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道德经的智慧 > 第八章 >

第八章

[原文]

—————————原文版—————————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注音版—————————

上(shàng)善(shàn)若(ruò)水(shuǐ).
水(shuǐ)善(shàn)利(lì)万(wàn)物(wù)而(ér)不(bù)争(zhēng),
处(chǔ)众(zhòng)人(rén)所(suǒ)恶(è),故(gù)几(jǐ)於(yū)道(dào)矣(yǐ).
居(jū)善(shàn)地(dì),心(xīn)善(shàn)渊(yuān),与(yǔ)善(shàn)仁(rén),
言(yán)善(shàn)信(xìn),政(zhèng)善(shàn)治(zhì),
事(shì)善(shàn)能(néng),动(dòng)善(shàn)时(shí).
夫(fū)惟(wéi)不(bù)争(zhēng),故(gù)无(wú)尤(yóu).

[译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最好的行事像那样,润万物却从来不与万物相争。它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所以水总是按照自然规律行事,水是万物之灵,水能从高处流往低处,也在表述一个做人的道理,这里让我想到了一首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静方为道,退后原来是向前”多好的一首诗,它不就是在表述做人么?为什么要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是有一定的道理,做人应该有进有退。才能更长远有的时候表面上是吃亏了,实践中咱们是占了一个便宜。在社会中做人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吃亏是福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行的人都是非常善于选择自己的居住的环境(好环境培养好的人才),他们心怀博大、深藏不露,他们与人为善,乐善好施,他们言必行,行必果,他们治理国家有条不紊,做事会根据自己的能力吧事情办理得最好,总是选择最合时宜的时候行动,由于做事都不违背自然规律,所以也不会带来烦恼。(为人处事应该顺从天意,顺其自然。不要与人相争往往退步是像前。)

[长篇大论]

上善若水

老子用无形的水,来表达人的心境应该像水一样。它柔和得可以始终从高处往低处流;可以随着各种器物改变自己的形状;可以变成甘露润万物而无声。它刚强得可以滴水穿石、无坚不摧、无孔不入。它强大得可以推动巨石、掀翻巨轮。人的思维也要像水一样冲破有形的禁锢,达到无形的境界。这就是所谓的“致一陰一致一陽一,致柔致刚”的道理。

介绍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 方法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的一切行为都完全符合自然规律,所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青少年的成长也应该像水一样,顺其自然的茁壮成长。

应试教育中,升学考试采用“一锤子定音”的方法,逼迫老师、家长和同学们不得不高度重视考试成绩。因此铺天盖地的作业和练兵考试,成了家常便饭,让学生们应接不暇。没完没了的考试、排名,必然造成课堂如战场,竞争激烈。在这种一对一的残酷竞争中,必然会有很多学生会败下阵来,要想脱颖而出?实在是太难啦!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很多同学未曾尝到成功的果实,却一次次的承受失败的打击,久而久之,必然斗志尽丧。青少年的脖子被一道无形的枷锁锁住了,也就是说有很多青少年没有顺其自然而成长,他们的身心是在一种扭曲的状态下不健全的发育着。
因此,摸索总结一套让学生们轻松愉快的成长学习 的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一位同学问我一道数学题,我索性把学过的课程全部给他讲了一遍。在讲的过程中我惊奇的发现,我还有很多没有理解的地方。抓紧时间学习 以后,我突然感到豁然开朗。原来“讲学”是一种既轻松愉快而又高效率的学习 方法阿!
从此以后我的身边经常聚集着一些同学听我“讲学”。反复几次以后,我感到我就有当老师的感觉了,仿佛能够猜到老师考试要出的题目。达到这个境界以后,我非常欢迎考试,从容对待考试,而且考试前根本就无需复一习一 。正所谓:“大考大耍,小考小耍”啊!

“讲学法”的学习 步骤和要领。

第一步:一字不漏的高声朗读,在笔记本上把要点记录下来。

第二步:关上书参照笔记,能够随口讲出内容梗概,同时整理笔记。

第三步:在书上内容的基础上,能够加上自己的思想进行发挥,能够结合自己的知识像讲故事一样,生动的把书上的内容讲出来。

“讲学法”的理论依据。

抽象记忆:人的大脑最怕的是“抽象记忆”,抽象记忆就是“死记硬背”,要做到“死记硬背”,唯一的出路就是起早贪黑的刻苦学习 。久而久之就会使很多学生厌倦学习 ,乃至于反感学习 。

形象记忆:人的大脑最喜欢的是“形象记忆”,因为形象记忆无需“死记硬背”,大脑里反映的是形象和场景,非常容易记住,乃至于几十年以后还不会忘记。

举个例子,找一个中学生问他:上小学的时候学校是个什么样子?百分之百的人都可以详细描述。但是我们问他:班上黑板报的内容时?可能大部分人会哑口。因为对学校的记忆是“形象记忆”,对黑板报的记忆是“抽象记忆”。

形象记忆里有两个鲜为人知的重要环节,就是大脑善意的“忽略”和“专注”。

举个例子,我们找一个有教学楼的学校的同学问他:“你们的教室在几楼?”回答:“五楼。”再问他:“你是怎么上到五楼的?”回答:“爬楼梯。”再问他:“一共有多少步楼梯?”大多数学生回答不上,乃至于有的同学在学校学习 6年了都回答不上来这个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人的大脑中米粒大小里面所包含的网络结点,就相当于全球网络结点的总和。整个大脑相当于运算速度20兆亿次的超级巨型电子计算机(来自中央电视台“科技之光”)。正因为它相当于一台超级巨型计算机,所以才能同时处理我们眼睛所看到的场景里面的各种信息。但是,他不可能连看到的各种信息的各个细节都同时处理,这样的话,数据处理量太大了,大脑会反应不过来的。所以大脑采用的方法是,记住大的场景特点,忽略各个细小的细节部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同学回答不上来有多少步楼梯的原因。
我们可以找两组同学来做实验,一组同学让他们数一数有多少步楼梯;另外一组让他们观察在上楼的时候都遇到了些什么人。等他们分别做完以后,我们反过来问,问数楼梯的同学都观察到些什么人?问观察人的同学有多少步楼梯?回答一定是:我们只专注于一交一 给我们的事情,其他事情没有注意。
请注意这个“专注”二字,“专注”是大脑的另一个特点。当大脑接受一个特定的指令以后,他就会忽略其他因素的干扰,而只专注这个特定的事。
如果我们明白了大脑“忽略”与“专注”的特点,巧妙的运用好这个特点,就为我们找到优秀的学习 和工作方法提一供了前提。这个科学依据,就是我们“讲学法”学习 的科学依据。
我们翻开书复一习一 的时候,一看到标题,大脑立刻就会反映出内容梗概来,给我们造成一种全部都懂了的假象。其实他忽略了其中的细微细节,其结果就不言而喻了。
翻开书高声朗读的目的,就在于不管大脑如何判断,强行让大脑进入“专注”状态。在朗读的过程中,都必须把每一个细节过滤一遍,否则朗读就无法进行。这就巧妙的回避了大脑“忽略细节”的这一特点了。
朗读的过程也是将“抽象记忆”转化为“形象记忆”的过程(千万不要默诵,一旦进行默诵,又要上大脑“忽略细节”的上当)。
高声朗读完,再加以归纳整理笔记,即囊括了各个细节,又把全过程转化成了形象记忆映入脑海。
关上书参照笔记进行讲解(一定要讲出声来),大脑就会把映入脑海里的场景一一重现,同时开始对这些场景进行整理,这个整理过程,就叫做“理解”,同时对笔记也要进行再整理。
最简单的方法是让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作为学生,要挖空心思的把他们给讲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要全神贯注的听,还要不时的突然发问,同学们都要做到不假思索的回答。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就可以举一反三了,学习 就变成一种乐趣了!
掌握了这种学习 方法以后,就等于掌握了一种思维方法,对今后的学习 和工作有着无法估量的帮助。
我讲这么多的目的,是要教会大家一种思维方式,凡“抽象思维”都要想方设法的把它转化为“形象思维”;凡“抽象记忆”都要想方设法的把它转化为“形象记忆”,如此这般就可以事半功倍了!要想做自己爱好的事,也可以腾出充足的时间了!即享受了学习 的快乐,又有充足的时间搞自己爱好的事情,生活的一陽一光就出现了!

大彻大悟的曾国藩

曾国藩九一江一 一战,被石达开打得大败,苦心经营的水师全军覆灭。曾国藩投湖自一杀,被部下救起。恰逢他的父亲去世,曾国藩回家守孝。从此他一蹶不振,骨瘦如柴。

一天他的弟弟告诉他,有个老和尚看病很准,不妨一试。老和尚听说来人是曾国藩,连面都没见,写了一张纸条给他。曾国藩打开一看:“黄老治心病”。曾国藩心想:“尽管《道德经》我都会背诵,也不妨好好研究一下”。/p>

曾国藩回到荷叶塘,关起门来,一遍又一遍,反反复复地读着《道德经》。果然重读:似觉字字在心,句句入理,与过去所读时竟大不相同。

曾国藩早在雁门师手里就读过《道德经》。这部仅只五千言的道家经典,他从小便能够倒背如流。进翰林院后,在镜海师的指点下,他再次下功夫钻研过它。这是一部处处充满着哲理智慧的著作,它曾给予曾国藩以极大的教益。类似于“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格言,他笃信之,谨奉之,而对于该书退让、柔弱、不敢为天下先的主旨,仕途顺遂的红翰林则不能接受。

那时的曾国藩一心一意信仰孔孟学说,要以儒家思想来入世拯世。对自身的修养,他遵奉的是“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对社会,他遵奉的是“以天下为己任”。也正是靠的这种持身谨严,奋发向上,关心国事,留意民情,使得他赢得了君王和同僚的信赖,在官一场上春风得意,扶摇直上。

咸丰二年间,正处于顺利向上攀援的礼部侍郎,坚决地相信“治乱世须用重典”的古训以及从严治军的必要性,遂由孔孟儒家弟子一变而转为申韩法家之徒。他认为自己奉皇上之命办一团一 练,名正言顺,只要己身端正,就可以正压邪,什么事都能办得好。谁知大谬不然!这位金马门里的才子、六部堂官中的干吏,在严酷的现实中处处碰壁,事事不顺。

这一年多来,他曾无数次痛苦地回想过出山五年间的往事。他始终不能明白:为什么自己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却不能见容于湘赣官一场?为什么对皇上忠心耿耿,却招来元老重臣的忌恨,甚至连皇上本人也不能完全放心?为什么处处遵循国法、事事秉公办理,实际上却常常行不通?他心里充满着委屈,心情郁结不解,日积月累,终于酿成大病。

这些日子,在实实在在的民事军旅中亲身体验了许多次成功与失败的帮办一团一 练大臣,通过细细地品味、慢慢地咀嚼,终于探得了这部道家经典的奥秘。这部貌似出世的书,其实全是谈的入世的道理。只不过孔孟是直接的,老子则主张以迂回的方式去达到目的;申韩崇尚以强制强,老子则认为“柔胜刚,弱胜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一江一 河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这句话说得多么深刻!老子真是个把天下竞争之术揣摩得最为深透的大智者。

曾国藩想起在长沙与绿营的龃龉斗法,与湖南官一场的凿枘不合,想起在南昌与陈启迈、恽光宸的争强斗胜,这一切都是采取儒家直接、法家强权的方式。结果呢?表面上胜利了,实则埋下了更大的隐患。又如参清德、参陈启迈,越俎代庖、包揽干预种种情事,办理之时,固然痛快干脆,却没有想到锋芒毕露、刚烈太甚,伤害了清德、陈启迈的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无形中给自己设置了许多障碍。这些隐患与障碍,如果不是自己亲身体验过,在书斋里,在六部签押房里是无论如何也设想不到的,它们对事业的损害,大大地超过了一时的风光和快意!

既然直接的、以强对强的手法有时不能行得通,而迂回的、间接的、柔弱的方式也可以达到目的,战胜强者,且不至于留下隐患,为什么不采用呢?少年时代记住的诸如“大方无隅”“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的话,过去一直似懂非懂,现在一下子豁然开朗了。这些年来与官一场内部以及与绿营的争斗,其实都是一种有隅之方,有声之音,有形之象,似巧实拙,真正的大方、大象、大巧不是这样的,他要做到全无形迹之嫌,全无斧凿之工。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柔弱,柔弱,天下万事万物,归根结底,莫不是以至柔克至刚。能克刚之柔,难道不是更刚吗?祖父“男儿以懦弱无刚为耻”的家训,自己竟片面理解了。曾国藩想到这里,兴奋地在《道德经》扉页上写下八个字:“大柔非柔,至刚无刚。”他觉得胸中的郁结解开了许多。

曾国藩为自己的这个收获而高兴,并提起笔,郑重其事地记录下来:静中细思,古今亿百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当思一搏。大地数万里,不可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夜仅一榻耳,当思珍惜。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一毛耳,当思多览。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所能及者,不过太仓之粒耳,当思奋争。然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

经过这番痛苦锻炼的曾国藩相信,他必能以更为圆熟的技巧、老到的工夫,在东南这块充满血与火的政治舞台上,演出一幕迥异往昔的一精一彩之剧来。

大彻大悟的曾国藩,展现于世人的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桀骜不驯、凶神恶煞的“曾剃头”了。为使自己的学生李鸿章更好的发挥才干,曾国藩宁愿让出自己的位置;为联络旷世奇才左宗棠,曾国藩情愿把自己比作“雌”把左宗棠比作“雄”。曾国藩是用“心”一举打败了洪秀全。打败洪秀全以后,曾国藩毅然解散了他苦心经营的军队。

后人都非常推崇曾国藩,曾国藩这个人是没有什么好推崇的,推崇的是他“上善若水”的心境。

道学崇尚“水”,崇尚“不争”,崇尚“柔弱”、崇尚“无为”,崇尚“无私”。听起来很深奥,从道学演变出来的“武学”,诸如“太极”、“八卦”等拳法就可以看出,没有哪一种是进攻的,全部是防守。在防守中寻找对方的弱点,再借攻击者的力量来攻击其弱点,以守为攻才是其奥妙所在。无论处人还是处事,要想把防守做到家,没有“上善若水”的心态,是做不到的。也就是说:道学是修炼心境的。