
    体制是可以被人心架空的。文艺能不能复兴,其实也是人心的问题。如果人心没有复兴的话,那再多的基金、再多的口号,都没有用。有的时候,很多事情——我个人比较悲观——过了就是过了,比如交笔友的那个年代,手抄本的那个年代,摇滚起来的那个年代,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它过了就不再来。
    你相信现在的人心吗?
    现在的人心其实相信的是情绪。人们都是跟着情绪走的,无所谓谁对谁错,只在于看哪个顺眼,听哪个顺耳。
    你有些悲观。
    对,还是那句话,过去的就过去了。
    但是,总要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情。现在的文艺很难像以前那么兴旺,因为它的载体发生了变化。当时我办杂志,就希望有一个地方,能够让更多的年轻人在文艺方面受到重视。大家都想要出名,但如果没有一个很合适的、好的载体让他们出名的话,他们就很容易去走哗众取宠的道路,人们也不会想看我们这样正儿八经的访谈。
    微博时代是否会乐观些?
    如果把文艺复兴理解成小的概念,从纯粹的文艺角度讲,那它无所谓难或者容易。如果理解得大一点,理解成“人的觉醒”的话,就会存在一个问题——重复启蒙。在互联网时代,你看着很多事情散布得很快,但其实挺难的,因为我发现受众其实是同一批。
    如果这批被启蒙的受众是两百万,那么启蒙就一直在这两百万人中进行,很难打破壁垒,走向那些喜欢曾轶可的人,喜欢李宇春的人,喜欢看美剧的人……文艺复兴或者说个人觉醒,只是成了一个美剧的剧种,就像你们这批人是喜欢看《绝望主妇》的,而我们这批人是喜欢看《文艺复兴》的,就会变成这样,而每个壁垒都很高。微博相对自由,但在微博上,随着知识分子的话说得越来越多,加上自身的内斗,他们的公信力会下降得很快。
    知识分子的公信力为什么会下降?
    我觉得很多原因要从知识分子身上去找:一没共识,二没合力。这就像我们去加油一样,大家要去往同样一个地方,都在同一辆大巴上,我说咱们先省点钱,加93号吧;有人觉得我们要走快点,加97号吧;还有更极端的,说这车得加98号,跑得最快,直达目的地。结果想去同一个目的地的三伙人自己先吵起来了,把加油站炸了,然后旁边一群人就笑这帮傻逼。现在很容易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看起来微博能改变很多东西,但事实上,这很艰难。在传统媒体时代,你发现很多报纸真的改变了一些东西,改变了一些制度、一些走向,甚至改变了很多官员的命运。但是在微博时代,大家的注意力转移得太快了,有些特别重大的公共话题也只能延续一天甚至半天。在形成合力的过程中,随便哪个傻逼出来喊一嗓子,注意力就会被分散。
    有什么途径可以打破你所说的壁垒吗?
    其实挺难的,唯一的途径就是从最早的基础教育入手。教育是最坚固的一个壁垒。
    比如说一个班有五十多人,面对同一个问题,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二十五个人无所谓,二十个人人云亦云,最终只有四五个人有一些自我觉醒。有很多我们所了解的人,会觉得某某如何,觉得他做了多少坏事,大家有多么不喜欢他,但是当你去参加同学会,一打听,发现周围只有你一个是这样认为的。所以我觉得很多时候要从最早的教育开始突破。
    我想给自己的小孩编教材,自己出版。包括我朋友的一些出版计划,我都希望能有一些新的课外教材,但在审批上根本就不可能。
    在你心目中,中国最近的文艺繁荣时代是在什么时候?
    “五四”,还有20世纪80年代,前者有自由,后者有热情。
    比起同样制度下的苏联文学,不得不承认,我们的作家都挺虚弱的。你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主要是不同的民族性格使然。中国人有时候不认可自己人也是一个原因,就算一个中国人和一个老外干了一样的事情,也会下意识地觉得自己人不行。“宁赠友邦不给家奴”的思想扩展开来,也会造成我们自己的相轻。许多原因加在一起,时代的、性格的、语言的、民族的,总之就是倒霉悲催地加在一块,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除了外在的环境,中国作家、艺术家自身还欠缺什么?和当代外国文学相比,你觉得中国当代文学的差距有多大?
    不缺什么,缺读者,缺高的稿酬,缺社会保障。我们的社会变迁历程和文字都太特别,我不是特别建议用我们的当代文学去对比外国文学。
    就你接触过的中国作家来看,你最看不惯他们的哪些毛病?
    文人相轻。我在早期也有这样的倾向,看不惯其他作家,觉得写得差。自己再放几句没有根据的狠话,觉得很不错。但相轻来相轻去,很容易变成互相诋毁。有人觉得中国作家圈子意识很重,但这无可厚非,人有自己的交友自由。
    思想在文艺复兴中起到的作用有多大?目前,中国要实现文艺复兴,更需要的是思想还是勇气?
    没有什么文艺复兴了。这个时代东西太多了,就算文艺复兴到来,新的工业革命再来,我们也不会在这个时代的当时就觉察到。思想,别谈那么远吧。
    所谓的青年作家,目前主要就是70后、80后、90后,但比起50后、60后作家来说,这几代作家都显得成熟很晚,还远没有创作出足以和后者抗衡的当代经典作品。这是为什么?
    无可否认,50后、60后的作家写出了很多优秀作品,但人们总是习惯于不认可当下,追溯过往。等到三十年后,一样会有人问,现在的20后、30后很畅销,很受关注,但比起上一批的80后、90后,还没有创作出可以抗衡……
    有学者认为,历史在中国80后文学中是缺席的。对此,你怎么看?
    据我所知,很多年轻作家有不少对历史的描述。某些学者所谓的年轻作家作品中的历史缺席,其实说到底就是年轻作家没有把作品背景放到“文革”、“大跃进”、“反右”、“上山下乡”等他们所经历的特殊时期。说真的,我虽然对那段历史略知一二,但要我把小说或者散文的背景直接放到一个我没有经历过,但在人类文明史上又极其特殊的年代里,我没有那个勇气和信心,况且见证者大多都在世,年轻作家写起来很容易闹笑话。那个时代,没有经历过的人相信很难体会。很明显,就算年轻作家写了,某些学者也会跳出来冷嘲热讽地说,小作家还是要活在当下,写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年代,把背景放到父辈的特殊经历中是不可取的,因为你们写得漏洞百出,你看,那年代里,××根本就不是这样的……
    新世纪以来,80后文学一直被贴着“青春文学”的市场标签,80后更优秀的严肃文学创作被遮蔽了。
    文学就是文学,青春文学、严肃文学,甚至穿越、宫斗、科幻,都是文学的一部分。不存在所谓更优秀的严肃文学创作。文学只有好的、坏的,好看的、难看的。当然,这个好坏的评判标准因人而异。
    编者按:本文根据2012年11月《南都周刊》专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